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民生艰难
朱标怎么也没想到,短短一天的功夫,临濠民间就流传出一个故事——太子、秦王、晋王、燕王,祭拜皇陵,表面上不露声色,在神牌前演的都是场面活儿,实际上四人在偏殿无人之时,抱头痛哭,完全不顾皇家的仪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真是孝子贤孙啊!
回去的路上,朱标特意将朱棣叫上车,与买的里八剌,三人同行。
“老四,《诗经》读得如何?”
“嗯,差不多吧。”朱棣小心回答。
“诗之风雅颂,有何不同?”
朱棣沉思片刻,缓缓答道:“大哥,我以为,风雅颂各有其妙。风者,民风也,记述老百姓的生活与情感,最为朴实无华,却也最为真挚动人。雅者,正声也,多出自士大夫之手,其文辞华美,意蕴深远,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文化与思想。颂者,祭祀之歌也,庄重肃穆,体现了对先祖与神灵的崇敬。”
朱标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那你如何看待先生所说的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呢?”
朱棣迟疑半晌,回道:“我说不上来。”
朱标沉吟片刻,说:“用一句话概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观之可知民间疾苦。如你所说,十五国风最接近民心,最能体现民间的真实情感,是民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朝廷最应该关心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相比于三颂、二雅,更应该熟读十五国风。”
“我明白了。”
“今天的话,希望你能铭记于心,教之子孙,保大明万世基业。”
“放心吧大哥,我记住了。”朱棣点点头。一旁的买的里八剌,也暗自点头,心中对于《诗经》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三人各有所思,再也没说话。今日一番痛说革命家史,主要是敲打三位弟弟,让他们意识到大明江山来之不易。从历史上看,在关心社稷民生方面,三王之中当然是朱棣排第一。登上帝位,责任不一样了,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法也随之改变,永乐盛世多少也能证明这一点。
秦王和晋王在这方面就差得很远,就藩之后,多有不法之举,搅得藩国之内乌烟瘴气,民怨沸腾。老二荒诞不经,老三脾气暴躁,若是朱棣当不了皇帝,会不会也如秦晋二王一样,不守国法,肆意妄为呢?朱标不敢保证,所以一直以来,抓住机会就要教育他们三个。
“在中都最重要的行程结束了,好无聊哦。”朱标在行宫翻着书,自言自语道。
“殿下,要不要去城外走走?”一旁的秦顺建议。
“城外有啥?”
“城外有……”秦顺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说,“城外有人!”
“你小子净说废话,人有什么看头?这年头哪儿没有人啊!”朱标笑骂道,随即把书扔在一边,“不过呢,城外能看到城里看不到的东西。走吧,出去转转。”
“殿下自己去?”
“咋地?你不去?”
“小的意思是,其他三位殿下呢?”
“他们呐?不叫了,咱们单独出去转转。”
朱标、秦顺外加李大力,三人骑马从南门出了城,一路前行。一开始走大路,后来改走小路,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片农田之中。
这个时节,临濠所处的江淮之间,还没有开始播种早稻,只是一片收割后的景象。不过,不远处有一位看上去有些年纪的老者在劳作。
让李大力就在原地看着马,朱标和秦顺走到田间地头,有意和老者说上几句话。就像前世朱标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帝王将相微服民间一样。
“老丈,这是在为春耕除草啊?”朱标明知故问道。
“是啊。”老者答。
朱标问:“就您一个人?怎么不让儿子来干呢?”
老者答:“家里独苗一个,他娘宝贝得很。这点儿活儿,咱这个人就干了。”
朱标笑问:“养儿防老嘛,我看老丈的相貌,应该多子多孙的。”
老者答:“生多了养不起啊。你没听说过吗?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再说了,人头税,咱也交不起啊!”
朱标问:“这临濠府不是皇帝的老家吗?朝廷不是说免交钱粮吗?”
老者答:“你这话没错。谁也没想到咱这个地方出了皇帝了,乡亲们都觉得脸上有光啊!皇帝老爷吃过苦,念旧情,免了咱们的税。可万一哪天,皇帝老爷钱不够花、粮不够吃,说不定就不免税了。到时候家口人多了,就成累赘喽。”
朱标答:“天下那么大,再怎么样,皇帝也不缺临濠府这点儿钱粮吧。”
老者答:“那可说不准。以前,朝廷三天两头地加税,皇帝过生日啊,皇帝媳妇儿过生日啊,皇帝他娘过生日啊,咱们都得孝敬!”
老者指了指脚下的土地:“现在靠着这块儿地,一家人吃饭不愁,还能攒点儿粮食,老汉我知足了。”
朱标躬身施礼:“多谢老丈,受教了。”老者笑了笑没说话,又忙起了手里的活计。
“殿下,咱们现在去哪儿?还往前走?”秦顺跟在后面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儿也不去了,回城。”朱标淡淡地说。
从出城到回城,大概也就两个时辰,朱标再回到行宫的书房,心情说不上是好是坏。
老者的话,道出了大多数底层人民的无奈。按人头交税,极大地限制了人口增长。生的太多,养不起,交不起税,反而搞得倾家荡产。连临濠这样多年免税的地方,老百姓都抱着这样的心思,可以想见其他地方,穷人的生育意愿得有多低。
经过元末乱世的天灾人祸,人口大减是不争的事实。临濠府的繁荣景象,那也是因为强制迁移了很多江浙一带的富户,才有的局面。陕西、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人烟稀少,无法形成规模的村落和城镇,想要长期经营是十分困难,更遑论进军新疆和青海一带。没有足够的人口基础,何谈统治,所以这些地区的统治政策就是羁縻。
历史上,这样的状况一直到清朝才得以改变。一方面是清朝作为少数民族王朝,积极地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姻,关系更近一些,另一方面则是高产作物的引入和广泛种植,进而带的人口增长。有更多的人力能够进行西部大开发,站稳脚跟,这才有了清朝的广阔疆域。
如今穿越而来的朱标,提前两百多年,为明朝带来了土豆、红薯两种高产作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粗粮的产量,在条件恶劣地方,总是比水稻和小麦来得更实在,也更容易种植。这样的话,粮食基本能够在当地自给自足,若是再施行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鼓励生育。朱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明的有效控制区域,一定会大大向外扩展。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西北,也适用于漠北和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