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道义义务

第二十九章 道义义务

“我们完了!”这是天皇手下的一名顾问于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五日得悉塞班岛

遭到攻击的消息后发出的惊呼。随着美军攻克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个个海岛基地,

此后的八个星期的确给裕仁大皇的陆海军将领们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军事灾难。

就在那天下午,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的B—29轰炸机从中国机场起飞,向日

本列岛的南部岛屿九州发起第一次袭击。轰炸目标是日本的钢铁生产中心八幡;炸

弹偏离了目标,帝国钢铁公司只邀到轻微破坏,而老百姓却遭到了重大伤亡。一周

以后,传来了联合舰队在菲律宾海战役中遭到了灾难性失败的消息。接着,七月八

日,在缅甸的第十五军奉命放弃企图突破英军的英帕尔阵线的劳而无功的作战。牟

田口将军的“U—Go”计划连同“进军印度”的计划彻底崩溃了。英国第十四军在

进军途中,士兵们发现退却敌军在一堵墙上草草涂写了这样一句话:“英国人的大

炮、坦克和部队太多了,日本人走了,但将在六个月内打回来。”斯利姆将军现在

获得了“缅甸战役第一次决战的胜利”,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他下今全速追击牟

田口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但在此后的四个月中,进展十分缓慢,因为恰逢雨季,

道路泥泞。

每一次失败都是对首相东条英机的战时统治集团的沉重打击。内阁中对他的反

感与日俱增,天皇的顾问们对他的敌视情绪也日趋强烈,他们正伺机削弱他近乎独

裁的权力。东条承认,在缅匈的作战行劝也遭到了灾难性失败。三天之后,他到皇

宫呈交了辞职请求。裕仁采纳了元老院的建议,任命小矶国昭大将为首相。人们认

为,这位不爱激动的前驻朝鲜军事长官是个温和人物。任命宽厚的前首相米内光政

海军大将作他的副手和恢复被东条撤掉的杉山元将军的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的职务,

更突出了日本新政府的温和特征。接着,又根据天皇给他的新首相下达的“你们务

必协力同心地结束亚洲战争,建议你们不要惹恼俄国人”的旨意,建立了一个最高

作战委员会。

对日本来说,谋求实现某种保留面子的和平的压力是巨大的。丰田副武曾提醒

海军大臣说,联合舰队能够挨到年底的可能性“极为渺茫”,尽管这支舰队的存在

对于防止帝国的防御彻底崩溃和使日本免遭进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同盟国坚持

要求日本至少必须同意辱国的无条件投降,所以内阁中就是温和人物也不敢想提出

试探性和平建议。这在一九四四年夏季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并非最不重要的原因

是,日本陆军进行了八年的对华战争似乎终于就要获胜,而且美国也会坚持要求日

本放弃对大陆的占领。没有一个内阁成员敢于支持即使只是看上去会剥夺将军们的

奖赏的动议,这奖赏是以一百多万士兵的生命换来的,也不管还得牺牲多少生命来保

卫帝国摇摇欲坠的太平洋防线。

在中国退却,在缅甸进军

六月,在华日本占领军发动的“Ichi—Go”攻势进入了第二阶段。现在,这一

攻势在日本的战争战略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西推进攻入湖南的日军已

经接近于攻下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场,当时只有防纳德这支部队真正在抵

抗日军的进攻。美国袭击八幡的行动促发了这次进攻,虽然多亏史迪威的先见之明,

成都的B—29轰炸机基地距离日益逼近的前线有六百英里,仍然是安全的。陈纳德

将军的飞机基地的安全以及国民党政权的继续存在都成了问题。一九四四年六月十

八日,日军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城市重庆以东、相距不过四百英里的长沙。由于失去

了中国南部大米产区,蒋介石的重庆政府正面临着严重的饥荒。日军又向前推进了

一百英里,围困了衡阳及其附近的机场。日军曾一度撤走,衡阳之围暂时解除,但

日本人撤走不过是为了换来四个师重新发动进攻。八月八日,衡阳陷落,原因是蒋

介石一怒之下切断了对中国第十军的补给,他怀疑该军军长在密谋反对他。陈纳德

竭力援救,但史迪威拒绝增加汽油和弹**供应,说那是“徒劳”。

就在日军向渐趋缩小的国民党区域的纵深地带进攻的同时,一九四四年八月三

日,在喜马拉雅山脉以西八百英里,盟军对密***围攻了两个月的战斗胜利结束,

指挥第十八军的日军将领剖腹启杀。他的残部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溃退。经过十

一个月的奋战,史迪威终于取得胜利,但是这场战役带来的伤亡数字达一万八千多

人,使之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代价最高昂的战役之一。攻占缅甸北部这个具

有战略意义的交通中心,意味着进入中国的“驼峰”航线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以缩短,

每月空运给国民党军队的军需物资的总吨位可以加倍。向南约一百英里,十二个师

的兵力挡住了盟军钳形运动的东路进攻。这一在腊戍周围展开的钳形运动的目的,

是要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英国人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支持这一即将达到目的的

行动。“很明显,既然史迪威已经把我们带到密***,”布鲁克将军写道,“我们

只得在缅甸继续作战。”

这一得来不易的胜利使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并接到了调离前线前往设在康

提的东南亚司令部上任的命令。但是,罗斯福总统建议蒋介石让史迪威指挥他的全

部军队,因为史迪威“有能力、魄力和决心消除威胁着中国的灾难”。那时,罗斯

福正在竞选第四次连任总统,因此急于表白他没有忽略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六月间,

他曾派遣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访华,设法劝说蒋介石和毛泽东停止争吵,并把他们

的军队联合起来,归这位曾率领中国士兵取得惊人成功的美国将军统一指挥。然而,

蒋介石仍然支持陈纳德,他不想让美国总统把史迪威强加于他,也不打算同他的共

产党对手和好。惯于施展缓兵之计伺机而动的蒋介石,对于日本人在向他的南部省

份——那里持异见的军阀们一直是给国民党人制造麻烦的根源——人举进攻的局面

并不象华盛顿那样焦急不安。他同意按见美国总统特使帕特里克·赫尔刊将军。赫

尔利同唐纳德·纳尔逊一起于八月间经莫斯科抵达中国。赫尔利此行肩负着几乎不

可能完成的使命:说服这位国民党领袖同中国共产党人和解。这位前陆军部长既不

能使国民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也不能制定出一项对付日本威胁的共同军事战略。

在华盛顿,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制定最后击败日本的战略,他们对中国的军事

潜力的看法比总统乐观得多。马里亚纳群岛被攻克后,成都轰炸机基地的重要性降

低了,因为塞班岛上的机场离东京更近,而且遭到日本袭击的威胁更少。马歇尔在

法国视察了迅速向前推进的盟军前线井于六月中回国后,便向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

兹海军上将发了一个指示,要他们考虑“加快太平洋战争进展速度的可能性”。他

概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的向日本发动进攻的各条进军路线的计划,并征求他们

的“意见和建议”。

麦克阿瑟认为,计划中反复提及福摩萨而极少提到他定于十一月进攻棉兰老的

计划,这是不让他实现他保证要进行征战的诺言。六月十八日,他答复马歇尔说:

“我坚定不移地认为,绕过菲律宾群岛而横越太平洋直接进攻福摩萨的建议是不可

取的。”他请求“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亲自去华盛顿申述我的意见。”尼米兹对参

谋长联席会议的要求的答复也很谨慎。他也认为,进攻福摩萨而不首先夺取帕劳群

岛或菲律宾群岛,将使进攻部队承受巨大风险。尼米兹所有的指挥官中,唯有哈尔

西赞成下一步在吕宋岛登陆,然后经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直接进攻日本。

“我们必须谨慎地不要让个人感情和对菲律宾的政治考虑超过我们的伟大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早日结束对日战争,”马歇尔将军告诫麦克阿瑟说。同时,他的答复

温和地提醒麦克阿瑟,“绕道”并不是“抛弃的同义词”。麦克阿瑟全然不顾这种

含蓄的拒绝和冷言冷语,在七月份将他进攻菲律宾群岛的“滑膛枪手”蓝图送到了

华盛顿。“滑膛枪手”计划得到了尼米兹的支持,他坚持说,原来的“桔色仆战计

划”所要使用的基地对于最后的北进是至关重要的。两位太平洋战区司令官的意见

明显一致,是说服参谋长联席会议放弃他们绕过菲律宾群岛的计划的一个有力因素。

总统担心,如果看来他要抛弃菲律宾人的话,那么在日益临近的大选中,他可能遭

到政治上的损失,麦克阿瑟私下对马歇尔说,作出那样的决定将导致他辞职。这决

不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威胁,因为那年早些时候,一批共和党议员曾认真考虑过推举

麦克阿瑟为总统候选人。作为一个受到普遍爱戴的英雄,一个新闻界经常注意的人

物,加之众所周知的他反对“新政”学说的态度,这一切使他成为反罗斯福情绪的

中心。由于麦克阿瑟在一封信中似乎公开批评了总统因而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在

这以前,他一直是默不作声的候选人,而且竞选成绩相当不错。这场风暴使他正式

宣布他“不是候选人”,因为那将“有损于战争效果”。

罗斯福除掉了一个潜在的政治对手,感到松了一口气,而麦克阿瑟显示出了他

在美国人中得到的公众支持是多么大。这位将军因此把白宫六月召他去珍珠港会晤

总统和尼米兹海军上将一事说成“纯粹是政治性的”。他认为那是罗斯福企图在大

选前,让人们看到他正在发挥现任总司令的作用。未被邀请与会的参谋长联席会议

的成员们担心,总统会受到压力,要他亲自过问麦克阿瑟同尼米兹之间的争执。就

在罗斯福启程去夏威夷之前,金海军上将视察了太平洋基地,他向尼米兹提出了他

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向日本发动最后进攻时,福摩萨比菲律宾群岛更是一个合适的

战略基地。他还表示担心,英国人越来越想要参加最后的进攻,他希望把皇家海军

远远限制在菲律宾群岛以东。人们一直在传说,丘吉尔正设法把蒙巴顿的权力扩张

到西南太平洋司令部去,企图夺回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

“巴丹”飞机从布里斯班出发开始长途飞行,麦克阿瑟在飞机上踱步,口中絮

絮叨叨地抱怨:“逼着我离开我的指挥岗位飞到檀香山去拍一张政治照片,真丢人!”

先前已经请过他几次,但他一概不予理睬,最后马歇尔将军命令他七月二十六日到

夏威夷去见总统。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太平洋司令部,而现在,就在又一个紧要

关头,在新几内亚战斗的最后阶段,他却被叫走了。足智多谋的足立将军的二万部

队先前在韦瓦克岛吃了蛙跳战术的苦头,现在他已率领部队在海岸丛林中行进了一

百英里,准备进攻美国的艾太普基地。美国陆军第六军军长派遣第四十三步兵师阻

击敌军在德里纽莫尔河的侧翼运动,但是,经过了整个新几内亚战役中三个星期最

激烈的战斗之后,才挫败了日本第十八军取得突破的企图。进攻是那么猛烈,以致

一度出现可能会延误新几内业战役的最后行动的危险,这个行动就是“台风突击队”

在马尔和桑萨波登陆。七月二十日,盟军士兵安全登上了新几内亚福格尔科普半岛

顶端的这两个地点后,麦克阿瑟的注意力集中在务必于九月十五日前占领哈尔马赫

拉岛,为进攻菲律宾群岛南部准备好最后一块跳板。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艰巨的新

几内亚战役现在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是由于出色地执行了他的

战略。麦克阿瑟断言,待到解决了足立将军的部队的时候,其余的孤立的敌守军

“对目前和未来的作战行动就不再构成威胁了”。瓦齐将军和他率领的澳大利亚几

个师的兵力已经开来接管海岸沿线已为美军所控制的基地,“肃清残敌”的任务即

将交给他们去完成。许多日本人当然不愿扮演麦克阿瑟给他们安排的被动角色,这

是不足为怪的。在后来的几个月中,扫荡变成了一种劳而无功、说不出有多艰巨残

酷的丛林战,澳大利亚最高司令部对此越来越不满,而撤走了的美国部队却在不断

取得太平洋战争最后战役的胜利。

麦克阿瑟将军对待澳大利亚军队——若不是他们,他本来是会输掉巴布亚战役

的——的傲慢态度,堪与他对总统的轻蔑态度相比。七月二十六日,他乘坐的B—

17飞机比罗斯福一行乘坐的“巴尔的摩号”重型巡洋舰先到檀香山整整一个小时。

但他没有参加尼米兹海军上将和码头上的正式欢迎行列。这位将军引人注目的长车

队姗姗来迟一事,更突出了他不曾参加欢迎行列;麦克阿瑟身着一件飞行夹克,显

得不拘礼节。

战略抉择

然而,总统决意要心乎气和地、若无其事地对待这件事,虽然他的参谋长李海

海军上将曾担心这件事会破坏一次已经艰难了的会议的气氛。那天晚上,在豪华的

军官俱乐部别墅里举行的宴会上,一直充满热诚气氛,阳台对着怀基基海滩波澜壮

阔的海浪。然后罗斯福走进一个里面挂着一张地图的房间,他对麦克阿瑟和尼米兹

说,这次见面的目的是要“决定太平洋战争的下一阶段行动计划”。

总统用一根竹棍指着地图,这时尼米兹把他事先仔细准备好的方案提出来,他

拿出海图和资料,来说明利用福摩萨作为对日本发动最后一战的主要基地的优点。

他谨慎地承认,摧毁菲律宾群岛的敌人空军基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但是他并

不坚持认为,有必要进攻整个菲律宾群岛。麦克阿瑟决定“单独干”,依靠自己的

口才说服总统赞成他的观点,即美国负有在进攻日本前解放一千七百万菲律宾人民

的“道义义务”。他争辩说,这样就能提供一个大得多的进攻基地。在他看来,绕

过菲律宾群岛中的大多数岛屿,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将招致灾难性后果,“美国舆论

就要谴责您,总统先生,而谴责您是有道理的。”

讨论一直继续到第二天上午,总统试图判断出,两位司令官就菲律宾群岛在他

们各自的对日最后进攻战略中的作用问题上的分歧究竟有多大。罗斯福坚持在出席

正式午餐前,驱车到瓦胡岛基地转一圈。他们乘一辆敞篷轿车,两位将军分别挤在

总统两旁。从麦克阿瑟同总统爽朗的谈话中,尼米兹知道麦克阿瑟的观点获胜了。

西南太平洋司令官也毫不怀疑自己获得了胜利。当天下午,“巴丹”飞机刚刚冲出

希卡姆机场——返回澳大利亚的第一站——的跑道,麦克阿瑟就宣称:“我们的计

划卖出去了。”回到布里斯班后,他要参谋人员放心,说:“总统接受了我的建议

并且批准了菲律宾群岛作战计划。”

然而,参谋长联席会议尚未同意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又辩论了一个月,金海

军上将才勉强同意进攻吕宋岛,因为比起进攻福摩萨岛崎岖不平的海岸线上的日本

防御基地来,进攻菲律宾群岛中的一个海岛所需要的兵力要少些。而罗斯福返回美

国后,在电台上发表了一个简短讲话,宣称“同我的老朋友麦克阿瑟将军意见完全

一致”。对于美国人以及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意味着美军实现重返

马尼拉的诺言的日子为期不远了。一些敏锐的白宫观察家一眼看出了这位头号政客

的目的,他这样安排,是为了使进攻菲律宾的消息恰好在总统竟选活动进入最后阶

段的时刻成为报纸上的头条新闻。

九月八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向西南太平洋司令部发布命令,确定十二月二十日

为在莱特岛登陆的日子,在同一天,美国的舰载飞机轰炸菲律宾海海域的雅浦群岛

和帕劳群岛。各部队指挥要根据尼米兹“轮换驾驶员”的办法进行变更,三天后,

当“新泽西号”战舰挂起哈尔西的旗号到达时,第五舰队将变成第三舰队。随后,

哈尔西着手为向菲律宾群岛发起一系列系统的空中攻击进行准备。哈尔西得到了当

时正在攻击棉兰老岛和吕宋岛的特遣分舰队的飞行员的报告后,认为利用日本防务

中的惊人弱点的大好时机来了。

九月十二日,哈尔西向尼米兹拍去电报,兴奋地报告说,看来棉兰老和吕宋两

岛上的敌机实际上已被全部摧毁,敌舰无一漏网“,”敌军缩手缩脚的态度“简直”

令人不能置信并且是奇怪的“。他得出结论说,日军在非律宾群岛的防御工事必然”

极易受到攻击“,他建议把第三舰队原准备进攻帕劳群岛的力量改用来对菲律宾群

岛中的莱特岛发动全面进攻。

离计划中在佩利留岛登陆的时间仅剩一个星期了。尼米兹和他的太平洋舰队总

司令部的计划人员实在不愿取消进攻帕劳群岛中这个主要日本基地的计划;他们认

为,该岛对于未来向北进攻日本或向南进攻菲律宾群岛都是一个必要的出发点。尽

管如此,他们还是承认,哈尔西提出的进攻莱特岛的建议有可能使太平洋战争大大

缩短几个月时间。尼米兹将上述情况向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信号,并建议,

一俟帕劳群岛之战完成,立即调遣当时正在珍珠港集结准备进攻雅浦群岛的陆军二

十四师,会合第三舰队进攻莱特岛。

八边形战略

美国的军事领导人聚集在魁北克,同英国人一起举行“八边形会议”;马歇尔

从那里通过无线电把拟议中的作战计划的变化情况告诉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当时

正随同即将边攻哈尔马赫拉岛附近的莫罗太岛的登陆部队在海上行驶,因此严格禁

止使用无线电。参谋长萨瑟兰将军毫不怀疑,他的上司定然赞成那个建议。萨瑟兰

从布里斯班回电称:“一俟同尼米兹安排停当,我部即于十月二十日开始莱特岛行

动。”

正当加拿大总参谋部在弗隆特纳克别墅的餐厅大宴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时,

西南太平洋司令部的回电送到了宴会厅。美国陆军和海军参谋长立即离开筵席,简

单地交换了意见。马歇尔后来回忆道,“这个决定并不难作出。”九十分钟内,一

封“执行”的密电便越过太平洋飞回去了。麦克阿瑟刚刚回到霍兰迪亚前线指挥部,

便收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要他准备进攻吕宋岛的命令,这使他十分欣喜,因为他明

白,这一决定使实施进攻福摩萨计划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菲律宾群岛将成为对日本

发动最后进攻的主要基地,冲绳岛或者硫黄岛将作为中间跳板,这恰恰是桔色作战

计划原来的意图。

加速太平洋战争进程的决定现在意味着联合参谋长会议可望大大缩短原计划在

结束对德作战后击败日本的时间表,使之缩短到一年或十八个月。在魁北克开会时,

对形势估计最乐观的人预言到圣诞节德国就会投降。丘吉尔称做同盟国伙伴之间的

“友谊的光辉”就在于此;“我们把万物点成金。”经过三年多的周密谋划和争吵,

进军法国成功了;巴黎获得了解放,艾森豪威尔将军的部队越过了塞纳河,盟军部

队从法国南部登陆向北挺进到了里昂。在意大利,德国人从罗马溃退到佛罗伦萨,

红军的前线己推进到了华沙。

德军崩溃的前景——导致俄国人到年底时参加对日作战——使英国人迫切感到

必须加速在东南战区的作战行动。尽管总统反对部署美国部队去恢复欧洲的前殖民

地,但丘吉尔还是决定:“我们必须在战场上重新获得我们在远东的合法殖民地。”

首相承认罗斯福在这个问题上进退两难,建议美国陆军派遣两个师经缅甸开赴中国,

换下英国军队,使他们能去执行蒙巴顿的一系列两栖攻击计划——先进攻仰光,然

后进攻苏门答腊和马来亚。

丘吉尔首相的计划还包含着另一方面的内容,即皇家海军应同美国舰队并肩作

战,以便在战后向世界表明,太平洋并不是美国的内湖。金海军上将已经在参谋长

联席会议的会上拒绝了这一计划,理由是他们的盟军缺少进行远程作战行动所需的

充分的后勤支援。英国人现在企图发挥一种较大的或者至少是看得见的作用,而三

年来,他们却一直尽可能地不重视这场战争,正是这些使金海军上将反感。然而,

在魁北克最后一次全权代表会议上,丘吉尔竭力提出他的建议。金表示这个问题

“正在考虑”。首相感到愤怒,更加坚定地催促道,“我们已经提出了让英国舰队

协同作战的建议,你们究竟接受不接受?”为了避免发生激烈争吵,罗斯福运用他

作为总司令的权力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这使海军作战部长怒不可遏。

一九四四年九月的第二周,正当英美两国的战争领导人在讨论结束战争的问题

时,美国部队在地球的另一面即将对日本发动两场进攻。继“八边形会议”作出了

加速太平洋战争进程的决定之后,这两场战争证明都不必要。但是,以莱特岛取代

棉兰老岛的计划晚了四十八小时,麦克阿瑟已来不及取消第三十一步兵师为确保控

制摩鹿加海北部而于九月十五日在莫罗太岛登陆的行动。尼米兹则拒绝取消进攻帕

劳群岛的计划。

哈尔西率领第三十八特遣舰队正航行在这两个攻击点的中间,特遣舰队的快速

航空母舰都要参加盟军的这两次作战行动。他觉得“僵持行动”是多此一举。不过,

因为尼米兹已取消了进攻雅浦群岛的计划,所以他确信,为确保对菲律宾群岛和日

本的进攻稳操胜券,有必要占领乌利西岛、昂戈尔岛和佩利留岛。

位于加罗林群岛东端的环礁岛乌利西岛的价值,在于它拥有深水锚地。九月二

十二日进攻乌利西岛,因为岛上没有布防,所以该岛仅在几分钟内便落入了美军之

手。对昂戈尔岛的进攻日为九月十七日。三天后,第八十一步兵师的官兵们已控制

了岛上大部分地区。向北五英里就是佩利留岛;但是海军陆战队一师经过近八个星

期的浴血奋战,才宣布取得了占领该岛的胜利。

日本人在春季开始的加强内层防线的备战中,把帕劳群岛放在比马里亚纳群岛

更优先的地位上。佩利留岛上高耸入云的石灰岩山峰林立,使之成为一座天然堡垒。

松软的岩壁上到处挖了炮兵阵地、机枪火力网和地堡,工兵还开凿了隧道,将这些

火力网点连成一片,九月十二日开始轰炸和炮击,但是许多工事深藏在山壁上,炸

弹根本炸不到。五千日本守军以及相同数目的施工部队驻扎在这些工事中,他们深

信,他们储备了足够在这些深洞里抵御一场长期围攻所需的弹**和补给。

佩利留岛浴血战

“胜利取决于我们能否汲取最近几个战役——特别是塞班岛之战——的教训,”

井上将军对他的守军说。“美国人全靠他们的物质力量取胜。如果我们能用物质力

量打败他们的话,那将使他们受到难以想象的震动。”然而,他却不能检验他的理

论是否正确,因为进攻开始时他并不在岛上,而是到别处视察去了。他的官兵在系

统防御战术方面受到了良好训练;他们摒弃了漫无目标的自杀性冲锋战术,而采用

了固守每个山洞和每面峭壁的战术。日本人凭借险要地势和错综复杂的防御工事,

指望让美国人为夺取佩利留岛付出沉重代价。

九月十五日,舰载飞机呼啸着掠过头顶,发起进攻前的火箭袭击,与此同时,

海军陆战队一师的两栖战车向佩利留岛南端的登陆滩驶去。登陆部队遇到了掩蔽得

很好的敌军炮兵阵地打来的猛烈炮火。鲁珀特斯将军所率左翼进攻部队遭到的打击

最为严重,日军从几个隐藏在山岬中的滩头堡向他们近距离开火,这些碉堡在侦察

机从空中拍摄的照片上根本看不到。乔治·亨特上尉指挥一个连经过三十小时残酷

的肉搏战,才消灭了碉堡内的敌人,但他的一连士兵也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在纵射

火力攻击下,两栖战车变成了一堆堆熊熊燃烧的废铁,血肉模糊的尸体横七竖八地

漂浮在浅滩水面上,构成一幅使人想起塔拉瓦岛之战的悲惨图景。

整整一天,登陆滩都处在日军的猛烈火力之下。同一天下午,日守军坦克越过

位于海军陆战队防线前方的机场北围发起反攻,这是日本人展开的一连串反攻的第

一次。他们一度取得了突破,但美国后备部队很快冲上去堵住了缺口。当夜幕降临

时,鲁珀特斯将军仅仅完成不到一半的进攻日预定目标;而他的海军陆战队一师却

已伤亡一千人,其中百分之二十已经丧命。“僵持行动”原计划用两天时间拿下整

个佩利留岛,可是,“僵持”这个不幸的名称真是名符其实,这一仗现在仅仅是开

始,往后还要持续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这场战役变得那么残酷、那么艰巨,海军

陆战队一师就是在瓜达卡纳尔岛的漫长战斗中也没有碰到过。崎岖不平的、防御工

事坚固的乌穆布罗戈山是使他们陷入艰难境地的主要原因,山上蜂窝般地布满了山

洞和敌军火力点。

在这场困苦不堪的攻坚战中充当先头突击队的,是“傲慢的”普勒上校所指挥

的第一团,在第一周对佩利留岛这些山头进行的无情进攻中,普勒上校的这个团损

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员。第五团在攻克飞机场的过程中也遭到了重大伤亡,第七团在

消灭岛屿南部的日军的战斗中几乎也损失了这么多人。在整个战役中担任地面部队

总指挥的盖格将军调未了已经攻克毗邻的昂戈尔岛的步兵,投入剿灭乌穆布罗戈山

敌军据点的战斗,以免“僵持行动”当真变成一场僵待行动。他们改进了火焰喷射

器,使它们可以射到五十英尺远的地方,把隧道深处的敌人烧死。

随着敌军逃出被烧的据点,美军逐个山洞、逐个山脊、一寸一寸地向前推进。

仅在一个大山洞里他们就发现了一千多具死尸,据估计,到十一月二十五日抵抗终

于停止为止,已有一万敌军毙命。日本守军指挥官在自杀前发出的无线电报说:

“佩利留岛上一切都完了。”美国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员二千人丧命;数倍于这个数

字的人受伤。消灭佩利留岛上的敌守军一人,平均需耗费一千五百八十九发轻重武

器弹**。战地指挥官们把出现这些吓人数字的原因归咎于守军受到过良好训练和地

形不利。佩利留岛一仗是不必要的屠杀战的悲剧之一。对于美国人来说,在头一个

海军陆战队员在佩利留送命之前,这个海岛就早已不是个至关重要的目标了。然而,

正如海上轰击部队指挥官奥尔登多夫海军少将所说的那样,“如果军事领导人的预

见同他们的事后聪明一样准确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根本就不会去进攻并占领帕

劳群岛。”

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残酷的岛屿战之一结束前一个月,为实现打回菲律宾群岛的

诺言,麦克阿瑟将军率领他的攻击舰队启航了,使“僵持行动”成为不必要的战役

就在这时候开始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太平洋战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太平洋战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道义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