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说不吐不快的疑点

三国小说不吐不快的疑点

1、赤菟:不是赤兔,“菟”的意思是老虎,赤菟头尾长两米一,背高一米八,头高二米二。不仅跑得快,而且高大威猛,甚至可以说凶猛,就象是赤色的老虎,也可比喻为马中之王,所以取此名。范晔的《后汉书》中,也写的是马中赤菟,不知陈寿《三国志》为什么写成赤兔,三国演义也跟风,可能“菟”字比较生僻吧。

但从小读三国就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三国第一马象一匹红色的兔子?试想吕布关羽何等武威,却骑只乖乖的小红兔?真是滑稽可笑,不伦不类。后来读东周列国才知道楚国有一名可算得上春秋十大相的贤相,叫於菟,小时被老虎喂过,“於菟”就是老虎的意思,才明白应是字误,吕布关羽应骑的是一匹象红色的老虎一样的天下马王,而不是小兔子了。

2、魏延:很多作者都有为他平过反,我这里不说守汉中这些老话,只说两点,一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袭,夏侯懋是个庸才没错,但连罗贯中在内,许多人却忘了长安还有个雍州刺史郭淮,另外,魏国多骑兵,军队移动迅速,就这两点,奇袭能否成功,不用多说,大家多想想。

另外第二,借此骂一骂为一己私恨而坏国之长城的杨仪,好在此子不久就因自以为是被罢了官,还四处骂人,自夸自吹,最后被逼羞愧自杀,死得好。

3、三国演义中曹操荥阳之败:看三国地图可发现,荥阳在洛阳东方几十公里,比汜水关虎牢关还东。关东诸侯讨董,董卓烧完洛阳后,怎可能不往长安西面跑反向着诸侯的东面跑?

原来史实是这样:诸侯们酸枣会盟后,却只是吃吃喝喝,不愿西进,曹操看不下去劝说又无人听,就自己孤军西进,结果在荥阳败于徐荣,败回来后诸侯们仍然不进军,直到次年孙坚孙老虎来了,才带兵打败吕布进了洛阳,董卓也跑到长安,并未经过荥阳。所以可以说进洛阳主功全在孙坚。

罗贯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加工可以,搅乱历史时间也是不得以,这些都能成为变量,但不能南辕北辙,不分东南西北,地理位置可不是变量,乱写不得。——因此我的小说中将把荥阳改成曹阳。

4、火烧乌林:又是地图争议,赤壁明明在长江南岸,已过了江了,曹孙还在江上打个什么,所以应是北岸的乌林——很多历史书也这么写。

5、吕布戟重:几乎所有作者都把吕老大的戟写成重戟,堪堪比得上82斤的青龙偃月刀,似乎吕老大是以力量取胜,我不以为然——《荡寇志》记载,吕布的画戟重四十斤,而我小时侯见过一些书上说,吕布的戟是用特殊材料做的,不过二十斤,因为轻便,几乎不费力,所以吕布能长时间征战而不疲惫。

——我觉得轻的方天画戟更有说服力,其实吕布的戟如同赵云的枪,都应是以快取胜,而不是重!没人愿把赵云的枪写成80斤,是不是?就是考虑到太重了就绝对快不起来,长坂战赵云打败许褚在内的多员曹将,就是靠一个快,对超一流武将来说,快远比重更重要。吕布本就臂力超群,武艺也天下无双,再加上很轻的方天画戟的速度、赤菟马的速度,自然是天下无出其右者,战无不胜。

另外,各位要想想,你**十上百斤的兵器,你不累,马也累啊,你的力量上帝诸神可以神化变种,但马却还是古代实实在在的马,没跟你一起穿越时空,没有上帝、神佛、阎王给马神化变种啊——除非你也让马来次转越时空,百多二百斤这么大号人,穿上四五十斤的铠甲,再加上百斤的兵器弓箭,你的马就算跑得动,又能跑得了几步、又能跑得快吗?

所以对不起各位,我要冒一冒天下大不韪,吕布的戟我将定位在四十斤以内。

6、蔡文姬:本名蔡昭姬,因司马炎称帝后避他老爸司马昭的讳,改文姬,为了大家读得顺,本书还是按文姬,只是提一下。

7、桥玄不是乔国老:桥玄生于光和6年,即公元108年,死于公元183年,活了75岁,死的时侯孙策周瑜才8岁,何有大小乔说,202年曹操讨袁绍去官渡时途经墓地,还去上过坟。

8、其它人:周仓,史上没有此人。——华佗:不是因为给曹操开头治病被杀,而是假借妻病,不出山,查出后抓入狱中拷打至死。另外他的医术不是失传,他有三个名徒:彭城的樊阿(善针灸)、广陵的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和长安的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攻下街亭不关司马懿的事,他那时不在街亭,而是张郃功劳。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国清
上一章下一章

三国小说不吐不快的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