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林北甚至觉得他们很吵。
各位诸侯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终于将那两个情绪激动、几近失控的袁氏子弟给安抚下来。待两人稍稍平静之后,众人便纷纷散去,各自忙起了自己手头的事务。
然而,就在这看似恢复平静的场面之下,袁绍脸上那一抹极难察觉到的笑容,却没能逃过眼尖如鹰的林北的目光。
要知道,洛阳袁氏一族一直以来都堪称袁家的根基所在。而今,这座根基已然崩塌覆灭,如此一来,便再无人能够对袁绍形成有效的制衡与约束。
所以,此刻的袁绍心中自然是无比畅快和欣喜的。
而在这场变故之中,哭得最为伤心欲绝的当属袁术无疑,简直就是真情流露。
虽说袁术本身确实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实际上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若不是有着袁家族人的全力支持以及家中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们不遗余力地扶持,袁术恐怕根本无法稳稳当当地坐上如今这般高位。可如今,袁家遭此大难,他瞬间失去了那坚实可靠的依靠。那么从今往后,袁术究竟还能凭借什么来继续支撑自己前行呢?这条道路对于他而言,无疑充满了迷茫与未知。
悲伤是今晚的康桥。
鲜血可以流淌,泪水可以挥洒,但这场宴会却万万不能中断的。
望着眼前这一幕幕场景,林北不禁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奈与无语。
只见林北端端正正地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冷眼旁观着位于主位上的袁绍仍在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硬装出一副悲痛万分的模样在那里演戏;同时,另一边的袁术则是故作坚强,试图用冷漠来掩盖住内心深处那无尽的悲伤,但其微微颤抖的身躯早已出卖了他真实的情感。
尽管这场戏确实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已经连续观看一整天所带来的疲倦感。
林北的目光逐渐从袁绍和袁术身上移开,唯有那张摆放着各式珍馐美味的桌案,成功地留住了林北的脚步。
而此时的刘备,则在袁绍跟前极力表现自己,不停地阿谀奉承和宽慰对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他故作姿态,亦或是在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伏笔。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刘备的种种举动赢得了许多诸侯的青睐与赞赏。
在这些诸侯之中,尤以陶谦对刘备最为欣赏有加。他对这位才能出众之人赞不绝口,毫不掩饰内心的钦佩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席间再次响起阵阵觥筹交错之声。原本弥漫着些许哀伤氛围的大厅,在几杯美酒入喉之后,哀伤情绪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诸侯们开始变得兴奋起来,一个个宛如战略大师般高谈阔论,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们指点着江山社稷,仿佛整个大汉未来十几载的繁荣昌盛皆需依靠他们的智谋与决策方可实现。
必须承认的是,能够有幸参加此次讨伐董卓这般规模宏大宴会的人物,除去那些身份显赫且未参加讨伐董卓的皇亲国戚之外,其余众人无一不是未来大汉乱世中的风云人物。
他们各自占据一方土地,拥兵自重,成为了那个时代群雄割据局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此时,宴席间的气氛正酣畅淋漓,众人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就在这一片喧闹之中,袁绍忽然站起身来,面色凝重地提议道:“诸位,如今董卓专权乱政,欺压百姓,实乃国之大贼!吾等身为汉室臣子,当挺身而出,以笔为刀,写一篇犀利之文,痛斥其罪行!”
袁绍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众诸侯面面相觑,随后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
接着,袁绍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个文官身上,此人正是自己麾下那大名鼎鼎的陈琳。
只见陈琳身材修长,面容清俊,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儒雅之气。他见到了袁绍的眼神,立刻秒懂便拱手向袁绍行礼,应声道:“承蒙主公看重,琳必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说起这陈琳,那可真是声名远扬。
想当年,他所撰写的讨董檄文一经问世,便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起轩然大波。那篇檄文中言辞犀利,文采斐然,将董卓的种种恶行揭露得淋漓尽致,令无数风流才子为之折服和侧目。
不仅如此,陈琳还有另一篇传世之作——骂曹操的文章。据说当时曹操读罢此文,竟惊出一身冷汗,就连困扰他许久的头痛病也因这篇文章的威力而暂时得到压制。
与祢衡那种直爽泼辣的风格不同,陈琳更擅长运用精妙的文字艺术,以柔克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编织的语言陷阱。
此刻,只见陈琳端坐在宴席中央,铺开一卷洁白的竹简,提起一支毛笔,蘸饱墨汁,开始奋笔疾书。他时而沉思片刻,时而运笔如飞,那笔尖在竹简上舞动跳跃,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侯们则围坐一旁,静静地注视着陈琳书写,他们虽看不清具体的字句,但从陈琳专注的神情和流畅的动作便能感受到这篇文章必定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不多时,陈琳终于搁下毛笔,长舒一口气。他轻轻吹去竹简上未干的墨迹,然后将其递给身旁的侍从。那侍从小心翼翼地接过竹简,呈给袁绍。袁绍接过后,仔细端详一番,脸上不禁露出满意之色,随即转手将竹简传给其他诸侯传阅。
就这样,这卷竹简在诸侯们手中依次传递,每个人都认真阅读起来。尽管大家看到的只是简略的内容,但已然能够领略到陈琳文笔之妙处,心中对这位大才子更是钦佩不已。
好不容易将文章撰写完成,然而一个极为关键且棘手的问题却摆在众人面前:究竟该选派何人充当使者,将此篇重要文书送至董卓手中呢?要知道,一旦这篇文章成功呈现在董卓的桌案之前,那位肩负使命的信使恐怕就再难生还了。
毕竟,董卓可是个心狠手辣、权倾朝野之人,对于胆敢忤逆他或者给他带来麻烦的人,向来绝不留情。
倘若所派之使者地位卑微、声名不显,那么董卓极有可能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这份文书。如此一来,众人煞费苦心写成的文章便如同废纸一般毫无作用,只能沦为诸位诸侯们一厢情愿的空想而已。
可若要挑选一位位高权重、声名远扬的人物前往送信,又有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这样一项几乎必死无疑的任务呢?一时间,营帐内陷入了一片沉默和纠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