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反转
在繁华热闹的京城之中,林立着诸多声名远扬的书院,如历史悠久的金台书院、文风鼎盛的云峰书院、人才辈出的燕平书院、独具特色的卓秀书院、环境清幽的潞河书院、底蕴深厚的蒙泉书院、远近闻名的近光书院、氛围温暖的温阳书院、典雅庄重的白檀书院、名声在外的冠山书院以及颇受赞誉的缙山书院等等。
然而,当这些书院听闻在京城新开设了一家名为“新董坊”的培训机构时,却大都表现出不以为意的态度。他们纷纷认为开办这家培训机构之人不过是人傻钱多罢了。要知道,自从清军入关并恢复科考以来,起初,书院大多被掌控在朝廷中的权贵之手,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由私人创办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在最初阶段,这些私人书院皆是以极为谨慎的姿态来开展教学工作的。但自从乾隆皇帝登基之后,他对于科举制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大力鼓励民间人士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进行办学投资。也正因如此,如今京城的书院方才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许多书院为了彰显自身的实力与影响力,纷纷开始举办周年庆典活动。它们会邀请那些曾经在本书院苦读并最终考取功名的士子们重回故地,参与这场盛大的聚会。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慷慨解囊,向书院捐赠钱财。并且有趣的是,往往官职越高者所捐献的数额便越大,书院为了让捐赠者觉得捐得有价值,就开始在书院的物件上打上某某人捐赠,或者书院的房子立个碑说多少届毕业生什么官位的大人捐建,而且捐赠到一定金额可获得家族的保送入读该书院的资格。渐渐地,这种行为竟然演变成了一种相互攀比的风气。
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书院都会不遗余力地宣扬自家书院曾经出过多少个状元、多少位进士和多少位位高权重的权臣,将此视为自身底蕴深厚的象征,并借此吸引更多学子前来求学。久而久之,这种风气愈演愈烈,许多书院开始别出心裁,按照书院建筑物的建造时间来确定举办周年庆典活动的年份。如此一来,通过延长历史跨度,他们便能宣称拥有更多的状元和进士,从而进一步提升书院的知名度。
于是乎,有些书院甚至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了遥远的明朝时期,甚至有一些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茅草屋来作为建立书院的起始点。然而,就在这些传统书院相互攀比之时,一家名为“新董坊”的新进培训机构却宛如一股清流般与众不同。这家机构并未像其他书院那样大张旗鼓地炫耀过往的荣耀,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且直接的营销方式——深入各个书院内部派发宣传单张。
这些单张上印着醒目的标语:“想成功?那就快来新董坊!倘若你屡试不中,也无需担忧,因为只要来到新董坊,就能帮你实现梦想!”这句简单明了的口号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迅速传遍了各大书院,引起了无数学子们的关注。
要明白如今的科举考试制度由于和珅的插手干预,已然发生了重大变革,相较于以往变得更为公平公正。其原因在于,所有的出题人员均受到严格限制,必须等到考试结束之后方可重获自由之身,如此一来,泄题的可能性便被大幅压低。对于其他考生而言,想要获取考题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这却丝毫难不倒神通广大的和珅。毕竟在众多出题人中,不乏有对他忠心耿耿之人,这些人身上有和珅的灵魂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如同和珅亲自参与了出题工作一般。
正因如此,和珅灵机一动,效仿起后世那些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所惯用的伎俩。他将原本完整的考题巧妙地拆解成了十几份模拟试题,且每份模拟题所占原考题的比例大约仅为百分之五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模拟题与真正的考题仅仅只是相似而已,并不能完全等同。然而,只要考生们认真完成这些模拟题,待到正式参加科举考试时,便能犹如鱼儿游入水中那般轻松自如,从而顺利斩获佳绩,聪明的和珅知道不能太出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低调,通常让参考者没办法名列前茅,而是刚好榜上有名,中下游排名。
不仅如此,和珅更是胆大包天,竟然利用书局大肆印刷那些被他吹嘘成所谓科考真题的书籍。然而,这些题目所提供的答案却是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的。若想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就必须得参加那个名为新董坊的培训机构才行。因为只有在这里,经过专业师傅们对关键部分的悉心传授,并将完整答案逐一剖析讲解之后,人们才能够理解这些难题。
不过,想要报名加入新董坊培训机构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并非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便进入这个机构学习,而是需要先经历一场严格的面试考核。只有成功通过这场考验的人,才有资格正式报名。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而且新董坊培训机构是非营利组织,他的学费很便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报名工作彻底结束之后,学员们怀着敬畏之心来到一尊庄严肃穆的文曲星君像前。他们恭恭敬敬地站定,然后双手合十,紧闭双眼,无比虔诚地向这位传说中的神明许下心中最殷切的愿望。每个人都在心底默默祈祷着,期望这位神通广大、悲悯众生的文曲星君能够大发善心,赐予他们超乎常人的智慧与才华,帮助他们在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中一鸣惊人,金榜题名。
不仅如此,这些学员们还郑重其事地发下誓言,表示愿意将自己宝贵的灵魂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全心全意地侍奉文曲星君。他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换来神灵的庇护与指引,让自己的人生道路从此一帆风顺。
就在这些学员们满怀虔诚、诚心诚意地对着夜空许下美好愿望的时候,谁也没有察觉到,和珅(薛克俊)正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悄悄地种下了一种极为神秘的灵魂印记。
这种灵魂印记宛如一颗深埋于地下的种子,但与普通的种子不同,它并非是那种能够孕育出美丽花朵或者丰硕果实的种子,而是“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般崇高而神圣的存在。
原来,和珅(薛克俊)在遥远的南方广东省境内,隐藏着两处藏匿于深邃溶洞之中的巨大宝藏。这两处宝藏所蕴含的财富堪称惊人,然而对于此时的和珅来说,金钱并不是最为迫切需要的东西。他深知,只有当自己获取到足以守护这笔巨额财富的无上权力之后,才能够将其发掘而出,并让它们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宏伟蓝图——使得整个大清王朝的子民都能够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而这,便是那位来自现代社会的穿越者薛光耀心中所怀揣的伟大目标。但想要达成这样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又谈何容易?毕竟,要想实现这一愿景,他首先得攀爬到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位巅峰才行啊!
说到这个新董坊培训机构,它实在是太过新颖独特,以至于在众多同类机构中显得格格不入。由于刚刚成立不久,缺乏足够的历史底蕴和口碑积累,尽管其负责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但实际前来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数依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报名者都是那些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名落孙山的穷酸秀才们,他们已经在求学之路上耗尽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走投无路之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这里来碰碰运气,希望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实现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功名利禄。
长二姑一脸沮丧地走到和珅面前,没好气儿地道:“和大人啊,您瞧瞧咱们这所谓的培训机构,简直就是个赔钱货嘛!我看呐,它哪里是什么正经营生,倒更像是个开善堂的地方,压根儿就赚不到一分钱!”
和珅听了这话,却只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回应道:“二姑莫要如此心急,常言道,万事开头皆艰难。这金子呀,就算被深埋于地下,也总有一日会绽放出耀眼光芒的。有些事物的价值,并不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哟!再者说了,有时名气过大反倒成了一种累赘呢!不过没关系,只要咱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终有那么一天,咱这新开张的‘新董坊’定会成为众人趋之若鹜、挤破脑袋都想要踏进来的一流培训机构!”
和珅,这位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大臣,其曾经就读过的咸安宫此时正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周年庆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这座咸安宫实际上乃是雍正年间所创办的一座学宫,然而,为了让它的历史显得更为悠久,校方竟然将其源头追溯至顺治帝时期以及董鄂妃所开办的那家孤儿院。
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和珅与他的夫人冯霁雯一同盛装出席了此次活动。期间,和珅昔日的导师向他们夫妻二人暗暗示意,表示自己对咸安宫中的某一栋房屋颇为中意,并希望能够得到和珅的帮助。然而,面对如此请求,和珅却是委婉地拒绝了。尽管他身为朝廷重臣,但仅仅只是象征意义上地向咸安宫捐赠了100两银子而已。这笔捐款与其显赫的官职相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毫不相称。
最终,翰林院大学士慷慨解囊,为咸安宫捐献了一笔巨额款项,从而获得了该宫殿的冠名权。当众多咸安宫的学子们得知此事之后,纷纷对着和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他们皆言这个和珅果真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就如同他的岳父冯英廉一般吝啬小气。
冯霁雯见状,不禁轻轻地拉了拉和珅的衣袖,小声说道:“老公啊,要不咱们还是给咸安宫捐赠一张石桌子吧?也好堵住那些人的嘴巴呀。”和珅微微一笑,侧过头来,在冯霁雯的耳畔轻声低语道:“老婆呀,不必如此。你有所不知,有时候捐赠得越多,反而越容易招来祸端。为人处世嘛,还是应当尽量保持低调才好呢!”说完,他便牵着冯霁雯的手,若无其事地继续参与着活动。
且说那一向行事低调的和珅,尽管平日里谨小慎微,但终究还是未能逃脱他人的弹劾。有人指责他忘却根本,如今身居高位,然而回馈给自己母校的捐赠竟然少得可怜。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弹劾和珅的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称其妻子这边刚刚诞下孩子,而另一边他便在外金屋藏娇。听到这些传闻后,曹司员不禁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感慨:“原来和大人早有先见之明啊!以前一直不明白送出去的婢女与花钱买来的婢女究竟能有多大差别,直到今日方才知晓其中深意。”
当得知有人对自己发起弹劾时,和珅并未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应对之举。只见他怀揣着一幅珍贵无比的秦淮八艳图,急匆匆地步入皇宫,径直前往皇太后所在之处。
宫女让和珅在外等候,过了好一会,和珅进到慈宁宫,和珅闻到一股福寿膏的味道,原来皇太后刚刚在抽福寿膏,待见到皇太后之后,和珅赶忙恭敬地将手中的秦淮八艳图递上前去,并满脸委屈地说道:“皇太后啊,请您一定要为微臣作主啊!您看看这幅画中的女子,再回想一下曾经见过我的夫人霁雯,您难道不觉得此女与霁雯长得极为相似吗?前些日子,微臣偶然在外面遇到这样一个与霁雯容貌相仿的婢女,当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若是这个如同自己妻子般的女子落入他人之手,遭受肆意蹂躏践踏的场景,实在令我心痛不已啊!所以,微臣仅仅只是出于一片怜悯之心,将她赎身买回府中,并给她安排一份差事而已。可未曾想,如今竟遭人诬陷,说我生活作风有问题,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冤枉啊!”
皇太后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伸出保养得宜的玉手,从侍女手中缓缓接过那幅秦淮八艳图。她轻轻展开画卷,目光在画上扫过一眼后,微微挑眉看向和珅,缓声道:“善宝啊!此女的确与霁雯颇为相像呢。这人世间啊,本就充满着各种巧合,人有相似之貌,物亦有相同之处。难不成,你打算将每一个长得像霁雯的女子皆收入府中么?”
和珅连忙躬身作揖,一脸诚恳地道:“皇太后明鉴,微臣并非此意。只是,每当看到这幅画时,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您可信这世上存在轮回之说?是否也相信有前世今生呢?微臣总觉得,自己在前世似乎辜负了画中的这位女子,故而今生她才会化身为霁雯来到我的身边,欲与我再续未了的情缘呐。而且,听闻这画中与霁雯如此相像之人,据说乃是当年崇祯皇帝赐予吴三桂的妃子。自从此画落入微臣之手,每每观之,微臣的脑海之中便时常会浮现出一些奇怪的景象。那画中的女子,竟宛如微臣的干女儿一般,对微臣心怀情意。只可惜,后来她被崇祯皇帝看中,召入了宫中……”说到此处,和珅不禁轻叹了一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怅惘之色。
皇太后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她微微皱起眉头说道:“竟会如此离奇古怪?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那么,你究竟希望本宫如何助你化解此难题呢?”
和珅连忙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地回答道:“启禀皇太后,如今微臣遭人诬陷,被指责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而最为棘手之事,便是向霁雯的祖父解释清楚此事。微臣曾对霁雯许下誓言,此生此世唯爱她一人,然而现今却因特殊缘由在外收留了别的女子。虽说是事出有因,但要让霁雯及其家人相信微臣的清白,实非易事啊!”
皇太后微微眯起眼睛,语气慈祥地说道:“善宝啊,或许真是因为哀家年岁渐长,近来时常会梦到你的父亲常宝呢。他还特意托梦于我,让我多多关照你。这不,你恰好就寻来了!所以呀,这世间究竟存不存在前世与轮回之说,可着实难以定论呐。至于霁雯爷爷那边嘛,哀家自会让皇儿去跟他通融通融的,这点你无需忧心。既是如此,你不妨将那位貌似霁雯的女子收作妾室,也好堵住那些个爱搬弄是非之人的嘴巴哟!”
和珅赶忙躬身施礼,感激涕零道:“多谢皇太后的厚爱与关怀,微臣实在是无以为报。说实话,对于这世间是否有前世一说,微臣也是不甚明了。近日微臣协助霁雯爷爷编纂《四库全书》时,一同共事的同僚曾拿给微臣一本名为《石头记》的残书翻阅。此书之中,似乎有着一些关于神仙以及投胎转世之类的情节描述。倘若皇太后您对此饶有兴致,微臣愿为您详细讲述其中的精彩内容。”
皇太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面露喜色地催促道:“哦?竟有此等奇书?快快说来与哀家听听!”
于是乎,和珅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将《石头记》中的故事向皇太后娓娓道来……
当和珅迈着匆忙的脚步离开皇宫之后,乾隆皇帝缓缓地走向皇太后所居住的宫殿,准备向她请安问好。一进入殿内,乾隆便恭敬地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愿母后凤体安康、福寿绵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太后微笑着示意乾隆起身,然后拉过他的手说道:“皇儿啊!哀家这段时间总是睡不安稳,常常会做梦。就在昨夜,哀家竟梦到了善宝的父亲常宝。他一脸恳切地请求哀家一定要照顾好他的儿子。说来也是奇怪,今日善宝就来到这宫中了,难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吗?真是令人啧啧称奇呀!”
乾隆听闻此言,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不禁感叹道:“竟然这般神奇!世间之事,有时确实难以用常理去解释。”
皇太后微微点头,紧接着又神秘兮兮地对乾隆说:“还有一件更为神奇的事情呢!善宝给哀家看那秦淮八艳图。其中有一名女子,其容貌与善宝的妻子冯霁雯极为相似。据闻,此女子名叫陈圆圆,最后还嫁给了吴三桂。一个姓陈,一个姓冯,怎会如此相像呢?莫非她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乾隆略作思索,而后笑着宽慰皇太后道:“额娘,您莫要为此事过于烦忧。世间之人众多,面容相似者亦不在少数。或许只是凑巧罢了。再者,儿臣倒想起一事,您可还记得儿臣与您舅舅的后人亦是颇为相像么?想来这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实难一概而论。说不定冯家与吴三桂之间果真是有着些许姻亲关系呢,但具体如何,尚需进一步查证方可得知。”
皇太后紧接着将和珅所托付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给了乾隆皇帝,乾隆听完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额娘啊,您刚才所言,说那善宝的前世竟是明末的一名官员,而且陈圆圆还是他的干女儿?待到这一世竟然还能再续前缘?嗯……细细想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之事。想当年,钮祜禄家族曾经南下去征战,说不定就在那时恰好将那位官员的后代之女纳入了妾室之列。如此一来,那位官员转世投胎到其后人也就是和珅的身上,似乎也就说得通了。”
和珅怀着满心复杂的情绪缓缓离开了皇宫,踏上了归程。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翻腾着刚刚得知的惊人消息:皇太后竟然抽上了福寿膏!回想起多年前庄有恭对乾隆所施加的那神秘的心理暗示,如今似乎终于开始显现出其影响力。
关于长期吸食福寿膏是否真能延年益寿这个问题,和珅心中暗自思忖。或许,唯有身处皇宫之中、拥有无尽财富和资源的人才有资格享用这种昂贵之物并探究其中奥秘吧。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连温饱都成问题,又何谈尝试这样的奢侈品呢?
想到这里,和珅不禁忆起当年皇太后曾赐予邬思道毒酒一事。自那时起,便种下了因果之种。邬思道一心想要复仇,但以他的智谋自然不会选择直接与皇太后正面以身冲突。相反,他巧妙地利用了乾隆皇帝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那份谨慎之心。
在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凝重。众多官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纷纷投向站在殿中的和珅。原来,这些人自认为已经牢牢地抓住了和珅的把柄,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对他的猛烈弹劾。
他们言辞激烈地指责和珅简直就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竟然只向咸安宫捐款区区100两银子。不仅如此,还揭露他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在外偷偷金屋藏娇,行为不检点。更有甚者,指控他公然接受贿赂,并利用职权为曹司员的升迁大开方便之门。
此时,在一旁站着的内务总管冯英廉听到了这些关于自己孙女婿的不堪传闻。当他得知和珅竟敢背着家人在外面养起了小妾时,心中不禁怒火中烧,看向和珅的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充满了杀意。
然而,面对众人的围攻和指责,和珅却显得镇定自若,丝毫不见慌乱之色。只见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始逐一反驳那些弹劾他的官员。
首先,对于捐款数额过少这一指责,和珅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回皇上,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我之所以仅向咸安宫捐献100两银子,并非是吝啬抠门,而是将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了更为关键的地方。我用这笔钱创办了一间全新的董坊培训机构,旨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报效国家。如今资金已然所剩无几,但即便如此,我仍挤出100两捐赠给咸安宫,实在已是尽力而为。”
紧接着,面对那些关于咸安宫周年活动时间出现错误以及名不符实的言论,和珅毫不退缩地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辩驳道:“诸位大人啊,请听我一言!咸安宫这个名字的确立,可以追溯到先帝雍正年间。然而,要说它的实际存在历史能够一直延伸到顺治年间,恐怕还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再说了,这次周年活动所定的具体日期到底准不准确,我们目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必须要经过深入细致的核实与查证才行。可不能仅仅凭着某些人的片面之词,就草率地认定事实就是如此呀!
再看看翰林院那边,他们竟然慷慨解囊,捐出巨额款项来冠名咸安宫。这种举动实在是让人有些费解,甚至会不禁让人产生联想——难道说翰林院和咸安宫之间有着某种见不得光的私下交易不成?要不然,怎么解释咸安宫的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的中榜率会如此之高呢?这里面是不是真的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猫腻呢?”
和珅一脸正气地说道:“诸位,我之所以给予曹司员升迁之机会,完完全全是由于他自身确实符合升迁所必备之条件。在此事之上,我未曾收受他哪怕一丝一毫的贿赂。至于你们口中所说我金屋藏娇的那个女人,实则是我耗费一百两白银从曹司员处购得而来,这当中可是有着明明白白的买卖凭证。”
和珅顿了顿,接着又道:“而我为何要向曹司员买下这名婢女呢?原因无他,只因这位女子与我的夫人长得极为相似。试想一下,作为一名堂堂男子,如果您亲眼见到一个与自家老婆酷似之人沦为婢女,并且还面临着被他人肆意糟践的可能,敢问诸位,您们将会作何举动呢?所以,此事纯属人之常情罢了。”
说到此处,和珅目光炯炯地环视众人,继续言道:“若是有人认为我的作风存在问题,大可以请来女医官为此婢女验身,以查明我是否曾对其有过不当之举。”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曹司员,当听闻和珅提及婢女长相与冯霁雯相似时,瞬间脸色煞白如纸。他心中暗自庆幸不已:“真是好险呐!亏得自己当时尚存一丝理智,并未将那婢女强暴。否则的话,这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大好前程可就要毁于一旦啦!由此可见,身为男人,若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着实能够带来诸多益处呀!”
坐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龙椅之上,乾隆微微眯着双眼,面无表情地聆听着和珅滔滔不绝的辩解之词。待和珅终于陈述完毕之后,乾隆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嗯,和珅所言甚是有理。朕近日也有所耳闻,这众多书院举办的周年活动可谓是乱象丛生,毫无章法可言。如今确实已经到了必须加以整治的关键时刻了。既然如此,这件事情便交由你来负责查办吧,和珅。先从书院里的捐赠榜开始逐一彻查,务必将其中的猫腻和不当之处统统清查出来。”
众多大臣们原本满心期待着能够借着此次机会一举将和珅扳倒在地,没想到和珅竟然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为自己开脱,并反咬一口。此刻眼见皇上不仅没有怪罪于和珅,反倒委以重任让他去查办此事,大臣们不禁都傻了眼。尤其是那些之前对和珅猛烈抨击的大臣们,更是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他们纷纷颤声说道:“皇上啊,请您三思而后行啊!万万不可将此等重要之事交予和珅办理呀!要知道,这给书院捐赠之举本应是出于一片公益之心,如果像这般大张旗鼓地查办下去,恐怕会令众人感到心寒呐!况且只是周年时间出现些许误差而已,责令其改正也就是了,实在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啊!”
和珅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诸位口口声声说将钱财捐赠给学院乃是公益之举,但且让我来问问你们。你们慷慨解囊,向书院投入如此巨额的款项,可有多少莘莘学子真正从中受益?他们的伙食是否得到显着改善?居住环境又是否有所优化?恕我直言,就目前所见,这一切似乎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难道说,这些所谓的捐款并非用于造福学子,而是被某些人暗中揣入自己的私囊之中吗?亦或是你们玩弄着左手交钱、右手收款的把戏,不过是想借此沽名钓誉,以求在青史之上留下美名罢了!”
乾隆听闻和珅所言之后,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那坚硬如铁、雕刻精美的案桌,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都微微颤动起来,他怒目圆睁,大声说道:“朕意已决,和珅,就照你所说去办!此事不得再有异议!”
就在此时,一名面白无须、脚步匆匆的太监小跑着进来,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禀报:“启禀皇上,经过女医官仔细检查,长二姑依旧保持处子之身。”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朝堂之上炸响。原本正襟危坐的众大臣们顿时瞠目结舌,一个个惊得合不拢嘴,紧接着便是一阵骚乱。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满脸狐疑,暗自揣测;更有甚者,直接气得面色铁青,浑身发抖。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位大臣缓过神来,忍不住指着和珅破口大骂道:“和珅啊和珅,你可真是太过分了!你将这婢女买回府中,竟然连碰都不碰一下,那你买她回来作甚?难道就是为了摆在家里好看不成?”另一位大臣也随声附和道:“是啊,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就算你没有与那婢女行房,但曹司员确实因你而升了官,这不是明晃晃的滥用职权又是什么?”一时间,朝堂之上指责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最后,曹司员被官复原职,和珅在这场博弈中深深感受到众口铄金,自己势单力薄,自己再有理,可没人帮自己说话分担,有理也说不清了。看来以后给自己人升迁的事不能自己来,需要合适机会让皇上自己提拔,一锤定音才行。不然,这头自己提拔,那头又被弹劾,瞎忙活了!
就在此时,乾隆面带微笑地对和珅说道:“和珅啊,从今往后,你无需再偷偷摸摸地金屋藏娇啦!皇太后已经下旨为你赐婚,准许你迎娶长二姑作为妾室呢!”听闻此言,和珅心中一阵狂喜,但仍强作镇定地谢恩道:“多谢皇上隆恩,多谢皇太后厚爱!”
于是乎,和珅大张旗鼓、风风光光地将长二姑迎进了和府。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得宠大臣的婚事。
然而,这桩婚事却引起了内务总管冯英廉的不满。毕竟,和珅曾经向他许下过诺言。眼见着皇太后亲自赐婚,冯英廉纵使心有不甘,也不敢公然表示反对。但在私底下,他还是找到了和珅,面色阴沉地质问道:“好你个臭小子,当初你可是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过什么?如今竟然这般行事!”
面对冯英廉的质问,和珅面露难色,赶忙赔笑道:“大人息怒,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您听我慢慢解释……”接着,和珅便将那套关于前世今生的荒诞说辞一五一十地向冯英廉讲述起来,并恳请他帮忙去说服自己的正妻冯霁雯。
冯英廉虽然半信半疑,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暂且应允下来。回到家中,冯英廉苦口婆心地做起了孙女冯霁雯的思想工作。起初,冯霁雯自然是满心委屈与愤怒,坚决不肯接受这个事实。直到有一天,和珅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幅珍贵的《秦淮八艳图》呈现在她面前。
冯霁雯凝视着画卷中的女子,不禁瞪大了眼睛。只见画中之人容貌绝美,风姿绰约,竟与自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不由自主地拿起一旁的铜镜,对照着镜中的自己反复端详起来。渐渐地,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恰在此时,长二姑前来拜见主母。当冯霁雯亲眼见到长二姑的那一刻,心中所有的疑虑瞬间消散。她终于理解了和珅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而此时的和珅,则趁此机会再次向着冯霁雯郑重其事地许下承诺,表示他此生只会与她一同孕育子女,绝对不会让长二姑怀上自己的骨肉。
当冯霁雯听完这一番深情款款的话语之后,原本紧绷着的俏脸总算是稍稍缓和了下来。只见她轻启朱唇,柔声说道:“夫君啊,别人家那些男子之所以要娶三妻四妾,无非就是想要家族人丁兴旺、开枝散叶罢了。说实在的,妾身倒是认为就算你和长二姑之间能有属于你们二人的孩子,那也是无妨之事呢。”
和珅闻言,赶忙伸出手来轻轻地握住了冯霁雯的柔荑,语气温柔如水地道:“霁雯呀,你可莫要这般想。你想想看,孩子若是太多了,日后难免会因为各种利益纷争而产生诸多矛盾冲突。就连那高高在上的皇室之中,不也曾多次上演过‘九子夺嫡’这样惨烈无比的争斗吗?所以依为夫之见呐,孩子无需过多,只要咱们能够用心将其中的一两个好好教育培养成才,便足矣啦!”
最终,在和珅的百般讨好与劝说之下,冯霁雯总算是原谅了他。而冯英廉得知此事后,也不再追究,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