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欲离
“蓁蓁,你要说什么?”李氏吃了一点儿烤麻雀用布头擦了擦手问道。
沈清见李氏和志儿都好奇的望着她,这才开口道:“我不是给一对主仆带过路吗?陆公子为表达谢意送了我这个荷包。”沈清边说着边用布头擦了擦手,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来。
“好漂亮啊!”志儿不禁赞叹道。
这个荷包确实很漂亮。它是用宝蓝色的不知是什么的布料打的底,这种布料触手冰凉,很是滑润。上绣一只骄傲的开屏孔雀,下面还缀着一只小小的五彩络子。模样既简洁大方又不惹眼,很是适合贵族公子哥们平日里的佩戴。
李氏却听完沈清的一番话后皱起了眉头:“蓁蓁,娘不是告诉过你么?无功不受禄,带路是随手就可以做的事,怎么能收下别人的谢礼?这让人家把我们当成了什么人!”
沈清说道:“娘,我推拒过的,也是像您这样说的,可是那陆公子非要送给我,我如果再拒绝就显得有些……”
李氏又沉默了片刻,这才接过荷包来仔细的端详。
“怎么了娘?”沈清看李氏良久不说话疑惑地问道。
李氏叹了口气,道:“咱遇着贵人了……”她又停了一下,才说道:“这是苏绣,而且是锦绣坊的绣品。”
苏绣?沈清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她后世是听说过苏绣的,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而且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共称中国四大名绣。
“娘,锦绣坊是什么?”沈清疑惑地问道。
“锦绣坊是苏州最好的刺绣坊,绣品精细清雅,绣样逼真的令人咂舌。而且锦绣坊独有的吴氏双面绣可以绣出正反面完全不同的两种图案,这一直都是苏绣中的明珠。吴氏双面绣因为绣法更加繁琐精细,所以一副小的扇面都可绣达十天之久。因为这种绣法是只传子孙不传弟子的,所以它就更加难得了。锦绣坊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会向宫里进贡一匹绣品,所以在春秋两季市面上是很少看到锦绣坊的绣品的。即便有少量,那也要很贵了。”李氏徐徐的说道。
“娘,那这个荷包有什么特殊的吗?”沈清问道。她感觉李氏刚才看荷包的时候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惊奇。
李氏又摩挲了几下荷包,开口道:“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吴氏传人的手笔。你看,这底部有丝线绣的隐隐的‘吴氏’。看到了吗?”李氏对着烛光稍稍的摇了摇荷包。
沈清只看到有一丝光亮一闪而过,却始终看不到字。
“娘,哪儿有字啊?”志儿揉了揉眼睛问道。
沈清也疑惑地看向李氏。
“在太阳光底下你们就会看到了!”李氏笑呵呵的说道。
“那娘你怎么能看到呢?”沈清疑惑地问道。
“呵呵,娘的绣娘师傅就是年纪大了从锦绣坊出来的,她曾教过我怎么辨认吴氏子孙的绣品。而且娘常年盯着绣品看,这些再看不出来那不就让人笑掉大牙了嘛!”李氏笑笑道。
“娘,那如果咱把它当掉……能当多少银子呢?”沈清有些犹豫的问道。
李氏又认真的摩挲了几下,叹了口气道:“如果在秀水县当的话,死当也就十几两银子,活当有六七两就已经不错了……”
“那如果不在秀水县当呢?”沈清问道。
“如果在京城当的话,死当可高达二十两银子,活当也要十五两左右。”李氏回答道。
“怎么差这么多!”志儿一下子惊呼起来。
李氏笑着摸了摸志儿的头,说道:“猴子占山称霸王,你也没治不是?他们只会以绣线和面料的好坏来给你算银子的。”
“娘,如果咱租个小院子的话,一个月要花多少银子呢?”沈清突然问道。
“在秀水县如果只是个小院子的话,一个月三百文应该就够了。”李氏答道。
沈清算了一下,问道:“娘,那这样的话,咱是不是就可以离开了?”
“是。”李氏微笑着说完,一下子把两个孩子给搂到了怀里。
“娘,你是说咱要离开余家吗?真的吗?”志儿咧着嘴问道。
“是啊,咱可以离开了……”李氏微笑着亲了一下志儿的额头。
“哇!太好了!终于可以吃饱饭了!”志儿高兴的欢呼起来。
“嘘……”沈清猛地捂上了志儿的嘴。
李氏爱怜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看着沈清问道:“蓁蓁,这荷包谁送给你的?”
沈清迷惑的看了李氏一眼,说道:“陆绍齐陆公子。”
“陆公子?”李氏听着蹙起了眉头。
“娘,你认识么?”沈清问道。
李氏缓慢的摇了摇头:“他没说他父亲的名号么?”
“我没问。”沈清答道。
“姓陆的我倒认识两三家,不过应该不在山东。”她顿了顿又说道:“即是有缘以后定还会相见的。”
沈清笑着点了点头,却也没往心里去。
※※※※※
“她们说了什么?”余启明坐在炕上问道。
余刘氏进屋后忙搓了搓手,一下子爬上了炕,“她们说话声儿太小了,没大听清。不过也模模糊糊的听着了一些。”
“你就别在这儿吊人胃口了!都听到些啥了?”余启明皱着眉头说道。
余刘氏往被窝里掖了掖手,说道:“我就听见些啥吴氏?啥公子的。还有那死小子叫了几声儿,说的啥‘怎么差这么多!’‘以后可以吃饱饭了!’之类的。当家的,你说她们在搞些啥啊?会不会有啥猫腻儿啊?”
“啥猫腻儿?她们能有啥猫腻儿!我听着这意思……她们好像找着出路了……”余启明皱着眉头说道。
余刘氏一听就急了眼:“那咋办啊!她们要走咱总不能拦着吧!当家的,你可得想个法子!过了这村儿可没这店儿了!这李寡妇多好拿捏啊……”
“拿捏!拿捏!你光知道拿捏!唉……我怎么娶了你这婆娘!”余启明说道。
“我咋了?我还给你生了三个儿子呢!你们老余家的老祖宗不得感激死我!”余刘氏拧了一下余启明道。
“行了行了,你待掐死我!咱还是赶快想个法子吧,我估计这李寡妇明天就会开口了……”余启明说道。
“有啥法子恁……哎?当家的,你看这样行不行……”余刘氏想了半天趴到余启明耳朵上嘀嘀咕咕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沈清就醒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开开门闻着外面的空气都觉得比往日新鲜。
“娘,我帮您烧火吧!”沈清洗了把脸跑到厨房问道。
李氏正在往锅里放着饼子,闻言笑着道:“你会烧么?”
“万丈高楼平地起!啥事儿都是要有个开头的!娘你教教我不就成了?”沈清坐在小板凳上笑着说道。
“哪儿有万丈的高楼,你这小鬼头就在这儿糊弄你娘吧!去去,才多大啊,别让火再烧着你!”李氏把沈清从板凳上拉起来自己坐在了上面。
沈清吐了吐舌头道:“娘,我今年可也七周岁了呢!您可不能再这么惯着我了!”
“好好,这还是娘的错了!呐,过来烧吧!我先放下话啊,这和你们烤麻雀可不一样!”李氏笑着站了起来说道。
“我知道!”沈清笑嘻嘻的重又坐在了板凳上。
李氏就在哪儿边剥着白菜叶边看沈清烧火,好像是在等沈清自动放弃一般。
沈清熟练地拿起火石点起了火,就慢慢的往里面放引火草,等引火草烧着了后就往里面放了些干枝拉起了风箱。
“娘,你快先切着菜吧!”沈清慢慢地拉着风箱对李氏说道。
“我闺女真厉害!”李氏惊讶的看了沈清一眼,就快速的剥起了白菜叶子。
沈清小时候也是学过烧火的,她可还有她爸教的烧火密招呢!爸?爸爸现在怎么样了呢?沈清看着灶膛里的火陷入了沉思。
“蓁蓁!想啥呢?叫了你好几声儿都没听着?”李氏边往灶膛里添着木枝边问道。
沈清摇了摇头,笑道:“嘻嘻,刚才想以后的好吃的了!娘,你去切菜,我来吧!”
“傻孩子!小心点儿,别烧着手了啊!”李氏说着就用盆子里的水洗了把手。
两人一起做饭确实快,没一会儿就做好了。
沈清帮李氏把饭菜端到了堂屋的桌子上,不一会儿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等众人吃完了饭,李氏才开口:“伯父伯母,您们今儿上午有事儿么?我想和您们说一些事情。”
余春成听完这话一下子乐了起来:“大翠,你是……”
“咳咳!”余启明朝着余春成瞪了一眼后笑着说道:“今儿上午么?哎呦,今儿伯父约了你宋伯父商量地里的事儿……大翠,你要不等等?”
“好吧!那伯父,麻烦您今儿晚上腾出些时间来吧!”李氏想了想说道。
“好!”余启明笑了笑站起来出了屋门。
余刘氏今儿早上意外的没有对她们母子冷嘲热讽,这让沈清不由得提高了警惕。余启明怎么会没问是什么事情直接就拒绝了呢?
沈清和李氏一起把碗筷端到了厨房后,看余刘氏提着一篮鸡蛋出了门,就急急地和李氏说了声儿跟在余刘氏的身后快步走了出去。
她跟着余刘氏绕了好几条胡同,才走到了一户人家前。
沈清在拐角处看见余刘氏进了门,就悄悄地挪到了那户人家门前。余刘氏来马媒婆家干什么呢?难道是为了余春成?为了余春成更不能来马媒婆家了,马媒婆在槐树村的名声儿可不怎么好。
她皱着眉头想了想,伸头看了看里面没人就蹑手蹑脚的跑到了窗户底下。想了想,又悄悄地绕到了堂屋后头,趴在了墙根底下。
“大妹子,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快收着,讲这些虚礼做啥!”是余刘氏的声音。
“你说你可真不实诚!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是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女人声音,这应该就是那个马媒婆了。不过这马媒婆声音可真大啊,不愧是做媒婆的。
“十六也还是年呢!大兄弟呢?出去了?”
“去串门子去了!大嫂子,你可是稀客,来,先吃点儿果子!”
“你不用忙活了,家里都有!大妹子,今年的生意咋样?”
沈清听着余刘氏和马媒婆聊了一些有的没的,她听着都有些烦了起来。
“大妹子,我今儿可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有事儿要来求大妹子呢!”
“嫂子直说就行,只要是我马婆子能办到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
ps:今天的更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