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舍友们
历史系的宿舍在二号宿舍楼三楼,项海澜运气好分到了朝阳的房间。
屋里一共4个上下铺,分别立在墙两侧,中间的过道,靠窗的位置放了一张长木桌,用来吃饭和学习。
两个木头衣柜立在门后,可以放些衣物。
宿舍条件十分一般,墙面好久没有粉刷,已经发黑发霉,铺床的草甸子也薄薄一层,还好是新换的,不是烂草。上下铺床不是铁的,是木质的,跟窗框和门框一样,有白蚁腐蚀过的痕迹。
因为好久没有住人,屋里的霉味有些重,需要长久地通风才能消除。
大学宿舍只是一个缩影,学术界凋敝了十年之久,亟待全面复兴。
环境差,重新获得入学机会的大学生们不在乎,收拾得十分起劲。项海澜来得比较晚,室友们已经到齐了。
家里带的大包小裹又被掏出绿皮火车,金熠帮忙把东西搬进屋子,人被项海澜赶走了,男生宿舍条件也好不了多少,他又有洁癖,赶紧回去整理吧。
她自己倒不着急收拾,先跟室友们认识一下。“我叫项海澜,来自黑省。”她自我介绍道。
室友们除了乔小乔都挺友好的,也都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籍贯。
大小姐不搭理她,还是宿舍的老大姐周兰帮着说出名字。
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年龄上就能看出参差。
宿舍8个人,年龄在28到17之间,周兰是典型的老三届,高三毕业赶上下乡,在滇省兵团待了十年,孩子已经五岁了。
贾巧珍今年25,是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一看就是性格坚毅的人,怀孕参加高考不是那么容易的。
刘冠华和王芳同岁,是沪市本地的,她们俩是好姐妹,一起复习从大别山的钢厂考上来的。
近两年下乡插队的少了,市内一直没有太多的工作机会留给毕业生。教育部门跟三线工厂建立联系,委托培养一些人,毕业后进三线工厂上班。
两人都是21岁,而且都结婚了。
项海澜有些想不通,“你们结婚够早的哈。”
王芳性格更直一些,“别提了,最近两年委培最爱要女毕业生,不就是为了给钢厂那些大龄男工人找对象吗。一到了地方,那帮男的看你的眼光跟饿狼似的,第二天工会大姐就找上门给你介绍,你要是拒绝了,她会天天上门,上下班的路上还有人堵你,在那样的环境下,谁能顶得住?”
确实顶不住。
这是除了知青之外,项海澜不了解的一群人的生活。
她不是宿舍里年龄最小的,乔小乔比她小一岁,孟伟,李婷更小,今年才十七。
乔小乔拿鼻孔看人,拒不介绍自己的详细信息,一是不屑于,也有可能是父亲身份太敏感,说出来不方便。
孟伟和李婷算是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之一,她们是正儿八经的应届考生,现在高中普遍两年,所以17岁就参加了高考,毕业才21。
周兰十分羡慕,“等我82年毕业,都32了。”
“周姐,咱们女人干事业什么时候都不晚。”小项不认同。
乔小乔撇了撇嘴,“虚伪。”
嘿,不搭理你,你还喘上了。
项海澜甩掉手里正在整理的衣服,问乔小乔,“刚才在大门口你就找别扭,说,为什么看我不顺眼?”
鼻孔看人谁还不会了,小项学她蔑视表情,“不会是因为我长得美,你嫉妒了吧?”
今天报到第一天,项海澜和金熠身上的衣服是特别挑选的,不能穿得太高调,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不利于日后团结,也不能穿得太寒酸,虽然是大学生,但也不缺看人下菜碟的势利眼。
两人都穿了百搭的黑裤子,小金是白衬衫打底,套了一件项海澜给他织的藏蓝色V字领毛坎肩。
小项没穿衬衫,上身配了一件樱桃红蝙蝠袖一字领毛衣,简单的衣服更能凸显气质。
她这两年又长开了些,褪去了婴儿肥,没了原身的娇怯,整个人愈发明媚鲜妍,一身桃红毛衣,衬得人比春花还美。
舍友们虽然没有明着夸,但心里都在赞叹,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看的人,身材,五官跟普通人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把全校女生集中在一起,这位估计也能排第一名,校花当之无愧。
美人有时候招人嫉恨,但大大方方的美人你要是还嫉妒,那代表你心眼小。
室友们都笑了,笑看乔小乔吃瘪。
乔小乔气得快成青蛙了,憋了一句怒骂:“狐狸精!”
这不是在夸她吗?不痛不痒的,也就这水平了。小项没接话,继续整理衣柜。她没有胡搅蛮缠继续跟乔小乔争吵,反而让室友们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层。
吵架多无聊,项海澜虽然打算收拾刺头,但也得先观察一段时间,了解了刺头的性格再动手。
挺稀奇的,这间宿舍,除了她和普通话说得很好的乔小乔,其他人都是长江以南地区的。
想想也正常,种花国面积广阔,南北之间无论是气候还是人文,差异都太大了,她才来沪市一周,就感觉到潮气,还没到梅雨季呢,到时候不知道咋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跟金熠下了一次馆子,吃了金小狗津津乐道的本帮菜红烧肉,哎呦,齁甜,吃不惯。
南方人也一样,让他们去北方,春天的大风就能把他们吹迷糊了。
她没看统计数字,估计复旦他们这届新生,沪市人能占了三分之一,光她们宿舍就有五个,除了她,最小的孟伟,李婷分别来自川,赣,乔小乔也能算半个沪市的。
还有周兰这种,在西双版纳种了十年橡胶树,都快成半个滇省人了,南方人中的南方人。
思路飘得有点远,小项喜欢寻思这些,是因为服装史也是社会史,多研究些人文社科对她的设计也有帮助。
几个结了婚的姐姐也都有着南方人的细腻,她们从家里带了自配的防蚊虫的药,把地面清扫干净,再把药撒上,宿舍空了太久,该做的防虫处理得做好,要不等天再热一点,虫子能把人吃了。
刘冠华话最少,却最谨慎,先确认了防虫药对孕妇没有影响,才让大家撒下去。
既然收拾,那就把黑乎乎的墙面一块整了吧。
小项从行李里掏出好大一卷牛皮纸,是她收拾老房子时剩的,临走时,她家王春花女士非逼她带上。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真派上用场了。浆糊这种东西项海澜在火车里常备着,随时能拿出来用。
“霉菌影响身体健康,不光对巧珍姐肚子里的孩子有影响,咱正常人也受不了,指望学校处理,也得等上面批下钱才能弄,糊一层牛皮纸吧,聊胜于无。”项海澜建议道。
大家也没客气,贾巧珍十分感激,“我这个即将当妈的都没想到,谢谢你,小项。”
周兰笑着道:“怪不得你带了这么多行李,原来装的全是有用的东西。”
“别谢我,谢我妈。行李里也不全是有用的,装了家里大半的松子,糊完墙,我请大家吃松子。”
“那我得比一下滇省和黑省的松子,哪块儿的更好吃。”
“好诶,我也带了川省豆干,一会儿请你们尝尝。”
边说笑,边干活,大家很快熟识起来。
项海澜专门观察了乔小乔,没继续跟她唱反调,大家糊墙的时候,也帮着刷浆糊。
应该是个被家里宠坏的毛丫头,人品不算太差。把她身上的毛刺修理修理,就是棵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