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蛟龙(不感兴趣科普可跳过)
在古代,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
蛟龙被认为与水密切相关,每当洪水泛滥,江河决堤,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由于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洪水形成的原因,便将其归咎于蛟龙作祟。
例如,在一些古籍记载中,当洪水来临,河水汹涌澎湃,人们就会想象是蛟龙在水中兴风作浪,它巨大的身形搅动河水,引发洪水。
而且,蛟龙的形象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感。
它体型庞大、动作敏捷,在水中游动时能够掀起巨浪。
这种强大的力量对于古代靠天吃饭、对自然力量敬畏有加的百姓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当出现诸如船只沉没、渔夫溺亡等水上灾难时,蛟龙也容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在古代文化观念中,龙是神圣的象征,代表着皇权、祥瑞等诸多正面形象。
而蛟龙作为龙的前身或者说一种相对低级的形态,为了衬托龙的神圣性,往往被描绘成具有恶的一面。
就像在神话体系的构建中,需要有反派角色来突出主角的正义与伟大。
蛟龙在很多故事里扮演了破坏者的角色,与龙所代表的太平、祥瑞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从宗教和神话角度看,一些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为了宣扬正义战胜邪恶的观念,将蛟龙定义为邪恶势力。
例如,在某些道教的驱邪仪式或者民间的祈福活动中,蛟龙被当作需要被驱逐或者压制的对象,这也强化了人们对蛟龙恶的认知。
古代的神话观念深受道家思想等影响。
道家强调修炼、蜕变和升华,蛟龙修炼成龙的观念与之相契合。
蛟龙被认为居住在江河湖海之中,通过长期的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这种修炼过程包括吸收日月精华、吞吐天地灵气等。
例如,传说蛟龙会在月圆之夜浮出水面,吸收月光的精华,以此来滋养自身的灵性,经过多年甚至上千年的修炼,逐步褪去蛟的形态,向龙进化。
这边是苦修。
同时,这也与古代的自然观有关。
人们观察到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和变化,如蝉蜕、蛇蜕皮等现象,类比出蛟龙也有一个类似的进化过程。
而且,龙在文化中是一种高级的、具有神性的存在,蛟龙修炼成龙的观念满足了人们对生物进化和升华的想象。
讨封是一种很有趣的传说情节。
在民间传说中,当蛟龙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它需要人的认可才能完成最后的化龙步骤。
这反映了古代人本位的思想观念,即人的评价和认可具有重要的力量。
比如,当蛟龙在人面前现身时,如果人说这是一条大蛇,蛟龙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因为这否定了它的修炼成果。
但如果人说这是一条龙,就相当于给予了它肯定和封正,蛟龙便能够借助人的封正力量,成功化龙。
这种就是所谓的人劫。
从另一个角度看,讨封也体现了古代民间文化中人与妖怪志异之间的互动。
人们相信自己的言语具有力量,能够影响超自然生物的命运。
至于所谓的走蛟,走蛟是指蛟修炼到一定程度后,沿着江河湖海等水域奔向大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成功渡过重重劫难,就能够化身为龙。
走蛟通常发生在暴雨倾盆、洪水泛滥之时。
因为此时天地间的水汽充沛,能够为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掩护,使其能够更顺利地沿河入海。
传说蛟会借助强大的水流之力,从江河的支流或源头出发,顺着水流快速向大海游去。
在这个过程中,蛟会尽量隐藏自己的身形,但由于其体型巨大,仍可能会引起水面的剧烈波动,形成巨浪、漩涡等。
走蛟时,上天往往会降下雷劫。雷电被视为天地间的正气,是对蛟的考验。
蛟需要在雷雨中穿梭,躲避雷电的攻击,如果被雷电击中,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性命不保。
但是蛟龙也是有干好事的。
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肩负起治水的重任。他走遍山川大河,探寻治水之法。
有一次,大禹来到一处河道淤塞极为严重的地方,河水四溢,淹没了周边的大片土地。
正当大禹苦思治水良策时,突然河中波涛汹涌,一只蛟龙跃出水面。
大禹毫不畏惧,他与蛟龙对视,发现蛟龙眼中并无恶意。
蛟龙似乎理解大禹治水的心意,它围绕着河道游了一圈后,重新潜入水中。
大禹惊奇地发现,在蛟龙游动的轨迹下,水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标记。
原来,蛟龙凭借自己对水底地形的熟悉,用身体为大禹指出了河道堵塞的关键位置和地下暗流的走向。
大禹根据蛟龙提供的线索,带领民众开始挖掘疏导。
在施工过程中,蛟龙还不时出现,帮助他们抵御水中的一些凶猛异兽,确保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这条河道终于被成功疏通。
蛟龙在一旁看着清澈的河水奔腾而去,似乎也感到欣慰。
此后,它继续跟随着大禹,在其他治水工程中发挥作用,帮助大禹最终完成了治水大业,拯救了无数苍生。
当然了,不止有善蛟,也有恶蛟。
大禹锁蛟的传说就有说,大禹在治水时,发现一个被颍河水冲下来的孤儿是蛟龙变的,此蛟龙心狠手辣,淹没村庄良田,祸患百姓。
大禹便用面条变成的长铁链将其锁住,锁进村子的八角井内,此后洪水再也没有泛滥成灾。
不过,在一些民间故事中,蛟龙也有扮演着守护一方的角色。
比如在民间故事中,村庄遭遇山火,村民们在深山中找到蟒蛇,蟒蛇最后化为蛟龙,为村庄扑灭山火,成为村庄的守护神。
不过这种应该是村民给蟒蛇封了蛟,蟒蛇化蛟自然是要报恩的。
有学者认为蛟龙的原型是远古时代活跃于中原河川及湖泊中的鳄。
扬子鳄:蛟龙?我吗?
《韩非子》中提到的蛟龙有鳞甲,能骑乘,会伤人,与鳄鱼特征相符。
且蛟的体形兼具鱼、蛇之形。
鱼身而蛇尾,且有四足,性情暴烈、攻击性强,也类似鳄鱼。
此外,古人视鳄为蛟龙的猜想也与鳄鱼的生活习性相契合,如蛟在昼时出没,而鳄也需阳光使体温升高以便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