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2)
第一个月,她在一种惴惴不安的心绪中,画了整整280多幅行画。月底画坊老板按一幅20元的价格付给我5800元酬金,同时还称赞她不但绘画底子好,而且人很聪慧,接受能力强。拿到这笔钱的当天,她给远在西北家乡的父母寄去了5000元,她剩下的交过房租,再买几百元钱的颜料就所剩无几了。
当晚,和几位新结识的画师、画工朋友在一家小饭店聚餐时,李欣禁不住问女伴:“你们将来有什么打算,难道要画一辈子行画吗?”一位做画工的女孩说,谁都知道这个行当没多大前途,真正的前途要靠创作。她也想和大芬的许多前辈一样,挣到一大笔钱后就离去搞自己的创作,但她现在还积累不到可以走的程度。一位新疆画师则说自己属于那种很现实的人,闯进大芬整整6年,他已经历了从热望到失望,从激情到麻木的过程,他感叹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艺术家的天赋,我承认自己成不了大师的,现在只想拼命画几年,攒些钱开一间自己的画廊。”饭后,为帮“IT时代的艺术家”自然又免不了喟叹一阵,相互之间有一种同命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
1999年,李欣被老板提升为画师,负责教一些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作行画,此时画坊的生意在不断扩大,几乎每天都有新画工涌进来,据说老板仅1998年就赚了100多万!由于画行画的技艺已很娴熟,李欣在画廊带学徒不但每月有2000元的底薪,而且老板收购自己的行画时,价格也高于普通画工。这时她每个月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每天在画廊工作12个小时以上。尽管这样,每逢深夜回到住处她仍勤于创作自己的画,直到实在支撑不住时才上床睡几个小时。这种生活对于李欣来说,白天是物质的,惟有夜深人静投入作画时,才是属于精神的。
不久后的一天,老板满脸笑容地把李欣叫进他的办公室,说他的弟弟在九龙也准备开一家制作、销售行画以及装裱画框的公司,想让她带些学过去做画师,并保证只要她能按时完成定量的行画,年收入绝不低于12万港币。经过一番思索,她最终还是婉拒了老板的好意。因为此时她不但帮家里还清了欠款,手里还有了些积蓄,已有结束行画生涯专心创作的想法。她不愿甘心做一辈子挣钱的机器,整天像复印机一样拼命复制油画名作呢,她要创造自己的名作!
2000年初,她终于在朋友帮助下,花费近20000元钱在深圳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名为《落叶的秋》的静物派作品,被一位广州画商看中,虽然只换得1300元钱,但这毕竟是自己数年来卖出的第一幅画啊,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她应邀加入几位同行姐妹一个巨幅长画《南粤风》的创作中,为了全心投入作画,自己毅然辞去了香港画坊的工作,告别了虽“一本万利”却甚无意义的行画生涯。
成为网上画廊老板
几个月后,她和三个女友的长幅布画《南粤风》终于完成了,其间为了节约房租和便于合作,她们搬到一起住,4个人睡一张床,每晚都实行“两人睡前半夜画后半夜,两人画前半夜睡后半夜”的轮流作息。这幅历时近半年的长画不仅凝满了4个女孩的血汗,也把李欣的创作经费耗掉一大半。
不像大芬村那些传统文人式的画家,习惯于过那种几个知己,一壶茶、几瓶酒,一侃大半天,高兴了大家一起抹上几笔的闲云野鹤,却也穷困潦倒的生活。那类画家对金钱没有太多奢望,似乎有意回避现实。出生在贫困大西北的她,却一直在想着怎样才能把自己的作品推出去,得到世人认可。有时甚至突发奇想:我们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为什么就不能做老板,将艺术和经商结合起来呢?有了钱,不就给自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平台吗?随着画行画积攒下来的那点钱越花越少,这个念头不由日益强烈起来。
在大芬她没泡过酒吧,也很少去休闲娱乐场所,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斗室里埋头创作一天后,晚上随女友去网吧玩一会,坐在电脑前看看新闻以及收藏网页上关于书画拍卖的消息。随着网上“冲浪”的经历渐多,后来她和女友便萌发一个大胆的念头:办一个网上画廊!不仅在网上宣传、出售自己的作品,还可以顺便为一些推销画作无门的同行做“代理商”,这样既能借助国际互联网推广自己的画,又帮助了大芬村一帮苦闷的艺术青年。而且网上开店的最大好处是无需租店面,省去了实物商店应缴的一切费用,只需一台电脑!这个想法产生后,她们惊喜极了。
经过一番商讨,半月后李欣和女友咬牙各出8000元钱,买了一台电脑搬进出租屋,接上了互联网,并装了一部电话。然后,她们将自己的“秀水无痕”网上画廊,挂到了一家“购物天堂”网站上,网页的制作与维护全由这家网站负责,她们只需交一些钱并提供资料。和所有的商店一样,网上画廊也得有货才行。但与传统画廊不同的是,“秀水无痕”中的货只通过扫描仪,将她和朋友们的一幅幅画制作成精美网页,再上传到她们的画廊网站里就可以了。一切准备就绪,她们布置得古色古香而又异彩纷呈的“秀水无痕”画廊,终于开始向全世界的网民正式营业了!
刚开始,很少有人光顾这个众多网上商店中的“秀水无痕”店,但她们每天必须得开着电脑“对外营业”支付网上的各种费用,这段时间她和女友真是心急如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临她们画廊的网民在不断增多,渐渐便能收到一些来自国内外的电子邮件。2个月后的一天,她们终于盼来了一份网上订单!这第一笔网上生意的成功给了他们很大鼓舞:一幅底价500元的油画作品,经过发电子邮件讨价还价,终于被一位爱好书画的网民买走,而且成交后他还在电话中建议她们,应在每幅画作的网页上都加上一段文字说明,这样才能使浏览者一目了然。接下来,她和女友便对画廊的网页进行了一番改进,使画面更具艺术气息。
由于她们将作品的价格压得较低,而且店内有近百名流浪画家的力作图片,作品内容显得极丰富,半年后,“秀水无痕”竟成了这家网站上最大的艺术品商店。后来每个月都能出售好几十幅作品,“战绩”足以超过不少网下的小画廊!
网上“SOHO老板”做的时间长了,她也渐渐总结出一套“生意经”:要针对顾客群推销不同的画。比如年轻人上网买东西较多,印象派的作品很受欢迎,朦胧的,鲜艳的,他们特别喜爱;价格不能太高。因为多数人买我们的画用于装饰,300元左右最合适;货卖行家。如果是画商或收藏家买,可以不计较价格高低出售给对方,因为他们才是流浪画家的“伯乐”;对顾客要有耐心。网上成交了,还得和对方主动多联络,毕竟是艺术品,在没看见实物之前谁都不放心。(在实战中摸索,总结经验)
因“秀水无痕”画廊几乎每天都有新作品出现,而且服务态度极好,发展到2001年已声名日隆,顾客也越来越多,李欣和朋友们不仅推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还结识了一大帮行内的网友,其中有些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和画商,还有各个层次的画家。他们对她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创作中听取这些朋友的建议,她的画风渐渐日趋成熟,并流溢出了自己的个性。最令人激动的是当年5月份,一位住在深圳的台湾画商,在网上看到她和女友合作的《南粤风》巨幅长画后,惊喜地表示这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好作品,不久后他就以1.8万元的价格买了去!当晚攥着那笔钱,她和女友不禁相拥而泣。很庆幸,她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艺术和商业相结合的路。
后来,她又扩大了“秀水无痕”的规模,首先有配套的商品出售,比如用于油画装祯的精致木框,还有创作用的画夹、画板、画纸和颜料等。除此外,店里的商品也更加丰富多彩了,不仅有流浪画家们的纯艺术作品,而且装饰画以及漂亮的印刷图片都有出售。可以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在网上商店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画,并能让业内人买到物美阶廉的绘画用品!随着手里的积蓄不断增多,此时李欣也可以轻松地办自己的个人画展,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为经费犯难了。最成功的一次画展是在2001年8月,进入大芬村后创作的200多幅作品展出后,得到了许多圈内权威人士的一致好评。这次活动不仅卖出了10多幅作品,此后李欣的名字也随着画作的越卖越好,开始被一些同行提起。
如今李欣已把“秀水无痕”交给女友打理,自己正在圈内朋友们的帮助下,全力筹备着一件大事:在大芬办一个艺术作品推广、销售公司,在展销自己画作的同时,也帮那些不善经商的艺术漂泊者包装、推销作品。因为画作不可能像普通商品那样,经过批发、零售等环节,摆在百货店里公示于众就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归宿,它需要包装,需要宣传和推广,而目前我国的书画市场还缺乏这种机构。为此,画家们有的将自己的优秀作品低价卖给画廊,这样一不小心就会被老板所“坑”,有的干脆避开画店自个儿操刀上阵,一手拿画笔,一手与顾客比划价钱,顾此失彼,徒耗精神,心中的烦恼可想而知。而且这一市场弊端,会让众多很有潜力的画家为觅食立足而放弃艺术上的刻苦钻研,去炮制大量平庸之作迎合市场低层需求。
而西方国家对书画艺术作品的销售已普遍采用“代理制”,也就是给画家找一个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的代理商,代表画家推广作品,开拓市场,让艺术家们从繁琐复杂的商业交往中解脱出来,潜心从事自己的艺术创作。李欣觉得热爱艺术和重视物质现实并不矛盾,所以在不忘勤奋创作的前提下,她决定投身于这件事的摸索中,为大芬村那些创作激情将被行画扼杀掉的艺术青年,也为她自己,谋一条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