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黑袍人
封玉禧白了他一眼,也懒得理他,随意走进一个房屋中关上了门,只留下颜牧一人待在原地不可置信的对着三个房间指指点点。
……
另一边,城主府的府兵离开后,陆浔也顺利进入到了罗家。
她将自己身上的衣服换掉,打晕一个罗家的女子弟,用灵力幻化她的长相,又换上她的衣服,在罗家溜达了起来。穿过蜿蜒曲折的风雨长廊,陆浔跟着自己的记忆,来到罗家连同内外府的门口。
比起外府,罗家的内府消散守备森严了起来。不仅有各种阵法守护,时不时还有罗家的巡逻队经过。
陆浔在同沐礼分析罗环遗骸的分布时就进行过推测。虽然他们现在收集到的只有遗骸,并没发现内脏,但沐礼肯定的告诉她罗环的遗骸绝对不能随便安置。
埋罗环的人会根据五行八卦,再结合阵法才能压下他这枉死的冤魂。
在五行中,金:对应于肺,位于西方。木:对应于肝,位于东方。水:对应于肾,位于北方。火:对应于心,位于南方。土:对应于脾,位于其余四方的中央。
自己和环宇师兄最先破坏了这些怨灵供养之地——玉湖。使这些配合内脏进行掩埋的肢体被人发现,又被陆浔和颜牧收服。
如果说四肢被埋在玉城的四个方位,剩下的躯体应该就和头颅一样埋在四方中央。她和沐礼推测作为躯体的阵眼必定会在罗家本家之内。不说别的,就为了求得心安,罗恒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把柄交到其他人的手里。
要想知道罗环躯干具体埋葬之地,陆浔就必须进入罗家权力集中的内府。在这样守备森严的地方去搜查他们极力隐藏的秘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她一个大活人自然没办法在不惊动这些人的前提下找到线索。
陆浔本想故技重施在找一套衣服,幻化进去。却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发现内府中有可以识别身份的法阵。她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法阵的运行原理,是令牌、功法还是血脉。第一个还好,要是后两个就会有些麻烦。
她在暗处蹲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机会,刚准备离开的时候就听见几个内府弟子说罗文博的病情加重,找了许多医修都没有用,急得每天都在书房发脾气。
陆浔眼珠子一转,这可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嘛。她当即离开罗府,准备正大光明的进入罗家的内府。
罗家门口
一名身披斗篷的人向门口的守卫递上了名帖:“我是南洲的医修,在此处历练时偶尔听到贵府有一例奇症,想来尝试一下,望通禀。”
守卫们见来人气质倨傲、言语自信,也不好耽误,赶紧差人给管家传信。不一会就从罗府中走出一名身穿白衣红边的中年男子。男子盯着黑袍人看了看,发现自己竟然看不出来人的修为,便收起了自己打量的目光,朝着来人行了一礼道:“不知尊家师承何地?”
黑袍人打量了他几眼,讥笑了下狂妄的道:“什么时候落到一个家奴来问我问题了?要不是对你家公子的病症感兴趣,你们这种地方连看一眼都污了我的眼!”
中年男子还没说话,门口的守卫便出声了:“放肆,这位是我们罗府的管家,你休要……!”
“嘭!”的一声巨响,替中年男子说话的守卫就被一股巨大力道给掀飞,重重的砸在府门前粗大的门柱上。
中年男子连黑袍人出手如此迅速、果决,也不敢再托大,他双手交叠行礼道:“在下有眼无珠怠慢了尊家,还望尊家赎罪。”
黑袍人微微点头,神情依旧倨傲的道:“别说废话,赶紧领我去看看你家公子的病症,这种又穷又脏的地方我多待一息都是受罪。”说完连个正脸都没有给中年男子,接过自己的拜帖,径直走进大门内。
中年男子眯了眯眼,盯着黑袍人背影的眼中闪过一抹狠毒,冲着门口的守卫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将门口的晕倒的守卫处理一下,露出谄媚的表情,带着黑袍人进入了一间院子。
黑袍人见房中没有病患,不满中带有恼怒的呵斥道:“我的话你是不是听不懂?我要看病患,你将我领到此处做什么?你要是听不懂人话,就去换个能听懂话的人来同我交谈。”
管家赶紧谄媚的讨好道:“尊家一路辛劳、舟车劳顿到达罗家治病,罗家自要以最高礼仪待之。”
见黑袍人身上的气息又降了几分。管家赶紧补充道:“尊家稍作片刻,我现在就为尊家准备试诊,待尊家诊治完毕后,我一定将您送到二公子的院落。”
黑袍人提高声音“哦”了一声,将管家奉上的茶重重落在桌上,不屑的道:“你什么东西,还质疑起我的医术了?你要记得你就是一条主人家养的狗,当狗就要有当狗的觉悟。”
管家藏在手中的拳,紧了紧,语气卑微的道:“尊家恕罪,是我没有同尊家讲清楚。试诊是家主亲自定下的,无法更改,还请尊家移步试诊。”
黑袍人身形高大,笼罩在一袭黑色长袍之中,让人难以看清其面容。此刻,他见到管家那一脸诚恳的道歉模样,心中虽然仍有些不悦,但为了能够诊治罗文博这一罕见奇症,还是决定暂且放下成见。
只见他缓缓地伸出手,接过那根纤细如发丝般的悬丝,口中淡淡地吐出两个字:“木脉。”
管家见状,连忙朝着一旁的下人使了个眼色。那名下人心领神会,立刻上前替换掉原本的诊治对象。管家再次恭敬地向黑袍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他开始正式诊治。
黑袍人诊断手法早已轻车熟路。他的手指刚刚接触到悬丝,便洞悉了病人的病症所在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黑袍人又接连进行了几次试诊。随着一次次地精准无误,管家的目光逐渐从最初的怀疑和不屑转变为钦佩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