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灵变 第60章 大慈悲寺的传奇
第三篇灵变
第60章大慈悲寺的传奇
再说那儒、道、墨三家的代表人物孔丘、杨朱、墨翟三人,顺着底下的暗河一路溯流而上,曲曲折折,蜿蜿蜒蜒,终于是到达了此番行程的目的地——四川峨眉山。这峨眉山有一处很不起眼的尼姑庵,名唤做大慈悲寺,那里有慧仁神尼和她的一班女弟子。她们自然都是神仙中人。
对于神仙们的生活,我们总是会用现实中的凡人的生活来套,无论古今中外,古希腊的阿尔皮斯山、宙斯和诸神,中国的天庭、玉皇大帝和天兵天将,神仙们也都和凡人一样的吃喝拉撒睡、一样的有恩怨情仇恨。其实,这人和神仙之间的故事,也就是一项人们自己在照镜子的活动。写书的人,编造出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也只是为了自己表达思想感情的方便。
那大慈悲寺中原本是别有洞天之地,外表看来占地不过二三十亩大小,但是那里面却是广有玄机,就像是爱丽丝梦游的仙境一般,看似一处红尘地,但却是连通着无限广阔的浩大时空的,真是古往今来,哪里都可以去得,天地洪荒,无处不可以通达。什么鬼界、神庭、仙境、苦地,林林总总,皆于此地相连,个中神奇真是非我辈地球人之想象所能及也。真是现实与梦幻之间交织错落,亦幻亦真,美不胜收。
只因为这神州大地之上,儒道墨三家思想贯穿了中国人的整个历史,而那起自于印度的佛教,自来到我中土之后,就变身为儒道墨三家的做派,在官府之外别开了一个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今天我这写书人才要将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来写。
为什么说这佛教来到中国后就变身为儒道墨三家的做派了呢?
你看,佛教为了要在中国站住脚。就尊皇帝为佛,也讲究孝道,于是乎那寺庙之中自古也就有了僧人们之间的官僚等级制度,就是现在。和尚们也是有着类似于什么科级局级之类的官位划分呢,任何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地区,政协开会,也都是少不了会有那光头带点僧袍裹身的人要来参政议政的,这就是儒家的做派——依傍官府,这就是佛教的儒家化。
至于说佛教的道家流派,那就非禅宗莫属了,很著名的有一位唐代的丹霞天然和尚,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冬天里到洛阳的惠林禅院里去挂单。也就是去做客,天寒地冻,无处取暖,于是就径自取了人家佛堂上一尊木佛劈开来烤火,正在暖和的时候。人家主家和尚就不愿意了,对他大加指责,丹霞和尚说,你们都错了,我是在烧舍利子,人家就说道,大瞪眼的说瞎话。木头佛哪里来的舍利子?于是丹霞和尚就笑道,如此说来,那我就再烧一尊好了。
这个丹霞和尚后来也成为了一代宗师,到了晚年,声名远播,弟子如云。有一次。一个尼姑前来求法,尽问些典籍上面的大道理,一幅至神至圣四大皆空的模样,丹霞和尚说道,你的问题。前人早有解答,道理归道理,自心归自心,修行的关键还在于心道合一,你知道吗?说着,就伸手在那尼姑的屁股上捏了一把。
那尼姑大惊,不由得脸红心跳,羞愤异常,怒道,你心里还有这个?年老的丹霞和尚表情和心境都如明镜止水,说道,我是却无,你是却有,心归心,道归道,心道不一,这就是你所欠缺的呀。
看看,看看,这就是道家流派的高妙之处,凡夫俗子皓首穷经、至心朝礼、终生苦修,其造诣成就与那丹霞天然和尚比起来,也还是难以望人家之项背的呀。
至于说到那墨家流派的和尚,只是一个“苦行僧”的名号叫出来,你也就会明白了。这些人做苦力,吃糠咽菜,睡在柴火堆上,无论冬夏也就只有那么两件衣服,夏日蔽体,冬日御寒,朝乾夕惕,参佛法求大义,苦劳作弃名利,以吃苦为荣,以享乐为耻,清高耿介,事必躬亲,那可真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啊,中国人里,就是有这样的钢铁战士一样的民族精魂式的人,而且还是代代不绝。苦行僧之流,便是墨家思想在佛教里面的反映,也就是佛教的墨家流派。
以上就是中国人儒道墨三家思想在佛教里面的反映。当然,古往今来,还没有见过哪一个学者有此言论,世人论说中华精神,但凡是读书识字的,便就会知道个儒家思想,再有那好卖弄玄虚的,也就会说个什么儒释道,你若问他儒释道是什么,他便会非常惊讶地反问你道,哎呀,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不就是秀才、和尚与道士吗。
言归正传。
早在孔丘、墨翟、杨朱还未到之前,那只天外飞来的凤鸟,早已翩然降落在了大慈悲寺的通天青藤之上。
经堂里,老神尼惠仁对身边的施妹姜说道:“慈云,慈凤回来了,你去接她一下吧。”
施妹姜低头应了声“是”,便起身走出经堂,穿过庭院,来到自己的房间,掩上房门,倏忽之间便不见了踪影。
哪里去了呢?原来那雪白的墙壁之上有一幅壁画,画的是空空旷旷的无何有之乡里一株嶙峋古怪的长春老藤,那藤条枝叶婆娑,主杆高耸入云,宛如是一柱绿色的通天巨塔。
这就是传说中的通天青藤,只有这常青藤上所结的仙果,才能够使儒道墨三家的代表人物获得贯通古今的神通,否则,他们将永远都无法进入现实的世界,而是只能够在梦幻一般的世界里面游荡。当然,这都是我写书人的瞎编,我今姑妄写之,读者也只姑妄看之。
那凤鸟正呆立在青藤之上,似有所思,其实是忘了归止,正迷津难度呢。
此时的施妹姜仍旧是当初在周南之地时的一番装束,只在凡尘中时,她才是一幅尼姑的打扮,这也不是什么乔装改扮,也不是什么精怪变化,完全是身随境牵,自然而然。
施妹姜对着那呆头呆脑的凤鸟嫣然一笑,叫道:“妹子,到家了,还不赶快去拜见师傅。”说着就将自己手中的素白巾帕向那凤鸟一挥。
一阵香风过后,只见那凤鸟顷刻间就幻化做了一个浓眉大眼、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的姑娘。那姑娘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到了施妹姜,就欢天喜地的顺着粗大的藤条跑向了施妹姜,笑道:“大姐,你来接我来了,要不是我就迷路了”。
施妹姜笑道:“跑野了吧,都快把我们给忘了吧?”
那姑娘顽皮地笑道:“哪儿能啊,这趟苦差,我本来就不待见去的,早就想回来了。”
施妹姜拉着那姑娘的手问道:“慈凤,怎么样,你这也是离家千年今始归呀,说说你的见闻吧。”
慈凤说道:“哪里一下子能够说得清呀,这自然之中,生生灭灭,好像生了就是为了灭,而灭了又是为了生,好在从不雷同,虽然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每一次变化之间却又是千差万别,真就是生也不可喜,灭也不可悲,倒是我们这些长生不灭的,反倒是显得另类了,还不如那有生有灭的倒能够轰轰烈烈的爱恨一会的好。”
施妹姜手拉着慈凤,边走边笑道:“好啊,红尘里浸泡的久了,有了凡心了,待会儿一进禅堂,你的心也就会静下来了。”
慈凤扭头盯着施妹姜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大姐,你的那个人,也快来了,你就不想他吗?”
施妹姜面容沉静地说道:“想,但,不见面,也还就觉得好像是就在身边似的,但是,若是真的见了面,我恐怕还就会觉得陌生了,真的是很怪的,还是不见面想着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更好些,暖暖的,挺幸福的。”
说着,两个姑娘就笑了起来,手拉着手,莲步轻移,凌波腾空,就从那壁画中飞了下来,落地时,只见两个光着头一身袈裟的年轻尼姑,一前一后的就走出了禅房,向着经堂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