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枭雄终局

第133章 枭雄终局

李修然的密室中,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密报摆在桌上。每一份都关于同一件事:努尔哈赤的死因。

"有趣,"李修然对卡洛琳娜说,"这三个版本各有特点。毛文龙的奇袭说,显示我们的实力;沙俄匪军说,暴露了他们北方的隐患;而皇太极毒杀父亲......"

"这个版本最具杀伤力,"卡洛琳娜接道,"直击满清统治的正统性。"

"正是,"李修然取出一份详细计划,"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些说法,分化满清内部。"

满清贵族间的不和由来已久,但努尔哈赤死因的疑云更加剧了这种矛盾。

"大贝勒们对皇太极并非全心信服,"艾莎带来最新情报,"特别是代善、德格类等人,一直怀疑努尔哈赤之死有隐情。"

李修然立即着手部署:"让我们的密探重点散播毒杀的说法,特别是在满洲贵族聚集的地方。"

战后的第三天,五洋城议事厅。

李修然正在与卡洛琳娜分析最新情报。桌上摊开着几份密报,都是关于满清内部的最新动向。

"皇太极这次损失惨重,"卡洛琳娜说,"不仅折损了大量精锐,更重要的是,他在八旗贵族中的威望受到了严重打击。"

"没错,"李修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正是我们要的效果。打仗不只是拼军力,更要打击敌人的心理。"

他取出一份特制的宣传材料:"看看这个。"

那是一份用满文写就的檄文,专门针对八旗贵族的心理:

"皇太极此人,不念叔侄之情,逼死太师(指代努尔哈赤),夺取汗位。如今又轻率用兵,致使精锐尽折,可见其德不配位......"

"妙啊,"卡洛琳娜赞叹,"这是要离间他和八旗贵族的关系?"

"不止如此,"李修然说,"你可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们从一个满清细作那里得到的信息?"

卡洛琳娜想了想:"你是说......努尔哈赤的死因?"

"正是。根据那个细作交代,努尔哈赤的死,跟皇太极脱不了干系。只是当时证据不足,现在......"

他从密匣中取出几封信件:"这是我们在这次战斗中缴获的。虽然都是些零碎的记录,但拼凑起来,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要......"

"散布消息,"李修然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让八旗贵族知道真相。皇太极表面上是个孝顺侄儿,实则......"

就在这时,一名密探匆匆进来:"大人,有新消息!"

"说!"

"据可靠线人回报,代善等几位贝勒对皇太极已经心生不满。他们认为这次失败完全是因为皇太极刚愎自用,不听劝谏......"

李修然点点头:"好!传令下去,加大力度散布消息。记住,要因人施策:对野心勃勃的,就暗示皇太极独断专权;对重情义的,就提努尔哈赤的死因;对务实的,就说他穷兵黩武......"

与此同时,满清大营。

皇太极正在阅读最新的密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大汗,"多尔衮说,"最近军中确实有些流言......"

"哼!"皇太极重重拍案,"一定是李修然那个诡计多端的家伙搞的鬼!传令下去,严查散布谣言的人!"

但为时已晚。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消息,已经开始在八旗贵族中流传。每个版本都针对不同人的心理,恰到好处地挑动着他们的敏感神经。

更要命的是,这些消息往往还带着一些确凿的细节,让人不得不信。

"大汗,"阿敏忧心忡忡地说,"形势有些不妙。代善等人已经开始拉帮结派......"

皇太极面色阴沉。他太明白这些消息的杀伤力了。在满清内部,努尔哈赤的威望极高。如果让人觉得他对努尔哈赤的死有所牵连......

"李修然!"他咬牙切齿,"总有一天,我要......"

话没说完,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科尔沁部落的使者到了,说是要当面质问皇太极一些事。

满清大营中,气氛格外凝重。

科尔沁部落的使者带来了一封信,那是他们部落首领写给皇太极的质问信。信中提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细节:关于努尔哈赤临终前的异常,以及皇太极当时反常的举动。

"大汗,"阿敏低声说,"科尔沁部和我们的联系一向密切,现在他们突然提出这些旧事......"

皇太极脸色阴晴不定。科尔沁部落是满清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努尔哈赤的皇后也是科尔沁部人。如果连他们都起了疑心......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搅局!"他咬牙道。

就在这时,多尔衮匆匆赶来:"大汗,不好了!科尔沁使者已经和代善等人秘密接触过了!"

皇太极猛地站起:"什么?!"

与此同时,五洋城。

李修然正在和一位特殊的客人密谈。那是科尔沁部落的一位重要头领,此人一直对努尔哈赤之死心存疑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这些都是真的?"科尔沁头领拿着一叠文书,神情凝重。

"千真万确,"李修然说,"这些都是从满清内部搜集到的证据。您看这份记录,是太医院当年的密报......"

他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书:"太医们发现努尔哈赤死前症状异常,但皇太极却不许他们详查。更可疑的是,他随后就处死了几位老太医。"

"这......"科尔沁头领倒吸一口冷气。

"还有这个,"李修然又拿出一份名单,"您看看这些人,都是当年亲近努尔哈赤的老人。他们在皇太极上位后,不是被贬就是莫名暴毙......"

科尔沁头领的手微微发抖:"难怪......难怪当年总觉得有些蹊跷......"

"所以我们才要告诉诸位真相,"李修然正色道,"不能让努尔哈赤大汗含冤九泉。"

就在这时,卡洛琳娜送来最新情报:代善等几位贝勒已经开始秘密串联,准备质问皇太极。

"好!"李修然露出满意的笑容,"棋子已经就位,现在就看他们怎么收场了。"

几天后,满清大营内部彻底乱了。

先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联名上书,要求彻查努尔哈赤之死;接着科尔沁部落公开表示要终止联盟;更要命的是,八旗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大汗!"多尔衮急匆匆赶来,"代善和杜度已经联合了六个旗的头领,说要召开贝勒会议!"

皇太极面如土色。在满清内部,贝勒会议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旦召开,他这个大汗之位就危险了。

"该死的李修然!"他咆哮道,"一定是他搞的鬼!"

但他更清楚,现在不是找李修然算账的时候。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平息内部的风波。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李修然的下一步计划,将让满清内部的矛盾彻底爆发......

满清大营,深夜。

皇太极正在密室中与心腹商议对策。烛光下,他的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

"大汗,"多尔衮压低声音说,"事态已经控制不住了。代善那边放出话来,说要查当年太师(努尔哈赤)驾崩时的所有细节。"

"不止如此,"阿敏补充道,"科尔沁部的使者已经联络了其他蒙古部落。现在草原上都在传,说我们......背信弃义。"

皇太极猛地将桌上的茶盏摔碎:"该死!这些叛徒!当年太师在时,他们哪个不是低眉顺眼?现在倒想翻起浪来!"

就在这时,一名亲信匆匆进来:"大汗,不好了!费扬古带着本旗精锐,投奔代善去了!"

"什么?!"皇太极腾地站起。费扬古是他的亲信将领,统领着重要的镶黄旗。如果连他都倒戈......

与此同时,五洋城密室。

李修然正在查看最新情报。桌上摆着几份文书,都是关于满清各旗动向的密报。

"费扬古果然按计划行动了,"他对卡洛琳娜说,"这是个好兆头。"

"他为什么会突然倒戈?"卡洛琳娜问。

李修然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因为我们让他看到了一些'特别'的证据。"

他取出一份文书:"这是皇太极秘密处决费扬古兄长的密令。原件被我们的人从满清档案库中偷出来,复制后又完美放回。"

"高明!"卡洛琳娜赞叹,"这样一来,不仅打击了皇太极的威信,还能分化他的亲信。"

"没错。在这种时候,证据比流言更有杀伤力。"

李修然指着地图:"现在,代善在西边,科尔沁部在北边,费扬古在东边。皇太极已经陷入三面包围的态势。"

"那下一步......"

"该是努尔哈赤的皇后出场了。"李修然说,"作为科尔沁部的公主,她在满清贵族中很有威望。如果她出面指证皇太极......"

就在这时,一名密探急匆匆进来:"大人,有重要情报!发现代善和杜度的人马在秘密调动!"

"哦?"李修然眼前一亮,"看来他们要提前动手了。"

满清大营,正在发生一场无声的政变。

代善和杜度联合了六个旗的精锐,开始包围中营。那些曾经效忠皇太极的将领,不是倒戈就是按兵不动。

"大汗!"多尔衮冲进营帐,"不好了!代善打出了'为太师昭雪'的旗号,各旗将士纷纷响应......"

皇太极面色铁青。他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那些证据、流言、内幕,都是为了这一刻。

"李修然......"他咬牙切齿,"你真是好算计!"

但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营外传来阵阵喊声:

"还太师公道!"

"召开贝勒会议!"

"清查真相!"

就在这时,又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努尔哈赤的皇后要当众揭发一些"惊人内幕"......

满清大营中央议事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按照满清传统,只有在重大决策时才会在此召开贝勒会议。今天,所有的八旗贵族都聚集于此。

努尔哈赤的皇后——科尔沁公主端坐在主位。作为满清第一任皇后,她的地位尊崇,威望极高。

"诸位,"她环视四周,声音悲痛而威严,"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说一件积压多年的心事......"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个改变历史的时刻。

"当年太师驾崩,确实有蹊跷。"她缓缓说道,"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真相。"

她取出一个古旧的木匣:"这里存着太医院的秘密记录,还有几位老人临终前的证词......"

皇太极坐在下首,脸色阴晴不定。他知道,一旦这些证据公开,他的统治基础就会彻底动摇。

正在这时,营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名传令兵冲进来,"明军在边境集结!李修然亲自领军!"

议事台上一片哗然。这个时机也太巧了!

但科尔沁公主仿佛早有预料:"不必慌张。我已经派人与李修然商议过了。只要我们内部事情处理好,他不会轻举妄动。"

这番话更让在座的贵族震惊:原来连太后都已经和李修然有了默契!

就在众人惊诧之际,代善站了出来:"启禀太后,臣这里还有一份重要证据。"

他展示了一份密函:"这是当年太师最信任的大臣、我的亡父留下的遗书。他临终前写下了一些惊人的内幕......"

皇太极的脸色越发难看。他太清楚那份遗书的分量了。

更要命的是,随着一个个证据的公布,那些曾经支持他的将领纷纷变了脸色。

"原来如此......"

"太师含冤啊......"

"难怪当年......"

低语声在人群中扩散。气氛越发紧张。

多尔衮在皇太极耳边低声道:"大汗,情况不妙。费扬古的人马已经包围了中营,其他各旗似乎也有异动......"

皇太极死死攥着椅子扶手。他知道,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罗网,而他已经身陷其中。

"太后!"代善突然高声道,"臣建议立即召开贝勒会议,重新推选大汗!为太师昭雪,为八旗正名!"

"附议!"

"附议!"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那些曾经敢怒不敢言的贵族,此刻纷纷表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太极突然站起:"很好!既然诸位都要追查真相,那我也有话要说......"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我亲信,打开密库!拿出那些证据......"

话音未落,议事台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报!科尔沁大军压境!"

"报!蒙古各部联军向此集结!"

"报!明军已经开始调动......"

形势已经彻底明朗: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每一步都算计得丝丝入扣。

"拿出证据?"科尔沁公主冷笑一声,"皇太极,你是说密库里那些伪造的文书吗?"

皇太极脸色一变:"你......"

"所有的密库档案,早就被我们的人调换过了。"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李修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议事台的入口处。在他身后,是一队装备精良的明军将领。

"你!"皇太极暴怒,"你竟敢......"

"为什么不敢?"李修然平静地说,"实话告诉你吧:你的亲信中,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人。这半年来,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多尔衮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不知道身边哪些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的证据。"李修然打了个手势。

几名便装密探抬上来一口特制的铁箱:"这是从努尔哈赤的贴身太监那里找到的密信。有趣的是,这些信件的笔迹,与皇太极当年的某些密令完全吻合......"

"够了!"皇太极终于忍不住,拔出佩刀,"既然你们都想要我的命,那就......"

"住手!"一声暴喝。

费扬古带着一队精锐冲了进来:"大汗,请您放下武器。为了避免更多流血,请配合贝勒会议的调查。"

皇太极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被团团包围。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将领,此刻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你们......"他苦笑一声,"真是好手段。"

"这不是手段,"李修然平静地说,"这是你种下的因,结出的果。努尔哈赤待你如子,你却......"

"住口!"皇太极厉喝,"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

"我有资格。"科尔沁公主站起身,"作为努尔哈赤的妻子,作为满洲的太后,我有资格为死者讨回公道。"

她转向众人:"诸位,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们不能让满洲陷入内乱。我建议,立即召开贝勒会议,推选新的大汗。同时......"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修然一眼:"与明朝议和。"

这番话立即得到了代善等人的响应:"太后明见!"

皇太极知道,大势已去。他的谋划、他的野心,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报!"一名传令兵跑进来,"科尔沁大军已抵达营外,蒙古各部联军也在靠近。明军主力已经开始调动......"

代善立即宣布:"即刻召开贝勒会议!在此之前,请皇太极交出玉玺,由太后暂时保管。"

多尔衮上前一步,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形势已定,最终叹了口气,退了回去。

"你赢了。"皇太极盯着李修然,"不过你别得意,这里终究是我满洲的地方,不是你们能......"

"错了,"李修然打断他,"这里不该属于任何一个野心家。这片土地,应该属于所有在此生活的人。"

他转向众人:"诸位,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你们很快就要做出选择了。"

三天后,满清大营议事厅。

贝勒会议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在场的不仅有八旗贵族,还有科尔沁等蒙古部落的首领,以及李修然作为明朝特使。

"诸位,"科尔沁公主主持大局,"经过这几天的商议,我们已经达成了几点共识:第一,废黜皇太极,由代善暂领大权......"

代善起身行礼。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他在满洲贵族中威望极高。

"第二,"她继续道,"与明朝议和。这一点,李特使已经带来了具体条件。"

李修然站起身,展开一份详细的和议方案:

"第一条:满洲退出关外,以大兴安岭为界;

第二条:互市贸易常态化,保障双方商路;

第三条:满洲可自治,但需与明朝互派使节;

第四条:科尔沁等蒙古部落作为调停方,监督和议执行......"

条款宣读完毕,满堂陷入沉思。这些条件,比他们预想的要宽松得多。

"我补充一点,"李修然环视四周,"明朝愿意提供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艺,帮助满洲发展生产。此外,双方可以联手开发西伯利亚......"

这番话立即引起了轰动。在场的贵族都明白,这意味着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我同意。"代善第一个表态,"继续征战对谁都没好处。与其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寻求共同发展。"

科尔沁等部落的首领也纷纷响应。他们深知,和平贸易比战争掠夺更有利可图。

"不过,"多尔衮突然开口,"我们担心,一旦解除武备......"

"这正是第五条要说明的,"李修然说,"明朝不会干涉满洲内政。八旗制度可以保留,但建议改为防卫性质,不再作为侵略工具。"

这个承诺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在场的贵族都清楚,八旗不仅是军事组织,更是他们权力的基础。

"那么,"科尔沁公主环视四周,"诸位可还有异议?"

众人相视一眼,皆已认可。多年征战的疲惫,加上新的发展前景,让他们看到了更好的选择。

"好!"她一锤定音,"请李特使拟定详细条约。同时,我提议在盛京举行签约仪式,请明朝派重臣出席......"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报!皇太极自尽了!"

议事厅一片哗然。

"他留下了一封信,"侍卫递上一个密封的信封。

科尔沁公主接过信,当众拆开。看完后,她的表情有些复杂:"他说......他终于明白了努尔哈赤的用心。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只可惜,他领悟得太晚了......"

李修然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历史的车轮终究转向了新的方向,但代价依然沉重。

"传令下去,"代善说,"准备葬礼。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满洲的子孙。"

随后,他转向李修然:"李特使,接下来还要请你多多指教。这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双子海图:霸者航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双子海图:霸者航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3章 枭雄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