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计收章邯
巨鹿解围,章邯败逃,陈馀见到了张耳,张耳责怪陈馀没有第一时间来救。
陈馀一个劲地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会想到自保。
张耳不听解释,嘴里不停地絮絮叨叨,像一个怨气十足的婆娘。
也难怪,张耳、陈馀素有“刎颈之交”,被周围的人吹捧和羡慕。
结果巨鹿之战就像试金石,试出二人并没达到那种境界,不过是利益朋友而已。
张耳的玻璃心被击得粉碎,他要把憋在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
“我不管!反正你没第一时间来救,这朋友不做也罢!”
张耳的几句话,可把陈馀说急了,他一气之下,把将军印扔给了张耳。
“对我不满是吧?把我开了不就得了,收回你的大印吧!”
说罢陈馀扭头走了。
陈馀并非真心不干了,他去上茅厕解手。
再就是他不愿听张耳一个劲地絮叨。
没成想他回到屋里,看到张耳揣起大印,带着随从走了出去。
陈馀一下子傻眼了,心中埋怨自己装×装过了。
原来张耳也没有成心收回陈馀的将军印。
虽然张耳是赵国丞相,完全有资格收回任何一个文武官员的印信。
但他从来没想到要针对陈馀。
张耳拿着大印不知如何是好。
随从中一个曾受到陈馀责罚过的士兵开口道:
“从没见过这样的朋友,明明自己贪生怕死,
做错了还不让人说,丞相,上天惩罚不义之人,让他交出了大印,
丞相不收回有违天命啊!”
张耳被手下说动,这才揣起大印带人走了。
只留下陈馀在屋中凌乱……
“奶奶个腿!给我玩真的,割袍断义又能怎样?老子离开你照样活!”
陈馀骂骂咧咧也走了。
……
项羽一战成名!
巨鹿之战的胜利,标志着项羽军事才能超过了叔父项梁。
那些七个不服,八个不配的诸侯们,膜拜在项羽脚下。
章邯碰到项羽,算是遇到了克星!章邯狼狈退守棘原,开始构筑防线,全力抵抗项羽军队。
项羽则率部驻扎在漳水南岸,为此双方对峙了下来。
此时范增问项羽:“贤侄,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范增早就想好计谋,他这样问,是引出项羽的想法。
项羽按了按手中的剑。
“亚父。”
项羽很尊重范增,称他为“亚父”。
“我看士兵休养几天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加把劲,活捉章邯!
我要千刀万剐了此人,为我叔父报仇!”
范增猜测到项羽肯定会杀死章邯。
“依我看,章邯已成瓮中之鳖,他跑不掉。
不过硬碰硬,楚军难免伤亡惨重,这对将军以后西进咸阳不利。”
范增进一步解释道:“别忘了刘邦正在一路搜罗秦军降卒。
我们打散章邯的队伍,等于便宜了刘邦,这傻事咱不能干!”
范增开始为项羽谋划未来,他认定项羽和刘邦必有一战。
范增继续分析道:“章邯被打得无路可走,肯定往回撤,这不正好和刘邦相遇吗?
章邯选择投降,肯定选择刘邦,很简单的道理,他和刘邦没有杀亲之仇。
项羽豁然明白了,心中佩服范增看问题透彻。
原来范增劝项羽放弃个人恩怨,把章邯收为己用。
范增附在项羽耳边说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项羽采纳范增之计,派英布和蒲将军不断骚扰章邯。
章邯进攻,英布和蒲将军就退。
章邯退,蒲将军和英布就追。
反反复复呈现拉锯状态。
项羽则在背后控制局面,既不能让章邯得手,也不能让章邯放弃战斗。
范增这一招有点温水煮青蛙的意思。
随后范增派一辩士,潜入咸阳城,散布章邯不攻不打,妄图拥兵自重的消息。
……
章邯被项羽打败的消息,被赵高封锁了起来。
目的就是让二世认为秦朝江山稳固如山。
自从赵高用计杀了李斯后,赵高荣升当上了丞相。
卧槽!太监也能当丞相?
有人说赵高不是太监,赵高是宦官不假,在秦汉时期,宦官是一种官职。
宦官并不代表是被“阉割”的人。
赵高有女儿女婿,太监能有女人吗?说明赵高没被阉割。
赵高起初要瞒过章邯被项羽打败的消息。
谁知咸阳城章邯失败的消息满天飞。赵高一看实在瞒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向二世汇报情况。
二世一听勃然大怒!“赵高,你好大胆,欺上罔下敢当何罪?
你天天报平安,章邯被打败你竟敢瞒着朕!”
“小的该死。皇上恕罪!”
赵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我本以为章邯杀死了项梁,消除了危险。谁知章邯骄傲自大,被项羽打败,奴才怕皇上担忧。”
二世一想事已至此,赶紧采取措施补救。
于是修书一封,命令章邯半月内提项羽头来见,否则以死谢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世对章邯作了最后的通牒。
章邯接到了二世的信,心中火急火燎。
眼前的情况是,想打楚军又摸不着,想走又走不脱,死死困在了原地。
看主帅愁眉苦脸的样子,都尉董翳劝解道:
“将军不必烦恼,明日我带一队人马去挑战项羽,将军可从侧翼突袭楚营。
咱们合击项羽,大事可成!”
章邯大喜,计议已定。
到了次日,董翳讨敌骂阵,原以为项羽暴躁拍马来战,谁知还是英布出阵迎战。
董翳和英布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就在二人打得正酣时,楚营一阵骚乱。
董翳心头一喜,知道章邯行动了。
英布不敢恋战,大枪一挥,使了一个虚招,拍马率领手下退回了大营。
章邯得手了?非也,董翳这招早就被范增看穿了。
心中思忖:“平时都是章邯挑战,怎么今天换上了董翳?
事出有因,范增就猜测到章邯另有行动,于是嘱咐项羽多加小心。
项羽加强了防备,半夜时分,章邯果然来偷袭大营,怎料项羽提前在四周伏下了精兵。
章邯不知是计,中了埋伏,被项羽打败逃回了大营。
“人要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莫非我章邯的好运用完了?”
章邯暗暗着急,皇上下达的半月期限,一晃10天过去了。
不尽快战胜项羽,接下来自己的命将休矣!
……
章邯不断挑衅激怒项羽,谁知项羽不上当,和章邯玩起了“疲劳战”。
二世不断来信催促,提醒章邯期限快到了。
章邯愁眉不展,此时司马欣走了进来。
司马欣之前曾是章邯的谋士,二世就把司马欣派给了章邯。
司马欣见过章邯,落座对章邯道:“将军,在下有个办法可解眼前的困境。”
“是吗?快快说来!”
“在下往咸阳走一遭,一来向皇上解释一下战况,打仗的事皇上不明了。
二来我去丞相府打点一番,让丞相帮着说些好话,如此不就解了眼前的困境?”
章邯大喜:“先生所言极是,只要君能理解臣,臣才能放下包袱放手一搏!”
事不宜迟,司马欣骑着马,带着一辆马车,日夜兼程直奔关中而去。
经过数十天的颠簸,一行人来到了咸阳城。
司马欣首先投上门贴求见丞相赵高。
他随车带了5万两黄金,想通过贿赂赵高见到二世。
就在司马欣等待赵高召见的时候。
章邯收到了陈馀写给他的一封信。
只见上面写着章邯将军亲启,原文如下: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掠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
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
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
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身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质,妻子为戮乎?”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白起担任秦国将领,向南征伐鄢郢(楚国都城)。
向北坑杀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攻城掠地,数不胜数,然而最终却被赐死。
蒙恬担任秦国将领,向北驱逐戎狄,开拓榆中地区几千里,最终在阳周(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被斩杀。
为什么呢?是因为功劳太多,秦国不能全部封赏,就依据法令诛杀了他们。
如今将军您担任秦国将领已经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数以十万计;而诸侯纷纷起兵,越来越多。
那赵高向来阿谀奉承时间很久了,现在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诛杀他,
所以想要用法令诛杀将军来推卸责任,让人替代,让将军来摆脱他自己的灾祸。
将军您在朝外时间久了,与朝廷内有很多嫌隙,有功劳会被诛杀,没有功劳也会被诛杀。
况且上天要使秦国灭亡,这无论是愚昧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知道。
现在将军您在朝廷内不能直言劝谏,在朝外是个使国家败亡的将领,
孤立无援却还想长久生存,难道不可悲吗!
将军您为什么不率领军队与诸侯联合,约定共同攻打秦国,瓜分秦国的土地。南面称王呢!
这与自身遭受杀身之祸,妻子儿女被诛杀相比,哪个更好呢?”
不得不佩服陈馀看问题透彻,他把章邯所处的危险环境,抽丝剥茧展现了出来。
同时指明方向,让他投降项羽。
原来陈馀和张耳分道扬镳后,为了散心,他就去了黄河边垂钓。
陈馀权力欲很强,就如民国时期的袁世凯一样,交出了兵权,垂钓岸上,却时刻关注着时局。
陈馀看出章邯早晚会投降项羽,既然如此,我何不助项羽一臂之力?
假如事成,到时投在项羽门下,权当献上了一份投名状。
章邯看罢信,长叹一声,信中内容深深打动了他。
他把信收好,还要等司马欣带回来的消息~~
咸阳城,丞相府门前。
司马欣等了一个礼拜,一直等不到赵高召见,心中暗想赵高这是故意不见我。
再等下去也没意义,见不到丞相更别想见皇上了。
司马欣骑马往回赶。
“好像哪里不对,赵高不见我,怎么他门前有十几个人暗中窥探我呢?
司马欣多了个心眼,怕走大路不安全,专挑小路走。
刚走出咸阳城,司马欣就看见赵高的侍卫队追了过去。
根本没看到司马欣一行人。
“好危险!如果我走大路,恐怕早做了刀下鬼!”
赵高为何追杀司马欣呢?
原来赵高根本就不见司马欣。赵高这几天没干别的,就是在二世面前说章邯的坏话。
赵高怎么可能让司马欣向二世当面解释呢?
司马欣刚起身往回走,赵高就下达了诛杀令~~
司马欣死里逃生回到了章邯身边。
司马欣惭愧道:“将军,我没有见到赵高和皇上,估计皇上已经被赵高所蒙蔽。
之前赵高总是说天下太平,如今咸阳岌岌可危,他害怕秦二世追究其责任,势必把过失推给将军。
司马欣果然聪明,他分析的和陈馀写的信内容不谋而合。
章邯听到司马欣也这样说,顿时感到了绝望。
司马欣望着章邯道:“将军,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何路?莫非你让我……”
“我相信将军也想过投降这个问题。”司马欣直击问题的核心。
如今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也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了。
“罢、罢、罢,先生安排人去请降吧,看看项羽提什么条件?”
“将军,我曾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有一面之交,我愿前往楚营与项羽协商投降事宜。”
“啥?你曾和项梁关系不错,我倒没听你说过。”
司马欣开始向章邯讲述曾放项梁一事。
原来秦灭楚后,项梁被关进了栎阳监狱。
监狱长曹咎和项梁有交情,于是写信求长史司马欣帮忙放项梁出狱。
司马欣给曹咎面子,释放了项梁。
章邯听罢大喜道:“没想到先生和项家还有这层关系,那就烦请先生去楚营走一遭吧!”
书说简短,司马欣作为谈判代表就来到了楚营。
范增和项羽正在大帐中说话,士兵通报称司马欣求见。
但见范增拍手大笑道:“司马欣做说客来了。然后他伏在项羽的耳边,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传司马欣进见。”
司马欣进大帐拜见项羽。
司马欣也不磨叽,想要个投降高价,结果被项羽狠狠怼了回去。
“先生,不是看在你曾救过我叔父一命,我是不会接受章邯投降的,
我和章邯有杀亲之仇,把他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
项羽故意不接受投降。
范增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忙出来打圆场。
说将在外,各为其主。谁和谁也没有私仇。
章邯也是身不由己,如果贤侄无处发泄怒火,那就等攻下咸阳宣泄一番吧!
此时项羽唱红脸儿,范增唱白脸,这是他们之前就套好的话,就是要演给司马欣看。
目的就一个,让他降低投降的条件。
范增怕戏演过了头,急忙给项羽使了眼色,意思是差不多就行了。
于是双方定下了招降日期。
公元前207年,章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向项羽投降。
最初章邯想保留投降的20万秦军,却被项羽坚决拒绝。
项羽害怕这些降卒谋反,命令英布、蒲将军坑杀了20万秦军。
也有人说项羽没有更多的粮食养活这20万大军。
其实主要原因是怕章邯再次率领这20万秦军发动兵变。
章邯成了光杆司令,想造反都没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