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用了10个月的时间吧,终于写完了。在写作《龙战》的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听着中国鼓的音乐,从中汲取着力量,感受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和战斗的意志。
我曾经想像自己是一名驻守边陲的古代士兵,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盾牌站在军阵的第一列,前方是如潮的敌人,头顶是如雨的箭幕,周围是震天的呐喊,热血在澎湃,战马在嘶鸣,那一刻,我的牙咬碎,我的眼睁裂!
据史书记载,明军在东征期间共耗费饷银八百万两。七年花了八百万两,对比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一次就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再加上‘赎辽费’三千万两和威海卫日军守备费一百五十万两,共计二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我们有理由相信明朝这笔钱花得很值。
有“专家”曾指出,明朝的灭亡,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钱花在朝鲜战争上了,这种说法很可笑,八百万两银子就能让一个庞大的帝国灭亡吗?万历年间仅修建定陵的钱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了,要说乱花钱,应该算这笔账才对。
日本向大陆扩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明军不在朝鲜击败日军,战争仍然会在中国本土发生。
明朝亡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轮流更替的历史宿命上,亡在制度上的腐败,包括经济的腐败和偏差上。
至于把明朝后来的灭亡,归咎为四五十年前进行的一场帝国保卫战,我想也只有某些中国专家才会有这种想法吧!
日本军人的兽性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两次侵朝使朝鲜在籍人口比战前减少了六分之五,李朝大量文物、档案、建筑物、历史文献和艺术品均在战火中被焚毁,田地荒芜,人口减少,工匠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耕地仅为战前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明军不出兵援朝,这一切也必将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说法表示异议,只是,后来的历史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日本来说,丰臣秀吉发动的侵朝战争不仅彻底失败,而且更是关原之战的诱因。秀吉死后,其部下分为东西二军互相攻击,西军的精兵大多送命在朝鲜,假设岛津义弘在关原之战不是带了1千多人,而是1万人,假设小西行长手中是从朝鲜撤回的第二军团主力,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最终的结局是秀吉亲信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被德川家康领导的东军击溃,丰臣家的势力受到重创,又过了十几年,德川家康发动了大阪战役,彻底灭亡了丰臣一族。丰臣这个姓氏,从此在日本灭绝,这是丰臣秀吉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需要指出一点,因为在侵朝战争中掳掠了大量朝鲜工匠和读书人,倒让日本在学习儒家文化、陶艺制造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万历朝鲜战争意义重大,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得朝鲜维护了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使得日本统治集团数百年不敢向大陆扩张;使得中朝两国人民鲜血结成的友谊世代相传。
万历朝鲜战争的辉煌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善待,学会珍惜,学会继承,而不是无知地去嘲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