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日记(连载)(201)
一生挣多少钱才幸福】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赚钱与花钱中度过的,人从独立生活起,就面临着理财的挑战。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每个人正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一生作财务上的预算与策划。
创造幸福靠自己
假设你不买漂亮衣物,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等;一切生活所必须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屏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你认为每月400元人民币够不够?
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工作到60岁,那么这42年是为将来做准备的;60-80岁这20年里,如果以前面说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计算的话,应该有9.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还不算上超过80岁的用钱期。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仅为生存,每月挣1000元就够了。其中400元用于现在的支出,400元留作养老,另外200元用于年老时的医疗,因为那时疾病会频繁地光顾你。
如果你对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充满恐惧,如果你现在每月挣2000元还觉不够花,那么你将来的生活就要设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你每月就得挣4000元、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国深造、打算投资、打算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现在我们的父辈有单位可依靠,有我们这代天伦未泯的儿女绵薄相助,有同事朋友情谊的余温。那么等到二三十年以后,也许钱会更不值钱,人情会更淡薄,怎么办?“要创造幸福,要靠我们自己!”从现在学会理财,从现在就开始规划你的理财生涯。
建立一生理财的理念
人生每个时期的花费及压力各有不同,年轻人要储蓄理财资金,为将来创业或结婚做准备,为人父母者要负担一家生计来源及子女的教育费用,今天不是人人皆有家财万贯,很多平凡的众生为了能生存下去而辛苦努力着,然而盲盲目目、懵懵懂懂、得过且过又怎能致富而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人人都应有理财计划,有计划的人可以按时检视自己的理财状况,量入为出,遇到风险时有较大的承受力,走过低潮期;能够储存一笔创业基金,完成自己创业的理想,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方式。而无计划的人则容易纵情于自己随兴的**,在不知不觉中花掉金钱而不容易有储蓄。
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自己的理财理念与思路,设立长远规划的方案,不断从自己的过去、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与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财风格,才可以创立一笔独特的人生财富。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重蹈覆辙。
根据年龄进行投资
你想过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来进行投资吗?基于风险分散的原理,需要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上,还需要就该项资产做多样化的分配,使投资比重恰到好处。这里没有什么标准的原则,但大体上可遵照一个“100减去目前年龄”的经验公式。这一公式意味着,如果你现年60岁,至少应将资金的40%投资在股票市场、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资种类;如果你现年30岁,那么至少要将70%的资金投资。为什么呢?在20到30岁时,由于距离退休的日子还远,风险承受能力是最强的,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的投资模式。尽管这时期由于准备结婚、买房、置办耐用生活必需品,要有余钱投资并不容易,但你仍需要尽可能投资。按照“100减去目前年龄”公式,你可以将70%至80%的资金投入各种渠道。
在这部分投资中可以再进行组合,譬如,以20%投资普通股票,20%投资基金,余下的20%资金存放定期存款或购买债券。在30到50岁时,这段期间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承担风险的程度需要比上一段期间相对保守,但仍以让本金尽速成长为目标。这期间至少应将资金的50%至60%投在证券方面,剩下的40%投在有固定收益的投资标的。在50到60岁时,孩子已经成年,是赚钱的高峰期,但需要控制风险,应集中精力大力储蓄。但“100减去年龄”的投资法则仍然适用,至少将40%的资金投在证券方面,60%资金则投于有固定收益的投资标的。此种投资组合的目标是维持保本功能,并留些现金供退休前的不时之需。到了65岁以上,多数投资者在这段期间会将大部分资金存在比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资标的上,只将少量的资金投在股票上,以抵御通货膨胀,保持资金的购买力。
钱放在银行可以让你安心,但如果钱在你的另一半手里可能他/她就会迫不及待地花掉了。《多少钱才足够?》的作者迪安妮·麦克柯迪说:“我们对钱的态度已经有严重偏差,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另一半是错的。
而经典的对白就是:‘我是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而你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小孩。’或是‘我喜欢有乐趣的生活,而你却是个闷罐子。’其实,如果一对夫妻了解对方对钱的态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这样的争吵而离婚。”
四类人的态度
对于如何在婚后处理好钱的问题,麦克柯迪把现代人分为四种:省钱狂、花钱狂、赚钱狂与送礼狂。
●省钱狂
懂得省钱的人即使工资不高,但每个月仍能存起一点钱。节俭的人花钱有分寸,从来不会进行冲动性消费。他们不喜欢冒险,存起来的钱越多,他们越觉有安全感。不过,节俭的人会因为对钱太保守而不敢尝试通过投资去令自己的财富增长得更快。
●花钱狂
对于这类人来说,有钱就要花。买漂亮的车子、新奇的玩意才是享受生活。花100美元吃个饭是小意思,如果有朋友一起的话或许还要花上200美元。这样的生活或许令许多人羡慕。但爱花钱的人中不少人都被利息困住,因为他们从来不会付清当月的信用卡欠款。
●赚钱狂
比尔·盖茨和其他实业家就是这类人。他们把手中的钱变为赚钱机器,不断地赚钱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脑袋里满是赚钱的点子,即使偶然失败,他们都有信心重头再来。
●送礼狂
这类人喜欢买各种名贵的礼物送给朋友,甚至是自己都舍不得买的东西。他们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在他们喜欢做的事上面。他们心底里认为钱太多是一种罪,所以他们要毫无保留地把它花掉。这类人很少顾及自己和家人的需要。
“省钱狂”“花钱狂”互相迁就
“夫妻之间需要了解对方对钱的不同态度,然后两人将心比心做一个花费的预算。”麦克柯迪说。这就需要双方一起讨论各在经济上的需要与担忧,才能在这方面达成共识。
“省钱狂”需要明白金钱上的安全感并不一定要靠把钱放在银行而不去做任何消费来实现。由于“花钱狂”很大方,也懂得生活情趣,因此他们对省钱狂们很有吸引力。
麦克柯迪给“省钱狂”们的意见是:“你的伴侣买会给你一些生活所需的东西,因此你不应与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省钱狂’结婚。”
同时,花钱狂们也需要了解“省钱狂”们需要安全感。“你不能期望自己的另一半突然变成另一个人。你那‘省钱狂’伴侣永远也不会对透支信用卡感到无所谓,而你也不用指望他/她要改变”。
麦克柯迪建议夫妻双方可以列出一张“愿望清单”,上面列出他们想做的事以及想得到的东西。这样对于“花钱狂”来说,可以令他/她知道你还有许多愿望未实现,而“省钱狂”也会从中意识到不能一味地存钱不花钱来满足对方的生活需要。
“赚钱狂”要学会关心另一半
对于“赚钱狂”来说,他们需要减少一点对工作的投入,多考虑另一半在经济上的需要。“送礼狂”则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需要,因为真正的乐趣往往就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留在家里。
现在,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理财的网站,它们提供可靠的私人理财意见,包括一些由投资公司或大型银行,如JP摩根、花旗集团等开始的理财网站。“钱本身不会贬值,”麦克柯迪说,“只是我们很少留意它是如何带给我们生活的热情。”