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话说见弄潮回到客栈后,拂晓松了一口气,但看弄潮神色凝重,也知道事情不好,难道……弄潮不说,拂晓也不多问,有时候,话不说明,留着一丝希望,哪怕是自我安慰也是好的。

回程的路上,或许是两人心中都有心事,所以都没有多言,随着飞驰的车轮,回到了庆丰镇。

一进家门,就见云见坐在大堂等候。自己并未来信说明归期,相必她是心急想要知道消息,所以日日坐在门口等候。

“弄潮,你们回来了?这一路可还顺利?”云见问。

“虽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并无大事发生。”

“那那件事的结果如何?”云见着急的问,完全失了往日的沉静。

云见的双眼已盲,失去了原先的光泽,但此刻,她的双眼显得非常的明亮,熠熠生辉,满心期待可以听见好消息,这个时候,真的要那么残忍的告诉他,棋叔已经死了,而且是惨死吗?

“云姨,那人行事隐秘,我到现在也没打听到消息。”弄潮实在是不想再让云见的双眼再蒙一层灰色。

“没消息……没消息啊,没消息有时候说不定也是好消息。”云见在哪里念叨着,说完直接转身往后院走去。

看着云姨失落的背影,弄潮是满腹的辛酸,当云姨知道了棋叔的死讯,她要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此事弄潮遮掩了过去,算是告一段落。而弄潮开始静下心来,全身的投入到事业中去,如今自己与那人,不只有国仇,还有家恨。弄潮既然心意已定,就要开始自己的复仇计划,因为觉得身边没有可用的人,便召了十五名死士回来,其中有三人以奴仆的身份住进院中,另外十二名化身为矿山工人,负责矿山的一些事宜。

老乞丐送给弄潮的矿山是金矿,但国有明令规定,对于金银铜铁等矿山,矿主只有采矿权而无兜售权,开采的矿石必须如实上报上交,每座矿山派监工一名,负责监督矿山的开采与数量,而每名监工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不好收买。

但要举兵而起,军资、粮草是并不可少的,而通过金矿,是取得钱粮最方便的方法。因此,弄潮想到了一个办法,将运货的车进行了一些改装,上面的与普通的车辆并无区别,只是在底部有一暗格,开启机关时,底部的挡板会打开,露出由金刚丝编成的筛子来。因为自己家的金矿是含量极高的金砂矿,所有随着车辆的运行,细碎的粉末就会透过筛子,到达筛子下面的木格中,而这些细碎的粉末,很多就是一粒一粒的金砂。如果让工人将矿石砸的的碎一些,得到的金砂就越多。

如此下来,每趟虽然只能收一两左右的金子,但每天往返的趟数多,长期下来,存下的金子也不在少数。

弄潮专门从那十二名中又挑出两名,在“方斗山”的深处设一炼金场,将得来的金子化为金块,交予弄潮保存。

不久之后,弄潮又买下了一座金矿以及两座铁矿,待盈收后又接连投资了米铺、布庄、货运;还将原先的“泰安堂”扩大,经营各种药材;待有闲钱后,又开了钱庄。接着又买下庆丰镇东面的“云台山”,依山势变化建成“弈月山庄”。

经过两年的发展,弄潮的生意遍布全国,包括钱庄、票号、酒楼、客栈、布庄、米铺以及医馆、镖局等等等。只因“弈月山庄”占地足有半座山之多,所以人送称号“张半山”。

到过“弈月山庄”的人都知道,“弈月山庄”修建的大气磅礴、高贵典雅,但只有一处例外,那就是拂晓居住地“天然园”,“天然园”修建的“弈月山庄”的深处,院中有一排参天大树,最粗者需要三人合抱,即使是最细的,一人还合抱不住,树下建有木屋三两间,屋子的左边是一片池塘,右边是一片菜地,整个院中,极目所见皆是平常农家生活之物,甚至屋后还有一尊石磨。里面只住着拂晓,连伺候的丫鬟也是住在园外。

“天然园”就是完全根据弄潮他们在深山中生活的环境布置的。而弄潮他们,也只喜欢呆在这里。照弄潮的话说,“弈月山庄”太冷清了,只有在“天然园”里才有些人味。

一日午后,弄潮和云见都聚集在“天然园”中,商量着事情。一般有事他们也都会在天然园中商量,一来是天然园中没有来往的仆人,方便讲话,二来是天然园地处宽阔,除了那几棵古树,并无藏身的场所,可以谨防隔墙有耳。

“云姨,我已经将北边的‘飞云牧场’收购,在马匹方面就不存在问题了。”

汉伏波将军马援有言:“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关外的“飞云牧场”的规格很大,里面的千里良驹也多,最重要的是哪里盛产战马,有蒙古马、大宛马、河曲马等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蒙古马与大宛马的配种所得的马,不仅速度快,而且耐劳,不畏寒冷,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经过调驯的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是非常好的战马良选。

“真是难得,经过两年的准备,现在无论是兵器、粮草还是战马,全部都已经备齐,只待时机成熟了。”

“是啊,备齐了……”弄潮的心中其实还是纠结的,一来是因为战争的劳民伤财,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二来,自己反的那人,即使有再多的不是,他始终是自己的舅舅,是母后一母同胞的弟弟,是自己在这世间唯一血缘至亲了。但另一方面,棋叔与“千窟冢”中那一千多人的仇不可不报,而且他治国无方,百姓苦不堪言,自己每年救助的灾民就多达一百来万,自己没救助到的灾民肯定更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弄潮,我知道你的心中还有道坎过不去,但是你想想,是他不仁不义,你这也是在救百姓啊。”云见劝道,可惜弄潮还是没有反应。

见他如此,拂晓也说道

“弄潮哥哥,拂晓不知这天下大事,只知道舞文弄墨,治病救人。但拂晓知道‘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君王无道,人们群起反之,所以现在各地都有人高举义旗,但大家的能力都有限,一般不成气候就全部被消灭,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人们现在所求,不过是有人能出面结束这动乱,还他们一个清平世界。”

弄潮虽然表面上没有反应,其实心中已经百转千回,听了她们的话,他也慢慢的下定了决心,正如拂晓所说的,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云见还准备说什么,突然弄潮听见外面有脚步声,知道有人来了,拍拍云见的手,要她先别说。

“爷,外面来了两个人,说是要见你。”来的人是拂晓身边伺候的贴身丫鬟,名唤“映霞”,是个沉稳内敛的人,并且身手不凡。

“可知是谁?有拜帖吗?”

“他们是第一次上门,但他们说以后会和爷息息相关。”

“以后的事谁会知道,既不相识,不见,请他们离去吧?”

“他们还有一句话让我转告爷,‘风吹大旗飘,爷真的不见徐州来的故人吗?’”

“大旗?徐州?”弄潮略一思考,便对映霞说道:“请来客到书房说话,着人奉茶。”

说完转身云见及拂晓说:

“云姨、拂晓,我先出去了。”

“恩,既然是贵客上门,要好生招待,知道吗?”

“是。”听闻云见的交代,弄潮就转身离开,前去书房见徐州来的“故人”了。

只是,不知这“故人”是谁?是敌是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斜阳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斜阳恨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