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炉火温情
"您先试用着,觉得哪里不习惯,就让官府的人记下来,我们好改进。"
就这样,第一批试用开始了。秦天每天都会收到详细的反馈报告。
大部分使用者都对炉具赞不绝口,尤其是妇女们,因为它既能取暖又能做饭,大大减轻了她们的劳动负担。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的反映炉门太紧,有的说某些部位容易积灰。
工匠们根据这些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秦天也经常亲自到试用户家中走访,了解使用情况。
一周后的早朝上,范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陛下,根据统计,使用新炉具的家庭,平均能节省三成的柴火。
而且屋内温度明显提高,生病的人也少了。"
"节省柴火的事是真的。"白起插话道,
"我特意让人去市场上观察,柴火的价格已经开始回落了。"
秦天点点头,心中却在思索下一步的计划。
光有好的炉具还不够,还需要保证充足的铁料供应,扩大工匠培训的规模,建立更多的作坊......
这时,一个大臣突然问道:"陛下,您是如何想到这种炉具的设计的?"
秦天望着殿外飘落的雪花,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有时候,最简单的想法往往能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朴素的方式,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殿内的大臣们听了,都若有所思。
寒冬还在继续,但咸阳城的气氛却明显不同了。
街道上,不时能看见马车载着崭新的铁炉,运往各个坊市。
偶尔还能听见百姓们谈论着这个冬天带来的新变化。
"听说了吗?东市那边的张老汉家用上新炉子后,晚上再也不挨冻了。"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在新建的铁器作坊干活,说是这炉子还要往外郡推广呢!"
秦天微服走在街上,听着这些议论,心中倍感欣慰。
自从第一批试用成功后,他立即下令扩大生产规模。
短短一个月内,咸阳城内就建起了五座新的铁器作坊。
"陛下,北地郡送来的奏报。"范雎快步走进书房,手持竹简,
"第一批五千具炉子已经发放到位,百姓们反应极好。"
秦天放下手中的竹简,笑道:"可有具体的反馈?"
"有!"范雎展开竹简,
"据报,使用新炉具的家庭,室内温度普遍提高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因为炉子可以烧煮粥汤,很多贫苦人家终于能喝上热乎乎的粥了。还有......"
他翻动竹简,继续道:
"清水县令特别提到,自从推广新炉具后,当地患病的百姓明显减少。
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不再因受寒而病倒。"
"这是好事。"秦天点点头,
"其他各郡的推广情况如何?"
"回陛下,已经在积极筹备了。"范雎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在各郡都设立了铁器作坊。有经验的工匠带着新招募的学徒,日夜赶工。"
就在这时,王翦也来到了书房。
"陛下,末将刚从边境回来,有个有趣的发现。"
"哦?说来听听。"
"自从推广新式炉具后,不少百姓把节省下来的银钱用来添置农具了。"
"特别是那些铁制的农具,虽然价格比木制的贵一些,但用起来更省力,干活的效率也更高。"
秦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正是他期待的连锁反应——从解决取暖问题开始,逐步推广铁器的使用,提高百姓的生产效率。
"对了,"
"军中也在效仿新炉具的设计理念。
工匠们研制出了一种便携式的小炉子,士兵们可以随身携带,扎营时用来煮食取暖。
将士们都说,有了这个,守边防的日子好过多了。"
秦天站起身,走到窗前。
院子里,几个仆役正在卸下一车新打造的铁器。阳光下,铁器表面泛着暗沉的光泽。
"范雎,"他转身吩咐道,
"传令下去,各郡除了继续推广炉具,也要适当降低其他铁器的价格。让百姓们都用得起,用得好。"
"陛下英明!"范雎恭敬地应道,
"不过,这样一来,朝廷的开支会不会......"
"不用担心。"秦天胸有成竹地说,
"短期来看,确实需要投入不少。
但从长远看,百姓们用上了更好的工具,日子好过了,自然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对朝廷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范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与其短期内搜刮民脂民膏,不如帮助百姓增加收入,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随着时间推移,铁器推广的效果越发明显。
各地官员纷纷上报喜讯。
百姓们不仅熬过了这个寒冬,而且因为新炉具省柴省力,还节省出不少银钱。
一些家庭开始添置新的农具,有的甚至开始改善房屋条件。
最让秦天感动的是,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北地郡的民简。
信是一个年轻人写的,歪歪扭扭的字里行间,满是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自从用上新炉具,祖母的咳疾明显好转了。往年这个时候,她总是咳得睡不好觉。
现在屋里暖和了,人也精神多了。母亲说,这是朝廷为咱们老百姓办的大好事......"
读完书简,秦天沉默良久。
"陛下,"范雎轻声说,"民间都在传,说您是上天派来的圣君。"
秦天摇摇头,笑道:
"不必在意这些。我们要做的,是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谋福祉。等开春后,还有更多事情要做呢。"
范雎好奇地问:"陛下是指......"
"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医疗改善......"秦天说着,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些都是要一步步来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百姓们安稳地过完这个冬天。"
窗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但秦天的心却是暖的。
他知道,在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家中,此刻正有熊熊暖火在新炉中燃烧,驱散着严冬的寒意。
这,就是他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