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帮忙,药材
听了吴青山的话,云岁岁眯起眼,“我能问一下,您和那位……是什么关系吗?”
她实在不知道该称呼冯素莲什么好,只能用那位代替。
吴青山早就料到她会问,沉声道:“实不相瞒,素莲她,是我的外甥女。”
云岁岁讶异地扬了扬眉,“亲的?”
吴青峰点了点头。
云岁岁心中咋舌,这关系,可真够乱的!
按官职,吴青山要管费老爷子叫费老,可按照辈分,费老爷子却要管他叫舅舅。
她突然很好奇这俩人聚在一起该怎么办,难道要各叫各的?
似乎猜到她心中所想,吴青山叹了口气,“其实,素莲并不是费谨行的第一任妻子。”
云岁岁点头,“看出来了。”
毕竟依照冯素莲的年纪,也生不出费成涛那么大的儿子。
再看费家人对她的态度,明显不怎么亲近。
吴青山继续说:“素莲执意要嫁给费谨行做填房,她父母气得和她断绝了关系,打那之后,她就再也没回过家,吴家和费家也基本上不怎么来往了。”
连人都见不到,压根不存在称谓的问题。
云岁岁本以为,素莲家境应该普通甚至是贫穷,才会嫁给比她大了三十多岁的男人,如今再看却不是这么回事。
出身吴家,怎么说都称得上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又为何要嫁给费谨行这种孩子都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二婚老男人?
看来还有其他隐情。
她虽然好奇,但也不是没分寸的人,并没有探究别人隐私的欲望。
只是问:“所以您想让我做些什么?”
“你先回答我,费家找到你,是不是因为费谨行没多少日子了?”吴青山问道。
云岁岁礼貌微笑,“不好意思吴老,这是病人的隐私,我没法回答您。”
吴青山好笑地摇了摇头,“你不回答我也知道,他都那么大岁数了,还能有几日好活?”
“我一直都清楚,素莲之所以嫁给费谨行,完全是是因为感激。”
他一边回忆一边说:“费谨行救过她两回,一回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她去布庄学刺绣,小鬼子却来了,费谨行把她救了出来;还有一次是建国初,素莲被两个二流子跟踪,也是他把人吓跑了。”
“后来费谨行的第一任妻子因病去世,素莲怕他难过,就成天往费家跑,又是做饭又是缝缝补补,整整两年,都跟那管家嬷嬷似的。再后来,俩人就背着我们除了结婚证,先斩后奏。”
“总之就是那费谨行看素莲年纪轻不懂事,把她给骗了!”
这种老父亲视角,云岁岁不做评价。
毕竟如果顾小希成年后跟她说,她要嫁一个能当她爸的人做妻子,她也会觉得自家孩子绝对是掉进了骗子的圈套。
但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云岁岁却觉得吴青山的话非常的主观。
至少她见过冯素莲看费谨行的神态,绝对不是感激那么简单。
爱与不爱,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的。
吴青山也知道自己有点激动了,他深深呼出一口气,又恢复了从容的样子,“跟你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让你帮我拆散他们俩,这么多年了,要拆早就拆了,何必等到现在?”
“只是我知道,费谨行没多长时间了,等他走后,素莲在费家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所以我想让你帮我劝劝她,等费老走了,就回家吧。”
云岁岁知道他说得没错。
冯素莲嫁给费谨行时费谨行的子女都已经大了,跟她自然没什么感情,而且看那天的样子,只怕还挺排斥她。
如果费老离世,那她在费家的日子只怕真不会太舒坦。
不过让她一个外人去劝,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再说人家费老爷子还没死呢,她一个陌生人就去煽动人家妻子离家,人家凭什么听她的?
她不解,“为什么是我?”
吴青山笑了笑,“自从嫁进费家后,素莲就成天围着费谨行转,连一个能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可我听说她这次回去之后,却主动提起了你,言语间尽是敬佩之意。所以我想,你说的话她或许会听。”
虽然两家不联系,但他还是很关心外甥女的情况的。
因此才希望她能在费谨行走后尽快地脱离费家。
云岁岁理解他的心情,但也知道自己恐怕没那么大能力,便道:“我可以试着帮您说说,但能不能成不敢保证。”
吴青山摆摆手,“你愿意帮忙就好。”
“听说云大夫在搜集一些不常见的药材,我有个老朋友,从前是南洋药馆的掌柜,手里还有些存货,你哪天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去他那看看。”
云岁岁眼睛顿时一亮,“今天,您看行吗?”
吴青山笑容爽朗道:“当然!”
云岁岁连忙叫来杨大娘,三人一起去。
她现在月份大了,除了去医院之外,已经很少一个人行动了。
三人先是去了邵韵文家,告诉曲苹苹今天休假,这才跟着吴青山上了车。
车子一溜烟开到东边的石井子区,云岁岁和杨大娘在吴青山的带领下,走进了一片窄小的巷子。
车子开不进去,几人只能下来走,七拐八拐,拐得杨大娘都开始怀疑是不是遇到了人贩子,目的地终于到了。
那是巷子最深处一道不起眼的木质小门,仅能容一人通过。
吴青山在外头喊:“老苏!老苏在不在?”
没多久,木头小门打开,探出一个中年男人的脑袋。
窄长脸,八字胡,标准的掌柜打扮。
“呦,吴老先生,您怎么来了?”
吴青山道:“我有一个小友,学中医的,想弄些药材,我知道你这有,就带她过来了。”
苏大胜眯起本就不大的眼睛,将云岁岁和杨大娘上下扫视个遍,而后让开身,请三人进屋子。
刚一进去,云岁岁就知道,这人绝对不是有点存货那么简单。
屋子里很多药材都是新鲜或者刚炮制不久的,且有一半产地都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