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武隆老家的情况
张伟:“我朝向来不禁商贾之事,合法行商,合法纳税也是朝廷支持的。
陈员外能做把南京城的布料和绸缎生意做这么多年,那也是为朝廷为南京百姓做了巨大的贡献的。
陈员外你们所求的这海商之事本官可不懂。
不过嘛,咱们苏北省里的大海商,关言刚关员外本官倒是有几分熟悉,改天可以给你们介绍认识认识。“
陈仁和:“如此就多谢大人了,小人静待大人的佳音。“
张伟:“好说,好说。“
除了陈家父子这个“意外“,当晚的宴请进行的很顺利。
张伟的父亲张伯山与苏北学政郭省正之父郭三开两人相谈甚欢。
郭省正现在已经在准备苏北各府的院试脱不开身,但张伟这次宴请是以父母的名义,他的父亲郭三开正好合适出席,所以郭三开就难得出来参加一次宴请。
没想到正好就碰到了张伯山这个同道中人。
说起来两个陌生的老头要想谈的来,还是真是不容易。
两个人都是七十左右年纪相当,又都是富农出身,后面又都是通过儿子科举当官慢慢成为了老太爷。
更难得的是张伯山能听懂郭三难的一口江西话,郭三难也勉强能听懂张伯山的一口湖南腔。
有共同话题加上能彼此听懂,两老爷子相谈甚欢。
这个两老爷子已经约好了,过几天就一起去看郭老爷子在自家后院种的白菜和萝卜,张伯山说自己也要学着在后院种点菜出来。
张伟看到父亲能交到郭老爷子这样的朋友,也是感到很欣慰,自己的一片苦心总算没白费。
张伯山,李春花两口子在南京安定下来后,张伯山跟张伟讲起老家的情况。
张伯山交待:“阿伟,我们这次来南京之前,按你信中的意思,把老家的田产都做了清理。
我们家自己的八百亩良田,都交给你三叔打理。
约定后收成六四分,我们六成,你三叔四成。
田契都在你娘手上,她日后都会传给你媳妇。
原来寄在我们家名下的两千亩都退回给了原主,亲戚和族人们都有点意见。
不过他们都享受了这些年的好处,也没有人敢当面在我面前乱说什么。
还有家里在武隆县城和清水镇上的几家铺子也都处理给了你三叔和你二姑家了。
现在我跟你娘最舍不得的就是我们那个大宅院。
你出来当官的这十多年,我跟你娘每年至少要花上百两用在大宅院上进行装修和维护。
我们就是盼着你一天会带着妻儿回去住,你可千万别忘了那个老宅子。“
张伟:“爹,您放心,忘不了,等儿子什么时候得空了就带着你和娘咱们一家人回老宅院一起住。“
张伯山:“真要是有这天,那就太好了。
对了,老家的情况爹也和讲一下,省的你对老家的情况一问三不知。
由于你出息了,现在在清水镇都叫我们家为张老爷家或张进士家。
这些年,村里的村长牵头,我也资助了些钱,把我们村通向镇中心的路修了修。
路修好后,现在我们张家村也可以算成镇上的一部分了。
而我们家的大宅院也成了清水镇最有名的房子了。
还有就是你三叔,他也出息了,现在很多人都叫他三老爷了。
你三叔家的大堂弟张正,几年前去了县衙的当吏员,现在也升成令吏了,成了管县里刑房的头头。
你小堂弟张元之前考了童生,前几年居然也考上了秀才,现在自己一边考举人,一边在镇上也开了一家私塾。
两个儿子都算争气,你三叔这个三老爷也抖了起来。
你大姐家日子也不错,你大姐夫前年从武隆县巡检司的副巡检转正升成了巡检,成了从九品的官员,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官员了。
你大姐本人开的铺子,生意也越做越大。
现在昭陵府府城也有他们的铺子了,两口子别的什么都好,就是你那两个外甥不争气,读书读不进去。
现在一个进了衙门当吏员,一个跟着你姐学做生意。
你大姐说,她现在要着重培养孙子辈,至少也要培养一个举人出来。”
张伟:“读书是好事,但科举这种事真是不能强求的,我之所以科举这么顺利,还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张伯山:“你大姐当家当惯了,她现在主意大的很,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只可怜了她那几个小孙孙了,才那么一点点大,就被你大姐天天捉着去读书。“
张伟:“爹,无妨,改天我修书一封,跟大姐说说这个问题。”
在科举的问题上,张伟讲一句,比得过别人讲一百句。
张伯山:“由你来劝劝你大姐再好不过了,除了你大姐,你二姐现在也好过多了。
你不知道,六年前,你二姐的婆婆得病卧床不起,你二姐衣不解带,伺候了两年多,她婆婆才走了。
现在你二姐才是真正当家了,性格脾气也强多了,也敢当着众人说你二姐夫的不是了。
你二姐家现在也有些产业,也在镇上开了好几家铺子,也买了百来亩地,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你那外甥也还算挣气,科举不行,经营铺子还算在行。
你二姑和小舅家,日子也很算过的红火,后辈们也没有什么败家子。
就是他们都老了想你了,你二姑今年过年时还说,要是能再见你一次就好了。“
张伟对此只能苦笑,以张伟的职位和目前的交通条件,想回趟老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张伯山看到张伟的神态说:“没事的,儿,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官当好,当稳。
我们这一大家子能有现在的富贵,主要还是靠你的功劳。”
“说起我们张家,爹还是要说下你那个不争气的二叔,我就没见过他那么怕老婆的。
因为你的原因,他们家倒不敢跟我们闹了。
但这么多年了,因为他老婆的原因,跟我们家也很少往来。
他家里几乎还是老样子,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天天还在田里干活,
他但凡争气一点,能自己做回主,我至少也能让他衣食无忧。
你二叔家那几个堂弟,只有一个机灵一点,平时对我跟你娘也都挺有礼貌,叫我安排去了县里跟着大姐夫在巡检司当差。
其他的要么是白眼狼,要么是跟你二叔一样傻,我都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