第354章 陆地
在水中施救与陆地上不同,普通人根本无法应对这种危机。水性好的人最多只能救一个,想要同时救助两人,则几乎等同于三个人一同消失。
原因在于,当人们落入水中时,意识很快会陷入一片混沌。出于本能,他们会拼命试图将任何能抓住的东西踩在脚下,以求保持浮力,哪怕这个“救命稻草”是来施救的人。
因此,许多人下水救援后,尽管成功救出了受害者,但自己却失去了生命;又或是与受害者一同沉入水中。这便是事实。
单个人的救援就已经险象环生,而两个同时救援,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到这样的景象,岸上的人群陷入了恐慌。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更多的人下水救援,形势将会失控。
于莉和于海棠,与其他人一样,虽然没有发出尖叫,但脸色同样苍白,紧紧握着陈言,仿佛只要松开手,自己也会坠入水中。
“别怕,你带着海棠在这等我,我下去救人。”
陈言试图安慰于莉,随后迅速脱掉上衣,交给了她。然后,未及于莉反应,他便一头扎入冰冷的湖水中,朝着最近的一位落水者游去。
寒冷的湖水是对救援者的严酷考验,迅速的热量流失可能让救援者变成被救援的对象。但陈言对此无所畏惧,他释放出体内的杰,将其覆盖在自己的身体表面,以此有效地阻止了热量的散失,节省了宝贵的体力。
很快,陈言来到了最近一位落水者的身边。此刻,此人已经濒临昏迷。这是最容易进行救援的状态。陈言迅速将她拉起,立刻返回岸边。
岸上,于莉和于海棠在混乱中伸出手,将这位昏迷的女性拉上了岸。
刚想提醒李言要注意安全,李言却沉默不语,立刻转身返回,开始了第二次救助行动。
随着李言的举动,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人,突然鼓足勇气,脱下了上衣,加入了救援行列。
这就是榜样之力。
二零二一年,伟大领袖同志呼吁全国,向雷锋同志学习!各地媒体纷纷报道,弘扬雷锋精神。
此刻,在这片小南海公园的一隅,雷锋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岸上的人无法下水救援,却自发组织起来,为救援队员加油助威。“加油!”
“加油!”
李言回到了距离岸边更远的地方。
这里有两位落水者。
恰巧,一位渔民也发现了这两名落水者。“同志,一人一个!”
时间紧迫,渔民毫不迟疑,直接发出指令,向其中一人游去。李言心领神会,转向另一名落水者。
刚刚落水时,
林晓雅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感到无法呼吸,恐惧如潮水般涌现,占据了她的思绪。
正值十一月,冰冷的湖水犹如锋利的刀刃,寸寸刺痛着她的肌肤。
对于从小生活在温室中的林晓雅,从未经历磨难,这无疑是一次灾难。她的恐惧促使她在水中剧烈挣扎,试图抓住任何能让她重返水面的东西。
这无疑是错误的决定,不仅无助于生存,反而加速了体力的流失。短短一分钟内,她的体温下降了一度。
不出三分钟,她可能会因体温骤降导致的休克,与世界告别。
林晓雅哭了,尽管在水中,泪水混入湖水,难以察觉,但她的内心确实在哭泣。在如此绝望的环境中,连哭泣都变得如此绝望。
然而,有时,
绝望中仍存一线生机。
那一线生机,便是光,是救赎。
对林晓雅而言,
那道光。
出现了。
在她下沉至水面半米深时,
一张面孔突然映入她模糊的视野。
这是……这是……
在即将陷入昏迷的那一刻,
林晓雅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她过去十几年的生活,
也不是父母,不是闺蜜姜雪薇,不是今晚的聚会,划船的决定。更不是后悔、绝望、失落。
而仅仅是这个名字。
一个她只认识了不到一个月的名字。当她昏厥前的最后一瞬。
她感知到,陈言的脸,已然贴近她的面前。
“坚持住—”
池塘里,嗓音模糊不清。
但于莉确信,这是陈言对她说的第一句话语。
这句话,直到数十年后,于莉依然记忆犹新,无论经历了什么,她从未忘却。
于莉终于昏厥过去。
但这并无关系。
陈言已经抓住了她。
抱起昏迷的于莉后,陈言立刻返回水面。
在水中昏迷的人,极容易因无法再屏息而溺亡。
幸而,陈言速度极快,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将于莉拽出了水面,带至岸边。
岸边的于莉和于海棠仍伸出手,将于莉拉上了岸。
陈言原本还想继续下水。
被于莉给拦了下来——
“言哥,你不用下去了,人都已经救上来了。”
此刻的于莉,眼眶竟有些泛红。
她哭了!
她并未意识到,陈言的特殊之处。
她只是单纯的担心陈言,害怕他因救人而遭遇不测。
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见于莉那双红润的眼睛,陈言心中轻轻触动,本能地伸手为她拭去泪水。他若不动,这一动,于莉原本还忍着的泪,顿时如泉涌出。
不过她虽哭,仍不忘担忧陈言:“你快上来,这里下面寒冷,先用我的这件外套擦拭身体,穿上衣服。”
于莉将自己的外套脱下递给了陈言。
陈言本想拒绝,但看到于莉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要再次落下,才接过外套,上了岸。
随意擦了两下后,陈言穿上自己的外套,目光落在了依旧有些昏迷不醒的于莉身上。这一看,顿时傻了眼。
这不是于莉吗?
此时是冬季,距离电视剧开始时还有五年的时间。
五年间,足以让一个人改变许多。
尤其是于莉嫁给许大茂后,并未过得顺心。
因此,此时的于莉,虽外表还算不错,但也被无情的岁月磨去了青春的光彩。
但如今不同。
现在的于莉,依旧是真正的于家大。
正值青春年华,风采正盛。
从相貌上来看,毫不逊色于莉和于海棠两人。
标题:《逆流而上的光芒》
在原始的剧本中,于秀梅是从小到大的校花,后来更是成为厂里的女神。学校的荣耀无需多言,对于这座大型工厂中的女性员工来说,秀梅的风采熠熠生辉。她的美貌不仅在校园中闻名,甚至在庞大的工人群体中也令人瞩目。
于梅,作为她的妹妹,虽然现在不是讨论她的时候。目前,娄晓悦正处于昏迷状态,救援队伍还在赶来途中。时间紧迫,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等到医疗人员到达时,晓悦可能因缺氧而陷入生命危险。
在紧急情况下,施救方法至关重要。对于溺水者而言,正确的处理方式包括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陈言在人群中询问:“这里有人会心肺复苏吗?”
无人应声,这个时代的文盲率仍然很高,受教育的人寥寥无几,更别提掌握急救知识。看到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陈言感到为难。急救方法不能在现场教,一个小小的错误,如力度不当或频率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这时,于梅察觉到了陈言的困境。“言哥,如果你会的话,要不你就试试?”于梅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响应。出乎意料的是,此时并没有人站出来批评,而是纷纷鼓励陈言立即行动。
“救人要紧,这关乎生命,不必顾忌!”一位同志说道。
“要不这样,我们闭上眼睛,让这位同志没有压力地救人!”另一位同志提议。
“我支持!”
“我也支持!”
众人积极响应,有人闭上了眼睛,有人转过了身。陈言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最终只能感慨一句,这个时代的人们,真是淳朴。
尽管感慨,陈言并未犹豫,迅速来到晓悦身边,开始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按压,需要用力按压昏迷者的。然而,由于空间狭小,他只能硬着头皮操作。经过数次按压,晓悦仍未苏醒,陈言无奈,只得转换为人工呼吸的方式。低头贴近,一股少女特有的清新香气扑鼻而来。
陈言却无暇顾及这些,迅速投入了紧急救助的行动之中。
终于,在几分钟后的紧张时刻,娄晓娥猛地深吸了一口气,身体猛然一震,继而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睁开眼的瞬间,映入眼帘的是陈言那满是宽慰的表情。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垂危之际,看到了一张面孔;而在死而复生之后,再次与那张面孔相遇,这张面孔注定将伴随他一生的记忆。这对娄晓娥而言,无疑如此。这张面孔属于陈言,这份奇妙的缘分悄然发生。
此时,娄晓娥虽仍显得虚弱不堪。耳边传来的掌声和人们对陈言的赞美之词,她只能模糊地感知。直到几分钟后,医护人员才赶到现场。
娄晓娥以及其余的溺水者们被送到了医院。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娄晓娥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了医护人员的对话:
“这次真是万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看来,南海公园的划船项目确实需要严格管理。”
“据说,有一位男士竟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成功挽救了这位女士的生命……如果不是他,情况可能就不同了。”
“那位男士是谁?他居然在医院外也会急救?真是难得一见。”
“没错,也算是那位女士的幸运。在这群落水者中,只有她昏迷了,如果没有那位男士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
……
尽管娄晓娥的思绪尚未完全清晰,但她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急救技能……作为大家闺秀的她,对此并不陌生。溺水者的急救方式主要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这么说来,难道……
娄晓娥不禁想象了一下。那因过度劳累而略显苍白的脸上,竟然泛起了淡淡的红晕。这次落水,也许并非全然坏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所有落水者都被医护人员带走后,陈言与于莉、于海棠三人离开了人群,周围是热烈的掌声和关注的目光。走了好一段路后,于莉始终低着头,沉默不语。陈言察觉到她的异样,看向于海棠,并示意她放慢速度,逐渐拉开与他们的距离。
“生气了?”陈言轻声询问道。
于莉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头。“没办法,救人要紧,现场没人能做急救。”“我不是为此生气。”于莉停下脚步,双眼含泪。
"救人之举最为重要,我明白你的意思。"当她说到一半哽咽时,泪水夺眶而出,陈言立刻上前,将她拥入怀中。这是一个亲密的举动,但两人之间还未正式确认关系,通常并不适宜如此亲昵。于莉感受到了陈言温暖的胸膛,不禁抽泣得更厉害了。
"放心,如果下次我再做危险的事情,我一定会先通知你,"陈言温柔地在她耳边低语,继续保持着这个亲密的姿态。这一幕让人更加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微妙情感,而于莉则被他的拥抱和温柔的话语所感动。
原本还在哭泣的于莉,此刻脸颊却渐渐泛起了红晕。"放开我,"她声音如细语般轻柔,却又带着一丝颤抖。陈言并未松手,反而紧紧地抱着她。
"你放开我,"声音变得更小,脸上的红晕也更加显着。陈言能清晰感受到于莉体温的上升,以及她心跳的加速。
"别哭了,我会放开你的,"他轻笑道。
"你这是在强吻我,"于海棠的声音突然从他们身后响起,打断了这温馨的一刻。"啊——"
于莉几乎忘了还有于海棠的存在,顿时发出了一声惊呼。但发现陈言依然没有放手,她感到有些无奈,只好伸手擦干了眼泪。
见于莉停止了哭泣,陈言才松开了手,并向于海棠投以了一个肯定的眼神。于海棠悄悄伸出两根手指,这并不是常见的手势,但在那个年代里,这代表的意思是:一会儿去老莫餐厅吃饭,需要加两个菜。陈言笑了笑,点头同意了她的请求。
关于陈言救助落水者的消息,在南海公园迅速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得知了这起意外,同时对那位无名英雄勇敢救人的行为表示了敬意与赞赏。对于这些赞美与关注,陈言一无所知,甚至未曾注意到。
在陈言的洞天之中,千丈峭壁隐藏着一处细小的凹槽。如果不是刻意寻找,根本难以察觉。在凹槽的表面,流转着无数古老的符文,古朴而又苍茫,仿佛上古时期留下的韵文。在这层韵纹封印背后,隐藏着一座精致小巧的宝塔。当众人为陈言的英勇事迹欢呼时,有微弱的黄芒穿过封印,融入了宝塔之中。
傍晚时分,带着于莉和于海棠在四九城闲逛一阵后,几人最终来到了位于四九城西区的老莫餐厅。在这里,他们享受了一顿美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快乐,度过了一个充满温馨与和谐的夜晚。
标题:《记忆之宴》
踏入“记忆之宴”,于莉在陈言耳边轻轻询问:“你之前光临过‘记忆之宴’?”陈言摇了摇头,轻声道:“这是我首次造访,仅是为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纪念。”
于莉惊讶道:“你初次到来,却已知晓如何通行神秘之门?其运作原理仿佛魔法一般。”
陈言含糊回应:“我只看到他人是如何行动的,便模仿起来罢了。”
他随口编织了一个谎言。
于海棠则不屑地嗤笑道:“还是姐夫智谋过人,门口之人有何炫耀的资本?哼,那地方又非自家产业。”
此时,一名服务员步入场内,于海棠赶紧噤声。服务员礼貌地询问:“请问三位是否就座?”
“当然。”陈言点头,服务员带着三人来到餐厅左侧的餐桌,将菜单递给陈言,并轻声道:“女士优先。”
陈言微笑,将菜单递给于莉,随后看向于海棠,举出两根手指。
于海棠调皮地眨眼,随即靠近于莉,一同翻阅菜单。然而,这对费良久,最终未能选出合适菜品。
无奈之下,她们只得将菜单还给陈言,请求他帮忙。
于莉提议:“陈言,你来决定吧,我任由你点什么。”
于海棠苦笑道:“就算再多点两个,我仍无法做出选择!”
陈言摆手,安慰道:“既然我们都是首次光顾,那我就随机点了,俄式红菜汤、闷罐牛肉、奶汁烤鱼,各一份,再加三个黄油面包。”
服务员记录完毕,要求出示粮票。在“记忆之宴”中,即使有金钱也无法享用美食,除非拥有粮票。
陈言展示后,服务员才将菜单送往厨房。待服务员离开后,于莉与于海棠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前的紧张气氛,如同考试般令人窒息。
陈言感慨万千,何曾见过如此淳朴的女性。她们虽未见多识广,却常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无知。
而于莉和于海棠这类女性,反而显得尤为迷人。
“对了,陈言,你提及此行是为了纪念一番,纪念什么呢?”于莉回想起陈言的话语,好奇提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言回应:“还有什么可纪念的?自然是为了纪念我们开始交往的时刻。”
于莉一时语塞:“我们…还未正式确立关系呢?”
于海棠在一旁捂嘴轻笑,于莉这才恍然大悟,脸颊染上一抹绯红,映着“记忆之宴”华丽的装潢,显得格外娇嫩动人。
陈言的心意,于莉自然明白。这次的用餐,似乎成了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怎么了,不愿意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吗?”陈言故意逗趣。
李霞并未开口,只是将头垂得更低,脸颊上泛起了绯红,如同熟透的苹果。她的心意未曾明言,却已全然映在了脸上。
约莫十分钟后,
餐桌上的佳肴逐渐呈上,最先到来的是涂上黄油的面包。这对姐妹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不论是黄油还是那柔软的面包,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即便是去副食店,也难以购得。李霞与李芸品尝了第一口,便立刻被这独特的风味所吸引。
陈言见状,微笑着提醒道:“慢些吃,留点胃口,后面还有更多的美食等着你们。”
李霞有些羞涩,放下手中的面包,用身旁的餐巾轻轻擦拭了嘴角。而李芸对此毫不在意,只顾着享受美味,大口咀嚼,忙得不亦乐乎。
接着,红菜汤、焖炖牛肉、奶汁烤鱼等佳肴也一一上桌。对于姐妹二人来说,这些都是前所未见的料理,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激发了她们对新世界的好奇心。
然而,直接开吃并非易事。莫老西餐厅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前几道无需刀叉的菜肴还好处理。接下来的菜肴,则需要熟练运用刀叉。
“来,我来教你们,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对,就是这样的动作。”陈言为了减轻姐妹俩的尴尬,主动示范了刀叉的使用方法。
两姐妹聪明伶俐,很快就学会了。
“姐夫,如果以后我姐和你结为夫妻,我们还能再来莫老西餐厅吗?”李芸一边咀嚼,一边乐呵呵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陈言笑着点了点头:“如果你真的成为了我的妻子,每个月我都会带你来这里享用一次!”
李霞:“那样可不行,真结了婚,这笔钱就不能随意花费,得存起来过日子……”
李芸:“你还没嫁过去呢,就开始算计起家用了啊?”
李霞:“我对钱很计较,难道你要干涉吗?”
李芸:“哈哈,别想太多,轻松享受就好!”
两姐妹笑声连连,宛如清脆的银铃,响彻整个餐厅。不论在何处,这份欢声笑语都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即便是在这座名为莫老西的餐厅内,也同样如此。
很快,邻座的几个年轻人便将视线投向了这里。他们并非正派之士,用北京四九城的说法,他们是所谓的“顽主”。简单点说,就是闲得无聊的混混。年龄跨度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不等,有的甚至手中握有“佛爷”,即专门负责偷窃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