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历:一个倒楣的皇帝
万历小的时候被辅张居正严厉管教,毫无自由;掌权之后遭到大臣们群狼似的攻击,连册封一个妃子都会引来举国反对,常常忍气吞声;在位期间赶上了一个又一个倒楣事,特别是女真人在他任内形成气候,虽有“万历三大征”的辉煌,却留下“万历怠政”的恶名,背上“明亡于万历”的黑锅;死后到了地下也不得安宁,他的陵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掘,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掘的唯一帝王陵;他还“有幸”赶上了“**燃烧的岁月”,遗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阶级敌人的代表,被一把火烧成灰烬,这与被他开棺戮尸的张居正可谓殊途同归,张老师如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万历虽然倒楣,但并不是昏君,和历史上大多数帝王一样,有功有过,极其普通,跟“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以及“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那几位没法比,但和“此间乐不思蜀”“食肉糜饿不死”那几位也没法比。在满清和东林党的因素作用下,历史对他的负面评价,可能言过其实,尤其是“明亡于万历”这口大黑锅,确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明朝亡于万历,这己是史界定论,大众共识,然而高度一致是不正常的,有分歧才是正常的。这种说法过于笼统,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认为明亡于万历,主要由于三点原因:一是万历怠政;二是党争兴起;二是建州女真难于万历末年,最终取代了明朝。
这些理由看上去言之凿凿,但只考虑了“质”的因素,没有考虑“量”的因素,忽略了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这是当前历史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往往过于注重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
万历朝虽然出现了问题,但这些问题从量上看,离亡国还有十万八千里,远不足以亡国,如果后人处理得当,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万历还有可能凭借“三大征”成为一代英主,问题是后人处理不当,这些问题就成了问题,也使得万历与亡国挂上了钩,而被万历处理过的东林党人残余势力,干脆把屎盆子全扣在万历头上,让他遗臭万历(年)。
相对而言,明英宗时期生的土木堡之变,危机要严重得多,英宗本人被俘,北京城被围攻,但由于继任者处理得当,明朝没有亡于鞑靼,英宗不仅因此成功避免了“明亡于英宗”的怨咒,他的一些政绩反而为人们所称道,比如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等。这样一比,“明亡于万历”之说就显得很不公平,有事后诸葛亮之嫌。
这是其一。
其二,万历朝出现的这三个问题责任也不能完全由万历来负。
先是女真人的问题。建州女真于万历末期难,并在萨尔浒打败了四路明军。然而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长期积累,一朝生的,不能简单认为哪个朝代出了问题,哪个朝代就负完全的责任。女真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明朝初年就开始引入并扶持女真人来对付蒙古人,为的是弥补明朝初年军事力量的不足,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女真人经过不断的迁移,在明代中期定居在辽东以北地区,明政府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遏制,女真人经过几十年的展,到万历朝己经进入成熟期,出现问题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我们要看到,终明一朝,边患问题始终存在,蒙古人的危胁比女真人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危害更大,女真人的问题并不比蒙古问题更难解决。萨尔浒之败也不是问题,万历三大征也都是先败后胜,问题是——万历死了,他没有时间去解决女真问题,这不是他的责任。如果假以时日,万历三大征将会改写为万历四大征。虽然万历留下了建州女真的问题,但是离亡国还很遥远,后世仍有机会解决。后世没有能力解决,这只能由他们自己来负责。况且明朝亡于内乱,建州女真不过是坐收渔人之利而己。
其次是党争的问题。这与明代初年制定的言官制度有密切关系,并受到明代官场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影响,问题端于东林党的成立。东林党的成立导致政治生态失衡,引连索反应,引起了朝臣们的争斗。万历对于党争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并基本正确,党争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也不是亡国的理由。
由于万历的继任者们没有处理好这两个问题,使得这两个问题与亡国有一定的关系,但责任主要不应由万历来负,女真和党争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的介绍,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万历怠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