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去吃小炒,我请客!

第三章 走,去吃小炒,我请客!

车厢里,旅客们等待车门打开之后,纷纷涌下车。

站台上,顿时人潮涌动。有喊叫声的,也有嬉闹声的……

常大朱紧紧跟在李永恒的身边,生怕走失。毕竟老李比自己大了两天,见多识广,必定能带着自己,顺利地找到出站口。

无数的旅客,像是羊群跟着领头羊一样,潮水般的朝着出站口走去。李永恒和常大朱俩少年有样学样,跟随大流,慢慢地靠近了出站口。

李永恒转头四下张望,发现那位墨镜少妇,正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面不远处,一头蓬松的卷发有节奏地随着步子晃动着。她的整个人,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强大气场,自信得很。

原版的记忆果然没出错,就在出站口的那段栏杆外边,师范学校前来迎接新生的几个师兄师姐们,高举着“热烈欢迎一九八七届XX师范学校新生”的大牌子,几双眼睛盯着每一个出站的旅客,不放过每一个看上去像是新生的人。

常大朱和李永恒两名新生一看到大牌子,就像孩子找到了妈妈,大呼小叫起来,主动迎了上去,跟师兄师姐们打招呼,顺利地找到了组织。

李永恒踮起了脚尖,发现前面的那位墨镜少妇,也被一名戴着墨镜的高大男子接走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永恒的内心当中,忽然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

那位墨镜少妇给自己的留言,具体在本子上写了些什么内容,还没来得及看。等有空了,必须把小抄本拿出来好好的看一看。

有一位八六级的师兄,振臂一挥“跟我来!”,带着李永恒这批将近20人的八七级新生,到火车站外面乘坐公交车,返回学校报到。

而火车站里面,还有几个师兄师姐,忠于职守,继续留在原地,等待下一批新生的到来。

公共汽车上,一路无话(此处省略新生们上万字的叽叽喳喳的话)。

李永恒看着车窗外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激动得差点掉眼泪:爷的青春啊,隔了三十多年,竟然这么诡异地回来了!

公交车走走停停的,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停靠在距离师范学校两百多米之外的一个站台上。

八六级的那位师兄,主动帮一位瘦弱的女生提着大箱子,带领新生们步行两百多米,终于进了校门,带到了新生报到处,让大伙儿分别登记报到。

常大朱被分到八七级1班,而李永恒被分到八七级4班。俩人所住的宿舍,当然也就跟着分开了。

这个结果,李永恒当然早就知道。但猪大肠那厮不知道啊,他惊讶地问:“老李,我们为什么不是分在同一个班?”

“可能是同一个县的学生,都要分开的吧?”李永恒随口捏造一个理由。

“哦哦,原来如此。”常大朱似懂非懂。

事已至此,两人只好按学校的规定,填好了各自的单子。然后各自拿着一张表格,由另外一名师姐带路,去找各自的宿舍。

李永恒的记忆中,自己被分到的宿舍,在三栋一楼的第五间,简称3105。

当时的一间宿舍,要住八个人。而且宿舍里是没有洗手间和浴室的。

没办法,当时的宿舍,就是这么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宿舍里还不能使用任何电器,包括电风扇。天气炎热的话,就自己动手打扇子散热。

至于常大朱的宿舍,在二栋的一楼的第一间,简称2101。

第二栋宿舍楼,是一栋神奇的宿舍楼。它的每一层楼的中间位置,都用砖头砌了一堵墙隔开。每层楼的一半住着男生,另一半住的是女生。

正因为这样的做法,学校的第二栋宿舍楼,作为唯一的一栋男女混合宿舍楼,经常会有各种荒诞的传说,在学生当中代代流传。

至于那些传言是真还是假,那就要看你信不信了,信则灵。

三栋3105房间里,已经有三个同学入住了。他们正在整理各自的行李和床铺,看到李永恒进来,都高兴地跟李永恒打招呼。

作为一名穿越回到过去的人,李永恒看到舍友们年轻鲜活的模样,眼眶不由自主的发红了。

当年师范毕业之后,三十多年过去了吧,没有再跟老同学们见面了。

想不到再次见到他们,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奇诡的场景。

李永恒当然知道他们仨的名字,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但此时此刻,自己得假装是第一次见面,忍住了眼眶里的泪珠,满脸笑容地和他们打招呼。

房间里的四架高低床,先来的三个人,都选了上层床位。

李永恒依样画葫芦,老实不客气地选了最后一个靠窗的上铺。这样的选择,跟原版的经历是一样的。

他把背包和手提袋放到木板床上,爬到上铺,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

趁大家各忙各的,李永恒从背包里取出那台大屏智能手机,使劲按了电源键,手机屏幕没有反应。再试了一下指纹解锁,也没有反应。

他急得快要哭了:这台手机不是坏掉了吧?这个年代,谁会修理智能手机啊?

等一下,说不定是电量用完了呢?

李永恒这么一想,相当于是进行自我安慰,悻悻然地把手机悄悄地塞进了裤兜。

手机入袋,李永恒这才稍微宽心。至于啥时候给它充电,那得找到能充电的插座再说。

手机是一回事,那台蛮不讲理的、罄竹难书的小仪器,又是一回事!

现在,就让它继续呆在帆布大背包里吧!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拜托!

在他身穿的衣服和裤子里,特别是两个裤兜,分别装着当时的钞票和粮票。那是他父母为他上学而准备的。

掏出来数了一下,钞票有32元,粮票有50斤。

当时临出家门,李永恒还问父母,粮票这种东西,现在还有用吗?

父母都说,不管有没有用,你放在身上总是没有错的。万一你去到七星市那边,用得上粮票呢?

这点钱财,在1987年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新生来说,不能算特别多,但也绝不算少了。

李永恒把钞票和粮票重新放回兜里,然后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跟仨人自我介绍:“你们好。我叫李永恒,从鱼峰市的芝州县来的。你们呢?”

宿舍内的其他三人,开始轮流跟李永恒做自我介绍,互报了姓名。

一个矮墩壮实的叫杨勇华,一个斯斯文文的叫何文斌,还有一个流里流气的叫黄少军。

三人都分别跟李永恒简单自我介绍,他们分别来自哪个市的哪个县,年龄有多大。

通过聊天,李永恒“得知”三个新同学,年纪都比自己要大得多。最大的杨勇华,居然比自己大了4岁多!

所以,李永恒就顺理成章的分别叫他们老杨,老何,老黄。

三位舍友,也就不客气地把李永恒这个小弟弟叫“小李”。

这一切,也跟原版的经历差不多。

李永恒跟他们仨正聊得起劲,门外有个戴袖章的成年男子敲了敲门:“同学们,你们拿好自己的单子,跟我去后勤部领取蚊帐被子等生活用品。”

还没来校之前,李永恒和常大朱就从县里的招生办了解到,这所师范学校,给每一位新生准备了蚊帐和毯子、凉席、脸盆、胶桶、铝饭盒等生活用品。

到了冬天,还要发棉被。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每个月,还有30斤的饭票补贴,以及12元的菜票补贴。

这个做法,在1987年来说,算是非常难得的举措。因为到了第二年的1988年,以上那些补助,全部取消了。

李永恒这批学生,刚好赶上最后一届的补助,实属万幸中的万幸!

3105宿舍的四个新生,跟着其他宿舍的一大帮新生,手里拿着各自的表格,兴冲冲地来到学校的后勤部。

后勤部那里人头攒动,已经有好多新生在排队领取生活用品。

李永恒记得很清楚,在后勤部的隔壁,有一间校内小卖部。他特意看了看隔壁,果然有一间小卖部。

有一件紧迫的事,在他的脑中冒了出来。他快步进到小卖部里,掏钱买了两把锁头,这才返回到后勤部外边继续排队。

新生们按着各自手里的单子,既兴奋又紧张,等待后勤部的几位生活老师喊到自己的名字,好领取生活用品。

没过多久,大伙儿提着一大堆的生活用品,兴高采烈地返回宿舍,手忙脚乱的布置各自的床铺。再把各自带来的行李,放进壁柜里。

学生的集体宿舍里,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跟八个床位的数字对应,设了八个壁柜。每个壁柜都有两扇小小的合页门。

壁柜的空间嘛,看上去并不大。容积最多是让每个同学,存放自己的贵重东西的。

至于壁柜门的锁头,则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购买。学校不可能给每个同学配上锁头和钥匙。

李永恒大致整理好了床铺、蚊帐之后,爬下床,把背包放进了对应床位编号的一个壁柜里。

他的口袋里,已经有几十元的当时的现金。初来乍到的,可不能把钞票随随便便的乱放。还是随身携带吧。

他自然有先见之明,掏出了事先购买的锁头,把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小壁柜给上了锁。

三个舍友看到之后,纷纷发问:

“小李,你原来早就买了锁头?”

“哎哟,刚才去后勤部领东西,后勤部旁边就有一个小卖部!你看,我都忘了,当时应该要买一把锁头才对!”

李永恒跟他们打个哈哈,含混地跟三人解释:“我来报道之前,我们县里有个85级的师姐,提前跟我讲过学校的一些情况。”

三个舍友一听之下,都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大有原来如此的表情。

刚才在后勤部领取生活用品的同时,他们还知道一则消息——学校的食堂,已经开始正常运作了。

提前来校报道的新、老学生,可以拿着饭盒,带着饭票和菜票,去食堂打饭就餐。

常大朱这家伙,就带着他的饭盒,找到了三栋3105房间的李永恒,嘴里嚷着要去学校的食堂看一看,增长见识。

李永恒趁机拿出了新买的锁头,递给了他:“猪大肠,喏,给你的。”

“咦,锁头?!老李,我正发愁呢,宿舍的壁柜没有锁头锁上,很不放心。原来你早就买好了!多少钱?我给你。”常大朱接过了锁头,又惊又喜。

“什么多少钱?没几个钱,拿着吧。老杨、老何、老黄,走吧,咱们到学校外边的小炒店吃饭。我请客。”李永恒跟大伙儿这么说。

此言一出,常大朱以及其他三个舍友,都愣住了。

尤其是常大朱,他跟李永恒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老同学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怎么平时抠抠搜搜的老李,居然变得那么大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之老李的1987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老李的1987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走,去吃小炒,我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