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解放印度
时间慢慢的过去,但还是到了中华民国定下的最后期限。欧美国家,依旧不愿意放弃在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
一场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快就打响了。
1937年6月,中华民国国防军百万雄师从阿富汗边境,强势突入印度。
第一发炮弹落在英军阵地上的时候,宣告战争的降临。
英军在印度,此时只有三十万兵力。战争一开始,英军就承受了国防军的一通狂轰滥炸,将近十万门火炮参与了对英军的炮击。
爆炸产生的烟尘,甚至遮蔽了上百公里的英军阵地。
在炮兵对英军阵地狂轰滥炸的同时,中会民国空军也对英军后方发动了猛烈的轰炸,大量英军的据点、交通节点、仓库、战地医院被空军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轰炸所摧毁。
英国佬直接懵了。
就算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军老兵,也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火力。中华民国国防军的炮弹如同不要钱一般,雨点似得向他们的阵地轰击。而空军随后又发动了一次地毯式轰炸,上千架天罚a1轰炸机将英军阵地直接犁了一遍。
阵地上到处都是爆炸声,好似天崩地裂了一般。许多英军士兵当场被吓哭,有些被吓得大小便失禁。
战争只是刚开始,英军的士气就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英军此时想要取得战果,只能发挥不怕死的精神,外加一点游击意识了。但是英国佬过习惯了老爷的生活,他们的国民哪里有那个拼命的想法,而且远离本土的英军士气低落,更是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念。
在一番狂轰滥炸之后,国防军终于是发动了进攻。
轰鸣的战车,如同尖刀一般,毫无悬念的碾过英军阵地。后面的步兵师一个个跟上,将英军分割包围。
随着战斗的打响,又是一面倒。英军指挥部不得不将前面两道防线都放弃,将士兵撤到第三道防线上。
“报告指挥部,发现一股英军支援前线阵地,方位……”一架侦察机飞过天空,侦查到了一个师的英军正在从后方向阵地移动,显然是英军的预备预备。
“收到。”
指挥部将坐标随即发给炮兵部队。
炮兵部队立即矫正诸元,对那个英军步兵师发动炮击。正在防御工事外面移动的英军步兵师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很快,炮弹从天而降。
然而这些炮弹并没有落在地面上爆炸,而是直接在半空中就爆炸了。爆炸让弹片如同暴风雨一般四处飞溅,毫无防护措施的英军在遭到炮击后,很多士兵当场卧倒。
然而,卧倒却是无效的。
从天而降的弹片,根本没有什么死角,趴在地上根本没太大作用。顿时一群英军被炸死一大片。
炮击持续了五分钟,五分钟过后,地面上一片狼藉。一个师的英军,在炮击过后,死伤遍地。
整个步兵师直接残废,还能作战的人员剩下不到三成,其他的非死即伤。那些死掉的还好,不用拖后腿,那些受伤的却会给英军带来更大的问题。
英军士兵根本想不通,为什么炮弹会全部在半空爆炸,这样的炮击,简直就是一场高效率的屠杀。
英军的第三道防线,也终于在战斗打响后三个小时被国防军轻松攻破,国防军如同溃堤的洪水一般,迅速扩大突破口,并向英军进行包抄。
一个上午的战斗结束后,三十万英军已经被国防军死死的包围了起来。英军试图发动突围,然而爬出工事的英军部队却是发现,他们根本无力突围。
只要一离开防御工事,他们面的是飞机、大炮、机枪的打击,不仅中华民国的民3式机枪极为恐怖,还有中华民国的新式步枪,更是突围的英军的噩梦。当他们好不容易顶着猛烈的火力冲到国防军阵地前的时候,面临的却是密集到让人奔溃的猛烈火力,甚至连国防军的阵地都摸不上去,就已经被打得死伤惨重了。
尽管国防军的包围圈有些大,但是兵力却是非常的充足,一百万国防军,包围区区三十万英军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给英军突围的任何机会。
处于包围圈当中的英军,随后几天又遭到了国防军的猛烈火力打击。
成吨成吨的炮弹、炸弹丢在他们的阵地上,并且将英军分割成了十几个小块。很快就有英军部队彻底坚持不住了,向国防军打出白旗投降。
这是一场让英国人绝望的战争,他们不仅代表的是邪恶、落后的帝国殖民主义,而且兵力、补给、装备、训练都比国防军差太多了,这根本就是一场力量不对称的战争。
几天过后,包围圈中的英军全部投降。
三十万英军,被俘二十余万,将近十万人在战斗中被国防军的猛烈火力下阵亡。
印度西部边境的英军投降后,整个印度局势对于英国来说,已经是直接崩溃了。国防军在取得胜利后,立即长驱直入,一路向东进攻。
一路上英军部队望风而降,要么就是狼狈溃逃,希望能够跑到海边,乘船离开印度。只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是无比残酷。印度海域已经直接被中华民国海军的庞大舰队给封锁了,一个英国佬都别想跑。
英国政府已经把印度放弃了,只是拱手让出又不甘心。但是五十万部队丢在印度,也足够让英国政府心疼的了。
但是英国政府这次表示决不妥协,结果五十万英军成了这次决策的炮灰。
一些英军部队干脆也就投降了,这是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根本没有让他们拼命的必要。
中华民国国防军,一路上一边清缴英军和阿三士兵组成的英伪军,一面占领印度各个城镇。
出兵上百万,自然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把英军赶出印度,十几万部队实际上就足够了,但是要控制印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中华民国自然不是要直接殖民印度,但是控制了印度城镇之后,可以更顺利的组建印度傀儡政权。
中华民国国防军所过之处,对印度百姓也是秋毫不犯,并且维持当地秩序和治安,取消各种苛捐杂税,并且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药品援助通过汽车、空投的方式运输过来,向普通的印度民众发放这些援助。
一方面大力宣传,这次战争中华民国这次是为了驱逐英军,是为了解放印度,让印度成立自己的独立政府。
印度老百姓自然是欢天喜地,对这些遵守纪律不侵犯平民财产的中国国防军十分尊敬,并且开始憧憬印度从帝国殖民主义荼毒中解脱出来后的美好家园。
实际上此时的印度,社会问题是非常大的。
国民教育水平低下,而且印度分种姓制度,大量的平民被划分为低种姓受到歧视和制约,就算是印度独立了,这些低种姓人口,一时半会也享有不到多少国家资源,依旧会如同后世的印度一样。
不过这对中华民国来说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中华民国要能组建一个完全听话的印度政府。
中华民国出于天朝上国,当然也是要教育一下印度统治阶级这种不良观念的,这样可以彰显出中华民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英军一触即溃,很快印度就大范围的被国防军所攻占。
而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很多地区也有许多武装力量趁势而起,不过都被国防军给收编控制了。
不愿意接收收编的,则采取武力手段进行剿灭。
1937年8月,整个印度基本上都已经被国防军控制,被称之为印度圣雄的甘地,在这个时候访问中华民国,会见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杨墨川。
不过甘地并没有受到杨墨川的亲睐,因为甘地比较理想主义,从个人角度上看,甘地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领袖。但他绝对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走狗。
所以很快印度政府的首脑人物,杨墨川综合考虑一番后,甘地家族就进入了视线范围,这个家族几代人在反抗英国统治,在印度非常出名,是一个在印度很有名望的家族。而甘地家族这一代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被国防军从监狱中救出后,有明显的投靠意向。
圣雄甘地,将成为印度人心中的圣人,但他不会成为印度的统治者。
1937年9月,印度战场经理了三个月的动荡之后,动乱局势被国防军彻底扫除,印度各地冒出的民间武装也被整编成了印度临时国防军。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印度宣布独立,并组建民主政府。
中华民国和英法等国,此时已经是彻底撕破脸了。
贸易直接中断,但是中华民国根本无所谓,经济大萧条过后,本身也没什么太大的贸易规模。
双方在非洲地区,已经抓紧备战了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