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民生春晖
夜色降临时,秦天立在试验田边,看着月光下的新犁翻出的深沟。
农夫们尝试着新式铁犁的成果,沟壑分明的田地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陛下,这是各地粮仓的最新统计。"范雎神色凝重地递上竹简,
"形势不容乐观。"
秦天接过竹简细细查看。
随着春耕在即,各地粮仓储量已降至警戒线以下。
尤其是北地郡与边境,因连年征战,粮草储备更显捉襟见肘。
他眉头紧锁,若不及时应对,不仅春耕无以为继,边防军粮也将难以为继。
"立即召集主管粮储、工造的官员议事。"秦天当机立断。
片刻后,众官员齐聚议事厅。
秦天展开一卷地图:"诸位请看,这是我国现有粮仓分布图。"
"大型粮仓皆集中咸阳周边,边远之地却只有零星小仓。此布局平时或可,但遇天灾战乱,即成隐患。"
"陛下是要增建粮仓?"管理粮储的官员小心问道。
"不止于此。"秦天摇头,
"我们需要建立完整的粮储网络。"
图纸上勾勒着层级分明的仓储体系。
乡建小仓,用于日常储粮。县设中仓,调节余缺。
郡建大仓,以备灾患。各级粮仓通过官道相连,确保粮食可以快速调运。
"此计虽善......"掌管钱谷的官员迟疑道,"但所需人力物力,恐非小数。"
"正因新式铁器的推广,建仓所需工料可减少三成。"秦天说着,看向主管工造的官员,
"铁犁试验已见成效,接下来便要推广铁制建筑工具。"
范雎若有所思,"确实,新式工具不仅可提速建仓,还能降低成本。但储粮防腐、防盗之策如何?"
"这就是第二步改革。"秦天取出一份竹简,
"其一,定期检查轮换储粮,确保粮质。其二,设立专门监督官,巡查各仓。"
"陛下!"主管工造的官员忽有所悟,
"可是要用那种新研制的双锁门闩?"
"正是。"秦天颔首,
"新建粮仓将采用特制铁锁,需两钥方可开启。
仓官、监督官各执一钥,非二人同往,不得开仓。如此既可防止擅用,又可互相监督。"
众官员听罢,纷纷点头称善。
但很快,又有一位年长的官员提出疑问。
"如此设计确实能防止贪污,但遇有战事,调运军粮岂不耽误时机?"
"正因如此,我们还需设立快速调运之制。"秦天解释道,
"每郡设立专官,授予特殊权限。遇有紧急军情,可径行调动辖区粮储。
但须在三日内补报手续,并详述调运去向。"
范雎连连点头。
"此法可保灵活调度,又不失监督之责。"
"还有一事。"秦天续道,
"我欲在各地推行'粮正制'。每十户推举一位德高望重者为粮正,掌管本地收成存粮之数。
如此既可及时知晓民情,又可使百姓参与其中。"
"此计甚善。"一位老臣道,"但百姓们可愿如实相告?"
秦天胸有成竹。
"故而要给予实惠。凡如实申报者,可优先使用新式农具,享受粮种之惠。若能及时告警,更有赏赐。"
议事直至夜深,众人反复推敲,终得一个完整的粮储改革之策。
次日清晨,秦天便携范雎等人,亲往察看粮仓选址。
在一处预建之地,他特意召来本地百姓商议。
"陛下,您是说要在我们这里建粮仓?"一位老农惊讶地问。
"正是此处。"秦天蹲身拾土细看,
"此地地势高爽,近村落,实为建仓上选。建成之后,还需乡亲们参与管理。"
"我等愚钝......"老农忐忑道。
"不必担心,自有人教导。"秦天和颜悦色地道,
"此仓为乡里而建,自当由乡里共管。听闻你们这里有位善工木器者?"
"是老张家的后生。"旁边有人答道。
"好,让他随我朝工匠学习,日后便由他管护仓储。"
秦天随即定夺,"建仓之工,也当先用本地人手。"
此言一出,村民们眼中放光。
这哪里是一座粮仓,分明是一条生计之路。
望着村民们热切讨论建仓之事,范雎感叹道。"陛下此举用心良苦。让百姓参与其中,他们必然用心看管。"
秦天微微一笑。他深知真正的考验尚未开始。
但看着百姓们期待的眼神,他坚信这场变革终将成功。因为这不仅关乎国家粮储,更系千万黎民生计。
数日后,晨曦初露,春光洒满田野,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气息。
田间地头,农夫们已开始热火朝天地耕作。新式铁犁在黑土地上划出整齐的沟壑,那是希望的痕迹。
"张伯,瞧您家的麦苗长势喜人!"一个青年立于田埂,向正在侍弄麦田的老农呼道。
张老汉直起腰身,拭去额上汗珠,笑意盈盈。
"正是啊!自用上新犁,不仅耕地快上许多,地还耕得深实。
种子播得匀,发芽也整齐。照此长势,今年收成定然可观。"
"可不是么,"青年蹲身抚摸着嫩绿的麦苗,
"冬日里用上新式铁炉,省了许多柴火。如今又有了新农具,干活轻快不少。听闻您家还要修葺屋舍?"
张老汉笑得皱纹绽开。
"正有此意。家中得了新农具,农活效率高了,我还得空去铁器作坊帮工。一月下来,能攒些钱财。"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响。
秦天携范雎等人来到田间察看。见此景象,他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暖意。
"陛下!"农夫们忙放下农具,恭敬施礼。
"诸位免礼。"秦天挥手止住,走至田边细察麦苗。"长势颇佳啊。"
"全赖陛下洪福。"张老汉激动道,
"新农具趁手,地里活计轻省了许多。我们村中,家家户户都盼着秋收能有个好年景。"
吕不韦在一旁补充道。
"据各县统计,用上新式农具的农户,耕作效率提升近五成,预计收成亦将相应增长。
且因农具改良,不少荒地也已开垦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