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勇气

第253章 勇气

第253章勇气

今天贾东旭那是好不容易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跑去跟易中海说起棒梗上学的事儿。他想让易中海带着他去跟领导说一说,说不定这事儿就能顺顺当当解决了!

贾东旭其实也想自己单枪匹马去试试,可没办法呀,他在厂里人微言轻,说话压根儿没什么分量。

要是叫上易中海就不一样,毕竟易中海在厂子里也算是大师傅,虽然是落寞的大师傅,说不定领导看在易中海的面子上,一高兴就出手帮忙了呢!

易中海一开始,是一百个不愿意去。可突然就想起昨晚见到的秦淮茹,这小心脏“扑通”一下,立马就改变主意了。他跟车间主任打了个招呼,就风风火火地带着贾东旭往工会跑去。

工会主任听了这事儿,那眼睛都瞪圆了,一脸惊讶。他心里寻思着,按照孩子上学的年龄算,这贾东旭结婚都好几年了呀,那时候户口落户多容易啊,咋就没把媳妇孩子的户口落下呢?心里这么想,嘴上就直接问出来了。

贾东旭一听,那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别提多尴尬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是贪图村里的土地和粮食吧。

其实,何雨柱跟他提过转户口的事儿,他当时也挺心动的。可贾张氏一直像个门神似的拦着,说啥都不让。后来又赶上村里粮食大丰收,那么多粮食,他自己心里也有点舍不得了。

毕竟嘛,地里长出来的粮食那可是免费的,哪像商品粮,都得花钱去买。谁能想到啊,当初省下来的那点粮食钱,这段时间为了买高价粮,早就花得七七八八了。

更要命的是,孩子上学都成了个大难题,这可把贾东旭愁坏了!

易中海笑嘻嘻地开口道:“主任,是这么回事,我这徒弟,一开始压根儿不想给国家添乱子。

寻思着家里有多余劳动力,就在自家地里种点粮食,自个儿吃,多好的事儿啊。

可谁能想到这政策变了!这不,想让孩子上学都成了个老大难问题。”

工会主任听了这话,轻轻皱了皱眉,心里嘀咕着这话说得倒是挺漂亮,可真假就不好说了。

不过呢,还是笑着说道:“孩子怎么说也是咱职工子弟,上学的事儿咱可以琢磨琢磨办法。

但这户口问题,我实在是没办法。”

易中海赶紧悄悄推了推贾东旭,那意思就是见好就收。

贾东旭立马反应过来,笑着说:“谢谢领导,户口问题就不麻烦您了,我们就盼着孩子能在红星小学上学就行。”

工会主任点点头,豪爽地说:“行嘞,回去好好工作吧。这事儿我们研究研究,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咱肯定不能让职工子弟没学上!”

一出办公室,贾东旭长舒了一口气,像放下了个大包袱似的,嘟囔着:“哎呀妈呀,跟领导打交道可太有压力了,我宁可多跑几趟街道办,都不想面对领导。”

易中海走过来,用力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乐呵呵地说:“东旭,别担心了!厂子里领导肯定会帮咱们解决问题的。走,回去好好工作!”

何雨柱哼着小曲儿回到四合院,就瞧见李婶在倒座房那边跟人聊得热火朝天呢。哟呵,不用猜,这肯定就是新分过来的邻居。

李婶眼尖,一下就瞅见何雨柱回来,立马热情地招呼起来:“柱子回来啦!给你介绍介绍,这位是今天刚搬来的周妹子,人家可是从河南大老远跑过来的,那一路可不容易。”

说完,李婶又赶紧扭头给周大妈介绍:“这就是我跟你念叨过的咱院的何雨柱,人家在厂子里后厨上班,那厨艺,杠杠的,厉害着呢!”

何雨柱一听,笑着打了个招呼,跟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气氛那叫一个融洽。

这边贾东旭回到家,像个报喜鸟似的把消息告诉家里人。虽说事情还没个准信儿呢,可领导都说了会解决,这妥妥是个好消息呀!

贾张氏听了,脸上乐开了花,咧着嘴说:“嘿,没想到易中海还挺有面子,这次总算办了件人事儿。”

棒梗一听不用回村里,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心里那叫一个美。

只有秦淮茹稍微愣了那么一下,一想到是贾东旭让易中海带他去的,昨晚的事儿就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心里那滋味,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到了晚上,杨文江扯着嗓子把大家都叫到院子里,指着两位新来的邻居开始介绍。周家可是一大家子人,就住在杨文江旁边的两间倒座房。

怪不得李婶跟他们家聊得那么投机,估计啊,是想着给李香秀提前打好邻里关系呢。

还有一家是从四川过来的王家母子,一个寡妇带着孩子,一路风餐露宿好不容易才跑到这儿,现在住在门房的位置。

大家听了,都安静了一会儿,心里都犯嘀咕,寡妇门前是非多,以后还是少招惹为妙。

这院子里前前后后算起来都有三个寡妇了,贾张氏、张寡妇,再加上这个新来的王寡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也就是简单认识了一下,人品咋样还得往后慢慢处,谁知道以后会发生啥事儿呢!

时间转瞬即逝,隔壁那荒废的花园也被修整得有模有样了,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

院子里的大伙一开始还紧张兮兮的,跟临大敌似的,提心吊胆过了两天,发现啥事儿都没出,这才一下子放松下来。

这天呀,何雨柱正美滋滋地在厨房里忙活着呢,突然就来了几个工会的人。

何雨柱眼睛都瞪大了,心里直犯嘀咕:哟呵,这时候来吃饭?仓库里可没啥好货呀。

等把大家招呼到一块儿,何雨柱才闹明白他们来干啥。原来是来调查调查,厂里有没有谁家孩子不是城市户口,还正打算上学的。

这一问啊,一圈下来,那答案自然是没有。

等工会的人一走,赵海杰立马撇了撇嘴,一脸嫌弃地说:“哎呀,这群人真是的,我还以为他们是来吃饭的,结果是来问这么无聊的问题,害我空欢喜一场,白期待了。”

何雨柱听了,笑着摆摆手说:“大海哥,这可不算无聊的事儿。你想想,孩子上学那可是人生大事,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呢。”

赵海杰还是不服气,接着说道:“柱子,你瞧瞧,咱一旦进了厂,户口粮食关系那都顺顺当当转过来了,哪儿还会有村里户口呀,他们这问得不是多此一举嘛。”

程莎莎在一旁翻了个白眼,哼了一声说:“那说的是咱们这些上班的人。有些工人结婚,万一找的是村里的对象,那孩子户口不就跟着母亲,成村里的了。”

赵海杰刚想接着反驳,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声音越来越小,眼睛偷偷看向何雨柱。他突然记起来,何雨柱好像跟他说过,他们院子里有两个人找了村里的对象。

何雨柱看出了赵海杰的心思,笑眯眯地回应道:“我们院子里还真有两个呢。不过有一个在结婚的时候就把户口转过来了,那时候政策也没现在这么严。

还有一个一直没转,巧了,他家孩子今年正好要上学。”

何雨柱那叫一个诧异,心说这贾东旭啥时候这么有能耐了,居然能把工会的人给招来搞普查,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这时候程莎莎开口啦,笑嘻嘻地说:“柱子,说的就是你们院那个贾东旭吧,你之前还提过呢。

这家人啊,想得可真美!之前占国家便宜弄了不少粮食,现在地没了,又开始后悔了,哪有这么好的事!”

赵海杰一听,乐了,跟着打趣道:“呵呵,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以为国家都得围着他转呀,哪能啥好事都让他赶上呢,美得他!”

何雨柱赶紧打圆场:“好啦好啦,都别聊啦,赶紧干活,等闲下来再唠嗑,不然中午饭都得晚了!”

大伙一听,麻溜地回到自己岗位,开始忙活起来。

再看看其他车间,接受普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一脸惊讶,心里直犯嘀咕:这问的啥问题呀,咱这儿压根没这事儿啊!

也就有个前两天刚和逃荒来的结婚的,可人家刚结婚,孩子的影儿都还没呢,更别提上学的事儿了。

工会主任看到这结果,那叫一个淡定,心里早有谱儿了。他派人去人事科翻了翻档案,得知刘海中是九十五号院的二大爷,立马就派人把刘海中给叫过来了。

刘海中听说工会主任找他,吓得一哆嗦,赶紧把最近干的事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心里直犯怵,还以为自己哪儿出问题了呢。

等知道工会主任是找他了解贾家的事儿,刘海中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就跟开了闸的水龙头似的,把贾家的事儿一股脑全倒出来了。

工会主任正听着呢,脑袋都快被绕晕了,赶紧喊了句:“刘师傅哟,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就甭提了!

你跟我说说贾家户口这档子事儿,前两年转户口挺容易的,他们贾家咋没转呢?”

刘海中听了这话,先是一愣神,紧接着又巴拉巴拉说开了,把自己徒弟吴春明的事儿,还有贾家为了粮食没转户口的事儿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工会主任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心里想着:嘿,这何雨柱和吴春明还挺有眼光的嘛!

于是麻溜地夸了刘海中两句,让他以后好好工作,把院子里的事儿也管得妥妥当当。

刘海中回到岗位上,那感觉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一口气就干到了下午下班,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活儿。

工会主任一开始还想着人多一起解决问题,结果没想到就贾东旭这么一个孩子。他琢磨着给小学那边打个电话,可刚有这想法,又觉得这样做有点太毛毛躁躁了。到了周一工作会的时候,他就把这事儿提了出来。

他心里清楚着呢,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简单,可贾东旭以后还会有其他孩子呀,总不能每次都靠自己打电话去欠人情吧。还是大家一起商量出个章程,这样才省心又靠谱!

在大会上,杨厂长听完工会主任提出的事儿后,当场就愣住了,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直嘀咕:“这么芝麻绿豆大的问题,工会自己悄咪咪解决不就成了嘛,咋还拿到大会上来嚷嚷了,到底是谁给了工会主任勇气?”

不过呢,等听完工会主任巴拉巴拉一通分析,杨厂长摸着下巴想了想,嘿,还真有点道理呢。

这时,聂书记听完后,一本正经地开腔了:“工会提的这事儿还真算个事儿。最近四九城来了不少逃荒的,以后这种情况指定少不了。咱们得提前把规矩立好,省得以后乱糟糟的。”

杨厂长听了这话,眉头立马拧成了麻花,心里吐槽道:“这能算啥大问题呀,咱厂子里的工人大多都找城里户口的对象,找村里人的那简直少得可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了老半天,就跟一群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可还是没啥结果。

最后一拍脑袋,决定还是跟学校那边商量商量。毕竟就算他们在这儿拍板了,学校那边不配合也白搭呀。

既然这事儿是工会主任提出来的,那自然就派他去和学校对接啦。

工会主任一听,脸瞬间就黑得跟包公似的,嘴里嘟囔着:“我这是招谁惹谁了。”但嘟囔归嘟囔,还是磨磨蹭蹭地去了学校。

王校长听到这事儿的时候,很是惊讶,不过等看到工会主任拿出来的数据后,他长舒了一口气,拍拍胸口说:“哎呀妈呀,要是大规模接收,我们学校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招架不住,一两个的话还是小意思。

不过呢,这具体咋处理,还得往上面报,让上面拍板儿。”

工会主任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儿,自言自语道:“哎呀,我真是个大笨蛋,在这儿瞎着急啥呀,上报不就完事儿了嘛。姜还是老的辣,王校长这老油条就是有办法。”

何雨柱从王建君那儿听到棒梗能上学的消息,当时眼睛都瞪圆了,跟见着啥稀罕事儿似的。心里还嘀咕呢,哟呵,贾家这农村户口的事儿解决得这么容易?

王建君瞧见何雨柱那一脸惊讶的模样,心里跟明镜似的,笑着解释道:“嘿,棒梗这户口啊,还是老样子,就是在学校借读呢。

这是厂里照顾职工子弟,不过嘛,学费就得稍微多掏那么一点儿。”

何雨柱听了这话,脑袋都有点转不过弯儿了,心里直犯嘀咕:哟,现在就有借读这说法了?看来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闫阜贵一听说这事儿,那叫一个高兴,乐呵得跟捡了宝贝似的,还寻思着去找贾东旭邀邀功。

结果,刚到贾家,就被贾张氏像赶小鸡似的给撵了出来。贾张氏还不乐意地嘟囔着:“这明明是我们家东旭找厂子里工会解决的事儿,你闫阜贵可没出啥力,凑啥热闹呢!”

贾东旭这边呢,总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心里想着孩子能上学就成。

这不,眼瞅着这学期都快结束了,他之前还一直担心呢,就怕晚几天,学校都放假了,找不到人办手续,耽误了孩子上学,这下可算踏实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四合院之重生成为何雨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四合院之重生成为何雨柱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3章 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