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聚富昌祭太史
聚富昌祭太史
阎锡山连连点头,说道:“总会长教训得是,我以后肯定更加小心谨慎。这次多亏了总会长,若不是您查明真相,恐怕我们与飞龙门的误会会越来越深,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红叶说道:“如今既然已经清楚并非飞龙门所为,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化解与他们的误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阎锡山应声道:“一切全凭总会长安排。”
红叶沉思片刻,开始筹划着下一步的行动,决心要彻底解决老牛商会与飞龙门之间的这场误会和纷争。
红叶决定以游侠的身份,在古城村召集众人,充当和事佬。
富昌县县太爷得知此事,也亲自到场。
在古城村,阎锡山、吴保德都如约而至。
县太爷首先说道:“今日大家齐聚于此,定要将误会澄清,还富昌县一个太平。”
阎锡山说道:“之前多有误会,还望吴门主海涵。”
吴保德也回道:“我也有不对之处,还望阎会长谅解。”
红叶说道:“既然如此,大家不如开诚布公,把事情说清楚。”
于是,吴保德讲述了更多关于被人冒用名声的细节,阎锡山也道出了自己商会遭受损失的情况。
经过一番交流,终于真相大白,一切皆是误会。
县太爷说道:“既然误会已解,两位当以和为贵,共同为富昌县的繁荣出力。”
阎锡山和吴保德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合作。
随后,双方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维护富昌县的治安和商业秩序,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众人签署的合约内容详尽而周全。
合约规定,富昌县衙门将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其一要全力保证漕运的正常进行,确保河道畅通无阻,船只往来安全有序;其二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打击不法行为,保障商家的合法权益。
阎锡山所代表的老牛商会,负责处理商会内部的一切事务。
他们要积极组织商贸活动,将富昌县的特色商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引进外地的优质物资,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老牛商会必须严格遵守律法,按时足额上缴赋税,绝不允许有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飞龙门则肩负起维护富昌县黄河沿岸安全的重任。
他们要加强巡逻,清剿沿岸的不法之徒和宵小之辈,确保百姓生活安宁。
对于过往的商船,飞龙门要提供周全的保护,使其免受劫掠和威胁。作为回报,老牛商会每年将给予飞龙门相当于其利润十个点的军费,用于飞龙门的人员训练、装备购置以及日常运作所需。
合约还明确了各方的协作机制。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或重大事件,三方需迅速响应,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同时,设立了定期的沟通会议,以便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策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对于违反合约的行为,也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若有一方未能履行合约中的责任和义务,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包括经济赔偿、声誉损失以及可能的法律追究。
红叶仔细审视着这份合约,心中感到踏实。
他深知,只有各方严格遵守合约,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富昌县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与安定。
县太爷郑重地说道:“这份合约,是我们共同的承诺,也是富昌县未来发展的基石。希望我们都能信守诺言,为了百姓的福祉,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齐心协力。”
阎锡山点头应道:“县太爷放心,老牛商会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吴保德也表态:“飞龙门定会尽职尽责,守护好黄河沿岸的安宁。”
红叶微笑着看着众人,说道:“有了这份合约,相信富昌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众人身上,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开端。
合约签署完毕,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与期待的神情。
众人纷纷挽留红叶,希望他能在这古城村多玩一段时间,好好歇息一番。
阎锡山率先开口说道:“总会长,这段时间您奔波劳累,不妨在此多留几日,也好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
吴保德也紧接着说道:“是啊,红大侠,您为了我们的事费心费力,此时怎能匆匆离去。”
县太爷同样附和道:“红叶先生,您就留下吧,也好让本县略表感激之情。”
红叶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此次出来,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我还有要事在身,不得不走。”
众人见红叶去意已决,便不再强求。
他们一起相送至不二码头,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颇为感慨。
到了码头,红叶与众人一一告别。
阎锡山拱手说道:“总会长,您此番的指导,让我等深感敬佩。日后若有需要三地阎家的地方,定当万死不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保德也抱拳说道:“红大侠高义,飞龙门永记在心。愿您一路平安,顺遂无忧。”
县太爷则说道:“红叶先生,您乃正义之士,本县相信,无论走到何处,您都能为百姓带来福祉,另外富昌县的县志我会让人整理,递交京兆府。”
红叶一一回应了他们的话,便登上了船。
随着船夫的一声吆喝,船缓缓离开码头。
红叶站在船头,向岸上的众人挥手告别。
船沿着黄河一路向南而去。
这一路上,红叶经过了许多名山名地。
他看到了雄伟壮观的壶口瀑布,滔滔黄河水在此倾泻而下,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壶口瀑布,那是大自然的雄浑杰作。
瀑布两岸,苍山挟持,万里黄河至此,河床由宽而窄,上宽下窄,在500米长的距离内,河水被压缩至30-50米的宽度,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丽景象。
站在瀑布边,涛声震耳欲聋,水雾弥漫。
瀑布的落差使得河水如银河倒泻,激起的水花高达数十米,仿佛巨龙吐水。
传说中,大禹治水曾在此留下足迹。
当年大禹面对泛滥的黄河水,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疏通河道,驯服了这头咆哮的巨兽。
而壶口瀑布,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离开壶口瀑布,红叶继续前行,经过了鹳雀楼。
这座古老的楼阁,矗立在黄河岸边,高大巍峨,气势恢宏。
遥想当年,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留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历经数朝修缮,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
它曾是军事了望塔,也曾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胜地。
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黄河如一条金色的丝带蜿蜒而过,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景色美不胜收。
在历史的长河中,鹳雀楼几经兴废,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接着,红叶还路过了延川乾坤湾。这里是一幅天然的太极图,黄河在延川境内形成了五个S型大转弯,乾坤湾便是其中最为壮观的一个。
乾坤湾的弯道弧度圆润,犹如神来之笔勾勒而成。黄河水在这里缓慢流淌,波澜不惊,与周围的山峦、梯田、村庄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传说,伏羲氏曾在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创立了八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这里的山峦起伏,植被丰富,有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地。
每到秋季,山上的枫叶如火般燃烧,与黄河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而在山脚下,错落有致的窑洞民居,展现了独特的京兆北门风情。
乾坤湾不仅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西周至大汉,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的战争在此留下了痕迹。
如今,这些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留下的是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叶沉浸在这些美景和历史典故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
他深知,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传承。
经过五日的行程,红叶终于到达了汉太史司马迁祠。
远远望去,司马迁祠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庄重肃穆之感扑面而来。
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世家。
其先祖曾在周朝掌管太史之职,家族世代传承着对历史的敬畏与记录的使命。
父亲司马谈亦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他对司马迁的教诲和影响深远而持久。
司马迁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求知欲。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博览群书,无论是古老的经典还是当世的文献,都能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年少时,他便立下了宏伟的志向,要将历史的真相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记载。
为了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司马迁踏上了游历名山大川的征程。
他走过繁华的都市,也涉足偏远的乡村;他攀登过雄伟的山峰,也穿越过广袤的草原。
在旅途中,他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更让他对人性、社会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继承父业,担任太史令,肩负起了记录历史的重任。
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司马迁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史记》的撰写之中。
然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挫折。
当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震怒。
满朝文武皆声讨李陵之罪,唯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称李陵投降实乃无奈之举,且其战功亦不可磨灭。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此举乃是忤逆之罪,遂将其处以宫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遭受如此奇耻大辱,司马迁本可一死了之,但他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到未完成的《史记》,便忍辱负重,继续着书。
他以无比的毅力和决心,在困境中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终于,司马迁完成了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着——《史记》。
这部着作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以严谨的史实、生动的叙述、深刻的洞察,展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叶到了汉太史司马迁祠,立马让船停靠在芝川码头。
他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前往祭拜。
汉太史司马迁祠规模宏大,建筑错落有致。
山门前,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着“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几个大字。
进入山门,是一条长长的神道,两侧古柏参天,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沿着神道前行,便是献殿。
献殿内供奉着司马迁的塑像,他目光深邃,神情凝重,仿佛仍在思考着历史的兴衰。
献殿的墙壁上,绘有司马迁生平事迹的壁画,生动地展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再往后,是寝宫。
寝宫的建筑古朴典雅,里面陈列着司马迁的一些遗物和后人对他的赞颂之词。
穿过寝宫,便是司马迁的墓葬。
墓葬呈圆形,周围用青砖砌成,墓顶长满了青草。
墓碑上刻着“汉太史司马公墓”几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
红叶在墓前恭敬地献上一束鲜花,深深地鞠了三躬。
他心中感慨万千,司马迁一生坎坷,却为后人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精神令人敬仰。
在这庄重的氛围中,红叶仿佛穿越时空,与司马迁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他深知,自己所追求的正义与司马迁所坚守的历史真相,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他们都在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祭拜完毕,红叶缓缓离开司马迁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