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技术储备
清晨时分,碧天澄澈,丝缕白云在高空中悠然飘飞。√∟,位于德国佩内明德市远郊的火箭研究基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显得格外浩大而又宏伟。高墙迤逦,电网密集,无数荷枪实弹的岗哨守卫遍布基地周围,其防卫之森严程度,仅次于由五千名特种兵重兵把守的东普鲁士核子武器研发中心。
一行车队从笔直的公路徐徐驶来,沿途的关卡纷纷推开路障放行;过不多时,这些车辆便径直抵达了基地当中的那座高大的办公楼前。通体玄黑的流线型金属车体上,属于霍亨索伦家族独有的黑色鹰徽几欲展翅腾飞。一群行政和技术高层早已在办公楼前静静等候,当那名华服君主从车厢中缓步走出之后,满怀恭敬和尊崇之意的他们当即深深行礼,脸上满是前所未有的庄肃神情。
清英目光四扫,不动声色的打量这座自己投入巨资建立起来的研究中心。由于战时事务繁重,自己并没有时间来这座基地进行视察,现在各方局势均已平定,对这种核心项目的洞悉关注,便是他所要做的第一要务了。更何况,这项革命性的科技成果还将是今后自己在对外博弈中的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如果技术实力足够强劲,那么则完全能够节省经年时日、并让己方保留下数以万计的年轻生命!
在一众人员的陪同下,清英对这座基地展开了一番全方位的观巡。让他感到喜悦的是,时隔两年时间,佩内明德火箭基地的设施硬件又有了突飞猛进般的革新。各种精密优良的设施器械种类齐备。一应俱全;无论是实物生产还是数据收集。设计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基地的人员管理也是井井有条。数以百计的研究人员被有序的细分成数十个攻关小组,彼此之前有序契合,奖惩条例规范明确、而又对各业人员获得创新突破充满了强烈的吸引。看到这些景象,清英总算明白战争中那些v3导弹能够被研发出来的原因了;无论在哪个方面,这座基地所蕴含的能量都远远超过了历史同期的第三帝国,而这一可喜的局面,也让清英对实现自己的构想又多了几分把握。
“布劳恩博士,目前我们最多能够制造出射程为多远的导弹。弹头装载量又是多少?”当工作人员将一张最新的导弹设计总图在清英面前铺展开来并予以介绍之时,清英忽然转过头来,对旁边的导弹本体研究室主任布劳恩询问道。虽然这名青年还未满而立之岁,但他在自己专业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却是令周边所有的人都为之震撼惊异;遍观历史上那些逆天的科学妖孽,即便是算上如牛顿、特斯拉一类的顶尖存在,能够在这个年岁达到他的成就的人也都是凤毛麟角了!
面容端正的布劳恩闻言一怔,随即恭声道:“陛下,导弹的射程对于我们而言已不再是最关键的技术阻碍。经过v3火箭的开发,我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武器的自重和燃料之间的权衡关系;只要我们进一步将导弹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提升上去,其最大射程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质的飞跃。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研制射程达1500公里的v4火箭,弹头重量也大幅提升至2吨。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即可完成试射。然而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还有一个至为关键的导弹命中精度:随着射程的大幅提升,我们对导弹最终落点的把控也变得愈发艰难,按照v3火箭的表现估计,v4火箭的散布半径至少也将在12公里以上。”
听得对方的话语,清英心中不禁微微一沉:上千公里的射程虽然已臻后世中程弹道导弹的门槛水平,但这个精度却是差得太过离谱,即便是装载核弹头,也无法对目标区域造成有效杀伤。由于聚变武器在结构和原理上都与裂变武器大相径庭,德国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都很难指望会有小型化的氢弹出现;而仅凭裂变武器那数万吨tnt当量的爆炸威力,对12公里之外的目标也是难有作为!
“不过,我们已经开始全力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了。目前雷达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虏获的美国雷达资料和实物进行全面研究,以图在融合两国技术的条件下,利用雷达的后期制导来修正固有偏差,从而降低导弹最终的命中散布半径。如果这一改进手段得以顺利实现,那么我们则有望将它的散布误差减小一半。”眼角余光瞥见身旁的同僚正不停的向自己打眼色,年轻的布劳恩这才恍然反应过来,连忙向清英补充说道。不谙世事的自己一时口快,将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技术瓶颈毫无保留的捅给了前来视察的君主,也不知他会不会对这一情况感到懊恼失望?
“佩内明德的下一步核心工作,便是全力提升导弹的命中精度。如果新型导弹的射程在1500公里的话,那么其最终定型的命中误差必须被控制在4公里以内,这将是陆军最终决定是否采购的底线精度。”清英语气平静地开口,那股长年执掌权柄所凝聚出的不怒而威的气度令在场所有人都心中惊惧,闻言无不凛然尊奉。他顿了一顿,脸容上浮现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至于研究经费,则同样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如果这款满足精度要求的导弹能在三年之内完成定型,陆军总参谋部是不会吝惜荣誉和奖励的赐予的!”
布劳恩等人松了一口气,其应声称是的话语中满是肃然而又坚定的语气。自从这座基地建立以来,总参谋部就在清英的命令下向其拨足了经费;当前无论是从增强帝**威的民吅族责任感出发,还是出于对清英报恩的考虑,他们这群研究员也都完全有理由要为面前这名君主提出的要求殊死效命。而那些担任行政职务的随行人员则要显得机敏许多,他们已经从清英的话语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当前各方战事均已平定,皇帝为什么还对导弹的定型时间有着如此迫切的要求?不过,他们却都把自己的猜疑深深埋入了心底,在这座绝密基地中工作的人只有说得越少,才能够在盖吅世吅太吅保的监控之下活得越久!
结束对佩内明德导弹基地的视察之后,清英又乘坐专列来到了位于东普鲁士的那座丛林环绕的核武研究中心。与才华横溢的布劳恩相似,年近不惑的海森堡同样已是德国在核子物理领域的泰斗峰巅;他和现年60岁的哈恩相辅相成,尽显德意志这个身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国度,在尖端科学人才领域那如泉喷涌的强沛后继。见到那一张张深稳厚重的中坚面孔、和朝气蓬勃的年轻脸颜,清英不禁对这个国家所拥有的澎湃动力感到了由衷的钦佩之意;他们的心灵、素质、精神、和品格,都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存在。而在自己对历史的改变之下,这个民吅族所具备的一切闪光点,都已像星辰日月一般被极尽灿烂的绽放了出来!
经过与哈恩二人的一番交流,清英也对当前德国的核武技术情况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通过对内爆型钚弹的结构优化,这款武器不出清英意外的能实现大幅度的瘦身:当前一枚钚弹的重量接近4吨,而经过改进之后则只需1.5吨就能实现,其当量威力甚至还会因为核原料利用率的大幅飞跃而获得进一步提升。唯一让清英有些遗憾的,便是氢弹的研发仍旧处于纸面论证的初级阶段。尽管氘氚的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还要更早发现,但其苛刻的先决条件却是令所有的核物理学家都束手无策:其聚变所需要的超高温和超高压,根本就不是常规手段所能够达到的。直到掌握了裂变武器之后,哈恩等人才得以回过头来考虑对这种能量的利用。然而即便如此,利用钚弹的核爆来引发聚变的设想仍是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瓶颈,想要实现第一次聚变核试验,少说都要再等上五年的时间。
面对这一情形,无法强求的清英也只能顺其自然了。当前德国的科技力量已经是大大超越了另一位面的历史同期,在计算机技术还初级萌芽阶段的现在,过度苛求进度很难再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更何况,当前德日两国在远东地区的矛盾尚未开始激化,后者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消化他们在太平洋方面所获得的战争红利;因此留给自己运用核弹+弹道导弹相结合的终极手段摆平一切的粗暴战略,还有很长一段的技术储备时间。
“不过,现在也已经是可以未雨绸缪的时候了。”坐在返回柏林的专列车厢里,清英在心中暗自思忖道。随着美国的战败,德日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自己都需要采取手段遏制他们的战后扩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