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陌生的身份
一阵剧烈的刺痛袭来,李辰捂住头,眼前的景象瞬间扭曲。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某个陌生的空间,无数零碎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画面中,他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身穿明黄色的龙袍,正站在文华殿中,面对群臣争论不休的情景。年轻男子脸色苍白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倔强。他是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但却被重重危机和权臣党争压得喘不过气。
随后的画面越发残酷——宫中的阴谋、边疆的战乱、百姓的哀嚎……这一切都像是汹涌的巨浪,将李辰的意识彻底淹没。
“朱由检。”一个名字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我是……崇祯皇帝?”李辰低声呢喃,感到一阵窒息。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穿越到明末,成为这位命运悲剧的皇帝。
辰坐在乾清宫的大床上,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目光呆滞地望着眼前雕花繁复的床幔。方才从脑海中涌现出的那些记忆,如同开闸的洪水,将他原本的认知冲得七零八落。
“魏忠贤……东林党……李自成……”他喃喃地重复着这些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作为一个历史迷,李辰对大明王朝的兴衰了如指掌,尤其对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生平颇有研究。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这个历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亡国之君,竟然会成为自己的宿命。
“崇祯皇帝……”李辰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在脑海中重新梳理这位皇帝的一生。
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任皇帝,明光宗的第五子。崇祯年仅十六岁登基,在位十七年。他的生平可谓极尽悲剧:上承天启年间的积弊,下陷内忧外患的重围。面对辽东后金的虎视眈眈,内地农民起义的愈演愈烈,以及朝廷内党争的此消彼长,朱由检用尽了全力,但最终仍未能挽回王朝的颓势。
“朱由检的努力无人可以否定,他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是历代明君中少有的勤勉之主。但可惜,他的处境实在太过险恶。”李辰低声自语,回想起自己对崇祯皇帝的评价。
作为历史迷,李辰曾无数次设想过,如果他是崇祯皇帝,是否能够摆脱那些难以克服的困境。他会如何应对党争?如何平定内乱?如何重振朝纲?
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他真的会成为崇祯皇帝。
“老李家的后代,竟然魂穿到老朱家的皇帝身上?”李辰忽然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这是老天爷开的什么玩笑?”
他的家族血脉源于大唐太宗李世民,父亲从小便灌输他作为“天策后人”的使命感。从小到大,李辰都以李世民和唐代开国的英才为榜样。他为自己是李家的后人而骄傲,为“天策上将”的称号而自豪。
而现在,他一个堂堂唐皇后代,居然成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还恰好是亡国之君。这让李辰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谬与滑稽。
“李唐之龙血,附朱明之末代……”李辰喃喃道,语气中透着苦涩。
他抬起手,仔细端详这具陌生的身体。手掌苍白而骨节分明,虽没有厚重的老茧,却能看出常年操劳的痕迹。脑海中那些属于朱由检的记忆,让他感受到这个人背负的沉重。
“朱由检,你不是无能,你只是生错了时代……”李辰叹息。
他明白,崇祯皇帝的一生充满了挣扎:他力图扭转辽东战局,却因朝臣掣肘和财政匮乏而屡屡失败;他试图消除宦官余毒,却因东林党内部的矛盾而无法彻底清洗;他想要拯救大明,却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了覆亡。
历史书中的结局,是崇祯在北京城破之际,于煤山上吊自尽。他的尸体被发现时,脚下还留有一封血书:罪己之辞,痛斥自己未能挽救大明。
“我绝不会走到那一步!”李辰的拳头慢慢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不仅是唐李的后代,更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经历了无数教育与训练的多学科专家。他不相信历史的结局是不可更改的。既然命运把他送到了这个注定失败的时刻,他就一定要逆天改命,为崇祯、为大明,甚至为天下百姓,拼出一条生路,也许国家可以避开那屈辱的百年。
“既然我成为了朱由检,那这次,我不会让大明重蹈覆辙。”他低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难以撼动的决心。
“老朱家的天下,李家的智慧……”李辰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我们合作一次,看看命运到底能不能被改写。”
李辰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触及到头顶垂落的绣着金龙的床幔。他试图动一动,却发现身体沉重,四肢酸痛。一阵刺鼻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他感到头痛欲裂。
“皇上,您醒了?”一个声音轻柔又小心翼翼地响起。
李辰猛然转头,看见一个穿着古装的男子跪在床边,神情满是焦急与担忧。对方的装扮和用词让他愣住了。这是太监吧?这个人是谁?脑中在飞快的回忆。脑中似有无数记忆碎片涌入,迅速拼接成一幅惊人的图景。
“皇上?”太监听到他的低语,连忙抬起头,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担忧,“皇上您觉得不适吗?要不要奴才请太医?”
“太医……”李辰喃喃重复着这个词,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的目光转向身旁的床幔,触摸到那刺绣金龙的丝绸质感。
“朕……”李辰咀嚼着这个字眼,声音微颤。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环顾四周。这是一间华丽的寝宫,摆设极尽奢华。案几上摆放着铜制烛台,龙纹笔筒,以及几卷朱红色的奏折。他看到这些物品,现实与记忆的碎片再次交织在一起。
“皇上,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太监小声问道,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辰缓缓睁开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太监。他记忆中浮现出一个名字——王承恩,这是崇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忠诚而机敏。他知道自己不能露出破绽,必须迅速适应这个角色。
“无事。”李辰压下内心的波动,故作镇定地说道,“只是有些乏了。”
“皇上龙体欠安,还是请太医诊治吧?”王承恩显得愈加焦急。
“不必了。”李辰摆摆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带上威严。
“是。”王承恩连忙低头,不敢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