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乌篇一)汉人有句话,叫作“有容乃大”

第200章 (大乌篇一)汉人有句话,叫作“有容乃大”

离开大悦国后,依图一路快马扬鞭,蒙硕紧随其后,说道:“王爷,此行旗开得胜,恭喜王爷。”

依图非常开心地:“大悦国有诚意和我们大乌交好,这比得到的物资援助更重要。现在,我们大乌太需要盟友了。叔汗是个好可汗,可惜有些偏执。汉人有句话,叫作‘有容乃大’。汉人文化也罢,汉人也罢,但凡可以为我大乌所用,就只管用之,大可不必拒之千里。"

两个人策马到了一个山坡,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风光,让依图和蒙硕顿生豪情。

依图:“我虽然对父汗没有记忆,但是听王庭的牧民们讲,大家都非常怀念他。”

蒙硕:“先可汗是个难得的好可汗,大乌也是在他手上强大的。”

依图:“可惜,他壮志未酬,就早早的就回了长生天了!”

“对不起,王爷,都是父亲的错,我们哈家罪孽深重!”蒙硕低下了头。

“本王爷不是这个意思。”依图用马鞭一指苍天,“长生天在上,我依图就此立誓:父汗没能完成的心愿,我依图替他完成!”

蒙硕也举起了马鞭子:“长生天在上,我蒙硕就此发誓,此生必将辅佐依图王爷完成夙愿,肝脑涂地、九死不悔!”

依图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大喊一声:“走!”说罢,他猛地一挥手中的马鞭,身下的骏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马蹄声响彻山谷,仿佛要将这沉睡的山脉唤醒。

紧跟其后的蒙硕见状,也不甘示弱,双腿用力一夹马腹,迅速追了上去。随着他们的奔腾,身后扬起了一大片滚滚尘土,如同一股黄色的旋风在空中盘旋飞舞。

此时,整座山上都回荡起了依图和蒙硕激昂豪迈的歌声。那是一首古老的大乌民谣,旋律悠扬动听,歌词质朴而深情。歌声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在歌声里,到两个年轻人颗炽热的心正在燃烧,青春如同熊熊烈火般奔放不羁,肆意挥洒着激情与活力,把一份激荡的情怀留在了山间。

第二站见的是晋王珅。

都曾经是大闽的人质,所以晋王珅对于这位从未谋面的大乌质子,一直很有兴趣。

对于晋王珅,依图早有耳闻,一直也想结识一下这位“男看晋王珅”的传奇王爷。

两个人在南陵公主府的客厅见面,彼此都认真打量起对方来。

看着晋王珅,依图不得不承认:不愧是“男看晋王珅”,论气质,论外形,论举止做派,晋王珅若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即使是不再年少,丝毫无损他的出色,反倒多添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韵味。但凭落座的一个动作,那份沉稳兼优雅,足以让天下男儿无颜色。

眼前的依图,一样让晋王珅暗中叫好。虽然做过质子,但在依图身上,丝毫看不出质子的影子,既无自卑,也无胆怯,有的是自信和豪情,加上撩人的青春,和大乌人特有的健硕体魄,站在那里,不怒而威,让周边人瞬间有了压迫感。

仆人奉上茶水。

晋王珅介绍道:“依图小王爷,鄙府准备了两种茶水。一种是大闽的茶,一种是大乌的奶茶。王爷喜欢哪种请自便。”

依图有点惊讶:“不知道晋王殿下还会烹制大乌的奶茶。”

晋王珅:“都是蒙娜教的,她喜欢喝奶茶。当年府里每天都飘着奶茶的香味。”

提到蒙娜,依图心里有些难过了,“娘娘是个好娘娘。依图自小做人质,幸好有娘娘,才可以享受识字习武,过的和其他王室子弟一样的日子。”

“是啊,蒙娜是个好王妃。”谈到蒙娜,晋王珅心里也在隐隐作痛。

依图:“按照汉人的规矩,我当叫你一声姑父了。”

晋王珅面色略显尴尬:“那都是过去了。”

依图:“汉人常说姑侄亲。娘娘待我如同亲额吉,依图心中,殿下也是依图一辈子的姑父。”

晋王珅有些自嘲地说:“多谢小王爷抬举,珅如今寄人篱下,无权无势,只怕这个姑父什么忙也帮不上。”

依图:“姑父说笑了。依图此来,并非为了帮忙才攀亲。依图心中放不下娘娘,自然要代娘娘见见她生前无法再见的人。”

一挥手,蒙硕递上了一个包裹。

依图:“这里面是娘娘出嫁前的东西,还请姑父留下做个念想。姑父,娘娘此生,最爱人永远是姑父你呀!”

接过包裹,晋王珅百感交集。

依图诚恳地说:“姑父,我们是永远的亲戚,打断了骨头连着筋。那离王曾经如此亏待娘娘,还逼得姑父远走天涯,最后自己不战投降,让万千离国百姓陷入亡国苦难中。他不配这个王位,离国百姓早就盼望王师了。等到姑父率兵杀回大离,驱逐闽寇,光复大离之日,侄儿必将率领乌军,汇合姑父,一同为娘娘讨回公道。”

晋王珅微笑地点点头,依图伸出手,和晋王珅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第三站要求见的是邑皇。

对于大乌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邑皇饶有兴趣。听严峰说起,他已经和晋王珅见过面了,对于依图的来意大致猜了出来。

邑皇特地在御书房召见了依图。

在邑皇的眼中,依图举手投足间霸气外露,年纪虽轻,但是隐隐一股子帝王气。第一眼,邑皇便有了好感。

依图行过礼,简洁地献上了蒙奈可汗的问候,同时表达了大乌愿意和大邑永结兄弟的诚意。

邑皇回谢了蒙奈可汗的诚意,同时说明:大邑国本非侵略性强的国家,但是这些年来无端被大闽欺压,丢了五个城池不说,还年年进贡,近年又被大邑增加进贡。邑皇体恤大邑百姓,一直轻徭薄赋,所以国家财政压力很大。为了节省开支,邑皇一直带头从宫中开始节省用度。膳食已经裁剪了一半,宫中每三年才置办一些必需的新物资。

不过,即使财政拮据,大邑不会见死不救,愿意拨出一些物资来资助大乌度过难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和亲,从此玉碎宫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和亲,从此玉碎宫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0章 (大乌篇一)汉人有句话,叫作“有容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