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铺垫写完了
房玄龄接着问赵君德:
“行了,回去吧,把你这礼带回去。”
赵君德却没动礼物,而是笑着说:
“礼多人不怪嘛,左丞大人。以后还得靠左丞大人多多照顾我才是。”
赵君德话里的意思,就是怕房玄龄现在只是随便敷衍自己。
这就是多年混迹在官场的人,以及世家传下来的习惯。
习惯了看别人怎么做,而不是听别人怎么说。
如果房玄龄拿了礼物,那就有理由为自己帮忙。
如果房玄龄不拿礼物,那房玄龄想不帮自己都可以,反正也没拿他东西。
房玄龄也是世家出身,但人家风好,不收这种人的礼。
而且我都答应你了,怎么还不放心?
房玄龄的脸色冷了下来:
“我要是找不到呢?”
虽然房玄龄这话是冷的,但赵君德脸上的笑是一点不敢少。
“额......照顾的到,照顾不到,留下一份心意也是好的呀。”
赵君德今天是打定主意了,必须在房玄龄这里攀附上,最起码留个好印象或者懂事的印象。
“说的好,我就收下了。”
房玄龄脸色变好了点,赵君德看房玄龄收下,也就放心的回去。
赵君德这些天在长安到处走,到处去求官,不只是去过温大雅家里。
程咬金,徐茂公,魏征等等人都去找过,但这些人都没搭理他。
如果赵君德今天再找不到关系,那就只剩下李神通家了。
这是赵君德最不想去找的一个人。
两人的矛盾还得从李密时期说起。
赵君德原本是贝州的大族之一,家族在当地算是混的开,但算不上是拔尖。
隋末乱世,赵君德看遍地都是起义军,自己就变卖了家产,也拉起一支起义军。
随后赵君德洗劫了当地的其余大族,靠着这些大族的钱再次壮大队伍。
但贝州是在河北道,当地最强的是窦建德。
赵君德打不过窦建德,最后被赶跑。
后来赵君德投降了李密,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赵君德跟着李密投降大唐。
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被李密一路追着打。
后来带着人到了魏县,自己建国“许国”。
后来赵君德以贝州刺史的身份,跟随唐朝大将淮安王李神通攻打宇文化及。
在攻打聊城时表现神勇,率先攀上了宇文化及的城墙。
不料李神通心里嫉妒赵君德的功劳,竟然立刻收兵不战。
赵君德大骂着从城墙上下来,最终导致贻误战机。
再后来,赵君德一点立功机会都没了,老老实实地在贝州待着。
所以,赵君德来长安,先找的就是李密曾经的手下,程咬金,魏征等人。
后来去找那些大臣,原本以为温大雅是出了名的好说话,能在他这里找份好差事。
但人温大雅自己都没活干,去哪里给你找。
贞观二年,七月初一,朝会。
司殿太监高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个个的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能在朝会说的事情
“臣,有本启奏!”
鸿胪寺卿唐俭,站了出来。
“准!”
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
得了李世民的允许,唐俭咽了咽口水,这才说:
“起奏陛下,如今已七月,您看今年给突厥的上贡......”
唐俭其实早就该说这件事了,但却到了七月初一才说,就是唐俭思考再三才决定说。
而向突厥上贡这事,并不是因为渭水之盟,因为当时是结盟,而不是称臣纳贡。
这个上贡,是李渊决定的。
在隋末乱世,当时隋朝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李渊看准机会,准备起义打入关中。
但问题也有,就是一旦自己打入关中,就相当于宣告隋朝的灭亡。
隋朝一旦没了,那么东突厥就会趁机南下劫掠。
而且刚刚起兵的李渊只有两三万人,根本没办法和窦建德,王世充,李密这样的人在北方争夺。
甚至可以说,最初的李渊是实力最最弱小的一方势力。
李渊当时所在的太原,包括后来的长安,周边全是敌人。
北面有刘武周,宋金刚,梁师都,李轨。
东面有王世充,李密。
西面有薛举。
南面有萧铣,山南道诸多吐蕃联合。
被夹在中间的李渊,不仅趁着这些人和隋朝军队作战之际,拿下了长安,还霸占了肥沃的关中。
犹如孩童抱着黄金,一边大喊自己抱着黄金,一边往人多的地方挤。
为了自保,李渊只好向东突厥称臣纳贡。
这也是为什么东突厥明明为了搞乱隋朝,一边扶持很多起义军势力,一边坐视唐朝从小唐成长到大唐的原因。
突厥当初在李世民登基之前南下,李世民在渭水河前问颉利可汗为什么打大唐。
颉利可汗当时都说,自己是听说了自己的附属国家内乱,带兵来平息内乱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实际上就是因为,突厥天灾不断,搞得突厥日子不好过,这才南下抢东西。
就是他们的南下,才导致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借机强杀李世民。
李世民通过安插的眼线得知了计划,这才先下手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李世民之所以签下渭水之盟,就是因为十二卫一半人,都被拿去监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势力。
所以突厥一直是在激化大唐的内部矛盾,一直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而以前是没办法,必须先安排好内部。
如今,李世民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借着裁减官员的名义,弄掉了大半跟自己不对付的人。
唐俭是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卿,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会不知道李世民的打算。
所以唐俭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向陛下说这事。
说吧,会不会让陛下觉得自己很蠢,看不清楚趋势。
如今大唐渐渐安稳,不该怕突厥。
不说吧,万一到时候大唐和突厥因为这事打起来,会不会提前坏了陛下的打算?
最终唐俭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之下,还是决定说,大不了被骂一顿。
李世民其实一直都知道这事。
甚至在李世民看来,当初的渭水之盟,就是称臣纳贡的延续。
不然为什么给突厥那么多钱。
不给他们这么多钱,今年也不能这么难,发动十万人的战争都还要东拼西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