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惊蛰庆典
叶温姝微微一怔,心中满是疑惑,不知时姑娘会要自己帮什么忙。她赶忙说道:“姑娘但说无妨,姝儿定当全力以赴。”
时晚夏略带尴尬地摆了摆手,解释道:“是这样的,叶姑娘你出身高贵,知书达礼。”
“我这些日子要下田地开展农桑之事,县衙的事务虽有许县丞操持,可过十日便是惊蛰日了。”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万物复苏,正是最适合播种早春作物的时候。”
“我需带着人把田里的事情妥善安排好,至于惊蛰庆典的事情,就不得不麻烦叶小姐帮帮我了。”
叶温姝听后,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她自幼生长在深闺大院,虽对宫廷礼仪颇为熟悉,可这惊蛰庆典的操办却毫无经验。
“时姑娘,我也不会呀!这……”她面露难色地说道。
时晚夏连忙出声安慰:“姑娘不必妄自菲薄,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我已吩咐好,让县衙所有人全力协助姑娘。”
叶温姝见时晚夏如此信任自己,也不好再推辞,只得硬着头皮应下。
待时晚夏离去后,叶温姝独自坐在县衙的书房中,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关于惊蛰庆典的资料,心中满是惆怅。
她先是仔细翻阅了过往几年惊蛰庆典的记录,发现庆典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祭祀仪式、农耕知识宣讲、民间技艺展示等诸多环节。
几日后,县衙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惊蛰庆典筹备事宜。
时晚夏忙得脚不沾地,叶温姝见状,未作丝毫犹豫,主动提出帮忙。
她深知这是融入县衙事务、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绝佳机会,更是展现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舞台。
时晚夏欣然将庆典中的礼仪安排事务交予叶温姝,对她的能力与热忱深信不疑。
叶温姝接手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她先是仔细研究了新阳历年的庆典资料,又结合自己在京城所熟知的宫廷大型礼仪规范,逐字逐句地斟酌每一个环节。
从宾客的迎接到祭祀仪式的流程,从舞台的布置到节目顺序的编排,每一处细节都在她脑海中反复推演。
她亲自绘制礼仪布局图,标注出每一个人在仪式中的站位、行进路线,其精准细致程度令人咋舌。
在与县衙的小吏们沟通时,她耐心地解释每一个要求背后的意义,不仅展现出专业的素养,更流露出对每一个参与者的尊重。
起初小吏们对她的细致要求有些不知所措,但渐渐地,都被她的专业与认真所折服,执行起来也格外用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并非诸事顺遂。县中的一位富商听闻叶温姝来自京城,且在筹备庆典中担当重任,便动起了歪心思。
这位富商在本地虽富甲一方,但在京城拓展业务时屡屡受挫,听闻叶温姝的身份后,便想通过她打通一些在京的商贸渠道。
富商带着厚礼,满脸堆笑地前来拜访,言辞谄媚地诉说着自己的诉求。
叶温姝自幼在京城的名门世家中耳濡目染,对这种趋炎附势、妄图走捷径的行为深恶痛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富商见软的不行,顿时恼羞成怒,脸色一沉,拂袖而去。
自那日后,县衙中便悄然流传起一些谣言,称叶温姝故作清高,故意刁难本地商户,还妄图破坏庆典
。这谣言如同阴霾一般,迅速在县衙中蔓延开来。一些不明就里的衙役开始对叶温姝指指点点,私下里议论纷纷。
叶温姝偶然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心中委屈如潮水般涌来。她本是一番好意,想为庆典尽自己的心力,却遭此诋毁。
但她生性倔强,骨子里的骄傲不容许她轻易退缩,她咬咬牙,将这些委屈深埋心底,仍坚守自己的原则,继续专注于庆典筹备。
时晚夏在谷雨时节忙得不可开交,这是施肥插秧的关键日子,关系着全县一年的收成。
她深知其中利害,为防有人心怀不轨搞破坏,每日都加派人手在各村农田巡查,自己也常常亲赴田间地头。
如此一来,县衙事务便无暇顾及,只能全权交托给许明奕和叶温姝。
时晚夏得知此事后,对叶温姝的遭遇深感愤慨。
她深知叶温姝的为人,毫不犹豫地大力支持叶温姝。
她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叶温姝的清正廉洁,称其为庆典筹备劳心劳力,不容许任何人诋毁污蔑。
同时,她下令严查谣言源头,以正视听。在时晚夏的支持下,叶温姝心中重新燃起斗志。
随着庆典日期的临近,叶温姝越发忙碌,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她亲自监督场地的布置,细致检查每一处装饰是否牢固、摆放是否美观。
在祭祀仪式的排练中,她不顾烈日炎炎,耐心地指导着参与的百姓和衙役,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纠正他们的姿势与神态。
她的声音因长时间的呼喊而变得沙哑,但眼神依然坚定明亮。
终于,惊蛰庆典当日,县衙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宾客们按照叶温姝精心安排的流程有序入场,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祭祀仪式庄重而神圣,参与者们神情肃穆,仪式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完美无瑕。
随后的庆祝活动也充满了欢声笑语,百姓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春天的喜悦。
叶温姝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眼中闪烁着泪光。
她知道,自己在这县衙的经历,充满了酸甜苦辣,正逐渐成为她生命中珍贵的财富。
叶温姝不时来回巡视,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个环节的进行。
祭祀仪式庄严肃穆,农耕知识宣讲干货满满,民间技艺展示精彩纷呈,台下的百姓们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和欢笑声。
许明奕身后跟着不少县衙的衙役,以往时大人没来之时。
对于女子其实也没有这般重视,包括许明奕自己。
没想到,这个时姑娘如同伯乐一般,她创办女学,让更多的后宅女子能够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和资助不少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她都会耐心细心。
传授他们经商的知识,给他们安排了不少的活计和摊位。
现在新阳的经济好了,百姓们更加认可时姑娘。
同时她还颁布了许多规定,约束了商人和富贵人家,不得随意欺辱百姓。
每每发薪日还会给衙门里的衙役,发些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