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阴谋论》三
主讲嘉宾说他有一个美国朋友,叫汤姆,是个穷光蛋。无固定收入,无固定资产,无良好的信用记录,属于典型的美国三无人员。
说道这里,主讲嘉宾自己先笑了一下,于是下面的学生就跟了笑,石晓晴和王莹也自然跟了笑。
“怎么解决他们这些三无人员的居住问题一直是美国的大难题,”台上的嘉宾继续说,“可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又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办?于是就设计了一个阴谋。一个大阴谋。阴谋的第一步是营造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大牛市,要让所有的人相信美国房地产会一直涨上去,为此,美国采用了持续多年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地产商就会盖很多的房子,汤姆这样的穷光蛋就有了房子来源。但地产商不是福利机构,他们是要赚钱的,而作为三无人员的汤姆根本买不起呀。这时候,美国的银行和房贷机构出场了,他们找到汤姆,极力鼓动,说:你们看现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多好,你们赶紧买房吧。汤姆说好是好,但我没钱。银行说没关系,我们有零付产品。汤姆说我信用等级不够。银行说这也不是问题,你可以找信用评估中介,他们会帮你把一切都搞掂,不过利率会比较高。汤姆说贷款利率太高我付不起呀。银行仍然说没关系,我们专门为你定制了利率重设产品。前三年你只要付很低的利率,三年后再重新设定。汤姆说我连利率都付不起,供楼的钱更没有。银行说我们设计了循环按揭产品,房价不是一直在涨吗?明年房价涨了,我们按照已经上涨的房子新价格再给你做新的按揭贷款,这样你不是有钱供楼了吗?汤姆这才放心了,想着自己反正一无所有,最坏的结果就是房子又被银行收回去而已,免费住几年也不错,于是,按照银行的建议,贷款2o万美元买一套房子。如此,房地产商每套成本15万美元的房子以2o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建筑商、建材商、设备供应商等相关产业也跟着繁荣赚钱,美国政府获得了税收,这笔买房的钱为美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刚开始,石晓晴一边听还一边心虚。想这孔教授把她的头衔介绍得那么吓人,万一自己一点都听不懂,不是笑话吗?这么想着,石晓晴甚至有点后悔自己来参加这个报告会了。但既然来了,并且是做在最显眼的位置,想提前走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假装很有兴趣地往下听。没想到听着听着,石晓晴觉问题并不难懂。报告中的很多概念和观点,石晓晴居然能听懂。比如为什么要营造一个美国房地产大牛市,姐姐石晓雨在电话中就对她讲过,所以这时候主讲嘉宾一说,石晓晴马上就能理解。还比如循环按揭,石晓晴也懂。于是,渐渐地,石晓晴就听出了自信,就感觉自己确实是“深圳房地产和证券投资人”了,就越听越有兴趣了。不用主讲嘉宾用眼神交流,石晓晴也能自然地随着主讲嘉宾的讲演节奏频频点头了。
主讲嘉宾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房贷机构和银行不是傻子,他们为何要做汤姆这样的高风险客户呢?事实上,银行和房贷机构对次级贷款的风险非常清楚,早有打算,他们的对策是: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是,这样高风险的垃圾债券有谁要呢?”
主讲嘉宾这样说就好像是提问,而且石晓晴也真歪着脑袋思考起来。
是啊,石晓晴想,明明知道是垃圾债券,谁还会买呢?
然而,主讲嘉宾其实并不是真的提问,他是用这种提问的方式调动听众的注意力。事实上,在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并没有等听众回答,他自己就回答了。属于标准的自问自答。
“这时候,”主讲嘉宾说,“真正主角出场了。它们就是投资银行和房地产抵押贷款中介机构。其做法是把债务转移到一个轻资产的公司,一旦生问题,立马破产,让你债权人无从追索。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他们把次级贷款打包成次级债之后,先卖给雷曼兄弟这样的高评级的公司,再由他们重新打包出去。由于雷曼兄弟这样的公司有一百多年光荣历史,信用等级很高,经他们一包装,就变成他们行的债券了。这样,垃圾就变废为宝啦!雷曼兄弟的迷你债券就可以到韩国和香港了。然后,美联储再让雷曼兄弟破产,让韩国人和中国香港人帮美国人买单。”
说到这里,主讲嘉宾故意停顿下来。现场也一片鸦雀无声。
过了一小会儿,下面开始出现轻微的议论声和叹息声。
石晓晴也暗暗叹了一口气。因为说实话,这一点她也是今天才知道,以前和姐姐的电话当中,石晓雨虽然曾经提到她在推销一种迷你债券,但由于石晓晴没有问,所以石晓雨也就没有讲得这么清楚,所以石晓晴并不知道雷曼兄弟在这场危机中的作用。现在总算知道了。
确实有收获啊。石晓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