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蔷薇自芳菲
寒冬渐过,可我与李世民的关系却依旧冰冷,虽然偶尔我在院子中用酒坛收集雪的时候,他时而会站在门前观看,可每当我转身去看他时,他就会转身离去,虽然心里空荡荡的,可是却也没有太在意,本来我就当他是我的老板,虽然不能取得老板的喜爱,但是我还是会安安分分的做我的工作。
以前看红楼梦,总是听说什么收集晨露来煮茶,我也就有样学样,不但收集了雪,入春的时候还采集晨露用来煮茶,说的好听是学古人情操,可说白了我就是太无聊了,除了临帖也想不出有什么做的,所以才想出这些事情来。
可入春之后没多久,整个太极宫都变得潮湿阴冷,李世民的腿也因此时常的疼痛,我特意用晨露水泡了荷叶,采用此水为李世民泡茶,希望多少能为他除些湿气。有一天我正将刚采来的荷叶让水里泡,就看见王公公急匆匆的走来,我看他神色紧张,忙放下茶壶迎了过去。
“刚刚皇上责骂了长乐公主,你且小心。”
说完便匆匆走了,我知道李世民最钟爱长乐公主,今日竟然连长乐公主都被责骂,想来他一定是盛怒,王公公大概是放心不下我,所以特地来提点一声,可见上次我真的激怒了皇上,可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却也一直猜不透。
看了看时辰知道李世民就要回来了,不敢耽搁连忙冲茶送过去,谁知茶杯还未放稳,李世民就随手将一卷奏折丢了出去,我吓了一跳险些把茶杯打翻,听到茶杯和碟子的碰撞声,李世民仍就没有看我。
“分封制有什么不好,他们竟然如此反对?”
李世民自言自语的骂道,他知道没人会回答他,所以无非是发泄的吼出来。可是听到分封制我不禁皱眉,如果我的历史知识没有错,这分封制起于周朝,到了汉朝才被渐渐消灭。
记得刚上高中时,历史老师说项羽败于乌江是因为他妇人之仁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项羽身体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液,他骨子里有贵族的傲气,觉得自己并不是在抢夺天下,而是夺回本属于天下人的天下,因此在天下未稳之时便采用了分封制,没想到自己的分封却留给刘邦留下了反击的机会。
“怎么?”
李世民的声音让我回过神,这是几个以来李世民第一次对我说话,心里竟然不自觉的有些高兴。可是马上意识到到自己一直站在他身侧,让他不注意我都难,我懊恼的退了半步,李世民回过头,似乎也不想理睬我,
我却有些忧心的看着案板,看来李世民是为了分封制的事情责骂了长乐公主,虽然长乐公主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可是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从去年年底频繁入宫会不会也和此事有关,想着她那虚弱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难过。
见我迟迟不退下,李世民又一次回过头看我。我是真的有些关心长乐公主的身体,虽然是同情她被病魔所扰,可同时我也担心她会因为我的一时多事而改变了命运。
“皇上可找到鳄鱼了吗?”
终于鼓起勇气问出来,可是李世民听了长乐公主的名字眉头却皱在了一起,
“她好了,就只知道想着丈夫来气我。”
李世民这样说,似乎印证了我的想法,长乐公主确实是为了分封一事,
“皇上,媚儿有些肺腑之言,想拼着一死向皇上谏言。当年项羽兵败刘邦自刎于乌江,虽然有人说是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妇人之仁不肯杀刘邦才导致他悲惨的结局,但我却认为他兵败的在于根基未稳就采用分封制。后刘邦得天下,虽然也采用了分封制,但那不代表他不想像秦始皇一般中央集权,而是怕不分封天下会失民心,可最后那些异姓王也都死于他手里,可即使是同姓王最终还不是导致了七国之乱吗?种种历史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将国土分封,分封为王的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久了就会有自己的法律文化,有了自己的军队纪律,长久下去,他们坐地为王,又如何轻易将属于他的封地奉还给皇上?”
李世民回头看着我,我只是觉得自己越说越激昂,竟然找到了当年在高中辩论时据理力争的干劲,说完不禁佩服自己宝刀未老,余光却注意到已经跪在地上的王公公,这才将刚刚的慷慨激昂抛到脑后,忙躬身跪下打算求饶,自己的后背已经冷汗直流,暗自恨自己又一次忘记了身份。可就在我膝盖刚要碰到地面时,李世民拉住了我的手,我忙抬头看向他,他眼神中没有责怪的意思,却有着一种我读不出的情绪。
“你也会害怕?”
我全身都在颤抖,让李世民轻而易举的感受到我的恐惧,我低下头再不敢吭声,他拉着我站起来。
“陪朕到院子里走走。”
说着便拉着我的手往外面走,我回头看王公公仍旧跪在地上不敢起身,我本想提醒李世民还没让王公公起身,却不知他是否故意让王公公留下带着我独自出去,也不敢再多言,只能默默的跟着他出去。
“你知道你刚刚的语气和谁很相似吗?”
李世民问道,我仍未平复自己的心情,不敢再开口,李世民笑了,拍拍我的手,似乎让我不用害怕。说来也奇怪,就因为李世民这个浅浅的微笑,我的恐惧一下子不见了。
“像极了无忌,但是是秦王府的无忌,而不是现在的司徒长孙。”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语气竟无比落寞,说道一半突然放开了我的手,站在院子中看着那满园春色。我看着李世民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可是他却做着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事情,他所操心的家事是天下百姓,他所操心的事是国家安稳,他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出来给这个国家,可回过头,却发现自己居高临下,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陪伴在侧。我猜想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他根本没想到结果会是这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更没有想过他会失去那些在秦王府中与他朝夕相伴的知己。
“无忌刚入王府那时还不叫无忌,名辅机,是朕让他叫无忌的,寓意是让他在朕面前百无禁忌,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永远不会怪罪他,可自朕登基以来,无忌却一副明哲保身的样子,就说这次分封制的事情,最先反对的竟然是魏征,而不是无忌。朕就是想试探一下无忌的底线,一直未停止分封诏书的起草,最后朕终于等到了无忌的奏折,可看着奏折,竟然只是联名上书抗封,这其中也只是加上了长孙无忌的名字。”
李世民说到这里,不禁冷哼一声,停顿了一阵才又缓缓说道,
“当年的长孙无忌哪里是这等步步为营?当年他的鸿鹄之志,朕至今仍无法忘怀,那歃血为盟的勇气,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心壮志,似乎已在烟消云外之处了。如今的无忌兵不敢碰,政不敢议,就连分封这般政事,也要让朕的亲生女儿来劝,长乐体弱从不喜政,却据理力争要朕撤回分封的诏子,难道朕会看不出长乐的话是无忌背后教的吗?”
说到这里李世民真的生气了,现在才明白原来他不是在骂长乐,而是在骂躲在长乐身后的长孙大人,当初李世民也许只是向往分封制,也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想来有长孙大人在,一定会劝阻他,可没想到等来等去都等不到长孙的谏言。
长孙无忌这种行为看似是明白了君臣之礼,人在高位却谨小慎微,深怕触犯天威。可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无非是再次提醒了李世民那些在秦王府中和他把酒论天地的朋友,如今已经不再是朋友,而是他的臣子,而他已经一步登天,身边再无他人陪伴。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世民,此刻所有的言语比起他的寂寞而言,都显得太苍白,我只能走过去,牵起李世民的手,身体轻轻的偎依在他身边,希望能给他一丝温暖,李世民惊讶的低头看着我,眼中又是一阵我读不不懂的情绪,我不敢抬头去看他那如火的双眸,只能低下头去看院子里的牡丹花。
现在刚到四月,本来还不是牡丹盛开的季节,但是宫里的牡丹在花匠的精心培育下,总是能在初春时盛开。我记得惠儿曾告诉我,长孙皇后非常喜欢牡丹花,所以这太极宫中才遍地是牡丹花。
“一年春始,总是能看到这牡丹花盛开。”
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也看着牡丹而感慨,他随手取了一朵,握在手里赏玩,
“牡丹高贵丰满,是大唐对于美的象征,你倒有几分像。”
听了李世民的话,我突然联想到了很多事情,我第一次侍寝时,他就说过我像一个人,今天他又说我说话的语气像极了长孙大人,现在突然又提起牡丹,所有的事情串联在一起,竟然让我联想到了长孙皇后,难道李世民对我这么好,我做什么他都忍者我性子来,敢情是当我是长孙皇后的替身了,本来有这个护身符是再好不过的了,可是心里却莫名的急躁起来。
“我不是任何人,更不似那牡丹一般高贵,我就只是我!”
我的话一出口,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倒是为何如此说,我也弄不明白了,而我到底是童佳还是武媚,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又如何去责怪李世民呢?心情烦乱,轻轻放开他的手,往前走了两步。
“比起牡丹你更像是这漫天生长的蔷薇,美丽之中带着一丝神秘,柔弱之中又遍体是刺,深怕别人靠近。”
李世民过了好一阵子才走到我身边对我说道,顺手在我头上插了一朵花,我看着他,回味着他说的话,他落下手时无意的划过的脸颊,那手好似一团火,将我心里的某一处点着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站在傍观者的角度去看着一切的发生,我知道未来的走向,难免将未来看得比较透彻,我一直没有真正的成为武媚,也不想成为旧时的女人,可是日子久了,我却有些某不清楚了,我是李世民的妻子,他完全不需要取悦于我,可自从那次侍寝后,李世民一直对我相近如宾,从未曾有过越礼的举动,碍着他的天威,身边的宫人对我也是尊敬异常,这些事情我怎会不懂,只是我一直不愿去深究罢了。
我望着李世民,他淡淡一笑,牵着我的手往回走,我回头看着那些蔷薇,还没到花季,仅有几个花骨朵孤零零的长在一片绿叶之中。我知道未来如果再看到蔷薇,难免会怀念起李世民今日温柔,想起今日的往事。脑中徘徊着我与他的相处不过是短短的十二年,想到这些一阵伤感突然向我袭来,最终化作泪珠滚滚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