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民力统筹

第166章 民力统筹

启禀陛下。

"咸阳西北群山中有大量石灰岩,微臣已派人详细勘察过。

若开采此处,不仅路程近,运输便利,储量也足以满足修路之需。"

"如此说来,石灰的问题确已解决。但工程浩大,所需人力、钱粮又当如何筹措?"

"这个问题,臣有一策。"范雎上前一步,

"可分段建设,先修建咸阳至渑池这一段。

待此段完工,商旅往来便能收取道路钱,再用这些钱继续修建下一段。"

白起点头道。

"若能先通达渑池,我军东出便能多一条要道。范大人此策甚好。"

秦天沉思片刻。

"范卿说得有理。不过为确保工程质量,我想先修建一段试验道路。

就选城外五里处吧,待技艺纯熟后再大规模施工。"

老工匠躬身道:

"大王考虑周到。容小人带领工匠们先修建这试验段,一边施工一边改进工法。

待法子完善了,再传授给更多工匠。"

"如此甚好。"秦天环视众人,"诸位可还有其他建议?"

吕不韦思索道:"臣以为可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夏日可遮阴,冬日可挡风,还能稳固路基。"

秦天立于沙案前,目光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的地形图。

作为一个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现代人,秦天深知交通在强国路上的重要性。

但眼下这个时代的道路大多是土路,遇雨则泥泞难行,干旱时尘土飞扬。

若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先进的修路技术。

"范雎,"他开口唤道,声音沉稳,"先给寡人算一算,修建一里官道,需要多少人力?"

"回陛下,按照目前的五层路基工法,需要挖土、运石、夯实、铺设。

臣仔细计算过,若要保证质量,五十人耕耘十日,方能完工一里。"

"五十人十日......"秦天自言自语,手指在沙盘上划过,"那么从咸阳到临晋这一段官道......"

白起站在一旁,很快接过话头。

"回陛下,光是人手就需要五千余人。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天气因素。

春耕在即,若遇连绵阴雨,工期必定延误。依臣之见,实际所需人力可能要翻倍。"

秦天闻言点头。作为一名成功的军事统帅,白起考虑问题总是如此周密。

但这个数字确实不小,以秦国目前的情况,抽调这么多人力并非易事。

正当殿中众臣陷入沉思之际,秦天的目光落在了沙盘上标注的村落处。

他嘴角微扬,脑中已有计策。

"诸位爱卿,"他缓缓开口,"朕倒是有个想法。这沿途村落如此之多,为何不让乡民参与其中?"

看到众臣疑惑的眼神,他继续解释道。

"朝廷出钱出料,派人指导技术。乡民参与其中,不仅能解决用工难题,更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修路带来的便利。"

范雎眼前一亮。

"陛下圣明!沿路百姓最熟悉当地地形,也最懂得就地取材之道。

若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举多得。"

"不止如此,"秦天走到沙盘另一端,指着密密麻麻的村落标记,

"让百姓参与修路,他们就能掌握这门技艺。

日后道路需要维护,也有人手。这比朝廷派人巡查效果要好得多。"

吕不韦捋须沉思片刻,补充道:

"若能从中培养出一批懂技术的工匠,对于今后推广新式路基,也是大有裨益。"

然而白起却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陛下考虑周全。只是春耕在即,恐怕百姓们没有余暇来修路。若耽误了农时,反倒得不偿失。"

"这个好办。"秦天胸有成竹,在大殿内踱步道,

"可以分批轮换。每个村落轮流出一部分壮丁,十日一换。如此既不耽误农时,又能保证工程进度。"

"至于报酬,除了日常工钱,还可以给予赋税减免。

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愿意出力。"

范雎听到这里,已经开始在竹简上草拟招募章程。

很快,一份详细的用工方案呈现在案前:

其一,凡参与修路者,按日结算工钱,确保劳有所得。

其二,能够掌握技艺者,另有奖励,以资鼓励。

其三,村中出工人数达标者,全村可享受赋税优惠。

其四,工期内如有误工受伤者,由官府供养医治。

秦天看完后很是满意,但仍觉得有所欠缺。

他沉吟片刻,又补充道:"再加一条——修路所需工具,由官府统一提供。百姓不用自备,这样能保证工具质量,也能统一施工标准。"

"陛下考虑周到!"范雎欣喜道,

"如此一来,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能确保工程质量。"

就这样,招募工作很快在沿路各村展开。

告示的内容简明扼要,条件也十分诱人。不出三日,就有大批百姓踊跃报名。

秦天亲自来到集中点视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见场地上已经搭起了简易工棚,各类工具整齐码放,技术图样清晰地挂在墙上。

处处显示出一派有条不紊的景象。

"陛下,"范雎指着排队报名的百姓欣慰地说,

"单是咸阳周边,就有四千多人报名。看来百姓们对这件事都很支持。"

秦天欣慰地点点头。他深知,只有让百姓看到实惠,才能调动起真正的积极性。

"范雎,"他吩咐道,

"既然人手充足,就按计划开始培训吧。要让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这么修,怎么修。

这不仅是教他们技术,更是让他们理解其中的道理。"

"臣已经安排妥当。"范雎指向场地另一端,

"请来的老工匠已经在那边示范。每个工序都要先讲解,后演示,最后让大家实操。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秦天走近观看。

只见一位老工匠正在教授如何选石。

哪些石头适合做基础,哪些该打碎填缝,如何判断石灰和粘土的质地。

每一个细节,他都讲解得清晰明了。

围观的百姓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发问。

更让秦天惊喜的是,有人还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片记录要点。

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正是他最想看到的。

"好!"秦天由衷赞叹,"这些人学得用心,日后必成大用。"

"陛下真是高明啊。"吕不韦感叹道,

"用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用工难题,又为秦国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假以时日,必定人才辈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6章 民力统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