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叛乱
“龙纪二年…原来是公元890年!”
李弘益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毛笔,活动着僵硬的手腕和酸痛的肩膀,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他跪坐在一张书案后,书案上摆满了书籍,四处散乱地丢了一地的纸张,写满了阿拉伯数字。
这是一间布满了书柜的屋子,显然,屋子的主人是个爱读书的。李弘益睁开了眼睛,双眼无神,口中喃喃自语:“老天爷啊,为什么把我丢到这个时代?”
没错,李弘益是个穿越犯。正月十五元宵夜,发生了一起小事故。第二天满城人都知道了,城西原御史中丞李公明振的四子,凉州李氏的十一郎,沙州敦煌有名的书痴李弘益,在看灯的时候,被一匹受惊的巡城马给撞飞了。
昏迷了四五日之后,悠悠醒来的李弘益万念俱灰,他不住地咒骂,早知道要穿越,当时就不应该跟工地的项目经理和监理一起喝醉酒!
一个多月了,李弘益总算是适应了如今的生活。他现在沙州敦煌城,属于归义军节度使管辖,领有沙州、瓜州、伊州三州之地。
工科出生的李弘益对归义军闻所未闻,只知道这里属于大唐,从敦煌到长安,距离四千余里。
大唐!我居然来到了大唐!李弘益欣喜万分,这可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啊!然而一打听,去年乃是龙纪元年,天子初临大宝。历史盲李弘益顿时抓瞎了,这是一个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年号!
好在李弘益曾经在某个网站看到过,依稀记得王莽时期有个元始元年,恰好是公元元年。靠着满屋子的书籍,李弘益翻阅万卷,终于计算出了龙纪二年对应的公元年数。
现在李弘益很失望,因为六年前的中和四年,黄巢起义兵败身死。以他初高中的有限历史知识,也知道黄巢起义发生在大唐的晚年!这意味着他穿越而来并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乱世,五代十国即将拉开序幕!
李弘益呆坐了半晌,屋外北风呼啸依旧,看到屋子中间的火盆,他喊道:“阿多!”
“来了,少郎君!”厚厚的布帘掀开,一个小厮跑了进来,大概十三四岁,一双黑溜溜的眼珠子,看上去很是精明。
“加炭,倒茶!”李弘益吩咐了一句,慢慢站起身来,拍了拍有些麻木的双腿,去拣地上散乱的纸张,那是他计算公元年数的废纸。
阿多端了一碗茶汤,放在一旁的小桌,转身端了一盆木炭和一柄炭钳,往火盆里加炭。
李弘益皱着眉,捧着茶汤,闭着眼大口喝了下去。唐朝的茶水不是他所熟悉的炒茶,而是添加了许多佐料,比如李弘益端着的这碗,里面就加了姜、干枣、陈皮、盐,以及羊奶。
这味道喝起来很是怪异,倒也不是难喝,只是李弘益始终不能习惯而已。阿多添了木炭,不一会儿,屋子里更加暖烘烘的。
李弘益拿起书案上那叠废纸,叹了口气,蹲在火盆边,一股脑全都烧掉了。阿多楞了一下,看着纸灰散落,连忙拿了簸箕扫帚,清扫起来。
他收拾了一番,又钻到旁边的隔间静坐,等待李弘益的吩咐。李弘益再次坐在书案前,拿起书卷看了起来。
好在这身体的前任是满城都知晓的书呆子,大约是书读傻了,平日里行为处事有些呆气,是以很好地掩饰了穿越而来的李弘益那些不正常的行为。
他捏着额头,心里愈加烦闷。李弘益的书屋里书很杂,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还有节度使衙一些不需保密的典籍文件。
李弘益的大哥现任前守左神武军长史,二哥在瓜州任县令,三哥为节度使推官,只有他自己是个白身。
三个哥哥都知道小弟爱读书,什么书都看,是以归义军来往行文、军书、典籍,只要不涉及机密,都抄录一份让他看。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小弟爱看书,凉州李氏作为陇右李氏的旁支,乃是河西地区的世家大族,为了培养族中子弟,不管什么都是要熟悉一二的。
李弘益现在看的就是归义军的历史。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世家张氏张议潮,也就是李弘益的外公,暗中结交各地世家大族和豪俊,发动起义,驱逐了沙州的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
到大中五年,先后收复了沙、瓜、伊、西、河、甘、肃、兰、鄯、廓、岷等十一州,八月,张议潮派堂兄张议潭和李明达、李明振等二十九人,入长安告捷,至此,除凉州以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大唐!十一月,唐宣宗于沙州建归义军,封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拜李明达为河西节度衙兼监察御史;拜李弘益的父亲李明振为凉州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而作为人质留在长安的张议潭则被授为金吾卫大将军。
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归义军攻克凉州,至此河西走廊畅通无阻。到了咸通八年,张议潭去世,张议潮前往长安为质,任命侄子、兄长张议潭之子张淮深继任为节度使留后。
十三年八月,外公张议潮卒于京师,朝廷追赠太保。此后河西地区的吐蕃、回鹘等各族再次叛乱,吐蕃再次占据了鄯、兰、凉、岷、廓等州,温末占据了凉州,甘州为回鹘所有,肃州则被龙家占据。
西北的西州回鹘占据了西州,势力扩展到了天山、阿尔泰山,留给归义军的只有可怜的沙州、瓜州和伊州三州之地。
李弘益心中愤愤不平,他倒不是觉得现任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无能,实际上,自己这位名义上的舅舅还是很有实力的,曾经数次击败西州回鹘,只可惜,大唐朝廷深受藩镇之苦,处处掣肘,挖墙脚、掺沙子,不断地削弱着归义军的势力。
李弘益坐卧不安,只觉得屋子里气闷,站起身来,批了毛裘,朝屋外走去。小厮阿多正倚在火盆旁打瞌睡,听到李弘益的脚步声,连忙跳了起来,讨好似地朝李弘益笑了笑。
看到李弘益穿了毛裘,阿多连忙问:“少郎君是要出去走走吗?外面下着雪,还是屋里暖和呢!”
见李弘益皱着眉头,连忙几步走过去,推开屋门,慢慢掀开了布帘,一股寒风夹杂着雪花迎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哆嗦。
李弘益被寒风一吹,觉得脑子清醒了许多,推开了阿多递过来涂脸的羊油,抬脚迈了出去。
这是一处不大的小院,圆形门洞连接着主院。院角有两颗枯树,光秃秃的枝干积了一层白雪。刺骨的寒风卷着纷纷落下的雪花,迷乱了李弘益的眼睛。
地上已经堆积起一层雪来,李弘益裹了裹毛裘,在院子里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
他心里依旧很是焦躁,凭借着有限的历史知识,他知道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五代十国的乱世,然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然后西北地区出现了西夏王朝。或许自己所处的归义军,最后也落入到了西夏的手里。
李弘益不知道该怎么办,在穿越之前,他不过是个建筑工地的施工员,哪怕过了一个多月,他也依旧不能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实。
三十多个夜晚,他无数次地期望,自己一觉醒来,再次回到了原先所处的时代,只可惜一切都未曾改变,他还是身处大唐沙州敦煌城这个小小的院子里。
李弘益仰天长叹,心中怒骂:老天爷是要玩弄我吗?让我早穿越一百多年,就可以享受一下开元盛世;或者晚穿越一百多年,也可以去看看东京汴梁的繁华,享受一番《清明上河图》里的盛世!偏偏来到了唐朝末年,还是孤悬西北的塞外之地,东西南北都是蛮夷,这可让人怎么活啊!李弘益悲痛万分,被寒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喷嚏。
他使劲揉了揉冻得僵硬的脸,看到院角的枯树,狠狠一脚踹了过去,扑簌簌落了一身的积雪。
小厮阿多缩着肩膀,双手拢在袖筒里,在廊下跺着脚,看着自家少郎君,只觉得他呆气又上来了,竟跟一颗枯树过不去。
阿多想笑又不敢笑,看李弘益落了满头的雪,小跑着过去,说:“少郎君,咱们还是屋里歇着暖和一下吧,可别冻坏了身子!”
李弘益郁闷地拍打着身上的落雪,朝屋里走去。阿多跟在身后帮忙拍打,他顿了一顿,问:“今天是初几来着?”
阿多笑嘻嘻地说:“少郎君读书读糊涂了吧,今天二月二十二了呢!”李弘益“哦”了一声,掀开厚厚的布帘,钻进了屋子。
大雪下到半下午,突然就停了。有几个家仆出来扫雪,阿多也乐呵呵地扛了把大扫帚跟在后面。
李弘益盯着地图看到半夜,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心事重重,睡得也浅,只听到外面似乎有呼喊声,于是睁开了眼。
他大喊:“阿多,怎么回事?”阿多从屋子外面冲了进来,脸色发白:“少郎君,外面好多兵丁,莫不是叛乱了?”
李弘益脸色一紧,胡乱穿了衣服就要往外走,想了一想,返身回来,从床头墙上取下一柄文士剑,朝屋外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