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有一天,黄帝悠哉悠哉地坐在他那金碧辉煌的明堂里,跟手底下一位名叫雷公的大夫聊起了天。

黄帝笑眯眯地问:“雷公啊,你说说看,你对这医术之道,了解几分啦?”

雷公一听,连忙恭敬地回道:“哎呀,陛下您这可是考我了。我这人吧,读书还行,医书上的字儿倒是能念个八九不离十,也勉强能理解个大概意思。但要是说到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分辨各种病症的细微差别,嘿,我这脑袋瓜子就有点儿转不过弯来了。就算勉强能分出个子丑寅卯,想要讲得明明白白,让大伙儿一听就懂,那更是难上加难。至于把医术发扬光大,让后世之人也能受益无穷,我这水平嘛,顶多也就够给朝中大臣们看看小病小痛的,要是遇上侯王贵族那种疑难杂症,我这心里头就直打鼓了。”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雷公啊,你小子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嘛。不过,别灰心,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怎么让这医术之道更上一层楼。”

雷公赶紧点头哈腰:“对对对,陛下英明!我就想着,要是能像天上的星辰那样,根据四时的阴阳变化,把医术这门学问也搞得有规律可循,那该多好啊!让后世的医生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那才是真的造福苍生呢!”

黄帝一拍大腿:“说得好!那咱们就来个‘医学大升级’!首先啊,咱们得把医理和天文、气象结合起来,就像农民伯伯看天种地一样,医生也要学会看天气变化来治病。春天嘛,万物复苏,人就容易得些个感冒咳嗽的小病,这时候就得用些轻灵透气的药方,比如‘春风化雨汤’,用薄荷三克、菊花五克,泡水一喝,保管你神清气爽,感冒退散!”

“夏天呢,热浪滚滚,人就容易上火中暑,这时候就得来个‘清凉一夏饮’,金银花十克、荷叶五克,再加冰糖少许,清热解暑,比喝冰镇饮料还管用!”

“秋天嘛,干燥得很,人就容易咳嗽、便秘,这时候就得用上‘秋梨润肺膏’,秋梨一个,加上百合、麦冬各十克,慢慢熬成膏,每天一勺,润肺止咳,通便又养颜!”

“到了冬天,寒风凛冽,人就容易得关节炎、感冒这些个毛病,这时候就得来个‘暖冬养生汤’,羊肉半斤,当归、生姜各十克,炖上一锅,暖身又暖心,关节炎都不怕!”

黄帝越说越起劲:“还有啊,咱们这医术啊,还得跟星辰日月扯上关系。你知道吗?古时候的人们就发现了,月亮圆缺变化跟女人的生理周期有关系,所以啊,治疗妇科病的时候,咱们也得看看月亮的脸,是圆是缺,来调整用药的分量。比如说,治疗月经不调,咱们就可以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加减当归、川芎这些药材的用量。”

雷公听得是目瞪口呆,连连点头:“陛下真是高见啊!这样一来,咱们这医术岂不是成了‘天文医学’了?”

黄帝哈哈大笑:“没错没错,就是要让医术和天地万物都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真正的‘大道’!这样,后世之人学起医术来,就不会再觉得枯燥难懂,反而会觉得趣味横生,乐在其中了!”

两人一番畅谈,不仅让雷公对医术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黄帝陛下真是咱们华夏民族的智慧之光啊!”

黄帝说:“好嘞,你小子听好了,这些个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的对应关系,可是医学里的精髓,别给整丢了!你得明白,真正的医道,得是上知天文星辰之变,下晓山川地理之秘,中还得通达人情世故,这样你的医术才能长长久久,流传千古。教给别人的时候,人家也信得过你,不会把你当江湖骗子。”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您这话说得,我恨不得立马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天天念,夜夜想。您就具体给我讲讲呗?”

黄帝微微一笑,仿佛在说:“小样儿,我就知道你好这口。”于是接着说:“你听说过《阴阳传》没?那可是咱医学界的宝典啊!”

雷公挠了挠头:“师父,您这不是难为我嘛,我这刚入门的小徒弟,哪儿能知道那么高大上的玩意儿。”

黄帝哈哈一笑,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行,那我就给你普及普及。咱们说的‘三阳’,啊,这可不是说三个太阳那么简单,它指的是人体里的三个阳经系统,就像咱们手机里的三大运营商,缺一不可。这三阳啊,跟天上的日月星辰似的,运行起来没个定数,但一旦它们乱了套,合起伙来给你捣乱,那就是生病了,阴阳失衡了。”

“想象一下,你身体里的阳气和阴气,就像是家里的暖气和空调,得平衡着来,不然不是热得冒汗就是冻得哆嗦。三阳经要是出了问题,那就是暖气管道堵了,家里暖气不热,冬天可就难熬喽!”

雷公听得入迷,连连点头:“师父,您这比喻,绝了!那咱得怎么修这暖气管道呢?”

黄帝说:“修暖气管道嘛,咱们中医有招儿!比如针灸,你得找准穴位,就像找到暖气的阀门一样。三阳经里,手阳明大肠经有个穴位叫‘合谷’,脚阳明胃经有个‘足三里’,这些可都是调节阳气的大穴,相当于暖气系统的总开关。用对了方法,刺激这些穴位,就能让阳气顺畅起来,身体自然就舒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啊,草药也是好帮手。比如人参,那可是补气圣品,相当于给暖气系统加个强力泵;而黄连呢,清热解毒,就像给暖气系统装个散热片,防止过热。这两味药,一补一清,就是咱们中医的智慧所在。”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忘插科打诨:“师父,您这一说,我感觉自己快成暖气工了,专治各种暖气不热、过热的问题!”

黄帝被逗乐了:“哈哈,你小子,倒是挺有悟性。记住,医学之道,博大精深,又贴近生活。你不仅要学会治病救人,更要懂得预防,让大伙儿都健健康康的,这才是咱们中医的真正使命。”

“至于《阴阳传》,那是需要你慢慢去领悟的,里面包含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等你医术精进,自然会有更深的体会。”

雷公他一脸好奇地问黄帝:“老大,您老是说‘三阳莫当’,这词儿听着就霸气侧漏,到底是个啥意思,给咱解释解释呗?”

黄帝一听,微微一笑,那笑容里仿佛藏着整个宇宙的智慧:“雷公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三阳莫当’,说的可不是谁能在阳光下站多久不晒黑那么简单。它啊,是中医里一个深奥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还有足太阳膀胱经,这三条阳气最盛的经络,如果它们不按常理出牌,同时‘火力全开’,那就像暴风雨突然来袭,不得了啦!”

黄帝接着说:“你想啊,这三阳经要是并驾齐驱,一股脑儿地往上冲,直冲头顶,那脑袋能受得了吗?轻则头疼脑热,重则可能就是中风偏瘫之类的‘巅疾’了。而如果它们一股脑儿地往下窜,影响到了下焦,比如肾啊、膀胱啊,那可能就会导致尿频、尿失禁这些‘漏病’,尴尬得不行。”

“而且啊,这种三阳并至的情况,它不按套路出牌,外面看不出什么预兆,里面呢,也是一团乱麻,没有个正经的规律可循。诊断起来,既不像外感病那样有明显的寒热表现,也不像内伤病那样有固定的脏腑受损。所以啊,咱们得靠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仔细分辨,这就是‘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的意思了。”

说到这里,黄帝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给雷公消化的时间,然后又笑眯眯地说:“不过嘛,你也别太担心,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只要咱们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再复杂的病情也能找到应对之策。”

为了让读者们更能get到这个点,咱们再来个现代版的“医理小剧场”:

想象一下,你体内的三阳经就像是三条充满活力的河流,平时它们各自流淌,相安无事。但有一天,这三条河突然接到了“紧急集合”的命令,一股脑儿地往一个方向狂奔。如果它们往上冲,就像是三个熊孩子同时打开了水龙头,直接往你脑袋上冲水,那滋味,酸爽吧?要是往下冲呢,就像是家里的下水道突然失控,哗哗地往外漏水,你说尴尬不尴尬?

但别急,中医有招!咱们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式,来引导这些“失控的河流”回归正轨。比如,对于三阳经并至导致的头疼,咱们可以针灸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后溪穴(就在手掌小指侧,握拳时第五掌指关节后的凹陷处),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水龙头开关”,能帮你调节头部的气血流通。

再来说说中药,咱们可以来个“三阳调和汤”的创意配方取黄芪30克补气固表,白芍15克柔肝止痛,加上川芎10克活血行气,还有天麻10克平肝熄风。这四味药,就像是一支精干的维修队,能帮你修复三阳经“暴走”后留下的“战场”,让身体重新回到和谐的状态。

咱们再聊聊脉象。三阳并至的时候,脉象可能会显得既浮又数,就像是海浪汹涌,没有片刻安宁。这时候,咱们得静下心来,仔细感受那脉象中的微妙变化,就像是在听一首复杂多变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藏着身体的秘密。

雷公一开口就是那么一股子谦虚劲儿:“哎呀,陛下,我这医术啊,也就勉强算个疏通调理的小能手,说白了就是给病情讲讲理,说说我的看法。”皇帝陛下一听,乐了,说:“好你个雷公,咱们就来聊聊这人体里的大学问吧。你知道不,那三阳经啊,就像是身体里的超级阳光大道,火力全开,正能量满满。可要是这三股子阳气一股脑儿地聚在一块儿,嘿,那就热闹了,跟放鞭炮似的,嘭的一声,人就给惊着了。这病来得快,去得也猛,就像夏天的雷阵雨,九窍都像是被堵上了似的,阳气满得都快溢出来了,喉咙干得能冒烟,喝水都不解渴。”

“更绝的是,这阳气要是跟阴气掐上了架,上下乱窜,没个定数,轻的呢,就是拉肚子拉到怀疑人生,咱们现代人叫它‘肠胃不适’嘛。这三阳经啊,要是直接冲到了心脏这位大佬的地盘,嘿,那人啊,坐着都费劲,躺下反而舒坦些,感觉整个身体都归位了。”

说到这儿,黄帝陛下话锋一转,变得深沉起来:“雷公啊,你说咱们这三阳经的病,不仅仅是治身体那么简单,它还能让我们窥见天地的奥秘,知道阴阳如何平衡,怎么顺应四季变化,甚至和五行学说都扯得上关系。这可是门大学问啊!”

雷公一听,赶紧正色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中医之道,博大精深,咱们就拿三阳经的病来说道说道。您想啊,现在咱们不讲穴位、方剂、脉象那些高深莫测的,咱用大白话给您捋一捋。”

“就说这穴位吧,三阳经上的穴位,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一个个都是调节身体机能的小能手。比如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穴’,现代人叫它‘虎口’,一按下去,感冒头痛都能缓解不少,感觉就像是给身体按了个重启键。咱们现代人压力大,没事儿多揉揉这些穴位,比喝啥提神饮料都管用。”

“再来说说方剂,古时候的药方啊,那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比如治疗阳明经热的‘白虎汤’,听起来就霸气侧漏吧?其实就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这四味药。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滋阴润燥,甘草调和药性,粳米养胃生津,四者合力,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一场清凉的夏日雨,那叫一个舒爽。换算成现代计量,大概就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一撮(这个嘛,根据个人口味和饭量调整哈)。”

黄帝说:“哎,小子,你得记住了,说话得分场合,明面上说的话得直白,暗地里的事儿就得心里有数,别瞎嚷嚷。来来来,坐好了,我给你上一课,这可是医学界的‘至道’秘籍哦!”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心想:“哇塞,师父这是要传授武林秘籍的节奏啊!”于是,他赶紧正襟危坐,准备洗耳恭听。

黄帝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你小子啊,要是学了我的东西,却不懂其中的奥妙,胡乱传授,那可是要误人子弟的。所以,我得先给你讲讲这医学里的精髓。你知道吗?人要是病了,五脏六腑受了伤,那筋骨就像被风干的腊肉,一天天消瘦下去。这时候,你说话得注意,得把病情说得明明白白,别含糊其辞,不然啊,这世上想学真本事的人,怕是要被你给带偏了。”

说到这里,黄帝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特别是肾这个部位,那可是人体的根本,要是它快不行了,人就像那快落山的太阳,一天不如一天,有气无力,连出门走两步都费劲,更别说处理什么人际关系了,整个就是‘宅’在家里,懒得动弹。”

听到这,雷公心里那个急啊,连忙追问:“师父,那这可咋整?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救救急?”

黄帝微微一笑,仿佛看穿了雷公的心思,慢悠悠地说:“别急,我这不正要说嘛。首先,得从日常调养做起,饮食均衡,少熬夜,多晒太阳,这都是免费的‘药方’。至于药物嘛,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但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比如六味地黄丸,那可是补肾的经典方子。”

“六味地黄丸?听起来像是个甜品名儿。”雷公打趣道。

黄帝笑得更欢了:“哈哈,你小子真会开玩笑。这六味地黄丸啊,可不是吃的甜品,它是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这六味药材精心配制而成。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萸肉养肝涩精,山药健脾固肾,这三味药是补的;而泽泻利湿泄浊,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清热凉血,这三味药则是泻的,一补一泻,恰到好处,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哦,原来如此,那这些药材各要多少量呢?”雷公听得津津有味,连忙追问。

“嗯,一般来说,熟地黄用24克,山萸肉和山药各用12克,泽泻、茯苓、丹皮则各用9克。当然,具体用量还得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这就是中医的灵活性所在。”黄帝解释道。

“师父,您这课讲得真是太生动了,我算是开了眼了!”雷公一脸崇拜地看着黄帝。

“哈哈,这只是冰山一角。中医的博大精深,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完的。你要记住,医者父母心,对待每一个病人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观察,耐心询问,准确诊断,才能开出对症的药方。”黄帝语重心长地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上一章下一章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