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军户匠户

第151章 军户匠户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的弹幕,也是瞳孔一缩。

因为高明心中承载了李世民很大的期望,所以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教育问题很上心,往李承乾那里挑选的都是最好的老师,当世大儒,期望能够教导出一位当世明君。

所以之前天幕说李承乾会造反,后面又不怎么提了,李世民还以为这些弹幕是后世人在说野史。

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又这样掰开来出现在他的面前。

“高明,平日里那些老师都是如何对待你的?”李世民忽然间想起在课业这方面,他是对李承乾足够关心,但不至于连这些细节都关注到。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还没有瘸腿,心性上还是能够过得去的,“耶耶,老师们对高明严厉,是因为有期盼在高明身上,只是高明天性愚钝,一时不能解罢了,而且天幕之上说的应该也是另一个李承乾了,以后一切都会好的。”

李世民听着是有些欣慰,但还是有些隐忧,“也不知道为何你会……以后也要定时让太医把脉才行。”

“老神仙不是也已经来了这里,说要培养弟子了吗?还有什么病是老神仙医治不了的呢?”李承乾又反过来安慰李世民。

老神仙自然说的就是孙思邈了。

孙思邈淡泊名利,拒绝入朝为官,李世民也多次派人去请,但孙思邈都婉拒,也是看了天幕,李世民要开一次天下医者交流会,承诺帮他们着书,才把孙思邈吸引来的。

只是这样更加让老父亲李世民担心,看来还是抽空突击检查一番。

李泰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能够让大兄心态失衡,但还是说,“只要大兄在,我就是大兄的丞相!”

这让李世民和李承乾都从隐忧当中多了一丝笑容来。

朱元璋黑脸,“又是老四的错!看看老四修什么陵寝,还有那个万历,八百万两!八百万两!花钱如流水,不行,祖训里要多增添几条,以后后世子孙不准花费奢靡,吃饭要上百个厨子,他吃的什么?山珍海味都用不了这么多!”

朱标知道这一回是帮朱棣求不了情了,能捡回小命就很不错了。

“这个张居正……明摄宗,咱不喜欢。”能干活,能够扭转大明颓势的臣子,朱元璋自然喜欢,但是要拿捏他们朱家人的臣子,老朱可就不那么喜欢了。

之前的于谦行废立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张居正……目前也就这么点信息,什么时候能够知道更多?

“前面还有一个耿直能言的海瑞。”朱标又说道。

“能说,就是不知道敢不敢做。”朱元璋的眼神有些深意。

……

宗室还有皇帝用度的问题都让不少皇帝有所思考。

朱元璋的前面做得还算是不错,提出来的盐引和茶马互市都让人有所思考。

虽然有些小气了,但也不失为一样妙方。

户帖也不错,但任何政策一旦到了后面都会变成另一种模样,尤其是当官的就更加清楚了。

王安石已经记录下不少明朝的政策,还有导致明朝财政衰败的原因,但他知道其中皇帝用度问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宗室圈地问题占了一半,但还有一半呢?

……

“大家是不是经常想着朱由检简朴,简朴到龙袍都要补丁?其实也是,但这只是一方面,可崇祯也有不那么简朴的时候,崇祯十七年的时候,还召入了很多太监,而应天、北京等地的太监加起来竟然有十万之数,给这些新太监做鞋子都要花掉五万两。”

“他要这么多太监干嘛?”永乐时空的朱棣看着也很是心累,天幕上再次批评他建造的陵墓奢华,还提到万历那个该死的孽障造陵寝竟然要花八百多万两!

这八百万两银子也够他征讨一次漠北了!

还有这些宗室……

现在朱棣就觉得这大明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补!

朱祁钰刚立了朱见深为太子,找了几个大儒教导太子学习,结果天幕就和他说以后太子会奢靡。

而且听了张居正、李承乾等人的事情之后,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考察一下这些大儒的心性才放心。

朱祁钰越来越心累了。

……

“第三,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军费。”

“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财政百分之九十七都用在军费上。”

天幕下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很明显就知道这些钱都被军费吸走了,那么别的事情就没有钱用了。

一旦没有钱用,就又开始收税,可是收税又收不上来,收不够,毕竟天下一半的田就要给天下的税。

然后就会演变成为横征暴敛,横征暴敛的后果是什么,就是起义!

简直就是一环扣一环!

朱元璋皱了皱眉。

而朱清谷很快也开始解说道,“起初,朱元璋也是吸取教训,设立了卫所制度,那就是让军队驻扎在险要之地,闲的时候耕种军所所配给的农田,战时就可以迅速集结,这种屯田保障了军队的粮食来源,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起初这是一项不错的设想,只不过五六十年,这一项制度就开始糜烂了。”

“首先,军田被军官豪强霸占,甚至卖给普通百姓,供给就减少了,卫所的士兵要么逃跑,要么被权贵占为私奴,军所基本上都没有人了,并且战斗力很弱,所以到了后面明朝的皇帝不得已就转变成为募兵制。”

“募兵制基本上耗尽了明朝的家底。”

“其实这里也有军户、匠户太固定的问题。”

“你想想看,我是军户,我儿子是军户,我儿子的儿子还是军户,在卫所这里又吃不饱总是被欺凌,又没有改变自己户籍的办法,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逃跑了。”

“还有匠户,我的手艺活好,我儿子的手艺活也还行,但不代表我孙子或者孙子的孙子就一定会手艺活,有这样的天赋。”

“好竹还总是出歹笋,一个圣明君主请了文武大臣来教导皇子,皇子也不一定成为贤明的皇帝。”

“皇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1章 军户匠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