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Utopia:关于《厄舍府的倒塌》的讨论(二)
环球剧院院长lv10:事实上,我认为作者的目的本就不是制造经久不散、迷雾重重的恐惧,恐惧结束后逐渐开始思考,并感到头脑愈渐清晰几乎是必然的。尤其是考虑到,这个故事的完整性令人着迷。
环球剧院院长lv10:我想那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出现在门口的玛德琳小姐不是鬼魂。而她“死而复生”后应当也不可能是记恨被活埋而要寻仇,更不可能是为了吓死她的哥哥。
环球剧院院长lv10:虽然作者没有也不必提供玛德琳的任何心理描写,但我认为她应当只想着见她的哥哥,这便是她全部的想法,这就是他们兄妹间的那种命运般的情感联系。然而,事与愿违,她的出现就像是家族诅咒的应验。
环球剧院院长lv10:她的死亡,她在棺材里挣扎时那只能被她神经衰弱的孪生哥哥听到的动静,她在那个暴风雨夜艰难上楼的脚步声......全都让她的哥哥进一步病入膏肓,直至临近尾声二人相见,妹妹力竭而死,哥哥因恐惧而亡......最后,以古老宅邸在血月见证下的倒塌宣告故事的终结——
环球剧院院长lv10:这一切当然足够构成一个恐怖故事。并非只有切实的鬼怪才令人恐惧,这个故事中有对未知的恐惧,和明明预知了却无法逃脱的恐惧。同时,这也是一个悲剧故事。既像厄运,又像解脱,毫无疑问具备黑暗浪漫色彩。
环球剧院院长lv10:这位坡先生确实让我第一次欣赏到短篇小说的魅力。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和人物范围内,让读者获得了如此完善、惊艳的阅读体验。他在心理描写和氛围营造方面的功力是顶级的!
夜巡骑士lv7:我打赌,这是莎士比亚阁下发表过的最长的读后感!
环球剧院院长lv10:/微笑我想这并非我的极限。毕竟,长篇才是我的最爱。我当然也能欣赏短篇小说,但是,还是更期待一部足够震撼的长篇小说吧!
环球剧院院长lv10:哦,或许我该期待一下,一位名为维克多·雨果的作家也许会横空出世?虽然——他也不可能比本世纪最伟大的环球剧院院长写得更出色了/大笑
为自由而战lv5:......
加勒比海渔夫lv8:......
寂寞的行善者lv8:......
捕蝴蝶者lv6:!”
千代宁宁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浏览到这里,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了个放松的契机了......
着实感谢莎士比亚先生的发言,他不仅有着靠谱的鉴赏力,还总能让大家在这种文学性讨论中得到喘息的机会......甚至包括他和伏尔泰先生文雅且高姿态地互怼的时候——是的,其实那种时候某些假装劝架的人根本就是在疯狂吃瓜......
这简直是她有史以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因为,这也是大家最像作家的一回!
他们甚至完全没有想起她这个版主......要知道,以往每一次发作品,这帮家伙都老是@她好几遍......
在她看来,到目前为止,大家对《厄舍府的倒塌》的解读已经相当全面了!当然,对爱伦·坡的赞誉也完全贴切!
若非要说还差什么,似乎......只有缺点了。没错,几乎每本小说都逃不过被指出一些缺点。
尽管这一次,无论是莎士比亚先生还是毛姆先生都完全没有批评什么的意思......
她本以为伏尔泰先生大概率不会如何喜欢坡的主题,但他这回十分沉默,不知是不是因为想到了波德莱尔先生......
至于波德莱尔先生本人——嗯......她压根不指望他会出现......
即使她对爱伦·坡的小说有信心,但是......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即使波德莱尔先生确实喜欢得不得了,他也根本不愿意承认呢......?......更别提在公共场合变身坡吹了!
这就好像指望原作的武侦宰看了芥川老师的小说,立刻在大庭广众变身芥川迷弟一样——魔幻了些......完全经不起细想啊......
缺点总是会出现的。她知道这一点的必然性。
但是,这一回,她竟有些不想看到那种批评。
或许是因为,她自己在阅读时不止产生了和“七个我”差不多的感受,还总能在重温阶段,就如同毛姆先生说的一样,仿佛看到了作者本人......并且,油然而生一种十分特殊的敬意......
是的,她认为自己对爱伦·坡的敬意十分特殊,值得用独一无二来形容。
尽管源头是对他才华的无限感知与敬佩,但是,或许是因为爱伦·坡的文字实在是太有个人特色了,稍微多读几本,便绝不会错认成任何一位——
那种敬意,若非要找个什么词来形容,或许是......“柔软的”。
即使是并不忧郁消极的人,面对坡在众多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情感脆弱性,也可能会产生一种温柔的敬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这位作家在作品中展示出的人格是如此的矛盾:
他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那里面几乎全是孤独、恐惧、黑暗、绝望、脆弱、对命运的无奈......简直找不到一个好词!
另一方面,他又像是一位技艺最精湛的工匠,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细节都能为作品的整体服务......
前者理应是失控的、乱作一团的,但坡却做到了严谨,这种矛盾将他身上那种作家的纯粹之美展现到了极致,于是立刻便显得弥足珍贵起来......
而后,若是再去了解他那颇具无奈与痛苦的人生经历......这份柔软的敬意——变得像是和坡本身一样矛盾了——愈发强烈!却也愈发柔软了......
她相信,这样子的情绪,在爱伦·坡的读者身上,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那些对他推崇备至的文学家,都是绝不稀罕的。
爱伦·坡的作品本就十分容易唤起那种同理心......更别说,他的作品中还有理性和逻辑,甚至总能找到科学性的一面......能与爱伦·坡共情之人定能体会到这种多面的特质有多珍贵!
每每想到这程度,便立刻想要痛斥当时的美国文学界一回。
这种多领域的全才,放眼整个文学界,翻遍所有历史阶段,都找不出几个来——他们理应像德国推崇歌德一样推崇爱伦·坡!
那种狭隘眼光简直可以说是遗祸至今!
为此,她早已失望又冷漠地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没有传统、没有底蕴的国度总是在做的事。
总是这样非黑即白的......永远只会被一种流派束缚,永远只允许一种声音盖过其他呼喊,永远只能接受一种用社会规则固化的正论——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
是的,这就是美国。她担心的就是美国人的反应!
毕竟,在这种事情上,所谓的宿命论或许也会应验,被欧洲狂热推崇的文豪,在美国却被误解、排挤、不受重视......此刻,她几乎要产生那种预感了!
想想论坛上那几位美国朋友吧......那些她知道姓名的大人物......除了艾略特,她竟不敢想其他几位会欣赏爱伦·坡!
值得一提的是,三次元中,艾略特后来长期生活在英国,还加入了英籍。——在此刻想起,竟有些像个不好笑的美式笑话啊......
感到自己的心态十分失衡,屏幕前的少女在重新滚动屏幕前努力地劝了自己一下:“只是文学观点的不同,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没有对错之说,历来如此。”
更何况,这个世界,不会有一位坡先生因此愤世嫉俗了......
而且,或许会出现惊喜也不一定,毕竟,这个世界的“文豪们”会不局限时代地一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