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赵旭的兵工厂
湟州城,郡王府。
“夫顿兵之道,有地利焉:我先据胜地,则敌不能以制我;敌先居胜地,则我不能以制敌。若择地顿兵,不能趋利避害,是驱百万之众而自投死所,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兵法曰:地形者,兵之助。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下者,将之道也。孟子曾曰:天时不如地利,可见地利之重要,你们好好体会一下这段话。”
说这段话的正是赵旭,此时他正和自己另外三个亲兵队长一起学习探讨《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是一部中国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宋仁宗时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前集的二十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后集20卷主要记录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赵旭收集了两套,就和亲兵队长研读起来。他是把他的亲兵当成军队一样来训练,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亲兵队长也有领兵作战的能力。而这样能力的培养,正需要熟读兵书。
不过,宋朝最著名的军事教科书要数《武经七书》了,它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这是北宋朝廷从当时流行的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来的,作为武学经典,它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赵旭本来也想好好读一下这套丛书的,但发现收集起来颇为费力,也就只得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两年,赵旭的亲兵全部练成了精锐的骑兵。赵旭也知道金夏联合攻宋的大势不可改变,自己一百多的精兵再精锐也无济于事。既然秦凤路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兵灾,那自己也得早些谋划出路才行,不能坐以待毙。所以,这一年多,他陆续送了一批各地的孤儿去了康唐部落,表面上是为康唐部落送去免费的劳动力,实际上正是为了扩大骑兵队伍做准备。只要有了装备,到时就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骑兵!为此,赵旭还专门派了二十个亲兵去教这些去到草原上的孤儿武艺。这样既可以增强康唐部落的实力,又可以为他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
赵旭已经写了一封信进京,现在他正等着朝廷的回信。如果朝廷允许他进京,他将立即赶赴汴都,面见天子赵佶,为自己的将来谋一些打算。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批士兵。只有有了实力,才有在乱世中活下去的资本。
赵毓在一旁安静地磨墨,不时看一眼弟弟赵龙和身边的赵旭。她现在正是双十年华的佳龄,人也出落得文静秀丽,正似一朵怒放的鲜花。赵旭的亲兵中野有向她表白的,不过被赵龙揍了一顿后就谁也不敢再提了。
这么好的女子给自己当丫环下人,实在是暴殄天物。赵旭看到赵毓的时候,心里不时也有一丝内疚。不过,赵毓死活不愿离开郡王府,赵旭也就由得她了。
和杨浪、赵龙、王强三人讨论了一会儿,赵旭也觉得颇有收货。古代人的智慧确实不简单,一部兵书里面就包含了许多知识。行军打仗,绝非鲁莽粗鄙之人可以完成。
赵旭出了房间,直接去了亲兵校场。看着校场上认真操练的亲兵,赵旭感觉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他已经穿越到宋朝六年多了,而且当上了爸爸,这是他之前想都没想到过的事情。校场上的亲兵已不是当年那些瘦弱的少年了。他们的目光坚毅,杀伐果断,每个人手上都沾有杀害他们亲人的西夏人的血。仇人的鲜血,让他们更快地成长了起来。这些亲兵的每一步成长,也包含着自己的心血,赵旭不由地生起一股自豪感。
校场西面又被开辟出了一片空地,用围墙和校场隔离了起来。这里是赵旭的兵器作坊。
兵器作坊一共有七人,都是从以前的亲兵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他们本来就是匠人出身,所以对打造刀枪等并不陌生。
赵旭知道要想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活下去,就必须得自己完全掌握能控制的力量,打造兵器的事情交给自己的亲兵来做也才放心,而且也便于指挥。
来到兵器作坊,七个人都正在忙着,看到赵旭进来,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只是叫了一声“王爷”。
赵旭点了点头,从旁边拿起一支标枪试了试重量。那次草原之行赵旭的两支标枪立了功,他就一直想着自己制造更好的标枪。因为宋朝不允许民间制造弓弩,赵旭的亲兵遇到有弓箭的西夏士兵就会吃亏。而标枪除了可以近身格斗拼刺外,还可以投掷,而且威力比弓箭还大。当然,标枪也只能在五十步之内发挥威力,这点远不能和射程达百步之远的弓箭相比。《武经总要》里也记述了标枪这种武器,是从西南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新式武器。
标枪的威力取决于重量、长度和重心。经过反复试验,赵旭的兵器匠才最终确定了标枪的重量为一斤,长度为1米左右。这个长度和重量当然都不如后世真正的标枪,但充分考虑到马上作战的环境。如果太长,携带不方便,太重了也不好发力。经过练习,投掷标枪的距离能达到五十步到六十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当然比不上弓箭的射程,但在两军靠近时标枪的威力是远胜于弓箭的,甚至能贯穿铁甲。赵旭给每个亲兵都配备了四把标枪。
刀、枪、盾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赵旭的亲兵全部成了骑兵,刀也变成了便于劈砍的马刀。
马刀还是由赵旭设计的。他在网上也看过马刀的样子,也就仿照设计了一把。宽背薄刃,刀身比较沉重,这样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刀柄略向刀刃方向弯曲,这样利于掌握,不易脱手。马刀还带有刀尖和血槽,这样就不仅可以进行劈砍,还可以进行刺戳。血槽的作用并不是放血,而是为了减少拔刀时的阻力。刀刺入人体后由于肌肉剧烈的收缩,使拔刀变得很困难,但是加了血槽后可以使肌肉与刀身之间产生一个缝隙,这样空气进入肌肉,容易拔刀进行下一个动作。
赵旭放下标枪,又拿起马刀,很满意地挥舞了几下,又放了下来。
旁边还有几支枪。赵旭的亲兵使枪之人并不多,四队人只有一队是用枪的,其他的都是刀盾配合使用。一个是因为造枪的材料难寻,另一个是因为枪法难练。打造枪头并不难,主要是枪身的材料难寻。并不是一截木头套上一个枪头就是枪了,一把真正的好枪是需要用成材率极低的白蜡杆制成。白蜡杆通体洁白如玉、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杆身可弯曲到180度不劈裂,柔韧性强,自身纤维密度稠,有较强的自然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枪的威力来。而练枪要求身法要求灵活多变,活动范围大,步法要轻灵、快速、稳健,腰腿、臂腕之力与枪要合为一体,并要劲透枪尖。所以,枪法比较难学,但一旦练成却威力无比。枪号称百兵之王,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一旦挥动起来,借助枪身的弹力,可以轻易化解对手的力量,而且对手越多使枪之人反而越省力。
赵旭练武之时骨骼已经长成,枪法难有大进,所以也就放弃了练枪的想法,专攻刀法。这几年,他勤学苦练,刀法也算是小有成就。
赵旭正随意看着,一个铁匠捧着一把刀走了过来,道:“王爷,这是我们专门为你打造的一把刀,你试试。”
赵旭接过刀,刀身光可鉴人,冰凉刺骨,让人不由感到一股杀气。他三步退入院中,大声道:“好刀!”说着,在院中练起一套刀法来。这套刀法他已练过无数次,早已烂熟于心,这时在院中演练起来如行云流水,更觉威力大增。一套刀法下来,他微微气喘,道:“这把刀对我来说真是合适,我感觉威力比平时大了许多。”
这时,众铁匠都停下手中的活,看赵旭演练一番刀法下来,众人脸上都有喜色。
赵旭也觉得这把刀对自己十分合适,重量和长度恰到好处,用起来真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将刀给了刚才那个铁匠,道:“这把刀对我很合适,你们给我做个刀鞘,到时再给我吧。”
那个铁匠接过刀,道:“是,王爷。”
赵旭道:“我让你们打的狼牙棒怎么样了?”
那铁匠道:“已经打了三根出来了,不知道合不合适。”
赵旭知道金国人有一种武器特别厉害,就叫狼牙棒。《武经总要》里面记述了和狼牙棒类似的骨朵,但骨朵没有铁钉,杀伤力不如狼牙棒,在宋朝军队里也很少使用。平常刀剑对身披铠甲的士兵杀伤力根本不够,但狼牙棒一棒下来,即使不能划破铠甲,也可以利用重力将敌人震死。西夏有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狼牙棒正好可以派上用场。狼牙棒属于重型锤击武器,非勇力之士不能使用,用于攻坚破甲十分有利。赵旭想建立自己的重型骑兵,对于狼牙棒这样的武器当然不会放过了。反正他现在也有了自己的铁匠铺,在装备下一定不能弱于西夏人。有了精良的装备,再加上严格的训练,赵旭相信自己的队伍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