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从一个大头兵做起
“请二位贵客稍等片刻,我家主人马上就来。”褐衣人说着,就起身去了门外。
不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了朱慈灼的哈哈笑声,李俊业循音望去,只见一人笑哈哈的大摇大摆,从门而入。
那人无论相貌,仪态,神色都与朱慈灼无异,可是偏偏装束与刚才那褐衣男子,分毫不差。
“你是济阳王?”李俊业谨慎地问道。
“如假包换,未料我简单的露一手,连李将军这么聪明的人都看不出来。”朱慈灼得意的朗声大笑。
“好个精湛的易容术!”李俊业夸赞了一声。
朱慈灼更得意了,张开双臂,再两人面前转了一圈,得意地朝一旁的古阐道:“既然李将军都没看出,看来古千总就更看不出来了。”
古阐苦笑不语。
“济阳王深居宫闱,如此精湛的易容术,怎么会学到。”李俊业好奇地问道。
朱慈灼迎身上前,到了桌前,拎起壶中的香茗,先给李俊业沏了一杯,又给古阐沏了一杯,在李俊业的示意下,古阐方才一起坐在桌上。
朱慈灼拿起香茗,轻呷一口,方才得意地说道:“我德藩贵为亲藩,若有所需,什么样的奇人异士找不到。”
“听人说,济阳王从来不老实,不遵守朝廷规定,藩王不可离开封地之祖制,屡次云游四方,想必就是靠这易容术,从而瞒天过海。”李俊业道。
朱慈灼朗朗一笑,露出满口白齿,“李将军,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李俊业道:“如此隐蔽之事,非是济阳王亲近之人,还更有何人对我说?”
“想必是孤家妹子说的,看来孤家妹子并未将李将军当做外人,连这能将他亲哥废为庶人,禁锢高墙的事情也对李俊业说了。”
李俊业浅笑不语,歉意地跟朱慈灼沏了一杯茶,“往日从来未见过济阳王用易容术,但今日无事,却用这般秘法,想必济阳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朱慈灼先是谨慎的检查了一下四周和门窗,确定无人,方才回到桌上神神秘秘地道:“实不相瞒,孤想用这易容术和李将军一起从军。”
“济阳王已经身居郡王,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何必放着这神仙日子不过,却要去受这军营之苦。”李俊业严肃地道,“况且宗室子弟,不可参与士农工商,何况是从军了,一旦查出必会削爵废为庶人,此事万万不可,还请济阳王切勿玩笑。”
“孤这哪是玩笑!”
朱慈灼双手一摊,愁云满面地说道:“宗室法制,孤自然清楚,但依我看,而今天下天灾人祸不断,民生愁苦,外虏眈眈,流贼四起,大明危矣。”
如此危局,我宗室子弟更应挺身而起,匡扶社稷,此诚危及存亡之秋也,我宗室子弟若不再愤然而起,只怕大明要亡啊!大明若亡,孤这郡王荣华富贵又在哪里,只怕到时跟大明殉葬,孤都不一定有机会。”
“只可恨太祖之制所在,宗室有志之士亦无法施展抱负,故而孤只能出此下策。”
李俊业默默地点了点头,而今局势确实如朱慈灼说的一般,大明已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再过几年大明将会灭亡,建奴的铁骑将会踏遍关内的锦绣山河。
大明要亡,其实天下已经有好多有识之士,都已经能预感到,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罢了。
显然这位天天不正经,整日偷出云游四方的郡王,与其他在温柔乡里的宗室相比,更先知先觉。
“不过此事滋大,济阳王还是应在思忖一下,被人发现不仅会国除身废,也会连累德藩,并且从戎也没有济阳王想的那么激情浪漫,有的只是无休止的修炼,流不完的汗和流不完的血。”李俊业沉音劝道。
“就算如此孤也愿意,孤能吃这苦!”朱慈灼斩钉截铁的答道。
“济阳王不甘心碌碌而为,有心做一番事业,李某钦佩,但此事非同小可,还请济阳王三思。”
李俊业转身来到窗前,漫天晚霞,染尽长空。
未料这样还是被李俊业给拒绝了,朱慈灼不由怒气冲冠指着李俊业的鼻子道:“李俊业,你到底什么意思,难道这点忙都不帮吗?”
看到朱慈灼愤懑地样子,李俊业不禁有觉得有些好笑。
这个济阳王说起来也奇怪,堂堂亲藩郡王,从来不把恪守的祖制放在眼里,虽然身份尊贵无比,但是平易近人,在人身前从未有郡王的架子,反而是一种洒脱纯真的性情。
“济阳王,当真能吃下军中之苦?”
想到这些李俊业不禁有点心软,试探地问道。
“没有问题,孤吃得下这苦。”朱慈灼听话里似有转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
“济阳王身为宗室郡王,品阶乃是超品,久居人上,可我军中官兵一视同仁,放下你郡王的身份与荣耀,从一个大头兵做起,济阳王可否愿意?”李俊业继续说道。
“这也没问题,孤……我……明日就去你营中从大头兵做起。”朱慈灼微微犹豫了一会,稍后语气果断的说道。
“济阳王果然爽快,那从明日开始,你就来我军中报告,从一个大头兵做起。”
李俊业爽快地说道,回头又当着两人的面对着古阐交待道:
“济阳王明日到了军营一切诸事,皆由你负责,记住入了军营,他就再不是济阳王了,而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兵。”
提到默默无名四字,李俊业又想到了一事,便对朱慈灼道:“济阳王既然是隐藏身份入我军营,原先的名字暂时不能用了,理应再给自己取个名字,不知济阳王取好了没有。”
“这事我早就想好了。”朱慈烺朗声笑道,用手蘸了一下茶水,在桌上如游龙般写了两个字,李俊业定睛一看,只见桌上写的是“朱则”二字。
“朱者乃是我朝国姓,头可断,信不可改,则者,则是以身作则之意,我乃大明宗室,更理应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