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弹(上)

第一章 石弹(上)

相传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

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道法精湛,渡人无数,世人称为“三茅真君”,寿千余而终。

世人为感三茅恩德,逐以神称之,传得数代,渐偏事实,终传为三茅得成正果,名列仙班,却不知凡人那能成仙?

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或三茅真君,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

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丹药大家陶弘景游历至茅山,在一神秘山洞中巧得三茅所留手迹,一看之下惊为仙术,逐于茅山七峰中的“郁岗峰”顶筑“郁岗玄洲斋室”,炼丹修道,修成一身非同小可的道家仙术。

他一身神通得自三茅真君所留手迹,感其恩德,逐开观建派,成立茅山宗。

此后茅山宗名侠辈出,传至这一代的掌教真人玉华子手上,更是名声大震,成为道家圣地,为世人所仰望,茅山道观每日香客上千,缝讲道之日,听者过万。

却说茅山宗山脚下有一古镇,传闻三茅真人当时曾在此替人治病,故为名胜,早先称为“三茅镇”,供奉三茅神像。后茅山宗弟子移三茅神像于大茅峰顶“九霄万福宫”供奉,小镇便改为“茅山镇”。

茅山镇中有一富户燕翼,年喻四十而得一女,珍如至宝,取名为燕怜怜,取怜爱万千之意。

这燕怜怜从小聪慧,四书五经一读便通,至八岁时已能赋诗作文,乃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但这半年来,这燕怜怜竟不安份起来,每每在读书时间外出,行踪诡秘,不许下人跟随。

因有茅山宗的坐镇,茅山镇向来太平,燕翼苦教无果,又见其女虽颇颇外出,但功课不坠,便也不再多问。

只是后来这燕怜怜越加古怪起来,不喜华衣丽着,却挑丫环穿旧的衣服来穿,也从不与父母同桌进食,总叫丫环送入闺中,且食量奇大,便如青壮男子一般。

燕翼视为一奇,屡次相询,其女总以成长期食量增大为由作答。燕翼本来疼爱有加,见其女并无异常,也就不了了之。

这一日开饭时间,燕怜怜仍叫丫头送入房中,不一会儿开门外出。

丫环进内收拾碗筷,发现送进来的一大盘鸡肉、两大碗白饭都已被吃光,不由心惊:“小姐的食量越来越大了。”

燕怜怜走出家门,四处望了望,喝止欲跟随的从人,独自一人向北而去。

她虽生长在富豪之家,但身子健壮,这半年余来出门从不乘车骑马,都是步行。

很快燕怜怜就走出了茅山镇,向香山河而去。香山河距茅山镇一里远近,河中多青鱼,食之精神旺健。

相传古时茅山镇并无香山河,三茅真君在此行医济世时,弟子取水煎药困难,常要走几十里山路挑来山泉煮药,耗费不少时间。

后来三茅展大神通,开山引水,聚而成河,又因此河经茅山而来,山上香茅甚多,花粉落入河中,河水香甜美味,用来煎药更增药效,逐以“香山河”命名。

燕怜怜走到河边,只见河边青草盈盈,三五垂柳迎风招展,并无人踪,皱了皱秀眉,扬声呼道:“飘零哥哥,飘零哥哥,快出来啊,我带吃的来了。”

她娇声呼唤了好几声,也没有人出现,不由叹道:“看来飘零哥哥等不到我,自己走了。唉,可惜了这香喷喷的烤鸡啊,我还是送给烂痢头吧。”说着转身要走。

正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孩童声音哼了声,一个瘦小男孩从草丛中站起身子,说道:“每次都这么迟,想饿死我啊?”

只见这男孩约模十来岁,身上衣服破破烂烂的,但神情倒是骄傲得很,只是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受了数处伤,看起来泼赖气十足,身上更是臭哄哄的。

燕怜怜眼里闪过一丝调皮之色,假装吃惊的转过身,看着这男孩时又作了个吐了口气的样子,说道:“原来你没走啊,我还以为谁在我背后叫呢。”

男孩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的神色,说道:“小娘皮,每次都来这招,谁不知道你想骗我出来?”走到燕怜怜面前,大刺刺的道:“拿来。”

燕怜怜从衣服里拿出个布袋,递给男孩,皱眉道:“飘零哥哥,你今天打架又输了吧?你也真是的,每次打输了都叫人家小娘皮,难听死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茅山剑侠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茅山剑侠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石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