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夜
1终夜
李严知道这位皇后娘娘向来不循常规,也不十分惊讶,只令人赶紧去寻。李严又连唤了数声皇上,韦臻沉在梦中,毫无反应。少时太医亦至,诊脉望气,看不出端倪。众人无计可施,只得静候皇上醒来。
韦臻足足睡了十二个时辰,直过了大年初二的子夜,方徐徐醒来。韦臻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仍是一片大红喜色,自己没有死么?“莫愁!”韦臻叫道。
没听见莫愁的回答,却是李严惊喜的声音:“皇上!皇上总算醒了,可吓死奴才了!”
总算醒了?难道朕睡了很久么?怎么觉得只是打了个盹?韦臻抬头见殿内灯火通明,红烛高烧,这该还是朕的洞房花烛夜吧?莫愁?莫愁上哪里去了?又听李严道:“皇上睡了整整一日一夜,现在已经是大年初二的晚上了!”
整整一日一夜全无意识,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是醉生梦死的毒发作了么?韦臻一个挺身坐起,身上并无乏力之感,或许是回光返照吧?“皇后呢?”她不是答应过要陪在我身边么?大礼虽成,还没来得及共度良宵呢!就算死,我们也要相依相偎在一起。
“娘娘……”李严面有难色,迟疑片刻,到底不敢隐瞒,“娘娘她……不见了!”
“不见了?什么意思?怎会不见了?”韦臻噌的一下跳起来,英俊的五官都已扭曲,“是什么时候的事?”
李严便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又道:“从中午至今,奴才已派人在宫中寻了数遍,凤鸣宫、长乐宫、闭月苑及其他宫室,还有御花园、瑶池等处都细细找过了,并未发现娘娘的踪迹。娘娘宫中的奴才也都不知道娘娘的去向。”战战兢兢地说完,李严提心吊胆等着韦臻大发雷霆,皇后娘娘新婚之夜失踪,这可是了不得的事,何况,皇上为这场婚礼倾注了多少心血,李严再清楚不过,如果找不到莫愁,后果李严都不敢设想……
韦臻有片刻的晕眩,转头看见凤冠喜服,伸出手逐一抚摸,那上面仿佛还有莫愁的体温……她走了?还是她从来就不曾来过,昨日的婚礼只是眼花错乱的幻象?韦臻用力咬了一下嘴唇,很痛,不是梦,是她走了……她走了!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不留一句话,抛下我悄然离去,她既然决心要走,又怎能找得到她?就算找得到,又怎能留得下?那些信誓旦旦相伴到死的诺言再一次成为欺骗和谎话,一腔痴情,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可笑可悲可怜可叹的自欺欺人……
韦臻沉默不语,只缓缓起身走到窗前,遥望那灯火辉映的夜空,眼中一片空茫。良久,韦臻无声地笑了,呵呵,莫愁,说不定她只是将这场婚礼当作一场游戏,玩够了就走。曲终人已散,那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何必再去苦苦追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殿中的空气似已凝结成冰,令人窒息,更深漏残,李严鼓足勇气:“皇上?”
韦臻一把扯下贴在窗前的大红烫金双喜字,揉成一团,声音低沉倦怠,似长途跋涉后耗尽精力的旅人:“不用找了,皇后她……她是不会回来了,你去传旨,就说皇后突患重病,需要静心将养,并封锁凤鸣宫,不许任何人擅自出入,亦不许任何人泄露私传皇后失踪的消息。”
韦臻此言一出,大大出乎李严的预料,难道皇上早就知道皇后会走?那这场婚礼又是为何?但圣旨是不能不遵的,李严哆嗦着应了声是,躬身退出。天明之后,皇城内外便已传遍,皇后娘娘新婚之夜罹患重疾,于宫中静养,任何人不得探视,皇上同时传谕,免去一切大婚及新年庆典。
李严退下后,韦臻望着那红烛呆呆出神,明天是大年初三,也许自己的日子只剩下最后的两三天了,趁着现在还清醒还能说话,多少事情得赶紧安排。自己是一国之君,为一个女人葬送了性命也就罢了,总不能再葬送了社稷江山!韦臻攥紧拳头,狠狠的一拳砸在墙上!剧痛反冲回大脑,韦臻咬牙,这是最后一次了,今夜过去,自己的生命里,再没有“莫愁”这个名字!
韦臻回到座前,铺开黄绢,令人磨墨,开始草拟遗诏,传位于二弟靖亲王,这样的计划,该是第二次了……苦笑一下,命中注定没有太子传承皇位。韦臻字斟句酌拟好了诏书,又靠在龙椅上瞑目思索,该召见哪些大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筹备妥当,以避免突然驾崩后的朝政动荡?
韦臻冥思良久,待睁眼时,晨光熹微如雾,已淡淡笼在御案上。韦臻又唤了李严来,令速传密旨召靖亲王、左右丞相、御林军首领与兵马大元帅来见,除此之外,不可惊动任何人。
天色朦胧中,奉诏亲王大臣皆乘青呢小轿,从偏门进入皇城内,悄悄来到乾元宫内殿,殿中仍是喜房的布置,但皇帝的脸色却沉郁凝重,如遇国殇。内殿再无他人,诸臣知皇帝是要密议要事,却琢磨不透。待众人请安毕,韦臻一开口,便吓了众臣一跳:“朕与皇后都已身患怪疾,将不久于人世……”
韦璟大惊:“皇兄何出此言?”
韦臻唇边现出一抹寂寂笑容,却让人遍体生寒:“众卿不必惊异,朕患怪疾并非一日之事了,生死有命,非人力可为。朕已大婚,至此无憾。今日召众卿来,便是要商议身后之事。”众臣面面相觑,震骇无言,只觉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复齐齐跪下,伏地不起。韦臻的声音仍平静无波:“朕膝下无子,今欲立二弟靖亲王韦璟为储,望众卿日后尽心辅佐。”说罢,将昨夜草拟的诏书递给右相。
右相双手颤抖,不敢去接那诏书。韦璟慌忙叩首:“臣弟无德无能,不敢当此重任,还请皇兄保重龙体,善自珍摄,方为社稷万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