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别说蓝玉了,徐达、常遇春来了,也没用。
明朝读书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读圣贤书,忧国忧民,忠君报国。
没想到,被豌豆批驳的如此不堪。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啊?我们明朝读书人,是很有骨气的。你前面还说,方孝孺宁死不屈,是一种高贵的气节,现在又把我们贬低的一文不值?】
“因为明粉太过猖獗,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为了驳斥明粉,博主也说了些过激、片面的言论。
方孝孺其实,是一个大环境下的悲剧。”
【大环境的悲剧?】
画面一转,一个长相极像苟苟营首富的女人,抬起脚踩在桌子上说:“我就是一个贱人。“
一边响起了豌豆的解说:”这个女士大家都不陌生,她原本是苟苟营的首富的太子,亿万家产的第一继承人,现在成了小公主。“
闻言,大家都是哄堂大笑。
原本还在吵闹的朱棣一家,也不吵闹了?
朱胖胖揉揉眼睛:“这就是后世的太监吗?怪怪,这和我们这里的太监也不像啊。”
“老大,小姨父都说了,这是公主。”
朱高煦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从徐妙锦娶了绿藤,朱高煦就不叫豌豆了,改口叫小姨夫。
“老二啊,你乱叫什么,豌豆主播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比我们晚了五六百年。”
“他是不是娶了我们小姨?”
“小姨,是替我们家赎罪,才去的绿藤。”
“这就对了,我叫小姨父又错了。”
被三个逆子和逆孙,气的不想说话的朱棣,刚精神了一会,又无能的躺下。
好圣孙朱瞻基说:“好了不要吵了,我们还是接着看直播吧。”
“这种所谓的性别自由,是资本鼓吹的一种极端女权。都是忽悠人的,就是为了忽悠人去做手术。
人的性别,是早就安排好的,人为改变,就要终身用药,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翩翩就有人上当,马公子就是其中一个。
回到明朝,方孝孺的问题也是一样。”
画面一转,又切换回到豌豆的直播间。
“自从宋仁宗,写出诗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之后,读书人就蜕变了。他们从小教育的是,怎么样贪图荣华富贵,而不是为国为民。
所谓的二两风骨,也不过是徒有其表。所谓的不肯屈服权贵,就是要向统治者伸手要好处,
明朝初年,山东二贤,宁可断指,也不肯屈服朱元璋。并不是元朝对他们多好,而是给了足够的实惠。
文臣们誓死效忠朱允炆,也不过就是朱允炆给文臣的多。但是真正以死殉国的并不多,带着全家一起殉难的,更是少数。
方孝孺和马公子一样,都是被忽悠的人。剩下的文臣,绝大多数,都找到了新主人。”
“新主人?”一旁徐妙锦问道:“谁”
“这个人,你也认识,就是你大外甥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
朱家祖孙四人都看向了朱高炽,却各怀心思。
朱棣对朱高炽收复读书人的心,不感到奇怪。
这个儿子和死去的大哥一样,什么都好,就是太软。每天有他和父皇的的霸气,压制不住这些文臣。
这也是,这些年,朱棣想要换朱高煦的原因。
仁宗?
老大到底还是做了皇帝?
还号称是仁宗?
仁宗?朱高煦也不是一无是处,突然找到攻击大哥的契机:“仁宗,老大,你到底是向那些酸儒妥协了?”
“我也是为国取士。”
“爹要收买那些士子,你不愿意,最后自己却收买这些酸儒?”
徐妙锦也很是疑惑:“高炽?他最后做了皇帝?老二还是输了?”
“嗯,你希望朱高煦赢。”
“不是,只是当皇帝是高煦多年的希望。”
她和朱高煦同一年出生,和这个外甥关系也不错,自然知道这个外甥的心思。
外甥没有达成所愿,还是有些小失落。
徐妙锦的话,让朱高煦感动的眼泪水都流下来了。
“呜呜,还是小姨对我最好了。简直和我亲娘一样。”
徐妙锦和朱高煦同岁,这么恶心的话,不知道他是怎么说出口的,朱高炽、朱瞻基甚至朱高燧都是一阵鄙夷。
朱高煦的表现,也让朱棣大失所望。
他的心思,朱棣不是不知道啊。无非就是想让小姨在小姨父面前说说话,让他做太子。
豌豆是什么人?
朱允炆逼死了亲叔叔,都说是活该。他会为了一个女人,帮你做太子?
这家伙,是该好好敲打一下了。
“嗯,我对你不好?”
朱高煦才意识到,自己马屁拍错了,连忙解释。
“不是,爹和小姨对我都好。”
天幕上豌豆接着说:“朱元璋在政治经济学的缺陷,有明一朝,就朱高炽的一句话:‘没钱’。”
朱家父子还在吵闹个不停,朱高炽打了个喷嚏:“啊,小姨夫又说我了?”
“一个国家就那么一块蛋糕,谁分到的利益多,谁就会拼命保护这个政权。
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期间,都在对外作战,军费繁多。
国家的财政都到这些兵油子手里了,所以,尽管两人都很残暴,却可以牢牢地掌握军事权力。
掌握了军队,他们的统治,就牢不可破。
朱允炆就是把该给军人的利益给了文人,别说是蓝玉就是徐达常遇春,复生,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
徐妙锦和常小娥都破防了,两人同时对豌豆左右夹攻。
“你敢说我爹?”
“喂,我说的是事实。你们不看新闻啊?”
“什么新闻也不行啊,你说我舅舅就算了。我爹一辈子就没打过败仗,你说她打不过老四。辱我家门,我非要打死你。”
”就是,太过分了。今天非要好好教训你不可。“
“你们要混合双打也不是不行,下了播,我们回屋去打。”
“谁和你混合双打?我们就是要教训你。”
“对,好好教训你。”
“你先停下来,听我说,军队的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高丽缗王在位的时候,王妃贪污受贿,被御史弹劾。
高丽王冲冠一怒为红颜,宣布全国戒严。军队都调来了,可是没人听啊。
高丽王上台的时候,克扣来了军饷,士兵们都不听从指挥。御史们就在军队眼皮子低下,进入御史台,通过弹劾程序,让高丽王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