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官集团向万历开战
如前所述,当时的文臣中,希望通过刺激皇帝使皇帝记住他们名字甚至希望通过皇帝一顿斥骂、痛打、贬谪而沽取清誉的人不在少数。维护继位祖制,在政治上永远正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炒题。这么好的议题,言官们当然不会放过。因此,要求早立皇长子为太子,要求让皇长子出阁接受教育的奏章不断,万历不胜其烦,引起君臣关系不断恶化,万历从此不再上朝,对类似的奏章一概留中不。万历“不朝”由此而来。
万历因为立储的问题处罚了很多大臣,然而大臣并不退缩,继续“触虎须、逆龙鳞”,君臣的关系更加恶化,万历也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大臣越要立储,自己就越不立,决不向大臣们妥协。
万历十八年十月,事件进一步升级,廷臣联名上奏,内阁也以辞职要胁,要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万历面对压力,放出话来,如果大臣们不再奏扰,就在明年冬天举行,如果再上奏,就等皇长子过了十五岁以后再说了。不久又改为“二十年春举行”。双方达成契约,暂时休兵。
然而万历十九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不长眼,再次上疏,请求为明年举行的立储“预备仪物”。万历看后大怒,认为这是破坏约定,有意挑衅。于是下令立储之事延后一年,并罚张有德三个月工资。
次辅许国与廷臣联名上疏,并把当时正在请假的申时行名字列在位。皇帝看后愈怒,申时行得知后向皇上写了一个“密揭”,说明自己当时正在请假,并不知情,名字是别人列上去的,与己无关。按照惯例,阁臣的“密揭”是不能公开的。可这时气极了的万历却出卖了申时行。将“密揭”了下来。申时行被指为两面派,罗大纮、黄正宾弹劾申时行是两面派,“阳附廷臣之议,而阴缓其事”,被斥为民。申时行深感不安,于是辞职回家,阁臣王家屏继任辅。
对于万历借故拖延立太子的行为,御使钱一本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前不许大臣再上疏说立储的事,越说越延迟,这其实是个陷井,如果没有人说这个事,过了立储的时间就假装不知道,只能延期。如果有人提及又说是激扰,并以此为借口推迟,横竖都要延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祍席昵爱之私”。
万历二十年正月,礼科给事中李献可联合其它六科言官上疏请求举行皇长子“豫教之典”,不巧的事,此疏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误写了弘治年号,被万历抓了把柄,责以“小臣烦激,违旨侮君”,将李献可降级外调,其余人员罚半年工资。辅王家屏主持正义,封还了皇上的批示。同时不少大臣也上疏申救李献可。万历更加生气,接连处罚了十余人。科臣孟养浩最为倒楣,他的奏疏最后一个上,加杖一百。因为他奏疏与以前钱一本所奏类似,使皇上想起了钱一本,将钱一本一并斥逐为民。
万历二十一年,又到了皇上承诺立太子的时间了。这回大臣们吸取了张有德的教训,都默不作声。万历无法拿皇长子年幼或廷臣“激扰”说事了,于是又搬出了皇后,他说,《皇明祖训》中有立嫡不立庶之训,现在皇后还年轻,现在立太子,以后皇后生了儿子,是立为太子呢?还是封为王呢?再等几年,如果皇后还不生,再立太子不迟。现在应该将三个儿子一起封王。三王并封的提议引起举朝大哗。又有一些官员上疏反对受到处罚,万历不得己收回三王并封的决定。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万历允许皇长子出阁讲学。
万历二十四年,皇长子己年满十五岁,围绕着册立、加冠礼和婚礼,诤谏仍在继续。
万历二十六年,在群臣的催促下,万历开始为儿子盖房娶媳妇,他“祭告奉先殿,诏内臣于京城内外及里八府刷选淑女”。
万历二十九年十月,举行了册立太子的仪式,此进朱常洛被正式立为太子,此时常洛己年满二十岁。
国本之争从万历十年开始,断断续续一直争论了十九年才落下围幕。仔细考察这一过程,并未现万历有什么大的过错。
万历欲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帝只是风闻,并没有实据,立郑贵妃为皇贵妃也没有什么过错,群臣以风闻为据,对万历进行批评,要求册立年仅四岁的皇长子,是没有道理的。
万历十八年以后,争谏达到**。当时皇后还年轻,生儿子的可能性仍存在,一旦嫡子出生,会造成矛盾,万历的顾虑也不无道理,群臣有“烦激”之嫌。
万历二十四年以后,皇长子虽己长大(15岁),但此时国内外战事激烈(播州之乱从万历十七年持续到万历二十八年才结束。万历二十年生了宁夏哱拜之乱和援朝抗倭战争,援朝抗倭战争直到万历二十七年才结束)。战争消耗臣大,国库空虚。加冠、婚礼这些花销大的事情当然要受到一些影响,战争期间也不适合举行册立仪式。万历二十九年,战争结束后不久,万历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国本之争对明朝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可能并没有世人想像得那么严重。它反映了明代继承制度其实也是有缺陷。“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的规定看似万无一失,但如果皇后迟迟不生,皇长子岁数很大了怎么办?皇后可否从庶子中收养义子从而越过皇长子继位?包括嘉靖时期的以堂兄弟的名义继位可否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等等。可见模糊的政策比没有政策还要麻烦。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产生问题,在明代却会引起轩然大波,明朝的皇帝实在太难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