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号大院的变化
这样,95号大院里何大清和许富贵离开这里在外居住也就能说的清了。
拿何大清来说,他一手好厨艺哪还没有漂亮寡妇了,可他在京城在95号大院是睡不着觉的,在95号大院的日子更是要每晚提着菜刀睡觉。
整个以潜伏计划挖出来的倭伪间谍组织正式成员超过三千万人——当年几百万伪军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潜伏计划的整个组织不差钱不差人脉,高层是上不去,但成为那些高层人员的秘书、司机、厨师、锅炉工就容易得多了。尤其是在各地基层找一份差事不用直接种地就更容易了。
哪个人能一点不受身边人影响呢!
王林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华倭两国明明有血海深仇,但不论民间还是官方,在几十年后却都有诸多倭吹。甚至连教科书画插画的都让人收买渗透了。原来人家布局几十年三四代人了,有这手段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潜伏组织只是查出三千万,这三千多万潜伏人员,没一个种地的,最低也是乡里公社的公职人员。三千多万倭伪人员互相拉扯,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基层力量。林县干部的关系谱里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次杀这么多人,哪怕都是间谍,也显然是过多了,最后审完,杀了罪行较大的五百多万潜伏人员,剩下的送到大西北终生种树、修路。
像是贾张氏、棒梗、一大爷、一大妈、聋老太太以及许富贵夫妇都在枪毙之列。小当和槐花或者叫做西贝当子和西贝槐花子都送去西北种树修路了。经审查,西贝梗太郎是知道自己小鬼子的身份的,而西贝当子和西贝槐花子不知道,或许这也和两女年纪小有关,也或许和西贝梗太郎最亲近贾张氏有关。
对西贝当子和西贝槐花子,相当于提前几年下乡插队,因为两人只是身份不好,还是有机会回城的,当然回京城是有些困难了,但是在西北的一些城市安家还是不困难的,毕竟女人结婚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两女本来也有一半华人血统,也不知道自己爷奶是倭国梅机关的人啊。
和她们一起去西北下乡种树修路的还有95大院的许大茂。许大茂他爹是中统潜伏人员的事发了,作为间谍人员的子女家属,许大茂也是不知情受牵连的间谍家属。不过组织上鉴于许大茂以前种种也不是啥好人(娶资本家女儿做老婆,风起时又举报前老丈人),许大茂这辈子是别想回城了。
处死的五百多万敌特之中,至少两百多万是现在风头正盛的小兵小将以及各地革委会工作人员——这些潜伏人员在各种风波里都是跳的最欢的那批。
因为这些基层工作人员之中揪出大批的潜伏敌特被处死和流放西北,各种各类的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让几百万下乡知青提前几年回城了。
这事也算是福祸相依。
国内亲倭势力算是被一扫而空,也就是南造云子和川岛芳子掌握着整个潜伏组织的花名册和电台,不然拿下整个潜伏组织还没这么顺利。
这也是川岛芳子(聋老太太)必须独居的缘故,不然发报机、名册一旦暴露,任谁也知道这是间谍设备了。
上层办完潜伏倭伪间谍案也是吓了一跳,现在把三千万倭伪人员连根拔起,已经有点伤筋动骨,若是再过几十年倭伪潜伏人员人口发展到一亿人甚至连同家属几亿人,那可不就整个的把基层全部换成他们的人了。到时候就是知道了恐怕也只能做不痛不痒的处理部分人,也没办法将整个倭伪潜伏组织连根拔起了。
这95号大院藏着这么多大佬,作为诸多小世界的核心存在也就能说的过去了。
傻柱虽然认了聋老太太做干奶奶,但并不知道聋老太太以及一大爷他们的真实身份,调查过后就和二大爷三大爷等人一起放出来了。
这次秦淮茹也是因祸得福,上面的恶婆婆死了,虽然儿子也死了,二个女儿也被流放西北,但却能和傻柱真心实意的过日子了。秦淮茹为了笼络住傻柱,把环摘了,给傻柱又生了一儿一女。
加上傻柱在娄晓娥肚子里留下的孩子,傻柱有了现实的二儿子一女儿。虽然都是年纪大了才生的,但正好秦淮茹这两个孩子长大后能接他和秦淮茹的班。这就是晚婚晚育的好处。
傻柱自己有儿子女儿要养,也没机会给二大爷三大爷养老,不过何雨水的丈夫民警小杨给二大爷三大爷提了一下,你们两位大爷有房有存款,谁给你们养老谁就能继承你们的房子和存款不就结了。别说住房紧张的京城,就算县城哪个住房不紧张的。谁又和钱过不去了。
现在二大爷的儿子和三大爷的儿子不来养老,就是觉得老人死了房子和存款怎么也是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但如果提前去街道做个公证,老人是能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任何人的。
结果就是,二大爷和三大爷放出风声没多久,刘光天和阎解成两对夫妇就回95号大院的家里居住准备给老人养老了,毕竟房子和存款可是好东西。
就说二大爷一个月工资加上补助肯定过百,几十年工作下来家里也没买过什么大件,不说攒个万元户,起码五千块存款是有的。
至于三大爷阎埠贵可是解放前的算盘成精差一点跻身于清末西山十妖,小业主出身,家底丰厚,阎埠贵就算拍出几块金砖来,阎解成也一点也不奇怪。
两个大爷身家丰厚,其实说开了完全不用担心养老问题。
按照一万元定期存款年息百分之四计算,一年利息就有四百,70年相当于月薪三十多的工人一年收入了,他不香吗。
70年结婚十块钱就能做彩礼了,少则五十元,多则一百元就能给村里的老光棍买媳妇用了,几百元都是一笔巨款。何况几千上万元,加上一套房子。
随着空出的许大茂家、聋老太太家、一大爷家根据街道的安排又住进了新加入轧钢厂的新人,95号大院的故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