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二郎是谁
直播间内几百万的人,宝妈,奶爸,教师从业者数不胜数。
更有一些是“德华”那种经常帮着带孩子的。
他们平时都深受熊孩子的折磨,想让这些小祖宗安静下来,哪一次不是用尽了手段,往往是身心与钱包俱疲。
如今见陈墨只用这么低级的手段,这么常见的东西,就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那叫一个眼红啊。
看着自家的娃都不香了。
自己带的娃要是也这样该有多好。
直播间里各种各样的发言层出不穷,但这些丝毫影响不到陈墨,毕竟此时的他可看不到直播间内的画面。
当然了,如果他能看到的话,大概会不忧反喜吧,他会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面孔,用最欠打的语气在观众的底线前疯狂炫耀。
谁让你们没有王琴老师这样的助手啊。
有些硬件差距,咱得认。
也幸好他不知道网友的哭诉,才免了这一次塌房的危机。
站在讲台前的陈墨,此时已经将自己完全代入了教师的角色。
他等孩子们都挑好自己中意的小板凳一一安稳的坐下来后,才对着工作人员打了个手势,示意可以开始了。
工作人员见了,先是冲他点了点头,然后立刻插上U盘,将投影仪打开了。
下一秒,昏暗的二郎庙内亮起了一束光。
“哇,亮了亮了,这跟电脑一样啊。”
“笨蛋,这个画面比电脑大,这东西肯定比电脑高级。”
“对对,电脑我们都有这么多台,这个东西只有一台,王琴老师说过,物,物以稀为贵,肯定还是这个厉害。”
孩子们看着白布上突然浮现出了画面,一个个都发出了惊喜的叫声,随后交头接耳的猜测着。
这一幕看在王琴眼中倒是没什么,可工作人员见了,心中莫名一酸。
至于直播间的网友们听着孩子们童言无忌的评论,更是一个个都满脑门子黑线。
直播间的大屏幕上更是被满满的省略号刷屏了。
投影仪大概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人们对它的评价还能高于电脑,还是在科学技术这一块的。
虽然此处的场地简陋,但这也算它诞生以来后,值得记录的高光时刻了。
投影仪的光芒从黑暗中透出,伴随着涛涛水声,一段蜀都的历史缓缓拉开了帷幕。
“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座庙,为什么要叫二郎庙吗?”
陈墨背对着投影,看着激动的孩子们笑着问道。
听着陈老师的问话,孩子们一边拼命举着手,一边大声的抢着喊道。
“我,我,我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叫二郎的人建的庙,所以它叫二郎庙。”
“不错,答得真棒,王琴老师给这位聪明的小朋友一朵小红花。”陈墨点了点头,先是表示了认可,随后话锋一转,眯着眼继续问道。
“既然如此,那有人知道,二郎是谁?又为什么要给他建庙吗?”
这下子,台下的孩子们都面面相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了张嘴却什么都答不出来。
看着底下鸦雀无声的孩子们,陈墨淡淡一笑,倒也不惊讶,这一幕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别说孩子们了,台下有一个算一个估计没一个能答得出来。
他转身,点了点投影幕布,“这就是我这节课的主题,二郎是谁?”
陈墨说完后也不管孩子们突然响起的交头接耳声,继续说道。
“要想了解二郎是谁,我们首先要了解蜀都的历史。”陈墨看着孩子们轻声问道,“有没有人知道,蜀都,也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听着这个问题,孩子们脸上的迷茫更深了。
不说小孩子了,因为这个世界文化断层的原因,绝大多数成年人听到这个问题后也只能是一脸呆滞。
这题,超纲了吧。
直播间谴责陈墨的弹幕突然就多了起来。
“这孩子才多大啊,你讲这个?有关复原古历史的课题,现在保底都是研究生的领域了吧。”
“我就是蜀都本地人,我表示啥也不知道,这地方不是一直都这样吗?”
陈墨见台下无人吱声,浅浅一笑,然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在过去蜀都遍布沼泽,可谓是千里水患,是最不宜居的地区之一。”
孩子们对这句话还没什么感觉,可网络上却瞬间爆了。
“啥玩意,真的假的,蜀都啊,这可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啊,你跟我说它以前是沼泽遍地,水患横行的地方?”
“陈墨这是哪里找来的资料?在现代,蜀都无论人口还是经济都位列全国前列,你说它是最不宜居的地形?那这么多人是怎么来的?大浪冲过来的吗?”
“难道说蜀都在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巨大的地质变化?所以现代跟以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陈墨你这可是在至少几百万人面前开公开课啊,一言一行都要负责的。”
陈墨的直播课刚一开始,他的第一个论点,就直接冲上了热搜榜。
无数网友循着味儿,就挤进了直播间。
陈墨没有理会工作人员交头接耳的质疑声,只是拿着激光笔,给孩子们讲解着投影出的画面。
幕布上,洪水退去,树木杂草不断的从地里长出,荒芜的土地上,渐渐有了人活动的痕迹。
“在古代蜀都这块地儿上,有一个国家,名为古蜀国。”
“在古蜀国,君王励精图治,大臣不贪污腐败,国民辛勤劳作,可以说具备了一切盛世王朝的雏形条件,但奈何,此地千里沼泽,水患频发,极大的制约了古蜀国的发展,最终天灾之下,只能无奈走向毁灭。”
随着陈墨的话语,视频中,一场洪水爆发,简陋的屋子,肥沃的农田,一下子便都被淹没了,人们的劳动成果一下子就化为了乌有。
无数人更是在这场天灾中丧失了生命。
小朋友们对陈墨的话语只听了个一知半解,但他们望着村民辛苦一年的成果被一场水患一夕毁灭,都感到分外可惜。
同为农家子,他们格外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