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汉利身材高大,红光满面,表面上盛气凌人,内心却隐匿着腼腆。他自从一九六0年被提拔为C处的处长后.就被人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局长。他年龄适当,四十多岁,有一个反应敏捷的文职人员的头脑,因而博得了白厅对他的喜爱。此外他还有一副粗扩的军人外表,这使得他在军情五处的委员会中具有一定的声望。“哈里特”调查出现时,他正是王储——肯定接替将在七十年代初退休的琼斯。

对一个同事进行调查总是痛苦的,对霍利斯和米切尔则又不同,他们是远离着的人物,对他们的怀疑加重时,他们已接近退休。可汉利和我彼此都很熟悉,我们是同时代的人,虽然并没有想入非非地想成为朋友,可我们一起在各种委员会中和谐地工作了十多年。他的事业摆在他面前,而他的未来却在我的手里。

帕特里克·斯图尔特,D处一科(调查科)和我共同进行了调查。第一个任务是建立一个有关汉利生活的完整的概念。我们追溯到他的家庭背景,他加入安全局以及他后来的事业。对几十个认识他的人都进行了采访,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例行公事的正面审查为借口来完成的。

“哈里特”这件事最难的方面是,调查很快就揭示出,汉利在他的父母亲的婚姻关系破裂后有过一个痛苦的童年。他的心灵烙上了强烈的自卑感,因此他在五十年代做了一次精神治疗。从他的履历看出,他当时是军情五处的一个年轻的官员。这件事汉利在当时就告诉了安全局。

汉利找过精神病医生,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军情五处的许多高级官员在他们的生涯中曾以各种方式征得意见以帮助他们自己承受起职业机密的负担。但我们的调查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汉利的旧创伤,也许它们能暴露出汉利从事间谍活动的动机。琼斯、斯图尔特和我讨论了这个问题。琼斯以个人的名义给汉利的精神病医生写了一封信,请他不要再恪守保密的誓言了。我到哈莱大街去拜访了这位精神病医生。他知道汉利的职业,毫不犹豫地宣称汉利具有坚定强健的个性,并懂得了如何对付他早年的无能。我问他是否设想一下汉利是个间谍。

“绝对不可能。”他完全自信地回答说。

在汉利的早期生活当中,没有任何当过间谍的迹象。大战前,他在牛津是一个聪明而稍为左倾的学生楷模。战争爆发后为了拿学位他留在牛津一年,以后他参加了国内防御部队的一个探照灯团,任少尉,直到一九四五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并没有使像汉利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大材小用。当时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有自寻烦恼的自卑感,因而就缺乏抱负。

他的生活当中引起我们感兴趣的第一点是,他在一九四五年作出要进剑桥三军联合语言学校俄语速成班的决定。我们自己的行动和戈利金都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学校是克格勃的一个招募场所(但根据我们的情报来源,并没有一点点证据能证明汉利曾与他们有牵连)。俄语课使汉利第一次接触俄国人。从那以后,他的经历似乎不可思议地与戈林涅夫斯基的指控相吻合。他曾在布达佩斯与一个克格勃的官员一起为盟军联合情报委员会工作过。这个克格勃官员正是戈林涅夫斯基所指出的那个招募中级间谍的人。后来,汉利回到伦敦,担任了国防部与苏联武官之间的联络官,主要处理回国人员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与军情五处打交道。他在四十年代末退役后向军情五处提出申请找个正式的位置,以后便作为俄国事务的研究官员加入了军情五处。他的第一个任务是编排“红色乐团”间谍的索引。几十年后,我才发现这些索引对我们D处三科的工作是多么宝贵。

不到两年,汉利被调到波兰科(D处二科),他的事业腾飞了。他先到香港去了两年半,后来又回到E处(殖民地事务处),以后又当了D处二科的科长,一九六0年他作为C处的处长成了委员会的成员。他的事业出现了一个上升的势头,然而他的背景上却有一个可能是间谍的剖面。这个遭受过童年苦难并怀有深深的不安全感的人,在他崭露头角的微妙时期,连续不断地同俄国人接触。也许他像布莱克一样好斗,俄国人便巧妙地利用了他那深藏着的仇恨情绪,直到这些情绪被激发成叛变行为。

问题在于,帕特里克和我都不相信这回事,尽管在纸上谈起来好像与戈林涅夫斯基的指控吻合。这与霍利斯案件恰好相反,我们都本能地相信案子是指向霍利斯的,而在纸上看起来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就汉利而言,“好斗”这种理论有些过了头。从他开始在军情五处干事业时,就被人们看作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尽管他的举止常常很吓人,但他的同级和上级都对他有很好的评价。他结婚后与妻子保持着一种亲密而忠诚的关系。最后还有这个精神病医生的证明。

间谍活动是一种几乎不留证据的犯罪行为,因此不管是好是坏,直觉总是在成功的侦破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个反间谍官员在碰到疑点时,往往需要掌握一个背景,一条线索和一系列巧合,这些都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甚至像狄克·怀特曾说过的那样,会导致上帝显灵——即把各种事实汇集到一个结论上的时刻。可是汉利的线索把我们引向这一条路上,而直觉却把我们引向另一条路上。解决这起案件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审讯。我们于是向琼斯提交了报告。他同意了。

提到审问,大多数人的想像应是明亮的灯光下的残酷场面:穿着衬衫的人们正用进攻性很强的问题折磨着一名被剥夺了睡眠的嫌疑犯,直到他最后崩溃,倒在地板上饮泪,然后承认事实。实际生活当中的审讯要平常得多。军情五处的审讯是很有步骤的,通常在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之间进行。中间有休息时间吃饭。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间谍会坦白?秘密就在于要以优势压倒你桌子对面坐着的那个人。这是斯卡登作为一个审讯员的成功之秘诀。尽管我们在若干年后嘲笑他为我们后来知道是间谍的嫌疑犯洗刷罪名,可布伦特和其他的“五人集团”成员却真正地害怕他。当然,他在审讯室的优势并不是基于智力或体力,而主要是由于阿瑟·马丁和伊夫琳·麦克巴尼特提供给他的情况汇报,使像富克斯那类人相信斯卡登对他们的了解胜过他们对自己的了解。不仅是情况汇报帮助了斯卡登,监听技术也同样帮助了他。在富克斯案件当中,斯卡登相信富克斯是无辜的,直到他们指出富克斯在说谎。这个信息使斯卡登击败了富克斯,当然斯卡登自己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在举止上,集中体现了通情达理的英国中产阶级的价值——午茶和花边窗帘——以至于那些被他审问的人不可能把他视为资本主义罪恶的代表,因而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平衡。

但是,如果汉利是个间谍,这一切对他都不生效。他是一个内行,他太熟悉这些花招了。就像菲尔比一样,他会眼看着打击到来。唯一对付一个内行的办法是对他进行一个极其彻底的审查。有关嫌疑犯的生活和经历的完整材料已编写好。把它用在审讯中,让他把整个情况过一遍。如果有任何偏离,省略或不准确的地方,就追问这些漏洞。如果嫌疑犯是有罪的,这种压力常常会导致他进一步出现漏洞,直到他的秘密工作开始显露出来。

军情五处的技术是一个不完善的系统,就像陪审团审判一样,它仍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办法。它的优点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可隐藏的并具有承受紧张感的韧性,那么他是能够为自己刷清罪名的。它的缺点是,一个无辜的人往往在详细的调查中暴露出他隐藏着的弱点,从而不可能再继续工作下去。这有点像中世纪的审判:有时清白要用一生的代价来换取。

琼斯选择了自己来亲自主持对汉利的审问,他知道这将是一次困难的遭遇,而最终汉利的命运是握在他这双手中,他觉得把这项任务交给任何一个官员去执行都是不公平的。但他保证帕特里克和我可以在莱肯菲尔德D处一科的工作间对整个审讯进行监听。

一天早上,汉利被通知到琼斯的办公室去,并告诉他有人对他进行指控,要求他立即接受审讯。审讯是在局长办公室里进行的,桌子上公开地摆着一个话筒,记录是在帕特里克和我在监听审讯的房间里进行的。整个头一天琼斯都让汉利谈他的生活。汉利非常诚实,有时是痛苦地做到这一点。他没有回避问题,对他的生活和内心情绪的细节也不隐瞒。第二天,我们把戈林涅夫斯基指控的细节告诉了他,他毫不感到震动。他同意说他完全符合指控中的细节,但他平静地声明他不是一个间谍,从来就不是,而且从来没有在任何阶段被俄国人或其他什么人拉拢过,尽管他在布达佩斯每星期至少要同那个被指控拉拢过他的俄国官员见一次面。

对汉利的审讯证明了秘密情报事业是一种搞欺骗和阴谋的职业,许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都具有超乎寻常的性格。汉利就是这样一个自豪的人,他珍惜他的成就,珍惜那些他感到将要到来的成就。一天早晨,他被请去接受一次严峻的审问,让逐年的盘问使其灵魂原形毕露。在整个过程当中,他都知道有些不露面的同僚在一步步地跟踪着他,在他家里窃听,在办公室里窃听,现在仍在窃听。大多数的人都没法承受住这种压力,每一个在监听的人时时刻刻都认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汉利是个刚硬的汉子,我们现行的审讯系统是能够奏效的,然而他未受到丝毫损害,从烈火中闯了过来。

那天晚上,琼斯、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和我来到我的俱乐部——牛津和剑桥俱乐部,讨论这次审讯。琼斯在一个角落里坐下,端着一大杯苏格兰威士忌。他双眼疼痛。每当他一紧张,双眼总要疼痛。

“你们满意了吧?’他阴沉沉地问。

“他是清白的。”我同意地说。

帕特里克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你们要告诉‘流畅’吧,当然……?”琼斯说。

就在此时此刻,汉利自己意外地走了进来。他和我属于同一个俱乐部,彼此常常碰见,但我万万没有料到他在这次严峻的考验刚刚过去就这么快到这里来了。我们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他缓缓地拖着步子从我们旁边走过,他没有注意到我们,他看上去仿佛是受了一场巨大的冲击,他那张平常红润的脸此刻却像纸一样苍白。

“哈里特”调查停止之后,琼斯让我到中央情报局去,告诉他们军情五处认为汉利在戈林涅夫斯基的指控问题上是清白的。这是一项极其敏感的工作,中央情报局对米切尔和霍利斯案件早就摆好了进攻的架势,他们知道戈林涅夫斯基的指控以及汉利差不多符合指控这一事实。与盟国保持着关系是最基本的,但这必须使他们对我们的结论的真实性毫不怀疑。

琼斯同美国人的关系相处得不是太好,因此他倾向于把这些事让迈克尔·麦克唐纳和我去做。部分原因是因为对安格尔顿反感,部分原因是因为英国中上阶层反美主义的残余思想作祟。狄克·怀特也有一些这样的偏见。他们都不富有,赫尔姆斯和安格尔顿并不隐瞒他们在类似的工作中享有丰厚的报酬这一事实。

他们两人都有理由深感对美国人不可信。琼斯在格雷一科恩事情上从未宽恕过赫尔姆斯和安格尔顿,而狄克·怀特则是因为他在战争快结束时在欧洲负责反间谍工作中,与美国军事集团屡次发生冲突而又从未得到美方的谅解。一九五三年西利托退休时,美国人竟愚蠢地企图在任命狄克当局长这件事上设置障碍。

归结起来,他们在态度上有一个基本差别。琼斯和怀特都把自己看作是王室的仆人,把他们的工作看作是白厅秩序井然而又永恒不变的结构的一部分。他们是内行,而赫尔姆斯、安格尔顿以及胡佛是外行。美国情报界有一种残酷无情、无法无天的特色,它使英国情报部门的许多上层集团很不安宁。他们害怕将来会有什么灾难,想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这种联络重担不可避免地要落到像我这样的一些官员的肩上。

一九六八年,我去了华盛顿向安格尔顿汇报“哈里特”案件的结果。我们举行了一个公务式的会议,我概述了调查的过程,并告诉安格尔顿,我们一致认为汉利是清白的。安格尔顿随后带我去见迪克·赫尔姆斯,向他解释我此行之使命。赫尔姆斯说他不希望再多听了,如果我说汉利是清白的,他就毫无条件地接受我所说的。但是,汉利问题的澄清并没有解决问题。

我们离开赫尔姆斯那里之后,安格尔顿说,他要同我讨论一下戈林涅夫斯基是一根安插的内线的问题。“哈里特”如此完全符合,以至于它不必让一个疑心重重的人来相信是克格勃精心策划了这起指控来使他失掉信用的。安格尔顿和赫尔姆斯已经怀疑戈林涅夫斯基在叛逃前不久曾重新落回到俄国人的控制之中。通过对他所提供的情报进行反复的分析,发现从波兰事务到俄国事务,情报的特点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仿佛是俄国人故意地把他们自己的情报拿出来喂“钡餐”,以便杜绝泄密。军情五处也同意这种分析,戈林涅夫斯基的中级间谍的故事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忽视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哈里特”事件的澄清,使中级特务的真实性以及戈林涅夫斯基情报的真实性(尤其是他在叛逃后所提供的情报的真实性)产生了一个大问号。中级间谍的故事出现在一九六三年,戈林涅夫斯基是在一九六一年一月叛逃的,克格勃为了像他们所做的那样编造出故事的细节,他们需要得到汉利的履历,惟一能够利用职权搞到这个履历的人只有罗杰·霍利斯。

但是,如果戈林涅夫斯基已经转变过来,或者是一个不知不觉的假情报工具,那么对于军情六处和中央情报局在波兰控制的其他间谍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波兰从大战以来一直就是西方在东方集团的行动中最为持续有效的地盘。在“哈里特”的调查当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我惊奇地发现,军情六处控制的所有间谍,长期以来,在军情六处华沙分站一位秘书所租用的一套公寓里碰面,在那里举行了九十多次会议。我在推测,波兰情报局和克格勃为什么没有察觉到这些次数惊人的会议,其原因是他们正在向我们安插假间谍。军情六处又一次恼怒,就像他们在潘可夫斯基案件上一样。

许多叛逃者在六十年代初突然涌入,使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些叛逃者是被送来欺骗西方的反情报部门的。戈利金的中心论点是,克格勃展开了一场系统的假情报战役,他们把假叛逃者送到西方来以便使他失去信用。几乎是在同时,尤里·诺森科出现在中央情报局的门阶上,使戈利金所提供的关于苏联渗透美国和英国情报部门的线索有了出入。

诺森科使中央情报局陷人了混乱。他告诉他们,他看过被指控是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档案。他声称克格勃没有参与暗杀阴谋,并且在俄国没有同奥斯瓦尔德有过接触,尽管他在叛逃前不久在一个绝密的UZ侦察机基地工作过。中央情报局的许多官员认为诺森科的故事当中巧合的色彩太浓了,特别是后来发现他对自己在克格勃的级别和地位上撒了谎。但为什么要派他来?中央情报局使用了军情五处从来不能容忍的监禁和体罚来试图突破诺森科,可甚至到了一九六七年,他们在解开这个谜上仍然没有丝毫的进展。

对于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源“大礼帽”和“费多拉”的怀疑也在加深着,他们拒绝透露他们的身份,仍旧在自己的职位上传递着情报。他们对诺森科的问题表现出诚意,仿佛想使美国人确信他是真实的,甚至极力支持诺森科所声称的假级别。但是如果“大礼帽”和“费多拉”是冒牌货,那么他们所提供的关于英国安全部门渗透问题的线索又是些什么呢?

“费多拉”曾提供过指向马尔特里的情报,使马尔特里受到了灾难性的迫害,尽管后来被宣判无罪。“大礼帽”曾向美国人递送过有关美国武器制导系统详细文件的复制件,他声称这些文件是苏联从一个英国间谍那里搞来的。经过调查后,我们抓获了弗兰克·博萨德,此人是航空部导弹制导处的一个官员,他在一九六五年被捕,被判了二十一年徒刑。如果“费多拉”和“大礼帽”是安插进来的内线,那么俄国人为了保持他们组织的纯洁,就要准备牺牲大量的间谍。还必须说明,如果没有政府通讯总部的技巧,我们是不可能获得证实博萨德在为格鲁乌工作的证据的。

我们处在安格尔顿所说的“镜中荒野”之中,在这里叛逃者是假的,谎言是真理,真理却成了谎言,反射出来的一切都使你感到眩惑迷乱。假叛逃者这种设想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设想,除非你读了许多历史书并知道军情五处在整个大战期间是如何利用双重间谍制度的,可现在它只是一种不时髦的理论了。在那些经历过六十年代的情报官当中,几乎没有人不相信我们在那段时间里成了苏联玩弄叛逃者花招的牺牲品。有些人会就这种花招是否成功或这种花招的规模限度进行争执和辩论,可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种花招正在被玩着哩!而且,俄国人只有在获得了军情五处对这种花招的可靠反馈情况后,才能再玩下去。

二十年以后,过去的真相仍然无法弄清。戈林涅夫斯基、潘可夫斯基、诺森科、“费多拉”和“大礼帽”——全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痕迹。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自觉的假叛逃者,尽管“费多拉”和“大礼帽”肯定是的,甚至联邦调查局在我退休以后很久才在七十年代被迫作出结论。但我认为这些假叛逃者在不同的时间里都被利用过——用潘可夫斯基来影响我们对苏联导弹技术的看法;用诺森科来影响美国对肯尼迪刺杀案件的态度。我相信,戈林涅夫斯基、“费多拉”和“大礼帽”是用来破坏最为重要的英美情报联盟的一个系统预谋的一个部分,也是用来帮助苏联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制造有关洲际弹道导弹进展工作的假象。

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三个叛逃者所提供的关键情报的时间。戈林涅夫斯基提供中级间谍的情报是在一九六三年底,差不多是在他叛逃后三年这个时候。这正是霍利斯赴华盛顿向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汇报米切尔案件调查结果的时候。要在英美情报关系之间打开缺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军情五处内部那名未被侦破出的间谍的事明朗化。幸好,安格尔顿对戈林涅夫斯基的怀疑使这个故事没有造成那种可能会造成的激烈冲突,反而在事实上加深了英美双方对戈林涅夫斯基和霍利斯的怀疑。

紧接着,“费多拉”与美国人取得了联系,并提供了一个线索,这个线索使我们的目光转向了马尔特里:对另一个核间谍的发现是在英美之间制造最大程度上的紧张气氛的保证,尽管克格勃做梦也没有想到军情五处对检举揭发处理得像他们那样拙劣。

数月之后,仿佛是一个配合默契的战役的一部分,“大礼帽”把我们引向了博萨德。美国武器技术又一次被牵涉到,这自然而然是在暗示美国在抗议英国安全部门的弱点时利用美国军事力量来起积极作用。当我们对博萨德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估计时,我们的结论是,整个先进的美国制导系统实际上都已被出卖了。斯图尔特事先给安格尔顿一本复制件,上面附着两个字的备忘录,内容很干脆:“救命!”

对英国说来很幸运,安格尔顿能保护我们不遭残杀。但这只是一件控制严密的事,到了今天也很少有人意识到英美之间的情报交换在六十年代初比大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中断。

我回到伦敦的那天晚上,安格尔顿和我到亚历山大利亚区一家小小的中国饭馆去吃饭,他的儿子常去那里吃饭。当安格尔顿感到有必要进行谈话时,这个地方便成了他最喜欢的场所之一。他告诉我,我们在这里可以确保不受干扰,因为中国人不让俄国人进来。

安格尔顿正处于他的权力的顶峰,尽管他已开始有了一种紧张感。多年来,他一直同中央情报局的苏联处展开着一场暗中的官僚战,以便确保他的反间谍王国能够独立和扩大。出乎所有的预料之外,他竟然成功了,并在中央情报局内部拥有对所有行动和人员安排上的实际否决权。他控制着以色列事务,使中央情报局的特拉维夫站机构膨胀,人员超编。他确保同英国情报部门来往的所有重要通讯都通过他本人,而绕开伦敦分站。他甚至成功地建立了他自己的反情报密码,独立于他认为不安全的中央情报局的通讯之外,虽然我们大家都相信其真正原因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王国。

卡扎布会议是他的杰出的成就。西方情报部门最出色、最显赫和最高级的官员,每隔十八个月就要会聚到一起来讨论他提出的议事日程——苏联的威胁,反情报的作用——并制定生死攸关的未来规划。在安格尔顿的心目当中,卡扎布会议没有什么理由不可能成为创建一个西方联合情报司令部的第一个决定性步骤,该司令部能够向苏联集团进行挑战。

卡扎布会议与安格尔顿的气质十分相合。他在极其安全的经过电子技术清查的环境里,抓住“镜中荒野”无止境的疑难问题进行搏斗时似乎显得最轻松。我对这些会议非常支持,它们是十分重要的。

赌博是卡扎布会议的一个主要的特色。每天会议结束时都要打一回扑克牌。安格尔顿对这种游戏非常精通,尽管我有时能够让他输光。赛马偶尔也被作为一种消遣。我记得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纽约召开卡扎布会议期间,安格尔顿成了华盛顿国际赛马活动卡扎布会议的赌注登记人,主要是猜测赛马活动的第一天下午从世界各地来的马的情况。会前,我让安格尔顿给一匹英国马押上一百美元的赌注。这匹马的骑手是前一年的冠军马的骑手莱斯特·皮戈特。这匹英国马并不很引人注目,但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这帮人急于让人看见他们在摇旗呐喊,甚至在最秘密的会议室里也是如此。很快他们当中就有人押上了五百美元的赌注。

那天下午,安格尔顿就苏联长期搞假情报技术问题作了一个长篇报告。大多数人的心思,至少在英国人方面,都被牵到了赛马场的跑道上了。一小时以后,安格尔顿的秘书走了进来,神情紧张地递给他一叠纸条。她从中拿出两张便条给他,第一张纸条上写着:“你的房子要卖多少钱,吉姆?”第二张纸条上写着:“英国马赢了!”

“天哪!’安格尔顿骂道,“我忘了停下赌博活动了。那匹该死的英国马以十一比一获胜。”

那天晚上,当我们乘中央情报局的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回国时,安格尔顿在机舱里慢慢地走来走去,从一大叠一百元的钞票中拿出钱来付清账务。

“这是我为西方作出的牺牲……”他在付钱时这样说。

但是这种幽默没能掩饰住他在中央情报局四处树敌的事实——在苏联处,嫉妒他的权力的其他处长中,以及在那些仕途上遭到他破坏的官员当中。赫尔姆斯任处长时,他是安全的,但越南战争迅速改变了中央情报局的面貌,要求缓和的日益浓厚的政治风气已开始破坏他的王国赖以建立的冷战怀疑的基础。

冷战老将比尔·哈维已经走了,因为酗酒而被迫退休。安格尔顿也喝得过了头,他的面色开始苍白而憔悴。他的情绪也变了,他变得愈来愈内向,他那乏味的幽默愈来愈少了。他似乎很压抑,好斗,愈加对别人不信任,人们也愈加反对他。

饮酒、抽烟和钓鱼是安格尔顿的主要松弛方法。巴里·拉塞尔·琼斯惊奇地告诉我,说他陪伴安格尔顿到他在爱达荷拥有的一条小河去钓鱼的途中,发现安格尔顿每隔一百码就要在水下埋下杰克·丹尼尔牌啤酒,以便不会缺酒喝。回到华盛顿后,他的娱乐则是养珍奇的兰花(他是个世界专家),皮革制作,金箔敲制,或为他的朋友和崇拜者做钓饵。

安格尔顿和我一直谈到凌晨四点钟。我们研究检查了叛逃的每一种可能的情况。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谁是叛逃的,谁是被派来的?这些线索就像铭记在儿童脑海里的诗篇。我们两人都忧虑不安。有许多事都得依赖于对叛逃者作出的正确判断上——对他来说,总统被刺的事要在这种基础上解决;对我来说,下一步行动是追捕老鼠,这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最后我们从亚历山大利亚走回到第四十四大街桥,安格尔顿把他的车停在靠近国家公墓的冲绳纪念碑后面。安格尔顿富有满腔爱国情,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崇敬国旗、民族传统的象征等,如冲绳纪念碑,使他十分入迷。他停下来远远地望着它。汽车一辆一辆地从我们旁边唆唆而过。

“这是金的工作。”他喃喃地说,这是我听到他很少几次谈起他的老朋友菲尔比当中的一次。

如果在六十年代初就有用叛逃者来欺骗西方的阴谋,那么我们是很容易上圈套的。整个那几年,为了尽全力吸引叛逃者,伦敦和华盛顿都有一项自觉的政策。他们被看作是能够破坏捷尔任斯基广场上那台正常工作的机器的秘密武器。这项政策的一部分是由于内疚情绪而产生的。早期的叛逃者如古曾科和冯·彼得洛夫,他们的服务所得的奖赏是很可怜的,他们对自己受到的待遇感到寒心。他们得了一笔钱后就被赶了出来进了冷宫,只得指望自己竭尽全力来解决生计,大部分叛逃者都无法自己养活自己。这个内疚还由于安全方面的安排不周,致使沃尔科夫和克里维茨基死去。我们担心消息传回东方会进一步阻止那边的人来接近我们,除非我们做出自觉的努力来显示叛逃的好处。

戈利金叛逃过来的时候,这种政策更加强化了。所有保护叛逃的措施都被批准了。这些措施首先是巨额报酬,也包括其他方面。我记得有一个开始于六十年代中期的特别行动,牵涉到一个叫谢尔盖·格里高文(化名)的克格勃高级官员。这次行动表明了我们准备干到什么程度。格里高文在丹麦工作过,丹麦情报部门例行将他的身份告诉给我们,因此我们对格里高文这个人早就知道。他们还向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个人的一些情况——尤其是他有喜欢同女人混在一起的名声。情况报告分发到D处四科,即D处的间谍管理科,并指示他们对格里高文的不检点行为加以注意,因为他的妻子留在莫斯科。

任何俄国人,尤其是一个克格勃的官员,在西方同女人接触时,如果被克格勃安全处,即“SK”抓住了,那么他就遭殃了。格里高文这起案件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一年以后,D处四科的一个反间谍官员得到了第一份密告情报。他的一个间谍,《每日镜报》的一名高级负责人,常常习惯性地同格里高文在宴会上见面。这位负责人的女朋友说格里高文与一位朋友的关系暧昧,这位朋友是她介绍给格里高文的。D处四科在同D处一科行动科一起开的周会上提出了这件事,会上同意对这件事的事态发展作进一步的监视。这位反间谍官员奉命鼓励他的间谍注意这起正在发展的罗曼史。

最后,格里高文同那个姑娘结束了那种关系。当他再次碰到那个给他介绍女朋友的女人时,他问她是否还认识其他的女朋友。D处一科立即意识到我们的机会到了。如果我们把是自己人的姑娘介绍给格里高文,那么我们就会在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上来开始展开一次引诱行动。这个计划呈递给了琼斯,他同意了,尽管这次行动对外交部也要保密,因为他们叮能会找借口把这次行动否定掉。D处四科奉命找一个适合这项工作的女人。他们有一批高级应召女郎,专门用来引诱对方的,最后成功地在宴会上介绍了一个女郎给格里高文。他彻底地吞下了诱饵,并很快就同这位女郎发生了关系。

事情开始走向高潮。他被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我们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从监视中看见,格里高文显然纯粹是为了性才对那个姑娘感兴趣的,想动脑筋打动他的心弦是完全没有机会的。这必须进行当机立断的引诱行动。

一次叛逃的各种计划是很复杂的,需要用若干星期来准备。首先要租一间房子,安装上双面镜和照相设备,然后安排好保安室和交通工具,以便保证格里高文决定叛逃后的安全。他有一个家在莫斯科,我们对这些情况都进行了核实,以便在他跟我们讲价钱时把他的家属也偷运出来。

这一天终于来了。D处一科的科长亲自负责这次行动,格里高文和那姑娘来了。我们拍了十分钟的床上镜头,D处一科的人和军情五处两名壮实的官员用莱斯利·贾格尔的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有一个是我们的人……”一科的人说,那姑娘被迅速推出门外。

格里高文在这一时刻像是不知所措。一科的人指着镜子,这个克格勃人员向镜子里盯着看了一会儿,然后他明白了。

“我是个外交人员,”这个俄国人说,“我要求同大使馆联系……我有外交护照!”

他试图伸手过去拿他的裤子,我们的一个人把裤子踩着了。

“这可不是外交人员的行为,”一科的人说,他弯腰捡起内裤,把它扔给那个赤身裸体的俄国人。然后他又谈到正事上。

“让我们面对事实吧!你完了,格里高文。如果他们发现了,会把你遣送回去的……”

他沉陷于思考当中。

“你看来似乎更适合在西方。我们知道,我们调查核实过。在美国四年,在丹麦三年。现在伦敦,你反正不想回去,对吗?你为什么不投奔过来?我们会照顾你的。还有丰厚的养老金。你会很安全的。”

俄国人摆了一下手,拒绝了我们提出的条件。他再次要求同大使馆通话。

一科的人用了两小时试图说服他,并告诉他要考虑未来。他将被剥夺一切特权,丢人现眼地被送回莫斯科,在单调枯燥的西伯利亚边区村落度过自己的生涯。再也没有外汇收入,再也没有海外津贴。

“我是个外交人员,”格里高文不断这样说,“我要求同大使馆谈谈。”

他就像第二次大战中被俘的飞行员,只会背诵他的姓名、级别和编号。他是一个第一流的士兵,最后我们意识到他不会叛逃。我们把衣服还给了他,然后把他丢在肯辛顿公园附近的人行道上。数月的计划,数年的耐心等待全都白费了。

第二天早晨,一个匿名棕色包送到俄国大使馆,交大使亲收。里面装有格里高文在床上的一些照片。当天晚上,特别处看到那名克格勃人员被押送上了一架飞机。我们送了一份报告给军情六处的莫斯科分站,建议他们注意他,以便在他又想通了的时候设法进行联系。但我们再也没有听到有关格里高文的消息了。

叛逃总是夹杂着悲剧色彩。但最惨的案件要数年轻人纳简斯基的案件——一个改变了主意的叛逃者。此人在贸易代表团的船运组工作,我们早就识别出了他是一个克格勃的官员。他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他惟一值得炫耀的地方是他妻子与苏联政治局的一位高级官员沾了点亲戚关系。他第一次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我们的监视人员看见他在伦敦公园与一个姑娘见面。

起初,我们在姑娘身上花了许多功夫,监视人员跟踪到了她家里,知道了她在一个并不重要的政府部门里当秘书,没有接触过机密材料。迈克尔·麦考尔去找了这个姑娘,问她为什么要与一个苏联官员会面。她却坚持说纳简斯基在她身上没有间谍目的,他们是在谈恋爱,她完全不知道他与克格勃有关系。她说他一点也不像她想像中的俄国人,他是一个罗曼蒂克者,而且还很胆小,他常常谈起要在西方为自己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D处一科(行动科)和D处四科又一次开会,考虑最好的行动方案。我们决定让那姑娘继续不动声色地同对方保持着关系。同时,我们计划了一个接近纳简斯基的方法。这项行动显然不能长期拖下去,那个姑娘已经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似乎很快就会暴露自己。当然这还得有一笔相当可观的赏金。虽然纳简斯基本人只是一个低级官员,几乎可以肯定他是在伦敦任职期间被吸收的。但他有巨大的宣传价值。当时正是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拉娜叛逃的时候,我们知道,一个俄国高级政治家的亲属向西方寻求避难会使俄国人非常难堪尴尬。

下一个星期天,纳简斯基将出差到哈尔维奇去。他要陪同当晚要起航的一些苏联海员回船。因此,他像平时一样向外交部申请批准离开八十公里的限区,这一限区是针对所有东方集团的外交人员的。麦考尔带了几个监视员坐在哈尔维奇码头外面的汽车里,等待着纳简斯基的出现。纳简斯基从车旁走过,麦考尔叫了他的名字,他迟疑了一会儿。

“我们知道那姑娘的事……”麦考尔低声地说,“我们知道你想留下来。快上车,我们可以谈谈!”

纳简斯基向大街的两头望了望,抓紧机会钻进了汽车的后座。麦考尔把车一直开到我在埃塞克斯郡的家。我们请他喝茶,尽量不多谈。我们已经逮住了鸟,重要的是不要使他惊慌。

“我听说你想加入到我们当中来……”我开始问,纳简斯基已经对周围的一切适应了,他点点头,开始还有些紧张,后来又稳定下来了。

“我们相信你已被吸收了?”

他大口大口地喝着茶。

“克格勃,你是指这个?”他用极好的英语问道。

“我们认为你是。”我继续说。

“你没有选择,”他突然悲伤地红了脸,“如果他们要你替他们工作,他们干脆就命令你,你没有选择。”

我举出我们能做的安排:会有安全保护措施,养老金,以后也许有工作,可以同那姑娘进行短时间的会面,但他得辛苦工作几个月。

“为英国安全局……我知道。”他说,面带着微笑。他知道这种花招,不管他是不是克格勃的人。

那天晚上,我们把纳简斯基送到温布尔顿附近的一幢保安楼里,里面布置了武装保卫人员保护他。十二小时以后,外交部收到了苏联大使馆提出的一项要求,询问他们是否有某位低级外交官员的消息,说这个官员是在从哈尔维奇的例行访问归来的途中失踪的。

外交部北方司已经由军情五处琼斯告知了有关纳简斯基叛逃的事。外交部对待这件事,就像他们对待所有可能激怒俄国人的事件一样,觉得应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避免。他们立即派了一位官员到那幢保安楼去与纳简斯基会谈,问他是不是自愿申请的,要不要同苏联大使馆任何人谈话。他肯定他的决定是自愿的,并且说他不希望同任何一个苏联人谈话。外交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联方面。

纳简斯基的妻子动身去莫斯科马上就被人发现了。第二天,苏联大使馆要求外交部为纳简斯基的妻子作安排,以便她在苏联能够通过电话同他谈谈。起初,纳简斯基不希望同她谈话。我们对这种企图使一个已经非常紧张的人受到更大的压力的做法十分不快,但外交部要坚持外交礼节。

这次通话是在以后四天里俄国人坚持要求的许多次通话当中的第一次。主要是纳简斯基的妻子,当然还有其他的亲属,他们轮番地哭泣着请求他重新考虑他的决定。

“想想我们,”他们告诉他,“想想将落到我们头上的毁灭和耻辱。”

纳简斯基开始明显地动摇了。在白厅、外交部和军情五处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外交部要允许通话。俄国人却从不允许我们接触在莫斯科被逮捕的我们的人,如格雷维尔·温。可外交部根本不考虑我们的优势和纳简斯基的利益,只坚持外交往来上的一些细节。

“我们不能拒绝家庭人道主义的接触。”他们说。

第四天纳简斯基告诉我们他决定回去。这件事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太多的麻烦。麦考尔试图指出各种危险,但都没有用。他就像一个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现在我们能感觉到他在悄悄离去。

“你坚持要回去?”在他快回去之前,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问他。

“我要干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他毫无表情地说,“我已经为我的家庭尽到责任了。”

宿命是纳简斯基惟一的庇护所。他是冷战当中许多不露面的牺牲者之一,他的一生被东西方面对面的两支秘密大军毁掉了。

但是,如果我们陷入了叛逃者提供的情报迷宫中,那也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迫切需要有一条出路。安格尔顿为了使自己走向安全地带,他选择了对戈利金的盲目信任。然而只有一条路才行得通,那就是把迷宫的建造者请来,帮助我们寻找一条出路。虽然,我开始时是戈利金以及他的理论的狂热崇拜者,但到了六十年代末我开始对这一切产生了怀疑。

问题是戈利金对他的“方法论”的迷恋。他声称,如果让他接触西方情报部门的档案,那就会在他的记忆里触发联想,这种联想会引导他发现间谍。他的这个理论是,他在捷尔任斯基广场看到的情报有许多是删改过的,换句话说,这就是用伪情报源来保护为克格勃提供情报的间谍的身份,如果他阅读西方情报部门的档案时,他就可能抓住与他在克格勃档案室看到的材料相似的各点。

利用戈利金有两种方法:一是接受他的方法论,允许他支配反情报政策的整柄剑;二是继续从事那种试图从他那里淘出事实的金屑来的恼人的工作,例如在他所看的报告里的情报,一个间谍的大概住址,等等,然后再用反情报的正统方法对它们进行调查。

戈利金是极有用处的,西方反间谍机构成功地从他那里获得了这些有事实根据的线索。这就是我们怎样抓到瓦萨尔,怎样使马塞尔·查利特发现了乔治·巴格的原因。戈利金的政治情报也是一样。凡他坚持的所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总是使你感到印象深刻而且真实可信。例如,毫无疑问,他参加过谢列平的那次著名的大会,会上建立了负责假情报行动的D处。但是,他根据自己知道的一点东西来推断并发展广泛的理论时,或企图把在他叛逃后发生的事与他的理论相吻合时,那么他的这些情报就是灾难,例如他那关于搞四十年假情报的伟大计划以及中苏分歧的说法就是这样。

戈利金在军情五处的支持者占大多数,我也是其中之一,但很快我就同他的广泛的理论决裂了,也不再严守他的方法论了。只有阿瑟和一些像斯蒂芬·德·莫伯雷那样的低级官员还在相信他的理论。莫伯雷在六十年代初担任军情六处驻华盛顿的联络官时,负责同戈利金联系。

但在华盛顿,情况就完全不同。安格尔顿把“方法论”的钩、线和钓丝锤都吞了下去,允许戈利金自由翻阅中央情报局的档案,胡乱指出叛徒。这样做常常使他的决定站不住脚,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此外,还导致反情报工作出现极大的错误判断。一大批中央情报局的高级官员受到了不公正的怀疑,其事业遭到了毁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联处处长戴夫·墨菲。由于戈利金的线索,如此之多的各种官员受到怀疑,到头来,情况愈来愈糟,以至于中央情报局决定用解散苏联处来作为排除这种怀疑的惟一办法,并用一批全新的官员来重新开始工作。显然,这是一条走出迷宫的路,但这并不能弥补全局士气风貌上的损失。

虽然军情五处避免了中央情报局的过激做法,但戈利金还是很不好对付的。他过分自大,认为对所有的叛逃者都要远远保持着距离,让他们自食其力,尽可能少地给他们反馈,使他们不能够对自己在情报部门活动中的意义作出评估。自从戈利金在一九六三年第一次来英国时,我们就向他敞开胸怀,我同别人一样对此负有责任。当米切尔案件开始时,经霍利斯和琼斯的同意,阿瑟和我把什么事都告诉了他。他甚至按照一个著名的契卡情报官员的名字,为米切尔案件选了一个代号“斯皮特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在追捕一个高级间谍,因此他不可避免地要在给我们的情报上添油加醋。一九六三年有若干月是在紧张,而且几乎是歇斯底里的气氛中度过的,到处都弥漫着叛变的腥味。我们是怎样靠着他的理论带来了恐惧,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毫无疑问,他对西方的渗透情况是知道的。英国、挪威和法国的记录都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们太性急,以致没法得到他所有线索的一个完全没有讹误的版本。我敢肯定,西方仍然在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一九六七年,潮头终于冲向了戈利金。第一次卡扎布会议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召开时,他应邀去讲话。所有到会的人都迫切期待着他的出现,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是从他那儿来的。戈利金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扬,他很快就西方情报部门没有正确地理解他的材料这个问题发表了长篇大论。

“我知道更多的间谍,”他叫喊道,“为什么你们不愿意同我合作呢?”

他着重谈了英国,他声称许多渗透还未被发现,只有他才能找出来。琼斯脸上带着微笑,这种笑是他专门用来对付那些讨厌的人的。他一贯憎恨在大庭广众当中张扬家丑。他最后终于耐不住了。

“你要什么?”他问道。

“档案……接触你们的档案。”戈利金回答说。

“好吧,你可以看——看你喜欢看的任何档案。我们倒要看你是否能给我们点什么东西。”

戈利金是在一九六八年春天投奔过来的。我最初敦促他直接过来,当时伦敦正是冬天。他阴郁地告诉我,他一生当中见到的风雪实在太多了。他被安置在布莱顿附近的一幢安全的房子里。麦考尔和他的妻子同他住在一起,为他理家并与他作伴。每个星期,我都要用公文包装一包档案,从莱肯菲尔德大楼送到他那里,以便他研究。

我第一次把材料给他时,曾警告他不要做笔记。琼斯和我都担心,在他的“方法论”背后的部分动机,是从西方情报机构里收集尽可能多的情报,为了某种未知的将来的目的。

“当然,”他傲慢地回答,“我是个行家,我懂这些。”

戈利金钻到军情五处最秘密的档案里过了四个月。迈克尔·麦考尔到格林·米尔斯银行取出了一万英镑的现款,装在一个小手提箱里,带去给戈利金。

虽然花了这么多的钱,但戈利金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却少得可怜。琼斯曾要他摊牌。当然也有些有用的东西。他研究过“维诺纳”,并用他在克格勃那段时间的知识,补充了几组。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来研究剑桥三军联合语言学校的档案,查看入学者的各种材料,看看有没有引起他注意的人。我们甚至还搞了一次声音测试,参加者是一些戈利金尤其感兴趣的人,主要看看戈利金能否从他们所用的习惯用语中发现他们有没有克格勃指挥官的俄语词汇。这个办法虽然很高明,但从未收益。最后,我们决定唯一能安全做到的事是关闭这所学校。

然而,在关键的领域里——他能否在渗透问题上弄点眉目出来——他完全是个失败者。他对斯克里普金的指控补充了一些细节。他的确有一套稀奇古怪的理论。他花了若干个星期研究“维诺纳”通讯,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识别出未知的匿名者。有两个人特别使他感兴趣——戴维和罗莎——根据已破译的电文,这两个人显然在一起工作,大概是丈夫和妻子,或许是兄长和妹妹。戈利金要求把所有参与“维诺纳”通讯工作的军情五处的官员的档案都给他看。一天他宣布他有了答案。

“你们的间谍在这里。我的方法论发现了他们。”他阴沉地说,像法师一样用手指指着放在他面前桌子上的两份档案。我对这两份太熟悉了,是维克托和特斯·罗思柴尔德的。

“别荒唐到了极点,阿纳托尔,”我说,“维克托是安全局最好的朋友之一……你是怎么扯到这种结论上去的?”

“他们是犹太人。戴维和罗莎是犹太名字……”

在我听来这就像克格勃的反犹太主义,我不禁想起如果这里是中央情报局,我是安格尔顿,那么维克托和特斯就肯定已经根据戈利金毫无根据的解释被列入间谍名单了。

戈利金“方法论”的主要问题是他解释档案时仿佛他仍然在克格勃一样。他查找搞错了的行动,或个别官员的错误。

“这个人现在在哪里?”他会问。

“还在原来的地方。”我会这样回答。

戈利金好几天都不说什么了,然后又宣布他敢肯定哪个人是叛徒。

“但为什么,阿纳托尔?”

“因为在克格勃里,失败是一种严重的罪过。你不会再获得信任,这使人不快,也许这时他就想到转变。”

他从来不懂西方文化,由于未能一帆风顺地见到斯大林,他的事业失败了,因此被驱上了叛逃之路。他推测西方的任何一个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采取行动。

“但在西方不是那样,”我常常告诉他,“我们在这里不会那样干——只是在联邦调查局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戈利金会显得惘然若失。他是一个几乎没有幽默感的人。

“瞧,阿纳托尔,我们在这上面已研究了二十年,我们还不知道谁是间谍,你的猜测对我们一点儿帮助也没有。”

他看着我,又看看档案,仿佛要让我因为怀疑他而感到内疚。

“你知道什么,彼得,”他叫喊起来,“你没有像我那样在捷尔任斯基广场上呆过。”

如果不是他的虚荣和贪婪,他会是个真诚坦率的人。他像所有俄国人那样会有突如其来的悲伤。我记得,有一个下午,我把沃尔科夫的档案拿给他看,当他知道这个企图叛逃的人的档案最终落到了金·菲尔比的办公桌上的故事后,他开始哭了起来。

“你们怎么能这样粗心大意呢,彼得?”他痛苦地问道。他深知,要不是上帝的慈悲,他戈利金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的。

麦考尔和我显得惭愧,但却没能辩解。

在他的停留期间快结束时,我们谈到了假情报以及我们档案室里千篇一律的情报。戈利金是一个人的影子,他曾用自己照相机般的记忆力和对细节的准确眼力迷倒了西方反情报界的出类拔萃之辈。他离开之前,交给我们一份厚厚的打字稿,这是他亲自用一个手指头在一台老式的奥利维蒂牌便携式打字机上辛辛苦苦打出来的。他告诉我,这是一部关于假情报的权威性研究。我把它交到档案室,我期待着他的每一个字的时候早已过去了,我甚至不高兴去读它。

我又见到戈利金时是在第二年的冬天,在纽约。我们在中央公园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馆吃午饭。这是一个令人难过而又诡秘的场景,戈利金仍在谈他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假情报的研究所的计划以及他所发现的新线索,但他知道他完了。去年夏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又使得一批新的叛逃者涌入西方——像弗罗利克和奥古斯特。他们的情报虽然不那么耀眼,但更容易消化。戈利金知道他现在是一个事过境迁的人物,我想他能看出我是在安慰他。

他最近正遭受着不幸的折磨。他最喜欢的女儿成了西方最腐朽的事的牺牲品——吸毒——并且已经自杀了。这是一个可怕的打击,戈利金责怪自己。

午餐后,我们在冬天那明朗的阳光下一起走过中央公园。他要我去看看他在纽约州北部的农场,但我告诉他我得回伦敦,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你想回家吗?”我们快分手时我问他。

“哦,不,”一阵不寻常的停顿之后,他才回答说,“他们不会宽恕我的。”

戈利金不怎么谈到俄国,但它显然在他的心中。

“想家吗?”

“有时想……”

我们道别了。他穿过雪地走远了,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就像所有的叛逃者一样,戈利金感到寒冷。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抓间谍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国文学 抓间谍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