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乔家人又疯了?
“这是咋回事,难道你们提前——”赵老四讶然道。
乔老头点头:“嗯啊。”
赵老四半天想不明白:“可是,为什么。”
以乔溪儿的条件,再加上乔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的,村里人都以为乔溪儿是要嫁到镇子上去。
乔家人居然看上这个穷小子?
这门不当户不对的是为啥?
“老四,你就别管那么多了,看一下他们两个的八字,没啥问题,星河留下聘书,三年以后两个孩子再成亲。”
赵老四是一头的懵,不过想想,可能是乔家看重这孩子的老实本分吧。
的确,牧星河的秉质是很不错的。
虽然看起来不匹配,但是牧星河得偿所愿,乔家人也答应得痛快,他一个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只希望这孩子头脑再灵光一点,争取考个秀才吧,如此才不算辜负乔家人的心意。
看一下八字,赵老四又有些意外:“这两个孩子的八字十分合适,我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相配得宜的八字。”
“他们在一起,会相互旺对方的运势。”
好像是老天注定,天生的一对。
牧星河的嘴角边,露出了一点笑容,命运注定他们要在一起。
“八字没问题就好,星河,写聘书吧。”
牧星河把聘书打开,呈上:“乔爷爷,我早就已经写好了,按了手印,签下了字。”
乔老头不识字,把聘书交给乔镰儿,乔镰儿看了一眼,这聘书专门挑了最贵的买,捧在手上很有精良感,上面的字句也是诚意满满,写着三年求娶,携手一生之类的话。
见乔镰儿点了头,乔老头心情大快,手拍在赵老四的肩头上。
“老四,做了一桩好媒,今晚喝半斤再走。”
赵老四看到院子里乔家人杀鸡宰鸭的,他到现在还在有点迷茫。
“哎,这孩子,本来身上也没啥钱,还带来这么多东西。”
乔老太打开牧星河背来的背篓,一边点数着,一边心疼地说。
“家里这个样子,有钱不自己留着,买菜买肉买粮。”
这一背篓的东西,起码买去一两。
“意思意思一点就行了,咱们家又不拘这个,这孩子就是太实心眼。”
“呀,不会又去借钱了吧。”
“奶,我看着星河大哥背着书箱去镇子上,应该是把他的那些笔记都卖了,考上秀才的人,一般都会卖掉笔记,可值不少钱呢。”乔镰儿说。
那些学子会抢着买。
她有一次去镇子上,就见过这样的盛况,喊的价格越来越高,价高者得。
“那也卖不到几两去,这点钱不如自己留着。”乔老太嘴巴上这样说着,心里面却越发看重牧星河。
他虽然穷,但自己手头有的,也会尽最大程度拿出来。
这样的好孩子,以后会掏心掏肺对待溪儿。
牧星月也带来了,正安安静静坐在桂花树下吃糖。
“镰儿姐姐,我以后可以来找你们玩吗?”牧星月歪着头问。
哥哥忙着学习,可没有时间陪她,她经常一个人孤零零的。
因为她死了爹娘,村里的那些小孩子也不和她玩,觉得她晦气。
“可以,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乔镰儿很大度地说。
这一顿晚饭过后,乔家人和牧星河定下亲事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村子。
一时间,大家都觉得乔家人疯了。
居然和一个没有双亲,秀才也没有考上,看不到前程的人定亲。
而且,牧家是牧星河的父亲死了以后才分家的,因为只有母子三个,所以只分到三亩地。
现在牧星河的娘死了,那些亲戚对他家的这三亩地虎视眈眈,牧星河兄妹俩种不了,他们迟早要拿去种,这个家完全没有依托。
乔家到底图个啥?
这不是让女儿去吃苦吗?
大家议论纷纷,怎么都想不明白。
“老四啊,这到底咋回事?乔家人怎么就答应了?”有人就问赵老四。
赵老四也是摇头:“你问我,那我问谁。”
看来,就连赵老四都懵。
“你们还记得前面的事情不,镰儿把家里的米都拿去卖了,说吃的时候再买回来。”
“还以为她是有啥考虑,现在看乔家人又做出这种蠢事,难道他们家要走下坡路了?”
沈家。
柳氏大笑了起来:“眼睛望得比天高,不肯嫁给我们家沈良,还以为会挑到啥好人家呢,原来寻一个没爹没娘的就嫁了,前程没有,地也没有,这是嫁过去喝西北风吗?”
沈家人都觉得,心中的恶气狠狠吐出来一口,舒畅了不少。
沈老大琢磨:“那丫头和我们家沈良是定过亲的,肯定是因为没人要,所以才找上牧星河。”
“没错,他们乔家嘴巴上不说,但肯定私底下瞧过不少人家了,没有人家愿意娶乔溪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陶氏尖酸刻薄地说:“定过亲的姑娘家,又喜欢过别的男子,哪户人家不膈应?”
“太好了,乔家这是把乔溪儿推进火坑了,我们就等着看那丫头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辈子磋磨吧。”
村里议论纷纷,乔家人一切如常。
三天后,乔大用回来了。
他已经能够和正常人一样活动,不过要缓慢一点,悠着点。
看着一家子终于齐整地在家了,乔老太心中感慨,这走镖的钱,是真的不好拿啊。
听说妹妹也定下了亲事,还是和已经考中秀才的牧星河,大用也觉得,这一桩亲事不错。
“接下来,就要到大成了。”大用笑笑说。
“先把你的事办了,你现在还要养几天,到时候房子也差不多盖好了,你和你爹,还有你四叔一起去凌家村,订个婚期。”冯氏道。
“这几天,那丫头又去看你了吧。”
“嗯,天天都去,给我送肉粥吃。”
村子外面突然敲锣打鼓的,村里人都出门来看。
就见一队衙差进了村口,他们身上穿着红黑的制服,敲锣的棒槌也绑上了红布,看样子是来报喜的。
“这是做啥,是谁有了喜事?”大家纷纷询问,问不出答案来。
衙差们一路往村南去,大家都跟着,跟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