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百思买
威尔贝鲁特前几天被陈飞一通胡萝卜加大棒,教育的服服贴贴。
对陈飞下达的任务,更是第一家时间去完成,此时正在西海岸投资公司内,向陈飞汇报工作!
威尔贝鲁特汇报道:“Boss,这是您要我收集的百思买公司资料,已经收集好了!”
陈飞微微颔首,示意威尔贝鲁特继续说下去。
威尔贝鲁特接着说道:“百思买公司是去年才更改的名字,原本公司名字叫‘音乐之声’,主营音响设备销售,拥有7家连锁商店。
这家公司60年代末在纽交所上市,总股本5000万股。
截止昨日公司市值3.26亿美元,股价6.52港元。
去年全年营收2200万美元,利润不足100万美元!
负债7300万美元,其中供应商欠款4200万美元,银行贷款3100万美元!
总裁理查德·舒尔特,他也是公司创始人,持有公司20%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这家公司前几年经历破产危机,目前正在寻求融资转型,准备拓展消费电子产品类型!
不过,他们的融资不是很顺利,负债太高,很多资本并不看好!”
陈飞一边听着威尔贝鲁特的汇报,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文件。
他时而眉头微皱,时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威尔贝鲁特说完后,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陈飞的指示。
陈飞抬起头看着威尔贝鲁特,考较道:“你对这家公司有什么看法?”
威尔贝鲁特想了想,回答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百思买公司面临着一些挑战。
他们的负债较高,融资困难,而且市场对他们的转型计划似乎并不太乐观。
不过,他们在音响设备销售领域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如果能够成功转型,也许会有新的发展机会。”
威尔.贝鲁特的分析,让陈飞满意的点了点头,威尔贝鲁特可没有他后世记忆的上帝视角。
能够仅凭借收集的资料,就看出百思买公司的潜力,这一点上就超过不少华尔街投资人眼光。
百思买最初是以一家专业音响店起步,总部设立在漂亮国明尼苏达州。
1966年,舒尔特与他的合作伙伴们,在圣保罗这座城市创办了他们的第一家专业音响店,店名叫做“音乐之声”。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音乐之声”不断展现出强大的扩张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动以及开设新的音响商店,逐渐形成了具有规模效应的音乐产品连锁品牌公司。
到了1969年,“音乐之声”公司的股票正式在纽交所上市交易,不仅当年的营业收入突破了100万美元大关,而且市值更是高达3000万美元。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到了1979年,“音乐之声”已经成长为松下、索尼、夏普、Magnavox等众多知名公司影音设备的首选供应商。
尽管此时的“音乐之声”取得了如此显着的成就,但它仍然局限于销售音乐制品这一小众领域。
不过,正因为这种专注和特色,使得“音乐之声”成为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心目中挑选潮流音乐商品的理想之所。
在这里,音乐爱好者可以找到最新最潮的音乐唱片、音响设备以及各种与音乐相关的周边产品。
无论是追求高品质音效的发烧友,还是热衷于收集各类音乐作品的收藏家,都能在“音乐之声”得到满足。
1981年,一场由石油危机引发的风暴席卷全球,整个世界的经济如同被卷入旋涡一般急速下滑。
这股浪潮不仅冲击着各大产业,也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人们开始精打细算,购买力急剧下降,市场陷入一片低迷之中。
而就在这样艰难的大环境下,曾经风光无限的“音乐之声”公司也未能幸免。
这家成立已有十多年历史、一直以高品质纯音乐制品着称的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营收更是从1980年代6000万美元的年度营收佳绩,到81年,大幅下降到仅有1000万美元左右,甚至首次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亏损局面。
随着业绩的恶化,“音乐之声”的股价也如自由落体般直线暴跌。
其市值一度低至不足1亿美元,投资者们纷纷恐慌出逃,公司的生存前景变得岌岌可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音乐之声”的董事长舒尔特心急如焚。
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彻底告别过去那条纯音乐制品的高冷路线。
舒尔特深知,要想让公司起死回生,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于是,他提出了走低价路线的策略,并打出了“最佳购买(BestBuy)”的响亮口号。
旨在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快速清理堆积如山的商品库存。
这个创新举措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公司带来了一线生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库存终于得到有效清理。
在此基础上,“音乐之声”正式更名为百思买(BestBuy),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今年三月,凭借着清理库存所获得的宝贵资金,百思买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成功开设了第一家电子产品超市。
这家超市占地面积达到惊人的平方英尺(约合1672.254平方米)。
宽敞明亮的购物空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
销售产品,从单一百来平方米的音响商店,变革成家电和录像机等电子产品综合零售商店。
只是目前才开一个多月,还看不出具体效果!
陈飞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双眼凝视着那份刚刚看完的报告,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
他之所以让威尔贝鲁特去调查百思买公司,其实心中早有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