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节日与神

第二章 节日与神

村子里有过不完的节日,拜不完的神,烧不完的鞭炮,磕不完的头。

除了平日的初一十五烧香拜神外,正月初一初二烧纸拜神;正月十五分白花粥、游花灯,彻夜点灯送老鼠嫁女;正月十八抬四五层楼高的纸楼船跟着一群菩萨巡游,舞狮,放鞭炮,打功夫,耍杂技,摆供,大家磕头,掼菩萨,晚上烧纸楼船;正月穷(正月最后一天)到田野里揪猫屎艾混作干饺;清明在祠堂里磕头,抬着猪头打着锣鼓去三河湾拜祖先;五月五插艾条,戴木葫芦,用芒果叶柚子叶艾叶烧水洗澡,赛龙舟;六月六晒衣服被子;七月初七不是我的节日,是阿妈大姐她们的,如果下雨可以躲在竹林里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七月十四折纸元宝纸衣裤,祭拜祖先,放河灯,蒸七层的簸箕炊;立秋买石榴买芋头;八月初三买灶君袍与官帽祭拜灶君;八月十五蒸芋头买月饼和柚子拜月亮姑,炒田螺;九月九看菊花,喝菊花酒;冬至蒸干饺,拜祠堂里和庙里的神;十二月二十三日扫屋、洗被席,拜灶君;除夕蒸干饺与糖饼,炸鱼炸油果子,贴门神挥春对联,拜大大小小的神,煮水饺,吃团圆饭,拿压岁钱,守岁。一年到头都是热热闹闹的。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明。

清明纯粹是男的节日。早几天阿爸就会杀鸡买鱼买肉买酒,带着我和四狗到各个祖先的坟前去,铲铲野草,培培坟堆,上供,烧纸,放鞭炮,磕头。祖先比较多,又分散在不同的岭头、树林边,有的还在水井头、人家的屋子旁边。鞭炮声到处噼里啪啦不住地响起,红红的碎纸像桃花一样纷纷飘散,空气里都是霸道的硝烟气味,我给烘得鼻痒痒的不断打喷嚏。在祖公的脚下不远处还有一座全村出名的小坟,里面是一个9岁死去的老姑婆,因为祖公疼爱而葬在坟地里。阿爸每一次也给小坟铲铲野草培培坟堆,只是我们都不怎么跪下磕头,拱拱手了事。

而各家各户拜完自己的祖先,就到清明了。村里早早抬出大狮头与锣鼓,咚咚咚锵锵锵地打着,一声声好像直接捶在人胸口,打到心里发慌,全村的男人,不管老小,都早早往村里最漂亮最古老的那个青砖大祠堂走去。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安和伯、安旺伯、瑞如公,一早穿戴整齐,迎在门口,笑呵呵地等人进来磕头。不是向他们磕头,是他们要按辈分安排人一行行地向重重叠叠在祠堂正中央的老祖公老祖婆牌位画像磕头。

他们三个是我们村的老大,村里有什么纠纷他们出一句声大家都服的,三个都不知道多少岁,脸上皱纹都很多,笑得很舒展。

安和伯是以前的村长,黑黑瘦瘦的,很威严,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有福的人,房子大,儿子多,一提起他大家都会说“文武双全福禄寿”,他有七个儿子,进文、进武、进双、进全、进福、进禄、进寿,每一个儿子又生了好多儿子,村子前边大榕树下密密麻麻那一片瓦房就是他们家的。难得的是那么多人都没有分家,每年插秧耘禾割禾砍甘蔗他们家进进出出都是一大群人,神神气气,合手合脚,每次都最早完成。他们家有一个特厉害的女瞎子,叫银瓶,长挑身材,一头黑发过腰,可以直接到水井头挑水、洗衣做饭、织鱼网的,跟明眼人没有两样。

闲时,我们村的男人都是抽抽烟喝喝酒吹吹风聊聊天看看电视或者踩车几十里去逛逛公社的,他们家没有一刻空闲。男人在安和伯的带领下落河打鱼、挖沙子、编竹筐、打家具、帮人家建房子,安和伯打家具的手艺是远近出名的,连我外婆那里都有人来请他们打家具。女人在安和奶的带领下到河里摸蚬到溪里摸田螺,织鱼网,钩毛衣,腌咸菜,做建房子的小工,他们家是全村唯一养蚕的一家。他们家有一间电动的碾米房,整天灰扑扑的,轰隆隆从早响到晚,全村人碾米都要到他家去,村里人都说那是金山。

他们家钱多,照样和我们一样光着脚不穿鞋,穿打补丁的衣服,补丁新新旧旧重重叠叠比我们还多。他们家的孩子管得比我们还严,平时不准买零食,就算过年也不大买烟花玩的。大家都说,安和伯他们家最会过日子,一个榨橄榄可以吃三天的饭,打的算盘最精,一分的本钱要赚一角,一角才能办成的事情绝对想方设法花9分钱办成的。

钱一串串往家里来,但是安和伯依然是我们村最勤奋的人。每天早上蒙蒙亮,他就卷起裤腿,光着脚,挑着粪箕在村道到河堤那一段里来来回回拾牛粪,每天晚上又再去拾一次。村长——他的大儿子进文老是叫他在家里抽抽烟看看电视享享福,一说他就额上冒青筋跳起来骂:“再大的家业也要拾牛粪做肥的,嫌你叔丢人你们就自己来拾!坐在家里算什么享福,是等死!”他们家的儿子都不叫他阿爸,都叫阿叔,叫安和奶做阿婶,据说是安和奶之前生过三个孩子都没用扔河里了,问神时菩萨让他们以后生了儿女就这样叫,结果一口气生了七个。

安旺伯是个道士,嘴巴扁扁的,慈眉善目像个老太太,说话也慢条斯理的,方圆几十里死人都要请他去念经做法事,他一个人做不来,老是和隔壁几个村子的人搭台,之前重新披上道袍替人做法事时,在村里公开上过刀山下过火海的。他的老婆瘦瘦小小,儿子也很多,有四个,杀猪卖猪肉、开杂货铺、卖山草药、推石磨卖粉皮,后来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每年过年回来都穿得很崭新很气派,很热情地笑,打招呼,见男人就派烟,帮忙点火,不是大家抽的水烟筒,是一支支的烟;见孩子就分糖果,花花绿绿的,酸酸甜甜的。

他们家钱也多,而且不像安和伯那样藏着掖着,第一个买回来电视机,大家围着看《霍元甲》,跟看电影一样热闹;第一个建起了二层的小楼,是特地从城里请人来建的,有镂空的花窗,二楼有一排整整齐齐的栏杆,栏杆上摆着一盆盆红红紫紫的鸡冠花,屋顶还是斜斜的瓦面,却不是普通的青瓦,是一种黄黄白白的瓦,他们说以前是皇宫和庙里用的。

他们家的女人不太干活,就守着杂货铺,什么都卖,铺里头什么时候都挤着一堆二十来岁的年轻男人,嘻嘻哈哈吵个不停。而她们都打扮得有些妖里妖气,眉毛钳得高高细细的,头发烫到弯弯曲曲的的,嘴唇也涂到红红的,耳边都是明晃晃的金耳环,像女先生一样穿裙子,还是花花绿绿的裙子,连圆圆白白的肩膀都露出来,像国民党的女特务,给安和伯家里的人笑得半死。春桃就是他们家的孩子,什么时候都穿得漂漂亮亮的,耳朵吊着闪闪的金耳环,她妈妈还守着那间杂货铺,什么都卖。他们家插秧割禾砍甘蔗男人不回来,女人们请人干活,酒肉招待,大家都愿意去——安和伯家里人除外。

瑞如公是我们村大房的人,辈分最尊贵,在村里走路从来不用低头的,谁见了都恭恭敬敬喊一声“瑞如公”,当然,安和伯、安旺伯是叫他瑞如伯的。不过瑞如公没有儿子,一个也没有,老婆也没有,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他还是读书人的时候,有老婆的,还很漂亮,是三十亩田换来的,五一年以后就没有了,嫁到外地了。五一年是个很特殊的年,我们村很多四五十岁的男人都是那一年没有了老婆的,离了,跑了。瑞如公经常是笑眯眯的,最爱小孩子,见了总摸摸他们的头,尤其喜欢摸男孩子的小**,或者哄他们当场尿尿,看谁射得远。他笔墨功夫厉害,以前做过会计,村里每年正月十八闹社火都是他写的祭文,谁家死人,祭祀喊灵时向来是他主持的。他现在在外面替人管鱼塘,每年只有清明、过年和正月十八回来。

“傻仔,你也来磕头,真乖!”瑞如公笑嘻嘻地摸我的头。

我笑,我不仅来磕头,还是跟安和伯家里的文武双全福禄寿一队磕头的。

锣鼓响得热闹,瑞如公走到祠堂正中,转过身来,朝大家扫了一眼,一下子像神上了身一样特别威严。锣鼓停下,整个祠堂里的男人都安静下来。

瑞如公很响亮地念了一段长长的文章,大家静穆。我看着祠堂正中那群穿着衣裙的祖先,在萦绕的香烟中好像笑了笑。他们面前供着大大的猪头,鸡,肉,鱼,糕点,花,酒,茶,大大小小的碗,高高低低的碟,花花绿绿的瓶,各种各样的香气。

瑞如公转过身,装上香,恭恭敬敬地合掌行礼,跪下,磕头,又起来;合掌行礼,跪下,磕头,又起来;合掌行礼,跪下,磕头,起来,整整三拜九叩。再从旁边的人那里端过一碗酒,往胸前横着一沥,沥到地上长长一道,酒香腾起,祖先们看着,不说话。

于是,一队队按辈分上香磕头。“宝树堂瑞字辈向列祖列宗叩拜行礼,谨奉薄酒三牲,叩谢列祖列宗保佑,祈求祈求合家安康,丁财两旺,事事顺利,年头好到年尾!”瑞如公喊道。瑞字辈的一群老公公,人数不多,瘦巴巴的,歪歪斜斜的,磕头。

“宝树堂安字辈向列祖列宗叩拜行礼,谨奉薄酒三牲,叩谢列祖列宗保佑,祈求祈求合家安康,丁财两旺,事事顺利,年头好到年尾!”瑞如公喊道。安字辈的,在祖先面前刚好排成一排,安和伯和安旺伯在中间,阿爸挤在一旁差点看不到。

“宝树堂进字辈向列祖列宗叩拜行礼,谨奉薄酒三牲,叩谢列祖列宗保佑,祈求祈求合家安康,丁财两旺,事事顺利,年头好到年尾!”进字辈人数比较多,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只有我和四狗例外。进字辈人数多,要分成几个分支来磕头,先是安和伯、安旺伯他们家的进字辈儿子。我们家辈分大,在我们水井头这一支属于大房,所以每年进字辈第二批磕头的都是我们家领先,我人生的第一个记忆就是清明给阿爸搀扶着到祠堂前面磕头,旁边都是比我大得多的男人,我哇哇大哭,连裤子都尿湿了,湿漉漉的尿和地上的酒渍混在一起。“真是傻仔!没有一点用!”安和伯下了结论,从此人人都叫我傻仔。

我很平静地磕头,额头老老实实狠狠地撞到青砖上,砰的一声。他们都说我磕头的姿势最虔诚。四狗在我旁边,不太安分。

“宝树堂平字辈向列祖列宗叩拜行礼,谨奉薄酒三牲,叩谢列祖列宗保佑,祈求祈求合家安康,丁财两旺,事事顺利,年头好到年尾!”平字辈不少人比我还大得多,有些已经娶老婆生孩子了,有些是小学生,都磕头。

“宝树堂荣字辈向列祖列宗叩拜行礼,谨奉薄酒三牲,叩谢列祖列宗保佑,祈求祈求合家安康,丁财两旺,事事顺利,年头好到年尾!”都是些孩子,还有几个是包在襁褓里由阿爸抱过来的,由他阿爸握着小手拱几拱。再小的孩子也恭恭敬敬的,安安静静地磕头。

磕头完毕,锣鼓四响,安和伯家的儿子七手八脚地将供桌上的东西收拾好,抬猪头的,抬狮子的,抬锣鼓的,喧喧嚷嚷好一阵子,最后全村男人都挤上了几辆拖拉机,突突突突往村外去。女人们是不能参加清明祭祀的,基本躲在家里,几个大胆的女孩子则在院子的围墙后面伸头偷望。经过我们家的时候,我望了望,真的看到大姐伸出半个身子,还对我挤眉弄眼。

到村外老水井头的老祖婆交椅坟,拖拉机停下,所有人都下来。平时放牛的孩子经常坐在交椅坟上玩,坟上也时不时堆了几坨牛粪或者猪屎。现在交椅坟洗的白白净净,上面一列列的字也重新描过了,红艳艳的。在石供桌上摆好猪头与其他供品,放鞭炮,一队队不同辈分的男人在瑞如公的指挥下重新又来一次磕头。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很好笑,一个个人好像木偶一样,整整齐齐,连四狗也不敢搞大的动作。我也磕头,整个人却好像飞到了高空,在空中往下看,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像蚂蚁一样爬在地上,忍不住轻轻笑了一下,其他人都瞪着我,阿爸等我磕完头一把就揪起我:“别丢人现眼!”老祖婆在这里,老祖公呢?很久很久以前,瑞如公说过,我们是打珠玑巷过来的,老祖公一个人就发了我们全村这么多人,老祖公死后是扶灵回珠玑巷的。珠玑巷又在哪里?瑞如公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祭祀完毕,拖拉机又突突突突载着我们往远处的三河湾开去,一路锣鼓喧天。其他人说说笑笑,我渐渐陷入半醒半睡,感觉有稻香漂浮着,睁眼一看,猪头两只大大的眼睛直直望着我,不禁有些别扭,挤到别处去了。

三河湾,是某一代的祖公和祖婆的交椅坟所在。传说他们当年要结婚,父母不同意,在我们村跳了河,尸体却逆河而上,出现在二十里外的三河湾。族长和父母大怒,将他们葬在三河湾,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村里人都梦见跳河的那一对说要将他们合葬,否则就三年大旱,不以为然,结果真的三年大旱,村里人就将他们的坟挖开,捡了他们的骨头合葬在一起,当天就下大雨了。从此每年清明,村中人都备好三牲来祭拜。

三河湾那里很美,有大片大片的芦苇,不像我们村种的都是甘蔗。我坐在河边,想跳河的那对祖公祖婆,男的像隔壁家的阿年那样高高大大吧,女的像谁那么漂亮?像之前来表演杂技的那个白衣姑娘?还是青衣的那个姑娘?

狮子欢快地舞着,锣鼓声声,我们又要磕头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给我一个死亡的理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网游竞技 给我一个死亡的理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节日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